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docx
21页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技术,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运行监控与故障抢修指挥3.2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即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简称配电主站) dispatching andcontrol syste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及运行监控、故障研判和抢修指挥等功能,为配电网调度运行和控制服务3.3 配电自动化终端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配电自动化终端(简称配电终端)是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 完成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包括站所终端(DTU)、馈线终端(FTU)、配变终端(TTU)和故障指示器(FI)等3.4 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slave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简称配电子站),是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之间的中间层,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
3.5 故障指示器fault indicator故障指示器由检测单元和通信单元组成,安装在配电线路上,用于检测线路故障,并具有数据远传功能3.6 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配电网故障,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对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3.7 信息交互information interactive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服务共享3.8 故障研判fault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依据系统采集的配网故障、95598 报修、计划停电、低压设备召唤量测等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4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二遥遥信、遥测三遥遥信、遥测、遥控CASE 场景数据E 语言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5 总则5.1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配电网调度运行控制、故障研判和抢修指挥等业务开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配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的重要基础5.2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构建在标准、通用的软硬件基础平台上,具备可靠性、可用性、扩展性和安全性;应根据各地区(城市)的配电网规模、重要性要求、配电自动化应用基础等情况,合理选择和配置软硬件。
5.3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应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满足国标、行标、企标等相关要求图形应采用IEC61970-556《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模型交互应采用IEC61970/61968标准,设备命名采用DL/T1171 标准,邮件采用DL/T1169 标准,流程采用DL/T1170 标准,服务采用DL/T1233 标准5.4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横向上应贯通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按照“源端唯一、全局共享”的原则实现与相关系统之间资源共享,满足应用业务需求5.5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有关规定,遥控应具备安全加密认证功能6 系统架构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面向配电网调度应用,实现生产控制大区(安全Ⅰ区)的配电网运行监控功能和管理信息大区(安全Ⅲ区)的配电网故障抢修指挥功能总体结构见图1配电网运行监控功能包括实时监控、拓扑类应用、馈线故障处理和配网分析应用等,其中配网分析应用是可选功能,供配电网规模较大、模型参数和实时数据等基础信息完整且系统实用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根据需要选配;配电网故障抢修指挥功能包括工单管理、故障研判、统计分析和综合展示等图1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7 基础平台7.1 总体要求基础平台是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基础,包含硬件、操作系统、数据管理、信息传输与交换、公共服务和功能6 个层次,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为各类应用的开发、运行和管理提供通用的技术支撑,为整个系统的集成和高效可靠运行提供保障,为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横向集成、纵向贯通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基础平台结构如图2 所示7.2 数据存储与管理基础平台应提供各类数据的存储、备份、恢复与管理功能,包括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备份、恢复与管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备份、恢复与管理、基于文件的数据存储、备份、恢复与管理数据存储应满足配电网调度领域数据存储周期短、连续性强、数据量大和可靠性高的要求7.2.1 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管理a) 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支持实时数据的快速存储和访问,提供高速的本地访问接口、网络访问接口,具有数据定义、存储、验证、浏览、访问和复制等功能,支持数据关系描述和检索b) 实时数据库根据关系库中的定义进行创建,提供图形化的数据维护界面,支持实时库的浏览、修改c) 提供函数和SQL 两类实时数据库的访问接口,访问功能包括查询、增加、删除、修改等d) 支持对不同态的实时数据访问;支持本地访问方式和网络访问方式;支持多态多节点间的实时库复制e) 在冗余配置时,多实时库间的模型结构和记录数据能够自动保持一致f) 提供工具将实时库文件生成SQL 脚本,在模型库损坏的情况下恢复模型库7.2.2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管理a)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支持数据库的创建以及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支持标准的SQL 访问和函数接口访问。
关系数据库数据管理包括模型数据管理和历史数据管理b) 数据库中间件访问接口应满足各应用对关系数据库的访问需求c) 模型数据管理提供基于图模库一体化的模型管理、维护工具,支持模型建模、校验、维护等d) 历史数据管理应支持历史数据采样、导入、导出、查询、统计及转存功能e) 支持秒级和分钟级周期的历史数据采样,支持按照时间对历史数据导入、导出7.2.3 基于文件的数据存储与管理a) 基于文件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提供文件在系统内的存储和管理功能,支持基于组件和服务的文件传输,提供用户级管理工具b) 基于文件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应支持冗余配置并对用户透明,同时本地访问和网络访问方式对应用透明c) 提供文件实时同步功能,冗余配置节点间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应保持一致d) 具备文件版本管理、锁管理、目录管理和文件目录修改、删除访问接口等功能7.3 消息总线与服务总线消息总线提供进程间(计算机间和内部)的信息高速传输,以接口函数的形式为应用提供消息的注册、撤销、发送、接收、订阅、发布等功能;服务总线是系统实现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基础,以接口函数的形式为应用服务进行封装、注册和管理消息总线和服务总线是开放的总线,能够在各种主流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
7.3.1 消息总线a) 消息总线应支持本地以及网络中各应用程序间的消息传递,支持一对多、多对一的消息传递,支持应用程序按发布/订阅模式发送和接收消息,支持实时态、研究态等之间的消息隔离b) 提供UDP、TCP 两种实现方式对UDP 传输,采用对消息编号、按序号发送、按序号确认、错号重传的方式提供传输质量保证;在同一节点内部,消息通过共享内存来传递c) 消息总线报文带有事件集、事件、域号、发送者所属的态、源任务、目标任务等信息编码消息总线编码应满足DL/T 1232-2013《电力系统动态消息编码规范》7.3.2 服务总线a) 服务总线提供请求/响应和发布/订阅两种服务模式;提供服务封装、注册、发布、请求、订阅、确认、响应等原语,对需要成为服务总线上新的服务应用进行封装和注册,对服务总线上的服务进行管理,对服务总线使用者提供接口b) 服务总线的服务管理功能包括服务查询和服务监控服务管理按对称冗余方式配置,支持自动切换和负载均衡功能支持服务代理方式实现广域范围的服务访问c) 服务总线对服务的描述应遵循DL/T 1233-2013《电力系统简单服务接口规范》7.4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包括数据服务、文件服务、告警服务、日志服务、消息邮件服务和工作流服务等,用于支持应用开发和集成。
7.4.1 数据服务a) 数据服务提供对实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的多层次、不同数据粒度、面向应用的访问方式b) 实时数据服务通过服务总线与客户端交互数据,数据编码应遵循Q/GDW 623《电力系统动态消息编码规范》,实时数据在基础平台中的节点位置对应用程序透明,支持函数接口和SQL 方式访问支持多态、多应用实时数据访问和远程访问c) 历史数据服务提供对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访问服务,支持对实时数据库断面数据的周期存储,存储周期可配置;支持函数接口和SQL 方式对历史数据访问d) 数据服务应提供使用方便、界面友好的数据库模型维护工具和数据维护工具,提供数据库表结构和存储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维护功能,支持数据库的整体及增量的复制、备份与恢复7.4.2 文件服务文件服务实现对网络范围内文件的统一管理,提供远程访问目录/文件的功能,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目录管理和文件加锁,支持文件版本的比对、同步更新和权限控制7.4.3 告警服务a) 告警服务提供各类告警的定义、处理等管理功能b) 对不同应用的各种告警进行统一处理,可自动对告警信息和告警规则进行匹配,完成规定的告警处理和告警输出功能;c) 告警方式可分为告警窗显示、语音提示、推画面告警、打印告警、中文短消息报警等;告警服务对不同类型的告警信息分类存储。
d) 应提供告警窗列自定义功能,所显示列由操作人员自行添加或修改7.4.4 日志服务日志服务对日志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具有日志记录、查看、备份等功能,可根据配置确定日志信息的处理方式7.4.5 消息邮件服务a) 消息邮件服务通过专用简单邮件,实现基于目的地址自动投递的邮件传输功能,在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之间、上下级调度之间传递文件和工作流表单b) 消息邮件服务应支持报文和文件两种接口方式消息邮件服务应遵循DL/T 1169《电力调度消息邮件传输规范》7.4.6 工作流服务a) 工作流服务通过与简单邮件服务、图形浏览服务等模块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模型设计、运行控制、管理监控等功能b) 工作流服务按流程驱动任务执行,提供流程启动、发送、回退、追回和终止流程等功能c) 工作流服务使用流程文件存储流转信息,应能携带E 语言、Word、Excel、JPG 等多种类型的文件d) 流程模板文件和实例文件内容应遵循DL/T 1170《电力调度工作流程描述规范》7.5 平台管理7.5.1 模型管理a) 模型管理能够根据配电网运行监控和各种分析应用对配电网建模的需要,支持配电网各类模型的建立、拼接、同步和增量维护,支持模型的查询抽取、校验和比较,支持图模库一体化建模,支持配电网模型的多场景及多版本管理。
模型管理应采用DL/T 1171《电网设备通用数据模型命名规范》作为设备描述的内部格式b) 模型管理支持全模型导入、增量模型导入、导出功能支持从外部系统信息导入建模,包括电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GIS)、生产管理系统(PMS)、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支持主、配网模型的拼接以及设备异动管理模型图形导入/导出格式应遵循IEC61970-555《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IEC61970-556《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IEC 61970 和IEC61968 相关标准c) 电网模型管理支持模型数据的查询与抽取及修改模型查询和抽取支持对各类配电网模型数据的灵活查询,支持按区域、厂站、馈线和电压等级抽取相关子模型的功能d) 模型修改支持修改和离线修改两种方式;能够同步更新关系库与实时库;模型的离线修改支持模型校验功能,修改过的模型通过验证后提交给运行系统;模型的离线修改支持模型回退功能e) 提供模型访问接口,以支持用户的应用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