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儿内科住院患儿的护理风险管理及施行意义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7772395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儿内科住院患儿的护理风险管理及施行意义研究 高志男[摘要] 目的 探讨儿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及施行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儿内科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住院患儿64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同时施行护理风险管理,统计分析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投诉/纠纷率3.13%、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0.00%均明显低于常规组12.50%、9.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96.43.3)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2.6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儿内科;住院患儿;护理风险管理[] R47 [] A [] 1672-5654(2018)06(b)-0059-02儿内科收治的住院患儿大部分年龄小,难以配合临床医护人员工作,从而增加临床护理难度[1]儿内科护理管理风险较高,且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儿内科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专业素养,则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影响住院患儿临床疗效,且容易引起护理投诉/纠纷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医院社会形象以及医疗环境[2]。

      为进一步提高儿内科整体护理质量,确保住院患儿预后,积极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至关重要[3]该文選取该院儿内科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住院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儿内科住院患儿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儿内科收治的住院患儿64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符合伦理学要求,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危急重症、精神异常者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研究组中17例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年龄1~11岁,平均(5.61.3)岁;病程3~15 d,平均(7.10.5)d;13例呼吸系统疾病,10例胃肠道疾病,9例其他常规组中18例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年龄2~11岁,平均(5.51.4)岁;病程2~15 d,平均(7.20.7)d;12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胃肠道疾病,9例其他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管理,主要按照患儿的具体病情以及全身状况,予以相应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以及用药护理等,同时向患儿家属说明相关注意要点,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治护工作。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同时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为:①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儿内科护理工作由护士长全权负责,对以往护理期间所发生的风险事件,予以总结、探讨,通过定期例会或讲座,不断完善护理风险应急预案,正确辨识各种风险,并组织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风险事件的分析、鉴别,对于有可能会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事前进行相应的演练②加强管理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培训护理人员,使其明确儿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端正思想态度,针对护理人员构建完善的工作考核机制,通过相应的规范措施来约束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便于在面对护理纠纷时能够予以正确处理,使其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儿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对此,应当加强护理人员职责意识,在护理工作中培养护理人员的耐心、责任心、细心,以免引起护理差错③加强基础护理管理:准确无误地填写住院患儿的个人资料及病情状况,入院时,对患儿及其家属做好相关宣教,注意床栏防护,以免引起坠床;清楚标识病区,热水区域需予以特大警示标志,以免引起烫伤;指导患儿家属做好清洁卫生,以免引起感染④加强宣讲:通过多形式、针对性、活泼有趣的方式,向患儿及其家属做好知情宣讲,反复宣讲临床治疗知识、注意要点、疾病预后等内容,尊重患儿家属知情权;对患儿治疗前,需事先向家属做好相关告知,需在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各项临床治护工作。

      ⑤护理记录管理:详细记录患儿治疗、护理操作,使记录过程同步医护过程,认真填写患儿全程治疗情况,定期核对患儿护理记录,遵医嘱的同时又要质疑控制,一旦有异常情况需立刻向医师报告⑥密切护患关系:积极与患儿及其家属的交流,了解患儿内心变化及病情变化,并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案,赢得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理解和支持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护理投诉/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向患儿及其家属发放该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并进行匿名填写,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越满意1.4 统计方法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予以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护理投诉/纠纷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护理投诉/纠纷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以往儿内科护理期间,比较注重住院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护理风险的管理不够重视,使得医疗纠纷/投诉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也使得护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问题。

      加强儿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是现阶段临床护理关键[4]实际期间,考虑到儿内科特点,通过合理管理策略,促使医护人员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降低护理投诉/纠纷,保证住院患儿治疗安全、护理安全[5]该文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不断完善护理管理规范,强化全员责任意识、职业素养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案需要护士来执行,而护士也是与患儿频繁交流、接触最多的人,对此,促使护士职业素养提升,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护理风险[6]于护士而言,职业素养除了精湛的技术、熟练的业务之外,还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法律法规的掌握[7]加强宣讲有利于患儿及其家属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明白临床护理的难处,以免引起护理纠纷加强护理记录,完善患儿病历资料密切护患关系,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降低护理投诉/纠纷率[8]该文结果发现,研究组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投诉/纠纷率3.13%、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0.00%均明显低于常规组12.50%、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96.43.3)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2.6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不断完善健全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利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业务水平的提升,以此来降低护理纠纷/投诉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参考文献][1] 赵喜娜.风险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0):101-102.[2] 杨艳,倪露.在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8):145-147.[3] 邹芹.风险管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1):88-89.[4] 陈小丽.儿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218-219.[5] 高文华.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3):158-160.[6] 刘妙盛.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8):104-106.[7] 王纪红.风险管理应用于儿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8):167,169.[8] 何连英.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70-7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