
古代人物传记.doc
24页学而思教育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高考网 2420102010 届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届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古代人物传记))本单元编选了三篇古代人物传记,分别是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班固的《苏武 传》和范晔的《张衡传》 》 这三篇传记的传主,廉颇是军事家,蔺相如和苏武是政治家, 张衡是科学家他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奇才异行惊世骇俗,都能令后人景仰、 追慕从他们身上,也可以约略反映出中国古代传记的大致面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 传记文学的丰富多彩 《史记》开创了我国的纪传体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它是我国第一部 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 直接写人物的就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是“世家”和 “列传” “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 “列传”是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 传记 《史记》的文学成就也主要体现在“世家”和“列传”中, 《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 其中很著名的一篇它原是廉颇、蔺相如、赵奢、赵括、李牧等人的合传,选作课文时, 只节录了廉、蔺两人的主要事迹。
课文以歌颂蔺相如的顾全大局、足智多谋、不畏强暴等 优良品质为主,以表彰廉颇勇于改过、英勇善战为辅蔺相如的胸怀广阔、才干卓绝,廉 颇的心地正直坦荡、勇于改过,千百年来传为美谈在艺术上,主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 会、将相和等几个著名的故事将两人的事迹串联起来,从而揭示人物性格这篇课文也是 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一直入选的传统经典篇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史记》的史学成就和文学 成就,同时也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载西汉高祖元年(前 206)到王莽地皇 四年(23)期间 230 年的历史唐代刘知几评价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 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古 迄今,无改斯道 ”就文学成就而言, 《汉书》总体上不如《史记》 ,但其中的某些篇章完全 可以和《史记》中的优秀之作媲美, 《苏武传》就是其中的出类拔萃之作作者在描绘苏武 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笔端饱含赞 佩推崇之情,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使苏武的形象璀璨夺目,跃然纸上 “苏武牧羊”也作 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 《苏武传》过去也曾入选高中语文教科书。
这次 我们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考虑重新选入此篇 范晔是很有才华的史学家他的《后汉书》简明而周详,叙述中间杂以议论,颇富文 采他自己曾说:“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 ”而《张衡传》的传主张衡是东汉时期一位 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还是当时有名的画家,郭沫若曾评价他是一个“全面发 展”的人 《张衡传》过去也曾入选过高中语文教科书或课外读本,这次入选,对培养学生 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当不无裨益 本单元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落实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在本套教科书中,文言文占全 部选文的 45%左右 《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 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 量的名篇 ”本单元的前三篇课文出自《史记》 《汉书》 《后汉书》 ,它们可以说是典范的文 言文,其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在文言作品中具有代表 性 《李贺小传》代表着唐代文人书面语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点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对学而思教育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高考网 24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言语感都会起着很切实的作用。
1.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①《《史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 、 《后汉书》 、 《三国志》合 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 ,共 3000 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 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 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 ,或称“太史公记” ,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 “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 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 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 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②《《汉书汉书》》 ,又称《前汉书》 ,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 传体断代史, “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 《史记》 、 《后汉书》 、 《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 年) ,下至新朝的王莽地 皇四年(公元 23 年) ,共 230 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 十卷,共八十万字 《汉书》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古字古词,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 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纪史的方式自《汉书》以后,历代都仿照它的体 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班固世代为望族,家多藏书,父班 彪为当世儒学大家, “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 ,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 六十五篇班固承继父志, “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 ,撰成《汉书》 其书的八表和 《天文志》 ,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注疏《汉 书》者主要有唐朝的颜师古(注) 、清朝的王先谦(补注)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史学家意学诚曾在 《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桃 之宗焉。
”历来, “史之良,首推迁、固” , “史风汉” 、史班或班马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 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 《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 “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 能及” 可见, 《汉书》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 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 《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 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学而思教育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高考网 24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 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 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432 年) ,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 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 元嘉二 十二年(445 年) ,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 、 《舆 服志》 、 《五行志》 、 《天文志》 、 《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 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
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 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主要的有东汉 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 、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 、晋司马彪的《续汉书》 、 华峤的《后汉书》 、谢沈的《后汉书》 、袁山松的《后汉书》 ,还有薛莹的《后汉记》 ,张莹 的《后汉南记》 、张璠的《后汉记》 、袁宏的《后汉记》等 2.2.字音识记字音识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缪公 mù 避匿 nì 缪贤 miào 汤镬 huò 虽驽 nú 肉袒 tǎn 盆缶 fǒu 案图 àn 可予不 fǒu 渑池 miǎn 诈佯 yáng 列观 guàn 皆靡 mǐ 传舍 zhuàn 甚倨 jù 不 怿 yì 衣褐 yìhè 睨柱 nì 《《苏武传苏武传》》 当 dàng 旄 máo 节 厚赂 lù 昆 hūn 邪 yé 王 厩 jiù 窥 kuī 观 置币遗 wèi 单于 浞 zhuó 野侯 没 mò 胡中 阏 yān 氏 zhī 徙 xī 使牧羝 dī 更 gēng 嫁 《《张衡传张衡传》》 连辟 bì 公府 篆 zhuàn 蟾 chán 蜍 chú 帷 wéi 幄 wò 谶 chèn 阉 yān 诡 guǐ 对 骸 haí 骨 虚妄 wàng 3.3.词语成语积累词语成语积累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苏武传苏武传》》 恐前语发:恐怕以前的谈话泄露发,揭露,暴露 屈节辱命: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穷厄:穷困;困顿,不亨通 《《张衡传张衡传》》 不慕当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 诡对:不用实话回答 合契若神:(彼此)符合, (灵验)如神学而思教育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高考网 242009 年高考考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对古文阅读的要求而高中阶段新课标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共有五个单元,分别 是古代叙事散文单元、古代写景记游单元、古代议论文单元、古代人物传记单元和古代抒 情散文单元 05 年至 09 年高考,共考查传记文章 41 篇,传记文章的出处《晋书》 (4 篇) 、 《汉书》 (2 篇) 、 《后汉书》 (4 篇) 、 《隋书》 、 《旧唐书》 、 《新唐书》 (4 篇) 、 《宋书》 (3 篇) , 《史记》 (3 篇) 、 《南史》 、 《北史》 (2 篇) 、 《旧五代史》 、 《宋史(3 篇) 》 、 《元史》 (2 篇) 、 《明史》 (2 篇)等 备考时不可能将这些历史典籍都看完,那么怎么办呢?可以结合课文和高考试题,熟 悉各种题型,这样也是很有效的方法1.((09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