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汉语讲义.pdf

34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75776338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2M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代汉语讲义 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完整定义,现代汉语的属性及特点,汉语方言的分区,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语言没有阶级性(全民性) 第一章绪论 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外国谚语)——打一抽象事物语言能够表达一切) 世界上最能征服人心的是什么?(俄罗斯)——语言(可以抒发各种感情) 一、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是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在不断探讨的重要问题定义也是五花八门 传统的看法是:语言是音义结合的全民交际工具但语言这种工具又不同于一般的工具,人们无法随心所欲对它进行改造20 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出现的后现代主义,高度重视语言,出现了所谓“语言的转向”,把语言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这个转向的意义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起源于语言,但同时也被语言所框限,要重新认识哲学就必须重新认识语言后现代哲学把世界万物看成是语言上的,而非独立存在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相反,“语言是人类的家园”(德·海德格尔),它是人的“牢笼”(主人),人是语言的“囚徒”(仆人)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 二、语言的属性 从语言的定义可以看出语言有三种属性: 社会性(本质特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的三种属性全民性(功能特征):语言是全民共有的交际、思维工具 体系性(结构特征):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社会性(本质特征)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宇宙里有各种现象,概括起来不外两种:一是自然现象,一是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是自然界固有的,不依附人类社会而存在的现象,如草木的生长、日月的运转、火山的爆发、江河的奔腾等;社会现象是依附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现象,如社会制度、国家法律、交通运输、思想意识等 语言是社会现象,因为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语言是不存在的不管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语言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语言的生命跟人类社会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 在自然界,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像人一样说话,中国古书记载的“鹦鹉能言”、“猩猩能语”都不是科学的说法,或者说只是一种比拟动物园里的鹦鹉、八哥虽能学舌,发出与人的语言相似的声音,那只不过是一种消极的模仿,它们并不知道为何要发出那样的声音,更不知道那声音代表什么意义 说语言“特殊”,在于它既非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语言与别的社会现象的区别表现在社会功能方面,正如列宁所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全民性(功能特征) 语言是全民共有的交际、思维工具。

      我们的祖先从被称为“人”的时候起,就有了语言那时候生活简单,一句话可能只有一两个音节,但能表达思想如一个人发现了一只野兔,便向别处的同伴“咿”了一声,招了一下手,别处的人便跑过来围了上去这“咿”声代表了一种意义,表达了一种思想;另一个人看见山上来了一只老虎,便向别的伙伴“啊”了一声,然后跟伙伴们一起逃散了这也代表一种意义,一种思想 这“咿”“啊”可能是某个人先用,第一次出现还不能算语言,必须是许多人使用之后,大家都知道这声音代表某种特定意义,并且 得到了社会公认,才成了约定俗成的语言随着社会生活、劳动的复杂化,单用“咿”“啊”已经不能表情达意,所以必须把多种不同的声音组织成串语言就是这样丰富、发展起来的 语言一开始就不是某个人所创造,也不为某个人所独有,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全民的集体“财产” 虽然个人在发音、用词、造句等方面往往带有个人的一些特点,有时也可以有所创造,但这有个前提:必须不致引起误解,不致产生歧义纯属生造的、谁也不懂的语言不能充当交际工具有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次对他的朋友刘贡父说:“我和家弟读书时,天天吃‘三白’,味道真香!”刘贡父奇怪到问他:“什么叫三白?”苏笑着回答:“一碟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

      此乃三白也贡父听后,苦笑而去过了几天,苏收到一张请贴拆开一看,是刘贡父邀请他去吃“白白白(jiao)饭”什么是“白白白(jiao)饭”,苏从未听说过他想,贡父书读得很多,这个名称一定有出处,便兴致勃勃赴宴去了一进刘家,只见桌上早已摆着一碟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时苏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见,语言不能随心所欲创造 又如,如今的因特网上是个“怪词的天下”为提高聊天的效率,网虫们采用了很多拼音、英文简写和数字例如: 私聊、潜水——秘密交谈;灌水——随便写;造砖——用心写 美眉(MM)——漂亮姑娘;JJ——姐姐(亲昵的称谓) GG——哥哥;DD——弟弟;BB——宝贝、孩子、情人、拜拜 7456——气死我了;886——拜拜了;687——对不起; 286——傻瓜(脑子慢得像 286 电脑一样) 网上的错别字,有的错得颇可爱如: 我来乐——我来了;气死我乐——气死我了;菌男——俊男;霉女——美女 校园用语:说话很克林顿、蛋白质、超级恐龙、小阿姨、长得很正点(很芝麻、很闪)语言也不为某个阶级所创造,不为某个阶级所专 有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 也许有人会问:那怎么理解“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阶级说什么话”、“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的语言”?其实这里的语言是思想意识的代名词。

      还有人可能会说,在阶级社会里,有些话只是剥削阶级说的,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杀不了穷人,当不了富汉”;有些话则是劳动人民说的,如“劳动光荣,剥削可耻”、“天下乌鸦一般黑,世上财主一样狠”这些话语都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不是都有阶级性吗?其实这是把语言和思想混为一谈思想和文化是有阶级性的,而语言却没有阶级性,正如战争有阶级性,用以作战的武器没有阶级性一样,它掌握在谁的手里,就为谁服务 3、体系性(结构特征)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任何语言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单独一样东西谈不上体系,只有两样以上的东西并列在一起,彼此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才叫体系) 语言是由若干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要素组成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概括起来,一个是音,一个是义音是语言的声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外壳;义是语言的意义,是客观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我们进行交际就是利用这种音义结合的符号我们也可以用其他手段,如旗语、电报代码、化学公式,但这些只是在语言基础上形成的代用品,为某一特殊领域服务;我们还可以用图画、手势或体态、红绿灯,但它们只是临时假定的标志,表达能力非常有限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一)现代汉语定义: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二)含义 广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三)性质: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体系性、全民性、社会 性) 口语(口头应用的语言,一发即逝,受时空限制) (四)形式加工规范文艺作品 书面语文学语言(高级形式)社会科学著作 (文字写下的语言,周密严谨)自然科学著作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什么是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二)什么是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二者的关系:方言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长期与共同语并存,接受其影响 (三)共同语的形成 什么方言能成为共同语,取决于那种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取决于那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口等条件闽语虽保存许多古音、古词,作为共同语却行不通,因为通行地域小,使用人口少(北方话人口 73%,闽方言人口 5.7%),学习不容易 (四)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两条线索) 口语:(春秋)雅言—(汉)通语—(明)北京官话—(现)国语——(建国后)普通话口语 书面语:(春秋)雅言——文言(文言文)———(明、清)白话文——(建国后)普通话书面语 间的第一部词典《尔雅》。

      雅,正也五四汇合,言文趋于一致普遍、共通各种名称的比较:汉语国语普通话华语 (五)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完整定义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 (一)方言的形成因素 社会、历史、地理: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 语言本身:发展不平衡,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影响等 (二)方言的特点 只在一定地域通行,但本身却也是一种完整的体系,与共同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北方地区相互之间差别较小,南方地区差别较大,其中,语音差别最大,词汇次之,语法差异较小 语音方面普通话 rén láng lóng líng 人狼龙零 闽南话 láng lóng líng líng 词汇方面 母鸡(普通话)—鸡母(闽南)—鸡妈(建瓯)—鸡娘(温州)—鸡乸(广州)—鸡姆(浙江金华)—鸡婆(武汉、长沙) 鼻子(普)—鼻头(吴)—鼻哥(粤)—鼻公(客赣)—鼻(闽南:名、动)—鼻的(山西灵石)—鼻宫(安徽旌德)—鼻窟(泰)—鼻筒(湖南衡阳)南瓜(普)—冬瓜(闽南)冬瓜(普)—大瓜(闽南) 以上为说法不一样 普通话:相关联,如性命交关 上海话:很,如交关冷。

      交关广州话:厉害,如:今日热得真交关 泉州话:交易,买卖道,如:交关什么 古汉语:交易,(被人误解为交出钥匙) 嘉兴:父亲 苏州:祖父 阿爹 广西博白:外祖父 广东澄海:岳父 以上为同一个词意思不一样 方普不对立,推普并非要灭方,消灭方言是错误的要提倡从单语向双语(方、普)、三语(方、普、英)过渡 (三)方言的分区(七大方言区) 北、吴、湘、赣、客、闽、粤 1、北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73% 2、吴历史上以苏州话为代表,现在以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7.2% 3、湘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2% 4、赣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3% 5、客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6% 6、闽分布区域跨越六省(福建、海南、广东、浙江温州部分地区、广西、台湾)分为五个次方言:闽东(福州)、闽南(厦门)、闽北(建瓯)、闽中(永安)、莆仙(莆田)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5.7% 7、粤以广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4% 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推广普通话。

      现代汉语方言语音主要特点(详见 p9 附录二)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在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中,现代汉语具有区别于其他语言的许多特点 (一)语音方面(响亮优美) 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声调高低曲折,语调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具体表现为: 1、没有复辅音无论是音节的开头或是结尾,都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因此,音节的界限分明,音节的结构形式比较整齐 英语 play able desks street (印欧语常见) 藏语 sbru(蛇) 汉语 dāng hm(口歆)hng(哼) 胳 g 古汉语各恪 k 不律(bl)——笔 洛 l —gl 脱落 g 2、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一个音节可以只由一个单元音或一个复辅音构成同时,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也比较多因此,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大 āyíāi yàzhōu 嗯(n/ng) 3、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使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变化,形成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如:阴阳上去,非常好记 (二)词汇方面(丰富多彩) 单音语素多,由它构成的单音词和双音词也较多,词形较短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汉语中的单音节基本上都是语义的承担者,可以作为语素来构成大量单音节词,也可以合起来构成合成词。

      如: 人—人民(联合)人品(偏正)人口(补充)丢人(动宾)人造(主谓)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由于汉语中有意义的单音节差不多都能充当词根语素,词缀语素少且造词能力较弱,因此,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情况最多 3、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词汇的发展是由单音节趋向双音节化:过去的单音节有的被双音节代替,如: 石——石头尾——尾巴/ 目——眼睛箸——筷子 有些多音节短语也被缩简为双音节词,如: 华侨大学——华大彩色电视机——彩电 新创造的词也多为双音节的,如:弱智、离休、电脑 三音节虽也有所发展(计算机、商品房、铁饭碗、保龄球),但双音节仍是多数 (三)语法方面(简单易学) 汉语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如英语单词有性、数、格的变化: man(单)——men(复)数 I —me—my 格 woman(单)——women(复)数 we—us—our 格 性性数数数 著名作家王蒙 98 年来我校出席北美华文作家作品研讨会,在开幕式上讲了这么一件趣事:外国友人在翻译其小说《夜的眼》时,被“眼”是单数还是复数难住了王蒙告诉他们说:作为夜的眼睛(拟人)是单数,作为主人公之眼,是复数,作为小说中的一盏电灯,又是单数。

      汉语就是如此奇妙! 英语部分单词有词类标志如:happiness socialism hardly slowly 日语单词有的也有词类标志如:新しぃ(i)食べる(u) 普通话只有少数词有词类标志如:桌子、绿化、可爱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型语言的特点: 1、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汉语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日语私は御飯を食べる 主谓宾主谓宾 我的弟弟——我和弟弟屡战屡败(狗熊)——屡败屡战(英雄) 教室只有 8 个学生——教室只有 8 个学生了发生变化) 2、词法结构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无论语素组成词,词组组成短语, 或者词、短语组成句子,都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例如: 语言单位例子结构方式 词打倒补充 短语打退补充 句子打得好!补充 3、词的多功能性汉语中词类和句子的关系比较复杂某一词类往往不只充当某一种句子成分,而是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如: 我们学习汉语(谓语中心语) 学习是一种乐趣(主语) 学习(动词) 获得一次学习机会(定语) 进行学习(宾语) 4数词和名词、动词结合时,一般都需要在数词的后面加个量词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不同的方言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

      如:普通话一个人一辆车一匹马一把刀 一只人(上海)—一张刀(广州)—一条票(广西)—一把车(闽南)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无论过去或现在,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国内地位:我国各民族间的交际语 国际地位:使用人口最多,对日、朝、越语产生过重要影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英、汉、法、俄、西、阿)之一如今,海外又出现了汉语热,参加 HSK 考试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节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任务 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促进汉语规范化,大力推广普通话 二、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语音词汇语法 三、大力推广普通话 第三节现代汉语课程的定位及学习方法 一、现代汉语课程的定位 语言和文学是中文系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语言学的主干课程有三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现代汉语是基础课中的基础课,核心课中的核心课,它兼有工具课、理论课和实践课的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 识上来,以培养良好的语言素质和出色的语言能力所谓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层面: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第三层面: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因此,现代汉语的教学宗旨是:以基础知识为前提,以分析方法为核心,以语言能力为目的 二、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 第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作为一个合格的中文系的学生应该对自己使用的母语——现代汉语有比较充分而准确的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内部规律,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不能仅仅满足于会熟练地说汉语) 滴答 / 滴滴答答滴答滴答 / 滴哩答啦(杂乱无章) 叮当 / 叮叮当当叮当叮当 / 叮零当啷(杂乱无章) 差一点儿结婚了——差一点儿没结婚(歧义) 第二,帮助我们提高运用现代汉语的自觉意识一个人说话说得得体,文章写得漂亮,是各种因素综合地在起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条:认识水平、写作技巧和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作用不可低估 老师们退休了,我们感到非常遗憾 第三,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好现代汉语不仅对学习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其他语言学科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文学理论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 三、学好现代汉语的六个环节 (一)预习(发现问题,找出难点) (二)听讲(做好笔记:记重要定义,记分析方法,记重点难点,记典型例子) (三)复习(整理,归纳,补充,提高) (四)作业(按时,按量,保质) (五)阅读(重要参考文献) (六)应用(撰写学术小论文) 四、学习现代汉语的基本方法 (一)比较法(与外语、方言、古汉语比较,发现异同) (二)归纳法(收集大量语言事实,加以归纳、解释) (三)演绎法(以某种理论为依据,大胆提出某种假设,经过语言事实的验证,得出科学结论) (要求:最好人人准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作业:p17 思考和练习二第二、三题 p19 思考和练习三第一题 本章的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陈其光(1990)《中国语文概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游汝杰(2000)《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2001)《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 第二章语音 教学重点:语音的三大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各种语音单位的概念、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语音的社会属性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可用来区别其他一切声音 下面分别介绍语音的三大属性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音波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语音也不例外声音有乐音和噪音 之分: 乐音(元音)a o e 声音混合音(浊辅音)m n N l r 噪音(清辅音)b t k 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频率(振动的快慢,与声带的长 短、厚薄、松紧有关)声调妈骂东动(平直、 高升、曲折、下降)语调梅花开了(下降/上扬) 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幅度(幅度的大小,由发音时气语音四要素流冲击声带力量的强弱决定)轻声莲子——帘子. 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时间(持续的久暂)轻声妈妈 长短音粤语三 sam53——心 s m53 英语英语 it eat 音色—声音的特色(本质),取决于音波(波纹的形式) 别义最重要 造成音色不同的三个条件: 1、发音体不同:张三和李四说话,我们可以听出不同,因为声带不一样。

      2、发音方法不同:b—p(弱———强)g—h(塞音—擦音) 3、共鸣器形状不同:i—ü(展唇—圆唇)u— (圆唇—展唇)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动力部分:肺和气管(海南话有吸气音,如:玻刀) 生理属性发音部分:喉头和声带 调节部分:口腔和鼻腔 口音鼻化音鼻音 (口鼻半鼻) a a)I)m a)ρ?)ρ 怕他打天边药方儿门缝儿 (三)社会属性 1、什么样的语音表示什么样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 a、同一声音可以表示不同意义花钱—花朵—花木兰 b、同一意义可以用不同声音表示父亲—爸爸—爹爹 在一种语言内部是如此,在不同语言中更是如此: 象声词:狗叫普汪汪闽南话戆戆英语 bark/yap 有个老太婆初次接触外国语,觉得语言神奇得让人难以置信:明明是一个,英国人偏偏说成是“万”(one);明明是五个,法国人却说成“三个”(s E)k);日本人则管“十”叫“九”(ヅュ—),管“鞋”叫“裤子”(くつ);英国人管“水”叫“窝头”( water),法国 人又叫“滴漏”(deleau) 2、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普通话 n—l—r z—zh 闽南话 l(n、r)z(zh) 思考题:“肚子饱了”和“兔子跑了”在语音性质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1、物理性:音色不同; 2、发音方法:送气与不送气; 3、社会性:送气与不送气 有别义作用,自成体系。

      二、语音单位 (一)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bàkān zhāng 音素的分类: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 音素辅音如 b、t、k、q、sh、m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 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如 a、o、e、i、u 辅音与元音的四点区别(详见教材 p27) (二)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通常,发音器官的肌肉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 例如:泉州是一个文化古城 (Quán zhōu shì yí gè wén huà gǔchéng) 普通话的基本音节有 418 个(不计声调),算上四声,共有 1200个左右 一般地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一个汉字表示两个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的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rèOài(零声母)yǎn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例如:rèài 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四)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这是近几十年来西方语言学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w wén /d/ dà(大)[k?]key /[d]/do 汉/w/= (文)英/k?/= v vén /t/ tà(踏)[k]sky /[t]/to 三、记音符号 汉字的三种记音方法: 1、汉字记音直音法熍,音穷穷,音熍 反切法东,德红切罪,从琲切 2、注音字母ㄅㄚ(ba) 威妥玛式方案 国语罗马字 3、拼音字母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 汉语拼音方案(特点:权威性,群众性,科学性;作用:注音,推普) 国际音标(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i[i] -i[ ] -i[ ])作业:p19 一(思考) p36 一、七(思考) 二、三、四、五、六(书面) 第二节声母 教学重点: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教学难点:zh、ch 、sh 和 z、c、s 的分辨,f 和 h 的分辨,n、l、r 的分辨 一、声母的发音 普通话有 21 个声母,它们发音各不相同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上唇和下唇) b p m 唇齿(上齿和下唇) f 舌尖前(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z c s 舌尖中(舌尖抵住上齿龈) d t n l 舌尖后(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zh ch sh r 舌面(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j q x 舌根(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g k h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可以从阻碍的方式、气流的强弱、声带是否颤动三个方面来观察: 塞音 b p d t g k 擦音 f h x sh r s 1、看阻碍的方式塞擦音 j q zh ch z c 鼻音 m n 边音 l 送气 b d g j zh z 2、看气流的强弱 不送气 p t k q ch c 浊音 m n l r (ng) 3、声带是否颤动 清音除“m n l r” 外的其余声母 第三节韵母 教学重点: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 教学难点:ü 和 i 的分辨,n 和 ng 的分辨 一、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有 39 个韵母(《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只录舌面元音韵母[但 ê 未列入],又不包括舌尖元音-i(前)[ ]、-i(后)[ ] 和卷舌元音er,故只有 35 个韵母) 韵母的分类: 单元音韵母(单韵母:舌面,舌尖,卷舌) 结构复元音韵母(复韵母) 带鼻音韵母(鼻韵母) 开口呼:韵母或介音非 i、u、ü 开头元音齐齿呼:韵母为 i 或有介音 i (四呼)合口呼:韵母为 u 或有介音 u 撮口呼:韵母为 ü 或有介音 ü (一)单元音韵母(舌面元音,舌尖元音) 1、舌面元音单韵母(共 7 个) 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元音的发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第一,舌位的高低(开口度大小); 第二,舌位的前后; 第三,唇形的圆展(圆唇不圆唇) 普通话舌面元音韵母的三个方面的发音情况可以综合起来,用“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 来表示: 1、舌面元音单韵母的分析 A[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发达 o[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薄膜 ε[?]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特色 ê[E]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欸 ι[ι]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力气 υ[υ]舌面、后、高、圆唇元音朴素 ü[ψ]舌面、前、高、圆唇元音语句 2、舌尖元音单韵母 -ι[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私自 -ι[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事实 er[?]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二儿 (二)复元音韵母(共 13 个) 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二合元音 A i ei A o ou ia ie u A uo üe 三合元音 i A o u A i uei 韵腹:韵母的主干(亦称主要元音)主要由 A o e ê 充当,i、u、ü、-ι、er 也可以作韵腹 韵头(介音或介母):韵腹之前的高元音只有 i、u、ü 韵尾:韵腹之后的高元音(音值含混)。

      有 i 、u(o) 根据韵腹所在位置,可以把复元音韵母分为三类: 1、前响复元音韵母 i ei A o ou 2、后响复元音韵母 ia ie u A uo üe 3、中响复元音韵母 i A o u A i uei (三)带鼻音韵母 辅音 n?[?]舌根、浊、鼻音 A n i A n u A n üA n en in uen ün A n? i A n? u A n?en?in?uen?on? ion? 二、押韵和韵辙 十三辙代表字月下一哨兵镇守在山冈多威武 小花楼外莺歌燕舞春池睡鸳鸯 三、韵母辨正 第四节声调 教学重点:调类、调值、 教学难点:上声的调值 一、什么是调值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 uli m?iy?n 二、声调的内容 1、调值: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读法对声调调值构成起决定作用的是“相对音高”(与个人音域无关) 描写调值有多种方法如:乐谱表示法、五度标记法等 2、调类: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同一种方言中,有几种基本调值就可归纳成几种调类不同的方言往往就有各自不同的调值和调类:调值相同,调类不一定相同,如:普通话“天”(55),泉州话“滚”(55);调类相同,调值往往差异很大(详见 84 页)。

      三、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按照传统习惯,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调类(统称“四声”)它们的高低升降变化情况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调值请看下图: 四、古今调类比较 古四声例字普通话四声 清声母高专阴平 浊声母唐文阳平 清声母古纸上声 浊声母近是 清声母正富去声 浊声母大慢 清声母桌革百客 浊声母食杂纳麦 五、声调辨正 (一)明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 东同懂动洞栋督毒 军群滚近棍郡骨滑 (二)去掉入声腔 特[tiak?] 别[piat?] 急[kip?] 促[ts?i k?] 郭立德督促戚碧月立刻出发 一克——一课——一刻目的——墓地 有力——有利算术——算数 约束立刻隔壁突出色笔赤色 第五节音节 教学重点: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标调法 教学难点:音节的拼写规则 一、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如 huai、zhuang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每个音节总要有元音元音符号可以多至 3 个,并且必须连续出现 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例外:哼 hng、噷 hm) 4、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二、普通话音节结构的分析 (见教材 90 页) 三、拼音 把分析出来的声母、韵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音节,就是拼音 (一)拼音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声母要用本音 po—u pou p—u pu 拼音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 g ǔge—ǔ 3、要念准韵头 luan——lan xue——xie qiangdiao——qiangdao (二)拼音的方法 1、直呼法:见到一个音节不管字母多少,都不拼音而读出整个音节zhuang 2、拼读法 ⑴两拼法:g—uāng guāng ⑵三拼法:g—u—āng guāng ⑶声介合拼法:gu—āng guāng (三)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详见教材 92—93 页) 四、音节的拼写规则 (一)y、w 的使用 1、韵头 i、u 改 y、w;ia ya ua wa 韵腹 i、u 加 y、wi yi u wu 2、ü 行零声母,加 y 两点除üyu üan yuan (二)隔音符号的用法 (三)省写 1、韵母 iou、uei、uen 的省写(分析要还原); 2、ü 上两点的省略(与 n、l 相拼不能省略); (四)标调法有 a 别放过,没 a 找 e、o; i、u 并列标在后,i 上标调把点抹。

      (五)音节连写 作业:p101 三、六、七、八、九(2) 第六节音变 教学重点: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啊”的音变 教学难点:常用轻声词、儿化韵的发音 在语流中,连着读的音素、音节或声调有时会发生变化现代汉 语的音变现象很多,今天我们只谈最常见的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等 一、变调 先看两组例子: 友好——油好李老师——黎老师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变调多数是由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而引起的普通话中常见的变调有下列五种:(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字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候,一般读原调(调值 214),但是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就会变成阳平或半上 1、上声+上声 黑板上的这些例子均抄自书上(p103)首先请大家就这些例子考虑两个问题:①举的这些例子是不是都准确?②后字同属上声改读轻声,为何有的前上要变阳平,有的前上要变半上?教材对此没能交代清楚 上上紧相连,前上变阳平(35)如:水果了解领导演讲 前上通常读阳平(35)早起.等等.讲讲.想起. 后上变轻声(方,早晨) 称谓后缀前半上(21)嫂子.姐姐.毯子.你的. (误,非上声所变,换椅子.)南方的同学要注意念好下面几个词:鬼子.椅子.小伙子.狗腿子.老百姓. 如果连读的上声字不止两个,则应该根据词语或短语的结构紧密程度和含义适当分组,然后再按上述办法变调。

      就三音节来说,双单格(2+1)只有一种读法,如:展览馆、管理组(35 35 214);而单双格(1+2)则有两种读法,如:小老虎、纸雨伞(21 35 214 / 35 35 214),带有强调、对比的意味时通常读半上(21) 四音节及四音节以上一般要根据词语或短语的含义适当分组如: 彼此/友好买把/雨伞种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 不过,如果语流速度比较快,也可以只保留最后一个字音读上声, 前面的一律读为阳平 2、上声+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 上声加非上,前上变半上(21)如: 上+阴首都北京统一女兵 上+阳祖国海洋语言改良 上+去解放土地巩固鼓励 上+轻尾巴起来宝贝里头你的 上声字在语流中作为后字也常常读半上(21)如: 天上美景总是引起童心的好奇和遐想 下面,请打开教材p110页,看思考和练习六第五题做这道题目应注意避免手口不一致的现象,先读一遍,然后说出每个字的具体调值 注意:上声字的调值尽管有各种变化,但注音时一律标本调因此,要注意区别“上+上”和“阳+上”当后字为上声,前字调类自己拿不准时,可以把后字换成非上声,这样就很容易辨别清楚如:友好(35 214)——友情(21 35),可见“友”非真正的阳平,是个假阳平。

      (二)去声的变调(比较简单)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 53(因后一音节起点高而同化)例如:信念变化办事快速互助大会 去声字作为语流中的后字,也常常只读 53如:庆贺胜利(53 53 53 53 ) (三)“一、不”的变调(两字均为入声字,“一”本调为 55,“不”本调为 51) 单末本一、二、三十一统一万一 第一(“一”表序数也不变调,如:一楼[第一楼或第一层楼]——一楼[全楼] 一连[第一连队]——一连[全连,连续])不偏不!你去不? 去前阳一样一向一定一块儿/ 不怕不够不看不像 非去去一般一边一年一成一手一两 不吃不开不同不详不管不想 夹中轻想一.想拖一.拖管一.管谈一.谈 来不.来肯不.肯找不.找开不.开 “一”、“不”在词典中一般都标本调,但同学们平时在做作业或考试时要按变调标,否则算错 (四)“七、八”的变调(也是入声字) “七、八”在去声前可以变阳平,也可以读原调(阴平)其余场合读原调(阴平)例如: 七岁七块七路八岁八块八路 练习:p111.3 (五)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口语都读 55 调值,如“高高儿的”、“长长儿的”、“好好儿的”、“大大儿的”。

      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也都要念成 55 调值,例如:“白生生”、“冷飕飕”、“亮堂堂”、“软绵绵”、“明晃晃”、“直挺挺”、“黑洞洞”、“沉甸甸”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个音节都读 55 调值,例如:“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干干净净” 二、轻声 (一)什么叫轻声 所谓“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轻声例如:妈妈.、我们.、椅子.、看过. (二)轻声的读法 轻声在物理属性上的主要表现是音长变短,音强变弱它在音高上的表现则因受前一个字声调的影响而是不固定的一般地说,上声字后头的轻声字的音高比较高,阴平、阳平字后头轻声字偏低,去声 字后头的轻声字最低如用五度标调符号表示,大致的情况如下:阴平+轻声→2(半低)跟头.柑子.蹲下.金的. 阳平+轻声→3(中调)石头.桃子.爬下.银的. 上声+轻声→4(半高)里头.李子.躺下.铁的. 去声+轻声→1(低调)木头.柿子.坐下.镍的. 南方人不太习惯读轻声,尤其是“上声+轻声”往往读不好,应加强练习。

      轻声不仅引起音高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的调值,而且有的还影响字音的声母和韵母,引起音色的变化常见的有:使不送气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浊音化了例如“哥哥”的后一个“哥”字,声母有时会变成浊塞音[γ];“耳朵.”的“朵”,声母有时会变成浊塞音[d];“鼻 子.”的“子”,声母有时会变成浊塞音[dz]使一些韵母中较高、较低的元音向央元音靠拢, 韵母变得比较含混例如“棉花.”的“花”单念是[xu'],轻声是[xu?];“尖子.”的“子” 单念是[ts ],轻声是[ts?];“哥哥.”的前一个“哥”是[k?],后一个“哥”念轻声是[γ?] 有的甚至使韵母脱落,如“豆腐.”(dòuf),“咱们.俩”(zánmliǎ)这些都说明轻声和音强、 音长、音高、音色都有关系的”dì→de、“了”liǎo→le亦属同理 (三)常用轻声词 哪些词读轻声呢?一般到说,新词、科学术语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有读轻声音节的下面一些成分在普通话中通常读轻声(例子见 p106): 1、动态助词“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和语气词“吧、吗、了、啊”等; 2、叠音词、重叠式合成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的后一个音节(书上举例有误)。

      例如: 姥姥.奶奶.蛐蛐.饽饽.猩猩. 妈妈.弟弟.姑姑.娃娃.星星. 了解.了解.表演.表演.商量.商量. 3、构词用的虚语素(后缀)“子、头、们”等; 注意:“原子、光子、孢子、电子、男子、女子、窝头”等词的“子、头”都是实语素,不读轻声 4、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上、下、里、面、边”等; 5、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6、量词“个”常读轻声,如“这个”、“五个”; 7、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读轻声(例子见《普通话朗读训练材料》 p2—4)方言区的同学要真正提高普通话的水平,必须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 (三)轻声的作用 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结构、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区别结构:东西(短语)——东西.(词) 蛇头(短语)——舌头.(词) 区别意义:孙子(人名)——孙子.(儿子的儿子) 老子(人名)——老子.(父亲;骄傲的人自称) 区别意义并区分词性:地道(名词,地下通道)——地道.(形容词,真正,纯粹) 大意(名词,主要的意思)——大意.(形容词,疏忽,粗心) 三、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叫做“儿化韵”。

      如普通话念“花儿”时,这个“儿”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而只表示在念到“花”这个字音的末尾时,随即加上 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儿化音节,只须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表示卷舌作用)就可以了例如:“芽儿”—yár,“馅儿”—xiànr,“味儿”—wèir但不要见到词末尾有“儿”字就读儿化音,有时还读成独立的音节 ér例如“小小的鱼儿、小女儿”就不儿化 (二)儿化韵的发音 普通话韵母除 ê、er 外都可以“儿化”儿话时由于卷舌的缘故,致使舌位较高、较前的韵尾(-i、-n)发不成而丢失,同时使韵腹元音也受影响而“央化”(或把非央元音变成央元 音,或增添一个央元音),还使后鼻音韵尾(-nγ)丢失而使韵腹元音“鼻音化”(使元音带鼻音色彩)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说:儿化遵循的总原则叫“可共存发音的同时性”(可同时共存)即如果词根语素的韵母跟卷舌音不能同时共存,则必须改变韵母的结构使之适于卷舌 从教材p108页的“儿话音变规律简表”可以看出儿话韵母的音变往往不是简单地在韵母后面加上一个卷舌动作,而是伴随脱落、增音、更换和同化(后鼻韵尾脱落,但元音受其同化,保留鼻化色彩)等现象。

      要记住儿化音变规律也不难,下面这句话就基本包括了儿化音变规律: 大伙儿一块儿到花园儿帮忙儿抓小鸡儿剪树枝儿无尾(直接加 r)i 尾、n 尾(丢尾加 r)nγ 尾(丢尾,鼻化加 r)高元音 i、ü 舌尖元音-i[ ]、[ ] (以?过渡加 r)(元音脱落,加 r) (三)儿化的作用 儿化这种语音现象,跟词汇、语法、有密切的关系,它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区别词义:信(信件,具体)—信儿(消息,抽象) 有的词儿化后具有比喻义例如: 头(脑袋)—头儿(领头的)眼(眼睛)—眼儿(小孔)区分词性或结构:活(形容词、动词)—活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尖(形容词)—尖儿(名词) 手(名词)—一手儿(量词)堆(动词)—一堆儿(量词) 一块(数量短语)—一块儿(副词)盖盖儿了—盖儿盖了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小皮球儿小河儿小孩儿红嘴唇儿小王儿好玩儿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现举例列表于下: 前字韵腹或韵尾+ a 音变规范写法举例 a、i、ü、o、e、ê+ a → ya 呀拉呀、鸡呀、鱼呀、磨呀、鹅呀、写呀 u(包括 ao、iao)+ a → wa 哇苦哇、好哇 n + a → na 哪难哪、新哪、弯哪 nγ+ a →nγa 啊娘啊、香啊、红啊 -i[ ],er + a →ra[∣'] 啊是啊、店小二啊 -i[ ] + a →[za] 啊次啊、死啊 课外作业:p111 七、八、九(5) 第七节音位 教学重点:音位变体(条件变体、自由变体)、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普通话元音音位 教学难点:普通话元音音位 一、音位简说 (一)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即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前面讲过的音素是按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例如: A ?n l t t? 物理属性音色不同音色不同音色不同 生理属性前央后鼻音边音不送气送气 社会属性(普)/?/ (闽)/l/ (英)/t?/ 由此可见,区别意义是音位产生的基础.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人们发出的音素是很多的例如: “ 全 张 开 啦 ”qu A n35 zh A ng55 k A i55 l A2[τ??ψEν35τ?AN55κ?αι55λA2] 作为韵腹的 4 个主要元音虽然分别是 4 个不同的音素,但它们随便替换也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可以归纳为一个/a/音位如果音素的不同,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要看作不同的音位如“大地”[tA51 ti51]中的[A]和[i] (二)归纳音位的方法 归纳音位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凡是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 以普通话为例,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简称调位)。

      例如:[ A55] [t 51] [niu ] [pA55]八[tA51]大[niu55]妞 [p?A55]趴[tu51]度[niu35]牛 [mA55]妈[ti51]地[niu214]扭 /p/:/p? /:/m/ /A/:/u/:/i/ /55/:/35/:/214/ 前 2 组的辅音音位和元音音位都是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素之间的差异是音质差异,所以人们称之为“音质音位”;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而音高不属于音质,因此,人们称之为“非音质音位” (三)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 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例如,普通话的/a/可出现在以下不同的字音中: 哀[αι] 烟[i Eν] 啊[A] 熬[A u] 盖儿[?r] 安[αν] 冤[ψEν] 鸭[iA] 昂[AN] 乖儿[?r] 这些不同的读音,当地人听起来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也没有别义作用,所以说它们是/a/的“音位变体”,/a/就是从这些变体中概括出来的标写它时,通常从各音位变体中选用典型变体的符号,同时还要找一个常见、好认、便于印刷的符号作代表(加上//表示它是音位,不加//表示音位变体)。

      如下表: 音位音位变体出现条件 [α] 韵尾[-i、-n]之前 [A] 无韵尾 /a/ [A] 韵尾[-u、-N]之前 [E] 韵头[i-、y]和韵尾[-n]之间 [?] A i 和 u A i 儿化时 音位变体可以分成“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如上面所提到的[α、A、A、E、?]都是/a/的条件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自由替换 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如南京话 n、l 不分,n、l 同属/n/音位,[n]、[l]就是/n/音位做声母时的自由变体 (四)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普通话元音音位(处理分合) 音位的归纳涉及到依据什么标准问题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对立原则(即辨义功能或区别特征)、互补原则和音近原则(音感差异)看作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辨义功能是归纳音位的最重要的标准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上的不同,这样的语音差异就可称为“区别特征”例如普通话中的[pau214](饱)和[p?au214](跑)、[pau55](包)和[pau51](抱),不送气和送气、声调的高低升降均可造成音位的对立,就都是普通话里的“区别特征” 互补分布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

      互补分布”说的 是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就叫“互补分布”前面说过的/a/音位的变体[α、A、A、E、?]就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 “音感差异”也是归纳音位的重要语音标准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会造成音位的对立,因而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但是,由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完全一样,所以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纳为同一个音位例如,普通话中的[m]只出现在音节开头作声母,[N]只出现在音节末尾作韵尾,虽处于互补分布状况,但北京人的音感中有明显差异,所以仍应分别归纳为/m/:/N/两个音位;i[i]和-i[ ]、[ ] 也一样 归纳音位应在同一语音系统中进行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有细微差别的音是很多的,但是用来书写它们的字母却是越少越便于使用,用有限的字母(比如二三十个)去代表许多不同的音,就要运用音位理论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位(普通话中的韵尾[u]音位和[N]例外)音位理论对于创制或改革拼音文字、拼音方案以及语言的学习和教学都有重要意义ma ang nga am 二、普通话音位 (一)普通话元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a/、/o/、/?/、/e/、/i/、/u/、/y/、/ /、/ /、/?/十个元音音位。

      下面是这十个元音音位的主要变体和出现条件: 1. /a/——主要音位变体有[α]、[A]、[A]、[E]、[?](详见前) 2. /o/——主要音位变体有[o]、[oc] 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例子 [o] 在单韵母中波[po]、破[[p?o] [oc] 作复韵母韵腹说[?uoc]、候[xoc ?] 3. /?/——主要音位变体有[?]、[?] 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例子 [?] 在单韵母中哥[k?]、特[[t??] [?] 作鼻韵母韵腹文[w?n]、横[x?N] 作轻声音节韵腹的[t?] 4. /e/——主要音位变体有[e]、[E] 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例子 [e] 在韵尾[-i]前面被[pei]、危[wei] [E] 作韵腹、无韵尾时欸[ E ]、街[t?i E] 决[t?y E] 5. /i/——主要音位变体有[i]、[?]、[j] 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例子 [i] 作韵腹基[t?i]、今[t?in] [?] 作韵尾开[k?a?]、黑[xe?] [j] 作韵头(零声母)叶[j E]、要[j A?] 6. /u/——主要音位变体有[u]、[?]、[w]、[?] 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例子 [u] 作韵腹古[ku]、棍[kun] [?] 作韵尾好[x A?]、后[xo?] [w] 作韵头(零声母)完[wan]、为[wei] [?] 作韵头(零声母)完[?an]、为[?ei] 在[f-]声母后夫[f?]、父[f?] 7. /y/——主要音位变体有[y]、[←] 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例子 [y] 作韵腹去[t??y]、裙[t??yn] [←] 作韵头(零声母)月[←E]、圆[←E n] 8. / /——主要音位变体只有[ ] 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例子 [ ] 在[ts、ts?、s]后作韵母资[ts ]、私[s ] 9. / /——主要音位变体只有[ ] 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例子 [ ] 在[t?、t??、?、 ]后作韵母知[t??]、日[ ] 10. /?/——主要音位变体有[?]、[?r]两个 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例子 [?] 阳平、上声音节儿[?35]、耳[?214] [?r] 去声音节二[?r51] (二)普通话辅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p/、/p?/、/m/、/f/、/t/、/t?/、/n/、/l/、/k/、/k?/、/N/、/x/、/t?/、/t??/、/?/、/t?/、/t??/、/?/、/ /、/ts/、/ts?/、/s/ 22 个辅音音位。

      关于辅音音位的音位变体详见教材 p119-120 (三)普通话声调音位 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可以表示为/55/、/35/、/214/、/51/四个调位,也可以分别写成/1/、/2/、/3/、/4/四个调位/1/和/2/的变体分别为[55]和[35]/3/、/4/的变体如下: 调位变体出现条件例字 /3/ [214] 后头没有别的音节好、很好 [35] 在上声音节前土改 [21] 在阴平、阳平、去声前土堆、土豪、土地 /4/ [51] 后头没有别的音节是、瓦特 [53] 在去声音节前特色 课外作业:p121 一、四、五、七、八 p121 八、用汉语拼音字母和国际音标标注“哥哥和姐姐学爷爷”,指出拼音方案书写法为什么只见 e ,不见 ê? Gēge hé jiějie xué yéye. k?55 γ?2 x?35 t?i E21 d?ie4 ?y E35 j E35 ie3 在这个句子中共有 8 个 e ,包含 2个音位/?/(含 2 个变体)和/e/(含 2 个变体)e 和 ê 虽属于 2 个不同音位,但只在零声母条件下才会对立,需要用不同符号,如“鹅”e 与“欸”ê。

      除此以外,均呈互补分布:e[?]不出现在 i、ü 前后,ê 只出现在 i、ü 前后;在其余情况下则只出现 e[?] ,不出现 ê[e]所以汉语拼音方案可以只用一个符号 e 来表示 普通话中文白读音的一般规律: 1.朗读文言文或诗文用文读例如:泪尽继之以血(xuè)、我以我血荐轩辕、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2.书面语词用文读例如:血(xuè)压、血泪史、热血、流血牺牲 3.口语或口语词用白读例如:流血(xiě)了、献血 “血债要用血来偿句中有两个“血”该怎么读? 岁种薄(bó)田一顷余轻薄薄弱如履薄冰厚今薄古 这张纸太薄(báo)成熟(shú)煮熟(shóu) “床前明月光”该怎么读? 文读:老[l 55]年 白读:老[l 55]鼠老[lau22]母老[lau55]练老[la22]鹗 i -i[ ] -i[ ] r -i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