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段位的人都会战略性放弃.doc
6页高段位的人 都会战略性放弃一直以来,很多文章都和大家分享如何增进自己的专 业技能、思维技巧、 分析能力等 总之,都是在给自己做加 法然而无论是人生还是个人成长,做减法同样重要孟子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 为意思是人在特定的阶段中, 要知道什么是不能去做的, 这样才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放到现在, 这种思想叫做: 战略性放弃 今天的文章就 和大家聊一聊“放弃”的艺术什么是战略性放弃? 我说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打车 App 刚刚兴起的时候, 用户体验是非常差的以嘀嘀打车为例(那时还不叫滴滴出行) ,当年第一版 App 据说是外包出去做的, 上面只有最简单的叫车功能, 而 且还都是出租车 除了最基本的叫车功能之外, App 的外观 设计,用户使用体验, 专车预约功能等等, 这些统统没有考 虑为什么呢?除了创业公司没钱(虽然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更重 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功能并不能帮助当时的滴滴实现快速 增长了解当时背景的人应该还记得, 当年网约车大战如火 如荼,整个行业都在烧钱补贴市场, 抢占用户 那时打车几 乎不要钱,甚至有时候还会倒贴钱给用户这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呢? 通过资本来简单粗暴地驱逐竞争对手,抢占市场第一 名。
等到最后整个行业只剩下一家的时候, 再去回头提升用 户体验,做好客户服务,优化产品设计如果将滴滴的案例复盘, 我们会发现有一个非常清晰的 商业思路在里面在创业初期,滴滴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活下去如何保证能活下去?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多地抢 占初期市场份额,保持用户的高速增长,从而能够持续融资, 保证现金流不断没人会因为一个打车 App 做得好看而去使 用为此,滴滴花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去做地推活动 那时滴 滴的CEO亲自带人在火车站一个出租车一个出租车地去跟 司机谈,教司机怎样使用 App,而上,滴滴不断通过高 额的补贴来吸引新用户注册, 同时推出眼花缭乱的营销活动 来送补贴送温暖,这种为了实现最根本目标, 需要在当前舍弃或牺牲掉一 些东西的行为,就叫“战略性放弃” ,它是一种伴随事物发 展规律而产生的策略思维,怎样去做战略性放弃?这种“放弃”之所以被称为“战略性放弃” ,是因为它不是盲目地放弃,而是有战略思维在里面那么如何去做呢?我把它分为三个步骤: 界定、评估和执行 下面我一个 个来讲 界定:找到自己所处的阶段和根本目标战略性放弃, 必须建立在事物发展阶段的基础之上 无 论是企业、产品还是个人, 都要清楚自己当前所处的阶段在 哪里。
比如企业, 有创业期、发展期、稳定期、转型期 比如产品,有 beta 版、1.0 版、2.0 版、 3.0 版 比如个人职业发展,可分为职场小白、部门骨干、公司管理 层 每个阶段一定都有一个根本目标需要去完成, 它是一切 的基础前提, 如果这个目标不成立, 其他所有目标都不可能 成立比如处于创业期的企业, 根本目标是活下去, 发得起员 工工资, 有稳定增长的用户 活都活不下去, 就不要谈大肆 扩张,改变世界 所以这时就不要去做稳定期的事情, 例如 投入本来就不多的资源,去做一系列的新产品研发再比如刚毕业工作不久的新人, 根本目标是精进自己的 专业工作能力, 这才是行走职场的基本法宝 如果连手上的 工作都做不好, 就不要想去认识什么大咖牛人, 一天到晚去 Social 社交总之,只有弄清楚自己所处的阶段, 才能找到根本目标, 进而才知道什么应该放弃, 什么应该坚持 很多时候内心迷 茫和纠结,就是因为根本目标不够清晰, 隔一段时间变一次, 当然就会花费很多无用功了记住,根本目标有,且只有一个 评估:用“ If Not" 来检查每一个选项在面对众多选项不知道如何取舍的时候,我们可以用“ If Not" 模型来协助我们思考。
If Not ” 的意思是,如果不这么做,产生的结果能 否被接受,是否会影响根本目标的推进和执行举个例子 现在即将有一位重要客户到访你的公司, 老 板叫你安排一家餐厅来接待这位客户 目前共有 3 个餐厅可 供选择:A 餐厅:档次最高, 环境最好, 可菜品一般, 距离最远 B 餐厅:档次适中,环境不错,菜品尚可,离公司最近 C餐厅:档次最低, 环境一般,可菜特别好吃, 离公司有一段 距离这其中涉及到需要评估的因素有: 档次环境、菜品质量、 离公司距离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 "If Not" 模型来评估这些 选择:如果不选A (If Not),剩下的环境都不够上档次,但 菜可以很好吃, 这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不选 B ( If Not), 剩下的要么就是离公司很远, 要么就是档次很低, 这会产生 什么影响?如果不选C (If Not),剩下的要么是一家中庸 的餐厅,要么需要花费客户很多时间, 但档次会很高, 这又 会产生什么影响?当我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 分析角度就从“对方最看重 什么?”,转变成“如果不这样做,剩下的结果对方能否接 受?”这时如果再结合更多的信息, 找到?@次接待客户的根本 目标,看剩下的这些选项是否与之冲突, 那么一切就一目了 然了。
"If Not" 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在面对复杂选 项的时候,不妨换个方向,很多时候会一下子茅塞顿开 执 行:围绕根本目标,拟定执行计划一旦做出战略性放弃的决定, 那么接下来所有的选项都 应该是围绕一个根本目标而去做计划以职场发展为例, 假设现阶段的根本目标是: 从执行岗 位升职到管理经理岗那么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搭建一个执行体系, 然后, 将每一个小选项再进行拆分,细化出可执行的内容这样就有了一个清晰的 “可执行” 方向最后, 根据这 些内容,按照重要程度来调配你的资源和时间配比, 一切就 水到渠成了以上三个步骤: 界定、评估和执行, 就是基本的战略性 放弃方法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下做出决策的思 维模型但很多时候会发生突发状况, 比如突然有新的选项 冒出来这时,我们依然可以沿用这个思路, 重新进行评估, 最后还是用“ If Not ” 的模型看它是否与根本目标相吻合记住,选项可以随时更改, 但根本目标一旦确定了, 就 不要轻易去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