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英语教学法发展中的课堂用语变化英语教学论文.doc
3页谈英语教学法发展中的课堂用语变化_英语教学论文 摘 要: 英语教学自19世纪以来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在中国流行的教学法的分析,阐释了课堂用语从汉语到英语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并运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诸多作用的过程 关键词: 英语教学法 课堂用语 变化 我国的英语教学,在不同的时期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大都取自外国,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情景法、交际法,现在又出现了双语教学而在英语教学中,不同的课堂用语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是母语还是目的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教学法不断变化,英语也取代汉语成了课堂用语,而其作为课堂用语的地位、作用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变化 1.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自我国19世纪以来,应用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英语教学法当推语法翻译法其最早始于18世纪晚期的欧洲,最初用来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等语言,后来用来学习现代外语我国解放初期的外语教学多采用这种方法 语法翻译法提倡用母语教授外语、在教学中以翻译和机械的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语法学习为入门的途径、强调语法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在我国语法翻译法最主要的是“精读”,即以文章为依托,分析其语法、词汇,对文章进行精心研读,并辅以大量口头或书面的练习、对句子类型的分析和词汇的记忆,等等可以说,语法翻译法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例如通过翻译可以有利于学习者充分认识两种语言的差异,对语法的分析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扎实的基本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虽然语法翻译法不断发展完善,也加强了对学习者口语的训练,但是课堂用语仍为母语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而存在的,语法翻译法忽视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的作用,母语的介入必然会影响学习者第二语言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培养这时,英语只是作为一门被教授的单纯的语言课程而存在的,忽视了它的交际功能 2.听说法(Audiolingualism) 听说法的原型是陆军法(Army Method),二战后推广到学校,到50年代中期改称听说法对话为学习的主要手段,口语为中心,大量的模仿、重复和记忆的练习,直到形成一定的习惯为止,很少涉及语法解释语法主要是依靠归纳得出,词汇也有严格的控制听说法对准确性的要求极高课堂教学中允许教师使用极少量的学生母语,课堂用语主要为目的语。
听说法是以美国结构主义为语言学基础的,认为语言是由较小的语言单位组成的,可对它们进行科学分析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他们认为语言学习同人类其他学习活动一样,是行为或习惯的养成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语言学习应采用“刺激—反应模式”鉴于此,听说法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再在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分析、掌握形成对语言习惯性的掌握 结构主义理论为听说法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依据,利于外语学习的系统性、规范性但听说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不一定能进行有效的交际,教学中一些抽象问题的理解变得非常棘手大量的单纯而机械的练习阻碍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灵活运用可以说虽然听说法意识到了口语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欠缺的,它仅仅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结构模式加以学习,忽视了人的认知能力,没有充分认识到语言的语用功能 3.情景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和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情景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新的语言点通过情景进行教学和操练,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等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进行阅读和写作。
英语为课堂用语这时教师起主导作用,控制、监督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交际法是由语用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交际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人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感,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因而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更具灵活性和实效性 在英语课堂中除了练习、情景对话外,还有交际表演,等等教师除了是课堂学习的控制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英语在这个时候作为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才被充分地体现出来语言就是一个交际工具学习不像以前那样枯燥无味,学习者的兴趣也大大提高虽然情景法、交际法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忽视了语言的准确性、材料松散、课堂缺乏系统、条理,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在逐步的深化,这种变化在外语教学法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英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作为主要的课堂用语,它不仅是被用来单纯的重复固定的句型、讲述固定的语法的工具,而且是以表达意念的交际工具的姿态出现的 4.双语教学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人才,更是懂得各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这时候外语的学习已经单纯是一种语言的学习,更是一种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工具。
双语教学提上了日程 关于“双语教学”的概念问题,在2003年12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双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吕型伟认为“双语教学”不一定就是两种语言教学,它是用两种以上语言进行教学的统称王本华认为,“双语教学”就是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是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进行,而不是简单地为了强化英语教学王斌华教授把双语教学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认为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全部地或部分地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并指出,我国双语教育基本符合狭义的双语教育的界定 虽然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明显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英语已经不单是供学习的一门课程,它成为了传授技能和知识的工具,成为了一种教学工具无论是作为课堂用语还是学习者的语言,英语都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这也有利于英语思维的培养和一种新的文化的形成,弥补了多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5.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教学也不断地发展变化,课堂用语也从汉语转到了英语,而后英语作为课堂用语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双语教学兴起,另一方面,教学法也出现了折中化、综合化面对众多的教学法,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综合运用,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ack C.Richards,Theodore S.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李五一,邢永富.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19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