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补充性肠外营养中国专家共识.pptx
38页成人补充性肠外营养中国专家 共识王竞军定义• 补充性肠外营养(supplemental parenteral nutrition,SPN )是指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不足时,部分能量和蛋白质 需求由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来补充的混合营养支持治疗方式• 合理的SPN能满足患者对能量和 蛋白质的需求,调整氮平衡状态,促进蛋 白质合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结 局• 但目前有关SPN的给予时机、剂 量以及途径等问题,国内外研究结果尚不 统一,不同国家或学会对于SPN支持治疗的 推荐意见也不尽相同因此, 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专家,根据目前 国际上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及循证医学证 据,结合专家经验,形成《成人补充性肠 外营养中国专家共识》,为国内临床营养 实践中SPN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参考意 见SPN的给予对象• 推荐1: • 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如果EN提供的 能量和蛋白质低于机体目标需要量的60% 时,通过SPN可增加能量及蛋白质的摄入量 ,满足患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减少 或避免负氮平衡和喂养不足的发生,可改 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SPN的给予时机• 推荐2: • NRS-2002≤3分或NUTRIC Score≤5分的低营养 风险患者,如果EN未能达到60%目标能量 及蛋白质需要量超过7 d,才启动SPN支持治 疗• 推荐3: • NRS-2002≥5分或NUTRIC Score≥6分的高营养 风险患者,如果EN在48~ 72 h内无法达到60 %目标能量及蛋白质需要量时,推荐早期 实施SPN表1:初步筛查是否1BMI5%或上周食物摄取量比正常需求低25%-50%12个月内体重下降>5%或BMI为18.5-20.5+一般状况受损或上周食物摄取量比正常需求低50%-75%21个月体重下降>5%(3个月内下降>15%)或BMI10)3如果年龄≧70岁:在总分基础上加1分营养风险评分____(营养受损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年龄评分)VariableRangePoints Age=752 APACHE II=283 SOFA=102 # Comorbidities0-10 2+1Days from hospital to ICU admit0-5分 高营养风险 营养治疗有获益ICU scoring systems如何确定SPN的给予时机是当今临 床营养领域争论和关注的热点。
不同国际营 养学会指南在SPN时机的推荐意见上也不一 致欧洲营养学会(ESPEN)指南推荐,实 施EN 2~ 3 d仍未能达到目标量时,应在24~ 48 h启动SPN但是,美国胃肠病学会、美国 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和美国危重症学会( ASPEN/SCCM)指南推荐意见却认为,无论 营养风险高低,EN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质无法 达到目标需要量的60%时,第1周内也暂不 使用SPN,而是在1周之后再应用SPN2011年Casaer等发表的EPaNIC研 究显示,对EN供给不足的患者,入 ICU第8天后给予SPN比在第3天前给予 SPN能使更多的患者成功从ICU转出, 同时延迟SPN组的住院时间、感染发 生率、器官衰竭和住院费用等较早期 SPN组均降低但是,由于该项研究在设计上存在一些客 观限制和缺陷,影响了结果的客观性,受到了不少 的挑战和质疑随后欧洲命名为TICACOS 的研究,运用间接测热法实际测定 患者的能量消耗值,并以此作为机 体能量目标需要量标准个体化指导 患者的能量供给,实现早期达到机 体能量需要的目标量;该方法与指 南推荐的25 kcal·kg-1·d-1相比较,前 者住院病死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同 时感染发生率增加,机械通气时间 延长。
Heidegger等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对 ICU内单纯给予EN不能达到预期营养目 标的患者,在第4~ 8天给予SPN支持, 期间持续评价患者的胃肠功能,根据胃 肠功能恢复的情况逐步增加EN量,至第 9天达到完全EN结果显示,与单纯EN 组相比,SPN组患者的营养供给量在第4 天即可接近100%的目标需要量,且院 内感染率显著降低,临床预后明显改 善该研究设计更严谨,纳入的重症 患者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采用间 接测热法实际测定研究者的能量 消耗值作指导,严格控制和优化 能量及蛋白质的供给,SPN是从 第4天开始补充,由此避免了早 期过度喂养和PN相关的高血糖 等不利影响,使SPN的疗效得到 了优化然而,最近一项针对SPN补充时机 的系统评价纳入了4项随机对照研 究和两项前瞻性研究,综合分析 后显示,早期SPN较延迟SPN在并 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上无明显优 势,同时考虑到肠外营养费用较 高等问题,不推荐早期实施SPN事实上,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与疾病的严重程 度、机体的营养状况以及代谢变化密切相关 营养风险越高,早期给予目标需要量的能量和 蛋白质,患者的临床结局越能得到明显改善; 而营养风险较低,机体对能量和蛋白质缺乏的 耐受程度较高,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 并不显著,可给予暂时性的允许性低热卡营养 支持治疗。
临床上,由于每个患者的疾病类型 和严重程度不同,营养风险的大小也各不相同 ,特别是重症患者的异质性较大,这可能是导 致目前有关SPN给予时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 要原因因此,准确的评估营养风险对于指 导何时实施SPN支持治疗具有重要意 义NRS-2002和NUTRIC Score评分是 目前常用且较为理想的营养风险评 估工具一项前瞻性的研究结果显 示,NRS-2002≥5分的高营养风险患 者,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感 染和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总 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而NRS- 2002为3~ 4分,特别是NRS-2002在3 分以下的低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 持与患者的临床结局无明显关系NUTRIC评分(年龄、APACHE Ⅱ评分、SOFA 评分、合并症数量、入ICU前住院时间及白介素 -6水平)不仅与机械通气时间和28 d病死率等预 后指标相关,还与营养支持的疗效密切相关, 通过NUTRIC评分能筛选出从营养支持治疗中获 益的重症患者NUTRIC评分≥6分患者对营养 支持的依赖性要高于0~ 5分的重症患者,其营 养支持疗效也明显优于0~ 5分患者;随着热卡 及蛋白质摄入量接近目标量,NUTRIC评分≥6 分的高营养风险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而 NUTRIC 0~ 5分的低营养风险患者的预后则无 明显改善。
因此我们认为,合理的SPN给 予时机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风险大小而决 定对于NRS≥5分或NUTRIC≥6分的高风险 患者,如果EN在48~ 72 h内无法达到目标 能量及蛋白质需要量的60%时,推荐早 期给予SPN支持治疗,可以取得较理想的 疗效而对于NRS≤3分或NUTRIC≤5分的低 营养风险患者,如果EN未能达到目标热 卡及蛋白质需要量的60%超过7 d时,才 启动SPN支持治疗当然,对于那些肠道 功能衰竭或障碍患者,无法通过EN进行 营养支持者,则应尽早实施PN,其不属 于SPN范畴2016+SCCM/ASPEN指南 成人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疗法提供与评定指南• 肠外营养时机 • G1--我们对于低营养风险患者(例如NRS-2002≤3或者 NUTRIC评分≤ 5),在入ICU7天内如果无法保证自主进 食同时早期肠内营养不可行,需要使用肠外营养(证据 质量很低) • G2--根据专家共识,对于高营养风险患者(例如NRS- 2002≥ 5或者NUTRIC≥ 6),或者严重的营养不良患者 ,在入ICU后,如果无法实施肠内营养,我们建议尽早 启动肠外营养 • G3--我们建议,无论是高营养风险还是低营养风险患者 ,如果7-10后通过肠内途径无法满足患者60%以上的能 力和蛋白质需求,则需要补充肠外营养。
在危重症患者 中,一些肠内营养无法改善结局同时可能对患者不利的,可以在7-10天之前启动肠外营养SPN的给予剂量• 推荐4:• 应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机体实际能量需要 量以指导SPN的实施,补充EN的不足,共同 达到机体能量和蛋白质的实际需要量SPN 支持治疗期间,当肠道功能逐渐恢复时, 在逐步增加EN量的同时应逐渐减少SPN的用 量,并努力恢复到口服饮食如何针对机体的代谢状态,提供合适的营 养底物,维持细胞、组织代谢及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是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目标临床实践中, 由于创伤、感染和手术等因素,机体的代谢改变不 尽相同,能量及营养底物的需求也处于动态变化之 中因此,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应根据不同疾 病状况、疾病的不同阶段以及机体重要器官功能情 况而定目前,合理的SPN剂量尚无确切证据,现 有的临床研究资料大多数是以SPN的给予剂量弥补 EN的不足,共同达到机体实际的能量及蛋白质的需 要量为原则尽管如此,临床结局也不尽相同,这 可能与不同研究采用不同的能量测算方法有关营养评估 A1--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所有入ICU的患者,如果预期自主 摄食不足时,进行营养风险的评估(例如NRS-2002,NUTRIC评分) 。
营养风险高的患者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获益的可能性最大 A2--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营养评估包括对基础疾病,胃肠道 功能,反流误吸风险的评估我们建议不要使用传统的营养指标或 者替代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在重症监护中没有得到验证 A3a-我们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以及没有其他变量影响的情况下 ,尽量使用间接测热法估计热量的需求 A3b-根据专家共识,如果无法测定间接热需,我们建议使用发表 的预测公式或者简单的基于体重的公式(25-30kcal/kg/天)来估 计热量需求 A4--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蛋白的摄入量进行连续评估 2016+SCCM/ASPEN指南 成人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疗法提供与评定指南目前,临床上常根据体质量并 应用各种能量公式来计算患者能量和蛋白 质的需要量,但这些方法计算患者的能量 需求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实际状况, 如许多患者尽管体质量偏低,但由于创 伤、感染或机械辅助通气等因素,机体对 能量的需求较高,导致实际能量需要量与 按照公式估算值相差较大因此,需要准 确地测定患者实际能量消耗来评估机体的 实际目标需要量,防止喂养不足或过度喂 养研究显示,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出 的能量需求进行营养支持,75%患者会出现喂养不足 或过度喂养。
Singer等研究显示,通过对患者定期进行 间接能量代谢测定,制订动态且个体化的营养目标, SPN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目前大 多数学者和主要营养学会的指南均推荐采用间接测热 法测定患者实际的能量消耗值,作为机体能量目标需 要量的依据对于无法实际测定患者能量消耗时,非 肥胖患者推荐热卡摄入的目标量为25 kcal·kg-1·d-1,这 是实施SPN的关键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SPN支持的 供给量应补充EN的不足,危重患者能量摄入量至少要 达到机体能量和蛋白质实际需要量的80%~ 85%以上, 才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结局合适的蛋白质供给对患者预后同样起着 十分重要作用在提供足够能量的前提下,适当 的氮补充可起到纠正负氮平衡、修复损伤的组织 及合成蛋白质的作用Weijs等报道,相较于单纯 提供目标需要量的能量,当热卡和蛋白质均达到 机体的目标需要量时,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风 险需要机械通气的非脓毒症患者在无过度喂养 时,蛋白质摄入量越高病死率越低;当蛋白质摄 入量大于1.2 g/kg时,病死率显著降低近年来越 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蛋白质的供给量是临床营养 支持疗效及临床结局的独立因素。
许多国家的营 养学会在指南中推荐的蛋白质摄入量为1.2~ 2.0 g·kg-1﹒d-1而烧伤或多发伤等高代谢患者可能需 摄入更多的蛋白质来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