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类文本周海亮《蝼蚁》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3页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蝼 蚁周海亮婴儿就在他们的头顶上疯狂地嚎哭,他们却无能为力他们的头顶上还有士兵荷枪实弹的士兵,抽着烟,看着婴儿,手指不离扳机士兵知道附近肯定有人这里的人们,绝不可能丢下一个婴儿士兵在两小时以前袭击了村子村人们多被击毙,只有他们躲进地下室地下室极其隐蔽,现在,那里藏着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女人中,她是婴儿的母亲本来是她的男人抱着婴儿逃跑时,男人腿部中了一枪,肩膀又中了一枪他跌倒,爬起,继续跑,用着一种怪异并且滑稽的姿势他们躲进地下室的时候,男人已经冲进院子,然后,他的后背中了一枪,又一枪,又一枪男人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却用了一种极舒服的姿势抱着他的婴儿那时地下室的盖口尚未关上,他看着女人,冲她挤挤眼睛,然后目光转向别处他不想让追赶他的士兵觉察到屋子里还有一个地下室女人甚至认为,他也许是故意挨上子弹女人试图冲出去,可是她被别人强行拖下去盖口合拢的瞬间,士兵冲进院子士兵在男人的脑袋上补了一枪,却留下婴儿他知道村子里还有人一天前,有村里人帮助游击队偷袭了他们的队伍战斗中他失去两个兄弟——真正的兄弟——父亲将他们兄弟三人,一起送上了战场。
他在等待有人自投落网他相信这件事终会发生,因为他有一个婴儿婴儿哭着,喊着,也许是饿了婴儿有着黄色的头发,圆圆的鼻子,眼珠就像褐色的水晶球士兵盯着婴儿,心中泛起波澜然后,士兵对自己说,战争早一天结束,他就能早一天回到家乡杀光隐藏在暗处的村人,就会距战争结束更近一步这是长官的想法,也是他的想法婴儿一直在哭,一直在哭两个女人将地下室里的女人紧紧箍住女人想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抱起她的孩子,扯起她的衣衫,让孩子含住她的乳头,狠狠地吸,狠狠地吸……她想喊出来,可是声音卡在喉咙,将她噎出眼泪她薅着自己的头发,浓密结实的头发,此时弱不禁风士兵就在他们的头顶他们甚至可以听到士兵的呼吸然后婴儿变得安静,女人感觉到婴儿的体温地下室里漆黑一片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哭泣,不能点亮任何可以照明的东西黑暗里的女人认为自己并不重要——是死是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身边还有两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婴儿的嚎哭声再一次挤进地下室,每一声都像刀子,一下一下剜着女人的心女人听到她的牙齿发出奇怪的声音,张开嘴,伸手去接,她的手心里,多出一颗带血的牙齿附近教堂的钟声响起,女人知道,他们躲进地下室里,已经整整一天有那么几个瞬间,女人真的想冲出去。
冲出去,求士兵放过她的孩子,为此她可以付出一切——她的身体,她的生命,甚至,地下室里其他人的生命后来她终于决定这样去做,却既动不了,也不能说话他们将她绑起,衣服堵住了嘴他们知道,女人随时可能疯狂女人感觉她的身体在抖女人感觉每个人的身体都在抖她恨他们,又不敢恨她怕他们,又不敢怕后来她想,就算她真的冲出去,又能做什么呢?她相信不管她怎么说,怎么做,士兵都会将她射杀,将他们射杀,然后,将她的孩子射杀婴儿再一次变得安静士兵的脚步声有节奏地在头顶上响起她听到士兵划一根火柴,点燃香烟然后,一声重重的叹息女人静静地倚着墙壁,不动她的手指将坚硬的墙壁犁开一条深深的沟渠,沟渠里,渗出鲜血绑住女人的绳子早已松动,女人随时可以推开其他人,叫喊着冲出去可是她没有或许,她已经放弃嚎哭声再一次挤进来,却那么无力,那么微弱教堂的钟声再一次传来,此时,他们躲在地下室里,已经整整两天两天里,孩子没吃一点东西,没喝一点水,她躺在冰凉的地板上,任寒风将她的脸蛋冻伤,将她的四肢冻僵,任士兵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将她打量女人知道,她的孩子正在一点一点死去她再一次有了冲出去的冲动却不是去救孩子,而是让自己死去——死去,便再不必理会孩子的死活,也不必理会别人的死活。
她相信,让她在孩子死去以前死去,她会好受很多可是她终没有动她闭着眼睛,十指深深地嵌进墙壁她感觉不到疼痛她是在孩子死去之前死去的她因痛而死,因绝望而死宽容的上帝给了她提前死去的机会剩下的人们,安静地等在地下室里,或者等待士兵离开,或者等待被士兵发现等待活着,或者等待死亡士兵是在三天以后离开的那个婴儿顽强地撑过三天,终因饥饿而死婴儿死去时,士兵落下一滴眼泪士兵希望战争结束,他用了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当战争结束,士兵就会回到家乡家乡有他的妻子,还有他五个月大的女儿女儿有着黄色的头发,圆圆的鼻子,眼珠就像褐色的水晶球选自《小说月刊》2014年第9期)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男人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却用了一种极舒服的姿势抱着他的婴儿”,“痛苦”与“极舒服”这对自相矛盾的词语,充分表现了男人无私伟大的父爱B.为了避免女人随时可能发疯,暴露藏身之处而引来杀戮,地下室里的其他人将女人绑起来,用衣服堵住她的嘴,显示出他们的冷漠麻木和自私自利C.女人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甚至,地下室里其他人的生命”,这里的女人似乎不那么“高尚”,却更加符合一位深爱孩子的母亲的心理。
D.“宽容的上帝给了她提前死去的机会”,女人在痛苦和绝望中死去,这里却说上帝“宽容”,因为听凭孩子死去而无力施救,对一个母亲来说更痛苦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两段采用倒叙方式,一入笔直接描写地下室内外紧张恐怖的情势,然后再交代事情由来,从而造成强烈的悬念,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效果B.小说多处运用反复和排比手法来增强表现力,如“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哭泣,不能点亮任何可以照明的东西”,就突出了地下室的阴暗和压抑C.小说中的人物没有姓名,作者有意识地使用男人、女人、婴儿、士兵这种类型化称谓,意在消除人物身上的个性色彩,凸显题目“蝼蚁”的隐喻意味 D.小说呈现出明显的虚化时空的倾向,战争的年代、地点和具体背景都是模糊的,这种写法增强了作品内涵的普遍意义和对战争的批判、反省力度8.在小说中,士兵这一人物身上体现出深刻的矛盾,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9.贯穿始终、无语言、不谙人事的“婴儿”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6分)6.B(“冷漠麻木、自私自利”不准确)7.C(“意在消除人物身上的个性色彩”不当)8.①一方面,士兵身上有着一般的人性,他爱自己的孩子和兄弟,渴望战争结束,回到家乡。
②另一方面,他深受法西斯思想毒害,认为杀人是结束战争的正确方式,以致冷酷残暴,泯灭了人性和良知4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婴儿是小说的中心故事展开的关键,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地下室内外两条线索,都是围绕婴儿的命运变化逐步展开并推进的②婴儿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凭借女人伟大的母爱以及她的痛苦、挣扎和死亡,士兵的残暴冷酷和人性上的矛盾,都是通过他们对待婴儿的态度来体现的③婴儿是小说主旨的集中体现小说揭露战争、反省人性的主旨,主要是通过婴儿的悲惨命运具体形象地揭示出来的6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