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上册历史校本教材第六第七课.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79981298
  • 上传时间:2022-04-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0.8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2、二、1、(1)目标要求 春秋霸主 战国七雄 知识重点 春秋霸主 桓公首霸:①齐国改革: ㈠国情简介: ㈡改革目的: ㈢改革内容:② 改革效果:③ 首霸中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一匡天下——《论语》说明齐桓公任管仲为 相,励精图治,终成霸业地处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大国 齐桓公为了称霸诸侯,任用管仲为相,进行社会改革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一支强大军队; 改变外交政策,以“尊王攘夷”作为号召,扩充疆界 通过改革,齐国富兵强,为争夺中原霸主奠定了基础 前7世纪中期,桓公召诸侯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 在这次会盟大会上,齐桓公成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①晋国简介:晋国局势乱;文公流亡而了解民间疾苦2)晋楚争霸:② 晋国改革:文公即位,整内政,兴生产,训军队,晋国很快强大③ 城濮大战:第一、时间地点:前7世纪后期,晋楚发生城濮大战第二、战争结果:晋军“退避三舍”,诱敌深入,打败楚军 第三、意义影响:此战是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④ 楚国称霸: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魏国首强: 秦国最强: 著名战役:(3)2、(1)(2)(3)晋楚争霸持续一百余年。

      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齐桓公一晋文公一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大强国 魏国经过李悝的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强国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运动,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第一背景:魏国庞涓包围赵国首都邯郸,赵向齐求援水A诸候争霸时打仗的“小车”春秋争霸形势图① 桂陵之战:第二、时间地点:公元前353年;桂陵,在今河南省的长垣 第三、双方主帅:齐国主帅田忌,军师孙膑;魏国主帅庞涓 第四、策略结果:孙膑用围魏救赵之策;结果魏军大败而归② 马陵之战:第一背景:齐、魏大战,魏国庞涓带兵十万进入齐国 第二、时间地点:公元前341年;马陵,在今山东省的鄰城 第三、双方主帅:齐国主帅田忌,军师孙膑;魏国主帅庞涓策略结果:孙膑用减灶计;庞涓自杀,魏军主力被歼 第一背景:战国末期,秦国已兼并东方六国大量土地 时间地点: 双方主帅:第四、③长平之战:第一 第二.第四、计策典故: 第五、战争结果: 第六、意义影响:公元前260年;长平,在今山西省的高平 秦国白起;赵国前期为廉颇,后期为赵括 离间计、谣言计;典故有赵括的纸上谈兵 赵括被射死,40万赵军投降,大部被坑杀。

      长平之战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决定性的战役 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三、1、(2)(3)(4)系统梳理东周简介:(1)前力0年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 天下形势:东周时,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出现诸侯纷争的局面 东周两段:春秋(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5~前221年) 社会性质: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战国形势图战国骑兵和战国兵器1、2、(1)(2)晋军猛冲楚军李冰雕像1、2、二、1、(1)(2)(3)(4)(5)目标要求 都江堰 商鞅变法 知识重点 都江堰 时期人物: 修建目的: 治水原则: 主体结构: 各部作用, 第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表现了他勇于改革或变法的伟大精神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赞李冰(7)2、(1)(2)(3)(4)第二、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用于防洪灌溉,以保证农业生产和生活安全 “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弯截角” 中流作堰法建成分水堤坝、飞沙堰和宝瓶口 或都江堰各部的灌溉防洪方法:分水堤坝将岷江分为内外江,内灌溉外防洪 鱼嘴自动调节内外江水量,可灌溉,可防洪 飞沙堰保证排洪排沙;宝瓶口控制内江水流。

      意义影响:第一、使得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僮”,获得了 “天府之国”的美誉第二、两千余年以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四川人民 历史地位:第一、被人们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四川的都江堰更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第二、商鞅变法背景原因:第一、第三、主要目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第一、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土地私有 各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产生,封建经济的发展 各主要国家为富国强兵,纷纷展开变法运动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实现富国强兵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卫人商鞅(法家)主持变法①土地问题: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化,允许自由买卖 注意之处:这一条对社会变革起到关键性、根本性或基础性的作用商鞅舌战守旧群臣(5)注意之处: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战国,因诸侯相互征战得名2、春秋争霸:(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1)争霸背景:第一、王室衰微,权威下降,诸侯不听号令,天子反要依附诸侯第二、诸侯国不断争战,强大诸侯迫使各国承认其首领地位,成为霸主2) 著名霸主:主要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具体内容见本课知识重点)3) 争霸成语:齐桓公一老马识途;晋文公——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吴王阖闾(后为夫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3、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1) 三家分晋:在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2)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不久,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姓齐国,建立了田氏齐国3) 战国七雄:经分晋和代齐,最终形成齐、楚、秦、燕、赵、魏、韩并立局面4) 著名战役:(见本课知识重点)四、解决疑点出现了统一趋势春秋争霸影响:给社会带来灾难;形成一些疆域较大国家,春秋诸侯混战与战国诸侯混战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两个时期的战争本质不同 春秋时期重在争霸,是要通过夺得霸主地位,来取得土地、人口以及支配权 战国混战重在兼并,是要通过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来实现封建国家的统一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② 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第一、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三、系统梳理商鞅变法取信于民 (立木赏金、立木为信)y Ml V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战国时期铁锄范铸造铁农具示意图铁氏三兄弟(春秋冶铁技术提高)(说明战国牛耕推广)第二、依据军功大小授爵位和田宅,废除无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注一:军功爵制对奴隶主贵族打击最大,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 注二:秦国百姓取得爵位和做官,也必须立军功,靠种地没用。

      ③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县制影响深远,至今仍然在用④ 统一了度、量、衡,以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⑤统一编制户口备注:“统一编制户口”这一条有利于国家征集军队,征收赋税5) 变法结果:商鞅遭车裂而死,但变法成功,秦国达到了富强的目的6) 作用影响:第一、封建制得到确立,经济得到发展,军力得到增强第二、秦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基础7) 变法性质: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8) 成功原因:第一、代表先进生产力,顺应历史潮流(成功的根源);第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第三、孝公支持和商鞅敢斗争9) 启示启迪:第一、改革是变革旧秩序的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社会趋势的改革,才能够成功 第三、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改革,社会才能向前发展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和推广(1) 开始时间: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2) 具体情况:第一、铁农具大约在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得到推广备注:我国用铁农具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记载见《管子》一书 第二、牛耕技术最迟在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时得到进一步推广 第三、牛耕技术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3)意义影响:第一、它们的推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第二、进一步促进封建土地私有化程度,引发了各国变法运动第三、它们的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2、 都 江堰、商鞅变法:(具体见本课知识重点)3、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领导阶级和影响1) 直接目的:富国和强兵;根本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2) 领导阶级:新兴的地主阶级他们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3) 变法影响:第一、使我国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第二、地主阶级封建统治逐步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奴隶制统治 第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4、新旧交替:第一、这里的“旧”指奴隶制度;“新”是指封建制度 第二、春秋时期奴隶制逐步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形成 备注: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5、冶铁技术:第一、我国早在西周晚期,就已经发明了人工冶铁技术 第二、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 四、解决疑点1、商鞅被守旧贵族所害,那他的变法成功了吗?为什么?(1)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成功的变法,也是最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2)商鞅本人虽因变法而牺牲,但其成果却保留下来,故他的变法是成功的。

      2、 大变革时代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第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 第二、主要原因是新生产关系的出现,新旧制度交替,封建制取代奴隶制3、 正确认识战国时的社会变革:第一、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第二、政治上封建制确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第三、经济上,封建土地制度形成,经济发展,出现许多新兴的封建城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