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pdf
9页页眉内容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广播电视: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线缆系统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有规律地传输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输的内容以及传播过程本身,可统称为广播系统 (笔记:是大众媒介及其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 ) 2、 涵化理论:美国格伯纳提出,研究者探究电视塑造的世界和真实的现实世界的差异,考察电视对于个人的长期的“涵化”效果,研究发现电视节目编排的整体模式是公众对社会现实达成共识的重要来源,电视培养了人们的共同观念,可以使人们以电视屏幕上呈现的社会情状、价值观和思维体系来看待真实的现实世界,是当今社会文化主流的首要渠道 “涵化理论”研究表明,电视暴力内容不仅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影响,而且电视内容也会影响到人的态度、价值、思想方式等内心世界 3、 新闻:新近发生的或预计将来要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4、 民生新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进行单向灌输和指导的工具,而成为发出民间声音的通道,鼓励民众通过它进行意见的表达,发扬民主的作用它的本质特征是:民生内容,平民视角,民主的价值取向 5、 深度报道:在新闻业界被认为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 揭示明日之意义” 。
深度报道与新闻业作为独立社会力量的存在息息相关,也与大众媒介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密不可分 页眉内容 6、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有学者概括为“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景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 ,认为自愿参与、规定情境、给定目的、特定规则、竞争、记录和加工这些元素构成了真人秀节目的共同特点真人秀可分为七个基本元素:即人物、悬念、竞争、游戏规则、时空情境、现场记录和艺术加工 7、 广播剧:是“供广播电台播送的戏剧作品运用对白、独白、唱词等手法,以及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以加强气氛,并穿插必要的解说词,以帮助听众了解剧中的情境和人物的动作状态 8、 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是广播电视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即运用广播电视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适当的计划组织、人员分配、指导、控制及内部协调,使广播电视组织的资源系统发挥最高效能,以达成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9、 受众: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也就是包括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等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接受者,还包括广大的互联网用户即网民 10、 视听率: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数的百分比。
二、填空: 1、 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语言的形成与使用、文字的创制与运用、印刷术的发明、无线电技术运用于传播、计算机技术的应页眉内容 用 2、 声音的特性:物理性、立体感与空间信息、心理性 3、 电视的三基色:红、绿、蓝 4、 1958 年 6 月 15 日,在中央电视台试播的一个月后,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诞生了 5、 广播电视机构的三种体质模式:商业广播电视、公营广播电视和国营广播电视 6、 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美国模式——典型的以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为绝对主体的商业化运作体制西欧/日本模式——以公营、商营广播电视共同发展的双轨制中国模式——保持广播电视媒体国有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引进有限的商业运作体制 7、 一般电视台的台标有四种形式: 文字式台标、 字母组合式台标、汉字式台标、图案式台标 8、 语言的基本形态有三种:新闻播音语言、新闻报道语言、新闻实况语言 9、 广播电视的节目音乐类型:标识音乐、间奏乐、节目补白、节目配乐、实况音乐 10、 五种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1、 声音与画面的两种组合方式:声画合一、声画对位 12、 广播电视节目的三大支柱:新闻类节目、文艺类节目、教育服务类节目。
13、 广播电视版块式节目的内容模式:内容集约模式、对象集约模页眉内容 式、混合模式 14、 CNN 的内部分工:主编、栏目制片人、现场制片人、记者、主持人、协调编辑、撰稿、画面编辑 15、 美国最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 16、 如今普遍运用的电视谈话结构:嘉宾(名人/明星)+(引出热点话题的)普通观众+专家+现场观众 17、 传统的广播音乐文艺节目的类型:欣赏性节目、报道性节目、音乐知识性节目、音乐专题节目 18、 广播电视宏观管理体制的特点:宏观性和权威性、规范性和强制性、时代性和稳定性、原则性和灵活性 19、 中国广播电视的受众经历的三个阶段:受教育者——欣赏者和观赏者——消费者中国广播电视的媒介经历的三个阶段:宣传品——作品——产品 20、 按新闻的播出方式分类,可分为直播新闻和录播新闻 三、简答: 1、 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内容? (1) 加强新闻节目,强化“喉舌“功能,树立舆论导向 (2) 改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3) 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 (4) 遵循广播电视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管理模式 2、 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1) 信息损耗小,真实可信。
页眉内容 (2) 受众参与性强,形象生动 (3) 电视在传播上同样有着广播所具备的弱点,如选择性差,稍纵即逝等 3、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1) 具有传递信息、检测环境的功能 (2) 具有连接、协调、整合社会的功能、 (3) 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过程的重要基本元素 (4) 具有重要的娱乐功能 (5) 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 (6) 具有服务功能 4、 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1) 电视画幅的规定性或者固定性 (2) 运动性质 (3) 与电影一样的蒙太奇结构方式 5、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 (1) 社会化趋势 (2)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地位专门化确立 (3) 由记者直接主持栏目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统模式 (4) 一改过去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目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 6、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特征? (1) 大量传统的私人谈话的内容,通过广播电视传播扩展到公共的页眉内容 谈话领域,是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首要特征 (2) 在谈话节目中,无论广播还是电视,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受众的深入参与 (3) 谈话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 (4) 在谈话节目中,节目主持人具有多重角色身份,主持人既是提问者,也是谈话的倾听者和参与者,有时还是解决谈话所涉及问题的专家。
(5) 谈话节目的播出时间,大多是在非黄金时间 7、 为什么电视游戏节目会走红? (1) 广播电视游戏是真实竞技,其最大魅力在于过程的变幻莫测和结局的不可预知 (2) 广播电视游戏打破了大人物、大明星一统荧屏的格局,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展示才华脱颖而出提供了机会——这种机会非常具有诱惑力 (3) 广播电视游戏节目中的竞技,试图体现出一种在机会面前人人均等的所谓社会公平准则这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很高的心理期待 8、 情景喜剧的特征? (1) 情景喜剧的幽默往往来源于人物所处的奇特情景 (2) “奇特情景“通常是单一型的,而且容易预测 (3) 剧情和幽默往往围绕一个或者多个倒霉的主人公而展开 (4) 大部分剧情发生在非常有限的内部场景中,与口头喜剧表演节页眉内容 目相似而从一个情景移换到另一个情景,则是通过相邻情景画面的淡入和淡出实现的,这个对电视直播的借鉴,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少的表现情景间的运动和过程 9、 中国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新特点? (1) 广播电视体育栏目的数量和体育节目的播出时间都大大增加 (2) 专业化的广播体育频率和电视体育频道开始出现 (3) 大型体育赛事的实况转播大大增加。
(4)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所涉及的体育运动门类大大增加 (5)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主持人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大型赛事转播中,主持人从解说型向评论型转变 10、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特点? (1)权威性 (2)全面性 (3)针对性 (4)超前性和预见性 (5)可操作性 11、 受众的特征? (1)其规模的巨大程度 (2)分散性 (3)异质性 综上所述,又可概括为两点:一是不可见性,二是非群体化或曰碎片化 页眉内容 四、论述题: (要点,需自己补充) 1、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化策略 (1) 连续、稳定的受众流 (2) 版块式集中编排法 (3) “吊床式”编排法 (4) 节目导入法 (5) “帐篷式”节目策略 (6) 无缝过渡策略包括:节目开头的无缝过渡、节目结尾的无缝过渡、节目间隙的无缝过渡 2、 广播电视工作原则与素养 (1) 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应当怎么办? 一、 优秀的新闻从业者, 首先应当是一个优秀的人, 广播电视从业者具有既是“职业人”又是“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广播电视也具有既要传递信息又要整合社会的多种功能 二、 在电视新闻从业者面对采访对象时,其“职业人”与“社会人” 的矛盾冲突往往体现在电视记者对新闻价值及轰动效应的追求和对社会道德及社会文化规范的尊重的矛盾上。
三、 作为人类交流的手段, 新闻传播的文化功能包括意义代码和文化代码两方面, 前者是显性的, 明晰地传递出所要表达的事件内容;后者是隐性的,是隐藏在事件内容的背后、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关的文化意义, 二者相互依存, 不可或缺 页眉内容 (2) 广播电视从业者的职业意识 一、 导向意识 二、 精品意识 三、 责任意识 (3) 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 党性原则、思想性原则 二、 真实性原则 三、 社会效益原则 四、 服务受众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