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渊明写作素材.doc
3页陶渊明写作素材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一)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3.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4.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5.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6.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7.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8.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二)写陶渊明的对联 醉乱世,念故园,桃李是否罗堂前? 笑天下,归园田,榆柳已经荫后檐 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 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 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质而绮,真且纯,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三)陶渊明名句 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 其一》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其一》 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其一》 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 其三》 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10、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四) 隐者颂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引两怀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穿过东篱的栏栅,你认清斗米中的昏浊\\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后的衣裳\\踏着落英缤纷,你寻寻觅觅桃源梦境\\追着尧舜足迹,你隐隐匿匿南山菊影\\没了罗绮华服,你披起晚霞织就的布衣更显高贵\\没了轻车香马,你踩着泪光延伸的路途更觉舒畅\\勇于放弃\\敢于清高\\于是你笑了,笑声中你双眸闪亮,眼神滑过一丝哀伤\\隐者,不就是一个隐匿疼痛,愿意被遗忘的勇者吗 舞一曲淡泊,遗万世芬芳 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 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 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 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 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