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VOA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和语用功能【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2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6378463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浅谈VOA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和语用功能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属性之一,x寸语言模糊性的探讨一直是哲学家,语言学 家的一个关注热点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已经注意到“模糊”这一现象而模 糊的概念与理论是美国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电机工程系和电子学研究室的 查德教授1965年最先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模糊集》中的文章中 提出来的他提出了 “模糊集”的问题(所谓模糊集,是指由没有明确外延的 模糊概念组成的集),从此产生了一•系列新学科模糊逻辑、模糊数学、模糊语言 学等等模糊语言学是在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模糊语言的新学科国外在模糊语言学方面有许多研究1923年大哲学家罗素发表了《论模糊性》 的论文,指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揭示了语法中的模糊性质1957 年,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琼斯(D. Jones)就开始觉察到了语言的模糊性质他说: “我们大家(包括那些追求精确无误的人)在说话和写作时,常常使用不精确的、 含糊的、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和原则这并不妨碍我们所使用的词是非常有用 的,……通常人们尽管使用不精确的表达方式和难以下定义的术语,但仍能相互 理解”(伍铁平,1980)o模糊语言学在中国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

      学术界-般认为,北京师范大 学的伍铁平教授发表于《外国语》1979年第4期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是国 内最早运用模糊理论对语言模糊性进行研究的论文,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 的诞生此后,相继诞生了《模糊修辞浅说》(蒋有经,1991)、《实用模糊语言 学》(黎千驹,1996)、《模糊语义学》(张乔,1998)、《模糊语言学》(伍铁平, 1999)等模糊语言在语言运用中有三种情况,模糊限制语是其中最典型,最普遍的一 种模糊限制语(hedges)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拉可夫(G・Lakoff) ( 1972)发 表的论文“模糊限制语:模糊概念的标准和逻辑的研究”中c拉可夫(G. Lakoff) (1972)下的定义是:模糊限制语(hedges)是一•些有意把事物弄得更加模糊或 更不模糊 的词语(words whose job it is to make things fuzzier or less fuzzier)c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主要从语义学角度来研究,到80 年代转向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与话语分析、语篇分析等研究近年来,模糊限制 语研究的内容、视角及理论得到不断的拓宽与丰富,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涉及许多 方面与学科,包括逻辑学、语义学、修辞学、文体学、话语分析、认知研究、应 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翻译、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语用学、语篇等。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大约始于80年代初Fraser (1990)运用语用学分 析了模糊限制语的情态动词、模糊限制语的施为性、模糊限制语的缓和功能、礼 貌功能及其话语标记功能c Levinson (1987)把模糊限制语看作是避免不赞同的手 段、一种讲话者或听者保住面子的消极礼貌策略Prince等(1982)对模糊限制 语进行了划分,并从标记语的角度讨论了模糊限制语Kasper(1981)视模糊限制 语为语气标记语中的降级语,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动机就是为了礼貌,它可以 使话语表达留有更多的余地,减少负面影响,具有保护面子、倾向自我功能以及倾 向改变功能Markkanen(1997)视模糊限制语为无话语(meta2discourse)的一部 分Blumr Kulka(1984)、Grabe(2000)等学者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模糊限制 语,Grabe把科技交流中的间接引语分为三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概念、模糊施为 性的使用与请求的形式Flowerder(1991)的实验显示,表达性的言语行为,即限 制性言语行为具有修正的功能,表示陈述、承诺或者表述施为性行为 Leech (1987)、Nikula (2002)等从话语分析角度讨论了模糊限制语。

      Franken(1997)讨论了关联理论中的模糊限制语从国外已有的研究看,话用学视 角下的模糊限制语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缓和语的研究(Flowerder, 1991等)、 礼貌功能的研究(Blum2Kulka, 1984;Levin2son, 1987; Leech , 1987 等)、模糊功 能的研究(Schiffrin, 1991等)以及语气功能的研究国内学者较多地从语用学视角研究模糊限制语,如陈意德(2000)分析了言语 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杨慧玲(2001)探讨了模糊限制语在科技论文 中的语篇语用功能杨毓君(2002)、陈治安等(1997)运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分 析了模糊限制语的交际功能高晓芳(2002)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讨论模糊限制话的 语用含义及其使用特点,它可以反映说话者对话题内容的态度及观点,同时又是 一种言辞手段与交际策略袁帮株(2002)等分析了模糊限制语与礼貌补救策略、 礼貌原则的关系戴建东(2002)认为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下模糊限制语可以委 婉地表示推断、请求、建议与拒绝,或表示礼貌、客气、尊重,避免发生直接的冲 突,遵循礼貌原则并借助于模糊语言表示自己不肯定态度或间接地表示自己的思 想和情绪,以达到缓和语气的目的。

      蔡龙权、戴炜栋(2002)用言语行为理论、合 作原则及顺应理论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交际的信息精确性,提出模糊限制语 有明显的精确性特征,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顺应对话语意义的不同意识反应,说 话者必须调整语言结构,从而调整语言交际信息传递的精确性林波、王文斌 (2003)支持这一观点,认为顺应性地传递交际意图是由于语用模糊具有可变性与 可取消性韦汉(2002)在拉科夫的“理想认知模式”的认知语用基础上,根据语 用容忍原则,认为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能表达“足够真”(true enough)的内 容 (曾文雄,2005)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不同文体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研究何自然 教授(2000)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日常会话中语用含糊的使用和理解;学 者吴建新探讨了模糊语言在外贸谈判中的作用,他指出:“模糊语言能用来试探彼 此的真实意图,寻求共同点,扩大共同点,最后达成协议”(吴建新,1990);庞建 荣分析了法律语言中模糊用语的存在理据及适用范围当然还有一些学者分析了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如冉永平(1996)教授分析了新 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运用;胡占葵从四个方面程度模糊限制语,范围模糊限制 语,数量模糊限制语,质量模糊限制语阐述了模糊限制语在英文新闻报道中的作 用。

      亢娟妮在论文《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广播新闻报道中的功能》中阐述了产生模 糊现象的原因是由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及由语言自身的特点及功能决定的,她还 分析了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广播新闻报道中的功能:尊重事实符合CP原则,用以保 护自己,遵从礼貌原则;讲话人出于保密的目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语符合适用性 理论或者反映了交际双方的相对权势.魏晓芳在论文《新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中立足于新闻语篇区别于其他语 篇的特殊性而展开,从非故意使用模糊限制语和故意使用模糊限制语角度出发分 析了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并指出模糊限制语的无定量、无定界或无定 指,对语篇的真实程度或涉及范围进行限定,或传达说话人对话题所持的保留 态度,使语言表达更加严谨准确,礼貌周全,灵活有效姚克勤在论文《英语政治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词汇特征及其作用》中分析了 政治新闻中模糊词汇的使用,从情态动词,认知性动词,认知性的形容词副词 名词角度出发,举例分析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效果他指出记者往往采取易于认知 的情态动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来陈述不确定的建议.模糊限制语作为重要的曰头与书写交际手段与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 重要的语用功能因此,要使交际高效得体,我们应掌握各语境下模糊限制语的使 用。

      我们认为,得体地运用模糊限制语能更好地更准确地促进日常的交流,让听 众更容易理解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为止,许多人分析过新闻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但大多比较笼统如《略 谈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广播新闻报道中的 功能》《新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等等,分析某•一类新闻的并不多而按新闻 类别来分析的也是政治新闻比较常见,经济类的新闻分析比较少而模糊限制语 在经济新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在探讨新闻中模糊限制话 与新闻报道特征的关系的基础上,借助真实权威的VOA广播经济新闻实例,分析英 语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以及它带来的独特的积极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包 括:一、简要介绍相关概念及课题研究意义;二、简要介绍目前模糊限制语的研 究成果;三、介绍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情况;四、结合VOA经济新闻中 典型案例分析其中模糊限制语的功能以此产生的带给听者的积极效果五、得出 结论:模糊限制语在经济新闻中广泛应用并发挥巨大作用说明模糊限制语不是新 闻语言的禁区,相反,在以时效性,准确性为原则的新闻文体中,模糊限制语占 有着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新闻表达的需要,由此可见,在避免 对模糊限制语滥用,误用的前提下,合理正确地使用模糊限制语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英文写作提纲如下:An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Hedges in VOAEconomic NewsThesis statement: Hedges widely occur in natural language. And they also appear in the English broadcast new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hedges in English broadcast economic news. Examples from VOA economic news are given and analyzed to help demonstrate the effect of hedges in the broadcast news.Outline:1.Introduction1.1 Introduction of hedges1.2 Purpose of the writing2. Literature review3. The application of hedges in VOA economic news4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hedges in VOA economic news4.1 Giving the right amount of information4.2 Deliberately withholding information4.3 Lacking specific information4.4 Self-protection4.5 Power and politeness5. ConclusionAlthough precision is one of the principles of broadcast news, hedges do exist in English news. This paper shows that hedges contribute much to express the right and correct information to the audience. And hedges are necessary in the broadcast。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