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戊戌百日维新前后的谭嗣同.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83610622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2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戊戌百日维新前后的谭嗣同 戊戌变法的积极参与者谭嗣同,因变法失败被清政府处以死刑,理所当然地被列为近代史上 激情献身改革的著名烈士谭嗣同其实是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不仅是名正言顺的官二代, 而且他的政治倾向和相关活动,更多地反映了社会上历久不衰的传统反清暗流,之后加入到 戊戌变法的顶层改革中,不过是历史机遇的巧合 谭嗣同是湖北巡抚谭继洵的公子,其父与张之洞在武汉“督抚同城”,而他们父子所属的谭氏 家族,早在明朝就获得相当的显赫地位,“以武功著望于有明, 二百余年间, 位侯伯者九世十 人”这一深远家族背景,对谭嗣同的政治态度和反清心结, 影响至深,即使进入到清朝末期, 依然不衰,无可避免地体现在谭嗣同当年的著述和政治活动中 作为湖南浏阳四大家族之一的后裔和清朝高官子弟 ,谭嗣同一向生活无忧 , 得以遍游天下, 潜心向学, 涉猎各类学识见解,包括新进的西学作为官宦子弟,他循例尽了自己的义务, 于十年之内连续参加了六次科举考试, 均败在贡院,不获通过,由此萌生的逆反心理和对官府 现状的蔑视,丝毫不弱于遭遇相近的洪秀全和康有为 但与那两位历史人物不同,谭嗣同不至于因为科场失败就沉落在草莽阶层之中,日后得以承 父荫,获江苏候补知府,也因父亲的缘由,与张之洞接上关系。

      谭继洵年已逾七十, 与张之洞 相处还算融洽, 但张之洞总的来说对他是不满意的, 因为在自己洋务项目开支巨大时, 实管 地方事务和财政的巡抚谭继洵,有时配合不力 ,限制经费,“自负而偏执, 论事多不恰惬, ... 在鄂之多误”能够接受新思维和从事大型洋务项目的张之洞,对谭公子的视野见识,反而 不吝赏识,对谭嗣同在当地和外地的各种维新活动, 不予干涉, 放任自流 谭继洵本为老派书生, 可被列为守旧派, 比洋务派的张之洞更为保守, 更与维新派中坚的儿 子谭嗣同格格不入“知嗣同必以躁进贾祸,一月三致书, 促之归省, 嗣同报父书, 言老夫昏耄, 不足与谋天下事”谭嗣同日后北上参与朝政,谭继洵为了不显落后于他人, 又迫于光绪皇 帝连番诏令相逼, 也开始作一些维新之议,但为时已晚, 之后受谭嗣同牵连反多 谭嗣同的早期政治活动,在自己熟悉的湖南湖北地方他曾经花时间深入学习过基督教义, 与西方传教士往来甚密, 以西教为源, 写作建构维新大纲的《仁学》, 超出了梁启超评价他 的“佞西学太甚”的程度, 自谓“吾何暇计外洋之欺凌我、虔刘我哉?责己而已矣”他所称 的西学, 其内容也大部分来自于众多传教士向他大力传播的基督教教义。

      谭嗣同在地方上的维新活动,无可避免地与西方人士有关,除了那些启发他思考的传教士们 外,还直接把这些活动同西方外交官员扯上了关系,“推英国驻汉领事贾礼士充会首,结为湖 南强学分会, 已与贾领事面议二次”1898 年戊戌变法开启之后,光绪皇帝无法直接引进维新派领袖康梁入朝辅政,前者官衔过 低,光绪皇帝召见一次后再未重召,或许印象不佳,后者仍然只是举人,更不适合总理朝政 和变法事宜,而且不通官话,所讲广东话让光绪皇帝听不懂在此情况下,光绪皇帝按照地 方大员的推荐,选择了四位日常行政助手著赏加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参预新政 事宜”, “分班值日, 拟谕旨, 批答章奏”杨锐是张之洞心腹,为其所推荐,“宿望在林谭 刘之上”,刘光第与杨锐情况类似,已经在朝中做官,林旭是沈葆桢的孙女婿,虽然仅有24 岁,有前朝廷重臣的家庭背景作保,令光绪皇帝放心至于谭嗣同,他是官宦子弟, 背景可靠, 名义上拥有江苏候补知府的身份, 由推行维新事务 的湖南巡抚陈宝箴和在北京的徐致靖所荐,应是朝廷内两派都可接受的人物,得到辅助光绪 皇帝的军机章京职位, 也不会给守旧派带来很大刺激入京之后,翁同龢对谭嗣同的评价是, “谭嗣同, 通洋务, 高视阔步, 世家子弟中桀傲者也”。

      谭嗣同在湖南大力推行新政的同时,已经加入康梁派,自认是康有为弟子,“与我同为徐学 士及李苾园 (端棻) 尚书所荐, 皆吾徒也”因此他实际上是康梁派的核心及激进人物, 也可 以说是背叛其官家传统之人, 力求以变法途径达到自己认可的目的, 推行不遗余力今日中 国能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 方有复兴之望,不然, 则真亡种矣佛语波旬曰: 今日但观谁勇 猛耳此嗣同可代为抗辩者也”谭嗣同在名义领袖康有为之下 ,实际上推动本派和实地操作, 尤其是在康梁两人均无缘入朝 的情况下,成为扭转变法进程和搅动政局的关键人物谭嗣同的潜在领袖地位, 得到康有为 和梁启超的衷心承认,“谭服生(嗣同), 才识明达, 魄力绝伦, 所见未有其比, 惜佞西学太甚, 伯里玺(总统)之选也”这表明在依靠光绪皇帝的权威, 以及袁世凯军力的支持下, 一旦国 家最高权力在手,康有为将据有新政权的精神领袖之位 , 谭嗣同出任大总统, 构成新国家的 中枢作为未来的国家领袖,谭嗣同已暗中勾画出自己独特的经世致用的执政理念: “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 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 我之力终不能受, 徒为我之累赘, 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 仍可多取值以为变法之用 , 兼请 英俄保护中国十年。

      费如不足, 则满洲、蒙古边缘之地亦皆可卖统计所卖之地之值, 当 近十万万, 盖新疆一省之地亦不下二万万方里 , 以至贱之价, 每方里亦当卖银五两, 是新疆 已应得十万万,而吾情愿少得价者, 以为十年保护资也”谭嗣同对卖地之念,意犹未尽, 之后又加上其他地区,“今夫内外蒙、新疆、西藏、青海, 大 而寒瘠, 毫无利于中国, 反岁费数百万金戍守之每方里得价五十两, 已不下十万万, 除偿 赔款外,所余甚多, 可供变法之用矣”在这里, 谭嗣同的经国之策, 倒与华裔美国人容闳有些 相似, 通过官方渠道出卖中国重大核心利益和领土, 必能换回一定数额的金钱, 多至十万万 两,用来支撑他们心目中的变法工程谭嗣同之所以对清朝现有疆土毫不吝惜,谋求以割让土地换得资金,根本原因在于他并不将 清朝廷视为自己的本国统治者,将满清和满族排除在中国之外,既然那些边区地方均由满清 王朝历代征伐卫土而来,此时尽可再行剥离,只剩下汉族人居住生活的内地省份,以建立起 一个基本由汉族组成的民族国家他更怀有远大企图,有意利用康梁派的社会声誉影响和士人网络 , 促进和保护他自己在湖南 省份操作的地方自治他之所以关注湖南省份,是着眼于将来,如果外国瓜分中国的进程跟 随德国在山东青岛开启的模式,清末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即将不保,“覆亡在际”,边远地区也 已卖尽,内地湖南自然有理由寻求“独立”,成为谭嗣同等人掌控的领地。

      湖南当时变化显 著,如日本人神尾所作观察,“湘省风气大开,钻研政学,无任钦迟,尤愿纳交,相为指臂, 且振兴中国,当于湖南起点”政治变法之外,再掌握湖南开矿和煤矿产出所得,令谭嗣同 更加执著于他的湖南自治主张即使在光绪皇帝指导的有限变法的情况下,不会触动清朝国体,排除满人的势力也是势在必 行的,通过行政手段消除庸政冗官,重点目标是当时被视为固有定律的满族权益,“凡一官 两缺, 凡专称旗缺, 一律裁止, 则凡宗禄驻防,凡旗丁名粮, 一律禁止”按照这一思路, 清朝 政府不是中国政府, 谭嗣同即使带兵起义或杀戮满清宫廷, 也不必承担逆反罪名, 一是为建 立新政权腾出地盘, 二是为清初入关镇压汉族反抗而作出的合理反应和历史清算 在康梁谭这些维新派领袖的思维中,反满情绪是挥之不去的,“保中国不保大清”, 存在于他 们的潜在意识当中章炳麟日后攻击和嘲讽康有为投入保皇事业的莫名热心,“吾观长素二 十年中, 变易多矣,...及建设保国会, 亦言保中国不保大清, 斯固志在革命者未几瞑瞒于富 贵利禄, 而欲与素志调和, 于是戊戌柄政, 始有变法之议, 事败亡命”梁启超在湖南学堂执 教时曾经随意批注道“, 屠城屠邑,皆后世民贼之所为, 读‘扬州十日记', 尤令人发指眦裂, 故 知此杀戮世界”。

      在维新派内部,变法和反清是两股思路汇合而成的共同洪流 , 只在各人取用不同, 而谭嗣同 基于其家族传统和所学知识,比有意保皇的康有为和改良为主的梁启超要更为激进,怀有反 清志士或烈士的意愿和勇气进入军机处从政后,谭嗣同经常展示其对朝中保守派的强硬果断态度和大胆处置手段他同 其他章京的任务之一,就是按照光绪皇帝的意思草拟谕旨,其中隐含着表达自己意向、引导 行政趋向的极好机会湖南举人曾廉借着光绪皇帝允许司员士民自行上书的新规定,得以上奏,所奏词句, 对很多 风头正劲的维新派人士来说, 是难以容忍的尖刻: “康有为、梁启超乃舞文诬圣, 聚众行邪, 假权行教之人, 臣谓皇上当斩康有为梁启超, 以塞邪匿之门”之前王照一案中,礼部堂官六人全被免职,这一轰动性的结果,显然鼓舞了谭嗣同,认为光 绪皇帝一向站在他们一边, 是以无所顾忌此时对曾廉攻击本派领袖和变法大师, 谭嗣同怒 不可遏, 发出杀人威胁,“见疏大愤, 拟旨诛廉”但光绪皇帝在之前一番雷霆之怒后,恢复少许冷静, 减轻躁动更何况皇上下旨求言, 王照所 奏是言, 曾廉所奏也是言, 并没有说只许维新派人士上奏部院堂官因为阻止属员上言而一 并丢官, 实际上已经是过重的惩罚,毫无前例可依,光绪皇帝若再予上言者以死刑,将无法 就重新堵塞言路、出尔反尔,向天下交待。

      这并不是树立皇权的合适做法, 不能成为此次变法过程中的常态, 即以死刑推动变法谭嗣 同等新晋之人, 原本就是通过弹劾朝中官员而进入朝廷中枢 ,然后马上就因本派领袖遭受弹 劾, 大言处死下层官员或并无官职的举人, 显然是结党营私、自相矛盾的行为在慈禧太后 已对六员堂官齐被罢免一事表示不快之时, 光绪皇帝在面对类似言官弹章时以死刑相威胁, 感到甚为不妥上曰: 甫诏求言, 而遽杀人以逞, 非所以服天下也不许”,将谭嗣同所拟 旨意按住不发下据杨锐所说,其同僚谭嗣同经常与康梁等私下密谋,行迹诡秘,他基本上是按照康梁派的旨 意行事的由于变法进程放缓,不如预期般地雷厉风行,维新派表示失望,更对他们未能脱 离中下层官阶的状况感到担忧康有为专门设计的“制度局”、“懋勤殿”一类的新机构,都 被否决,无法安置有关人士, 构成一个上层改革设计推广集团, 另起炉灶, 绕开现有大小官 僚聚集的政府系统南海(康有为)...托余(王照)密保梁氏为‘懋勤殿'顾问, ...戚然告 余曰:卓如 (梁启超) 至今没有地步,我心甚是难过”光绪皇帝单独发给杨锐一份密诏,传给宫外的康梁等人,由此加重了另类变法的急迫性康 梁等人大惊之下,力求“救主”,就此将谭嗣同推到了前台。

      在对变法日渐失望、皇帝颁下 密诏的情况下, 谭嗣同投入到谋反兵变的过程中,果断地全力筹划实施他采取的两个措施, 一是出面游说袁世凯发动兵变,带属下北洋军围园(颐和园)杀后二是从湖南召来会党人 士毕永年, 他曾为行伍, 又是会党成员, 被谭嗣同等视为“知兵”之人召来毕永年的目的, 就是辅助策应谭嗣同,“属谭复生 (嗣同) 入袁世凯所寓, 说袁勤王, 率死士数百人, 扶上登 午门, 而杀荣禄, 除旧党”与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看戏的同时, 康有为于八月初三日 (9 月 18 日),派出谭嗣同前往袁世 凯在北京东城的临时居所法华寺, 展开直接游说活动袁世凯新被提升为兵部侍郎,正在忙 于应对光绪皇帝的召见加请训,再去拜见包括李鸿章在内的各位大老,忙得不可开交,“惫 甚酣睡”,因此对皇帝红人新军机章京谭嗣同, 于三日晚私下前来拜访, 感到惊讶, 对之后谭 嗣同的传话内容, 更是万分震惊, 几乎精神崩溃 谭嗣同为了说动袁世凯,以督抚级的高官职位相许, 并将弑君罪名预先放在荣禄身上谭嗣同 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十分完整的谋反计划 , 如何借上谕杀荣禄, 如何围困颐和园, 等等, 加上 “清君侧”的名义,但其真正目标是铲除慈禧太后。

      他为此准备调用毕永年、唐才常的湖南 勇士数百人, 作为执行特殊任务的突击队, 以防袁世凯属下的新建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