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数学教育研究方法讲义.doc
92页数学教育研究方法讲义第一章 教育调查法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收集事实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教育调查教育调查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它既可以用在研究教育现状上,如对某一地区学校教育质量的调查;也可以用于研究人们的教育理想、信念、态度、观点、意见等问题,如对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的调查;同时有关教育的比较研究也可以用调查法,如农村与城市学校教育物质条件的比较研究此外,在教育实验、教育观察、教育历史研究和教育经验总结中也离不开调查法的运用教育调查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一种效率较高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最常用的收集材料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虽然不象教育实验法那样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但也具有严谨复杂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需要研究者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本章将对这种方法加以详细论述第一节 教育调查法概述一、教育调查法的概念教育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以及个案研究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区别于一般的社会调查,教育调查是以当前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是为了认识某种教育现象、过程或解决某个实验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地考察活动。
它有一套研究的方法和工作程序,有一套搜集、处理资料的技术手段,并以调查报告(含现状分析、理论结论和实际建议)作为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二、教育调查法的特点教育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一)教育调查法的优点1、调查过程具有间接性 育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不必进入现场对研究对象进行之间观察获得研究材料,而主要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手段获取研究资料这种间接性特征,避免了研究人员与调查对象的直接接触,使材料具有更好的客观性与可信度如邮寄问卷、调查表这类方式,所获材料一般具有更高的真实性2、调查手段具有多样性、灵活性 教育调查法运用的途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问卷调查、调查表调查、访谈调查、成品分析,座谈调查等类型,可以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进行选择与教育观察法、实验法等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更多样的调查研究手段和获取研究资料的渠道 教育调查手段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调查方式的运用具有灵活性,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运用,可以同时选择、运用几种调查方式;另一方面,调查范围的确定具有灵活性运用调查法,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大可小,可集中可分散,在符号科学研究取样要求的原则下,可以灵活确定3、时空条件具有自主性与其他方法相比,教育调查法较少受到时间、空间因素的制约,运用范围广泛,具有更大的自主性,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
在时间上,不像教育观察法、教育实验法那样,受研究对象活动安排的影响;还可根据需要通过文献资料进行大时间跨度的调查还可跨越国界,进行国际性调查4、调查对象具有自然性教育调查过程中,调查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下,其活动不受研究影响,没有条件的控制如问卷调查、调查表调查等,调查对象是在完全没有来自研究者的条件控制的状态下,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认识回答相应的问题5、实施简便,适用性强教育调查的调查工具多种多样,各种调查工具操作程序都比较方便、简单,在调查的设备条件上一般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获得大量的资料因而,教育调查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用于验证教育假说,进行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提出教育对策,探讨教育现象的规律性等二)教育调查法的局限性1、难以确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查研究旨在考查现状,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材料,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小学生爱做小动作和学业成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学业成绩大多不好但不能由此认为,学生爱做小动作是造成他们学习不良的原因也许恰好相反,正是由于学业成绩不良才导致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
或者真正的原因在这两种现象之外,尚未列入调查范围2、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与实事求是精神调查结果可能出现主观偏差,而研究者往往难以控制这一点由于调查是向别人间接了解情况,被调查者所反映的现象事实的客观原因,被调查者有时可能有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而调查者却难以了解这种主观加入的程度,从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三、教育调查法的功能教育调查法运用一定手段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以揭示其本质性、必然性联系,在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特定的功能1) 为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提供既定研究课题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教育调查法往往是研究教育问题的不可确省的起步阶段和基础阶段进行某项科研课题的研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弄清楚基础现状如何,否则下面的工作就难免无的放矢通过调查可以获得大量的关于教育研究课题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概括,从而推动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2) 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法令法规和制定教育发展计划提供依据科学的调查报告通过搜集教育现象的事实材料,能使人明了教育科学的现状,发现新的研究课题、先进的教育经验或教育上存在着的问题,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法令法规、教改方案、规划及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事实依据。
3) 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发展变化;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进行广泛调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促进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的科学化4) 通过调查研究,为论证某一种教育假说提供事实根据第二节 教育调查法的基本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教育调查法可分为多种类型一、根据调查目的分类(一)现状调查即对某一教育现状或教育现象的现在状况(存在的质与量上的特征)进行调查如有人对当前学生近视眼发病率做调查,发现学生上到小学高年级时带眼镜的已占全班人数的20%,读完初中后差不多40%,上到高中达60%以上这类调查着眼于弄清楚研究对象当前的状况二)区别调查即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对象、不同性质的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调查例如,有人对不同类型家庭孩子的成长情况做调查,发现在同一社区内,知识分子家庭孩子无犯罪情况,而干部家庭孩子的犯罪率达9.34%,产业工人家庭子女犯罪率为12.46%,非产业工人家庭子女的犯罪率为33.76%.区别调查重在对不同类型的教育对象进行比较,寻找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异三)相关调查 即通过对一组对象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征的调查与测定,来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系统的关联,其相关的性质和程度如何。
例如,有研究者对初入学儿童的书写差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选择一年级新生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测查:一是向儿童家长调查入学前儿童书写情况,把它分为常书写、不常书写和从不书写三类;二是书写姿势和书写水平的测验;三是通过观察儿童的剪纸、夹玻璃球、剥豆子、系鞋带的情况,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评定然后进行下列两个方面的比较:一是对常书写、不常书写与从不书写三类儿童的书写水平的比较,做x检验,发现他们之间无显著差异;二是对动手操作能力不同的儿童进行书写水平的比较,发现有显著差异,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入学后儿童书写能力的高低与入学前是否进行书写训练无关,而与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相关调查重在考查不同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关系并就不就是因果关系,要做因果关系的分式,还必须在次基础上进行溯因研究、实验研究,仅通过调查是难以获得因果关系的结论的四)发展调查 即对研究对象或现象的某些特征如何随时间的延续而发展变化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查具体又有两种方式:一是同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调查,二是定时(不同时)对同一组儿童进行追踪调查例如,有人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自我认识情况做调查,发现小学儿童比较多地一味肯定自己或一味否定自己,而高中学生往往对自己既有否定有有肯定,说明儿童自我评价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段提高,这便上一种发展性调查,它重在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
此外,还有将上诉几种调查结合起来而开展的综合性调查二、 根据调查对象的抽样范围分类(一)普遍调查 根据需要对一定时间、地点、范围内的研究对象或教育现象进行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旨在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普查范围可以是单位性的,可以是地区性的,也可以是全国性的这种调查方法能够得到有关范围内全部调查对象的资料,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可为制定重大政策或教育决策、编制教育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例如,要了解某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就可对该地区全部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在校生的年巩固率、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及12到15周岁儿童中的非文盲率等4项普及义务教育指标的落实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但是由于普遍调查的范围大、人数多,往往只能用填表等书面方式进行,所得到的资料通常比较肤浅和简单,对有些问题,特别是产生问题的原因,无法进行深入的了解再者,普遍调查一般要求统一部署、统一计划、统一行动,其所耗物力、人力、财力是比较多的,代价较大二)典型调查(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是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往往是从许多个别事物的特殊本质中概括出来,所以典型调查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共同本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三)抽样调查 是从被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组成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信息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从狭义来说,抽样调查只指随机抽样调查法,人们通常所讲的抽样调查就是狭义的概念抽样调查一般须遵循随机原则,即抽出样本时需避免调查者的主观选择,保证研究总体内的每一个体都有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这样,根据概率论的有关原则,只要样本容量达到一定的要求,所抽样的样本就能够代表总体原则,只要样本容量达到一定的要求,所抽取的样本就能够代表总体,研究者就可以根据同样误差的大小对总体情况作出比较可靠的推断在具体抽样方式上有简单随即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调查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抽样方法四)个案调查 在调查对象总体中选择一个调查单位进行有关内容的全面调查,是一种由个别而推及一般的调查方法个案调查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实际“解剖麻雀”,能够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详细了解其发展过程及其变化的原因,掌握某种教育现象的多方面的联系它主要应用于反常个体、事件或新生事物的调查三、根据调查的手段分类(一)问卷调查 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设计问卷,通过对所调查问题的分析,揭示一定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调查方法。
二)调查表调查 是根据研究的目的需要设计调查表,利用调查表收集资料、研究一定教育问题的调查方式如向毕业生所在单位发送调查表,对毕业生的学习、工作状态进行追踪调查三)访谈调查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调查对象,就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访问、谈话获取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调查方式四)座谈调查 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一定调查对象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获取一定研究资料的调查方式如就家庭的教育观念问题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获取资料进行研究 教育调查法的类型多种多样,各种类型都有特定的适应环境和条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第三节 教育调查法的设计一、教育调查设计的内容1、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项目就是将调查目标具体化可以实施调查活动的项目调查项目要全面、具体,对影响被调查对象某些特征的直接或间接因素,都要予以考虑2、设计调查问题 依据调查目标和调查项目,进一步制定出一系列能够实现目标的具体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与调查项目切合,既便于回答,又不带明显倾向性诱导或强度大的刺激,还要注意考虑调查对象的认识水平和理解程度设计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