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初三一模化学分类解析之科普阅读理解.pdf
12页2021 北京初三一模化学科普阅读理解 东城〖科普阅读理解〗 29.〔5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我们的胃液呈酸性, 是因为胃腺壁细胞能分泌出盐酸 胃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方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其易于被消化吸收 你知道吗?深受人们喜欢的早餐食品燕麦中常添加颗粒极小的铁粉, 它既可以作为双吸剂 〔起到枯燥和减缓食品变质的作用〕 , 还可以作为人体补铁剂 要把铁粉变为人体需要的、能吸收的营养元素,就离不开胃酸的帮助 健康人胃液的 pH 在 0.9~1.5,胃液的 pH 不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对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病菌的繁殖有影响某医院对 99 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胃液的 pH及胃液中的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 分组 胃液的 pH 受检患者人数 胃液中检出病菌的人数及比例 A ≤2.0 7 0 B 2.0~4.0 13 3〔23.1%〕 C 4.0~6.0 26 17〔65.4%〕 D >6.0 53 45〔84.9%〕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 并使人感觉反酸或烧心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能和胃酸反响;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响,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胃溃疡患者假设服用不适宜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患者如长期使用抗酸药,很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因此,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酸类和抑酸类药物 依据文章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燕麦中的铁粉遇胃酸发生的反响:_____ 〔2〕铁粉可以减缓食物变质,是因为铁可以和反响 〔3〕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抗酸药是 〔4〕关于文中提到的几种抗酸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填字母序号〕 A.均属于盐类或碱类 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 时还可为人体补钙 〔5〕以下关于胃液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说法中,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A.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 pH 越小越利于人体健康 B.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所以胃液 pH 越大越利于人体健康 C.胃液 pH 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 西城〖科普阅读理解〗 29.〔5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 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
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翻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 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研究说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 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外表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 20 世纪 70 年代开展 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 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 “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 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 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 其中a、b、c 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开展,人们 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1〕甲醛〔CH2O〕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 污染源 污染物 建筑材料 NH3、甲醛〔CH2O〕 、苯〔C6H6〕 、甲苯〔C7H8〕 、石棉纤维等 家具 甲醛〔CH2O〕 、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 O3、电磁辐射等 烹饪 CO、NO2、SO3、PM10等 室内微生物 结核杆菌、霉菌等 图一 图二 3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填序号〕 a.甲醛易挥发 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 “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响的条件: 〔5〕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 海淀〖科普阅读理解〗 29.〔5 分〕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 袁越〕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在地球形成的初期, 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 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方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到达了某种平衡, 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根底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响〞,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 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 1 万年里根本保持稳定 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见表一和表二〕 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 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20 10 1860 1900 1910 1940 1980 年份 表二 1860 1900 1910 1940 1980 年份 表一 15.4 15.0 14.6 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 二氧化碳排放量〔10亿吨〕 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方法以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以下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天然气 B.煤 C.酒精 D.石油 〔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以下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 A.1900~1910 B.1910~1940 C.1940~1980 D.1980 以后 〔4〕 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 开发新能源、 植树造林、 〔写 出一条即可〕等 〔5〕关于碳循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 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C.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D.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朝阳〖科普阅读理解〗 29. 〔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豆腐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钙、磷、铁)、人体不能合成的 8 种必需氨基酸、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等,具有健脾、润燥、除湿等成效,因其营养价表一 表二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 减少排放源 〔减排〕 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增加吸收 〔碳汇〕 碳封存 〔碳捕获〕 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 将二氧化碳收集并平安储存 值极高而素有“东方奶酪〞之称 制作腐乳的工艺流程是: 豆腐切块→长出毛霉→加盐腌制, 析出水分, 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防止豆腐块腐败变质→加卤汤装瓶, 形成独特风味→密封腌制发酵腐乳发酵分为前酵与后酵前酵是培菌累积酶系的过程,一般为 36~48 h后酵是酶系作用于腐乳坯体的过程,耗时较长,一般为 3 至 6 个月。
因菌种、配料、腌制时间和后熟时间等的不同,腐乳按色泽风味分为红腐乳、白腐乳、青腐乳〔“臭豆腐〞〕、酱腐乳等红腐乳的红色主要是红曲菌产生的红色色素;白腐乳的乳黄色是黄酮类物质, 在酶作用下缓慢氧化产生; 青腐乳的淡青色是氨基酸分解生成的硫与金属离子结合产生的 腐乳发酵过程中食盐含量对化学组分的影响如以下图所示 腐乳中食盐和嘌呤含量普遍较高,高血压、心血管病、痛风、肾病患者及消化道溃疡患者,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臭腐乳发酵后,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另外臭腐乳豆腐坯中的蛋白质会氧化产生含硫的化合物,如果吃太多的臭腐乳,影响身体健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开展,人们对腐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依据文章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1〕豆腐乳被称为“东方奶酪〞,是因为 〔2〕以下制作腐乳的工艺流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 A.豆腐切块 B.长出毛霉 C.加汤装瓶 D.密封发酵 〔3〕臭腐乳中的含硫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转化生成的 〔4〕腐乳制作过程中,不应参加过多的食盐,其理由是 〔5〕以下关于腐乳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腐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B.在腐乳发酵过程中,pH 逐渐减小 C.高血压、心血管病人应少吃或不吃腐乳 D.白腐乳的颜色,是通过氧化反响形成的 丰台【科普阅读】 29.〔5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味精,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为白色柱状结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和食盐味精被摄入人体中,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很快被消化吸收为蛋白质,并参与人体中的多种新陈代谢 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质然后纯化得到的 现代工业生产采用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可以用淀粉、甜菜、甘蔗等,使得生产本钱大为降低这个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是类似的 味精的使用浓度占食品重量的 0.2% ~ 0.8%能最大程度增进食品的天然风味 味精的鲜味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定发现,当加热至 100℃以上时,会引起局部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下表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 加热时间 〔小时〕 焦谷氨酸钠含量〔%〕 100℃ 107℃ 115℃ 0.5 0.3 0.4 0.7 1.0 0.6 0.9 1.4 2.0 1.1 1.9 2.8 4.0 2.1 3.6 5.7 实验说明,味精的鲜味与水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 pH 值在 5.5-8.0 时,鲜味最强;当pH 值小于 4.0 时鲜味较弱;当 pH 值大于 8.0 时由于形成二钠盐而鲜味消失。
实验研究还说明,味精对婴幼儿,特别是几周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使婴幼儿血中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随尿排出,造成体内缺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并产生智力减退和厌食等不良后果因此产后 3 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要参加味精 依据文章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 〔2〕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 〔3〕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以下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 炒菜时参加味精后生成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只与加热时间有关 B. 烹饪时参加味精的最正确时间是大火翻炒时 C. 婴幼儿的食品中不应该参加味精 D. 味精应防止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5〕请你为饭店的厨师们提一条使用味精的建议: 石景山〖科普阅读理解〗 29. 〔5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我们的生活中, 就像空气一样平凡 在粮食、 豆类、蔬菜、肉类、蛋类等食物中,都可以检测出一定量的亚硝酸盐。
蔬菜中一般都含有硝酸盐,含量高的是茎叶类蔬菜、其次是根茎类蔬菜、然后是瓜类蔬菜,它们在煮熟后如果久置,硝酸盐就会被分解为亚硝酸盐 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能够将人体内血红素中的铁元素由+2 价氧化为+3 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即产生亚硝酸盐中毒当体内+3 价铁血红蛋白到达 20%~40%就会出现缺氧病症,到达 70%以上可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控制在平安范围内使用, 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的, 而且它对预防致命的肉毒梭菌中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和许多国家都批准把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改良肉类颜色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会产生亚硝胺,亚硝胺不稳定易分解产生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与肌红蛋白结合产生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 使肉制品产生稳定的红色 为了测定煮熟后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研究人员选用白菜进行了测定实验 1温度为 20℃,实验 2 温度为 13℃,实验中分别取放置 2、4、6、8、10、12、24 小时的熟白菜汁 3 滴,滴入 1 滴稀硫酸,再滴入 2 滴 0.03%高锰酸钾溶液,假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表示含有亚硝酸盐实验记录见下表: 时间/h 2 4 6 8 10 12 24 实验 1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由稍褪色到褪色且速度逐渐加快 实验 2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褪色且速度加快 依据文章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1〕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2〕亚硝酸盐使人体中毒的原因______ 〔3〕以下有关亚硝酸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煮熟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逐渐分解为亚硝酸盐 B.温度越低,熟蔬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速率越快 C.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产生亚硝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4〕为了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在种植过程中应该适当减少______肥的施用 〔5〕根据实验现象,你对一次吃不完的熟蔬菜的建议是______ 顺义【科普阅读理解】 27. 〔5 分〕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酒酿酒文化不久前,海昏侯墓葬出土了青铜“蒸馏 器〞〔右图〕 , “蒸馏器〞上遍体的铜锈[Cu2〔OH〕2CO3]见证了我国蒸馏酒 的历史,使现代人对蒸馏酒的认识提早了 1000 年! 白酒一般是用高粱等谷物做主料或佐料酿制而成制酒工艺主要流程包括: 投料→ 发酵→ 蒸馏→老熟〔贮存〕 发酵是指借助酵母菌所产生的酶的作用,使高粱等籽粒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 , 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发酵环境 pH 为 4-5时,发酵速度快,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抑制酵母繁殖,发酵速率减慢,且出酒率降低。
在正常条件下,发酵池中酒精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发酵得到的并不是通常市场上见到的饮用酒,其 酒精含量一般在 6-7%,同时含有多种脂类、醛和酸 一般需要蒸馏和浓缩,使酒精浓度到达 50-70%,蒸馏 得到的酒中还含有杂酯油及酯类等 新蒸出的白酒, 气味不正, 因为新酒中含有硫化氢、 硫醇等臭味物质硫化氢、硫醇等低沸点物质挥发出来后,酒的杂味会大为减少,所以需要贮 存老熟的过程老熟过程中臭味物质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酒别〔单位:g/100ml〕 硫化氢 硫醇 新酒 0.00888 痕迹 贮存一年的酒 痕迹 未检出 贮存二年的酒 痕迹 未检出 老熟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复原、酯化、水解等各种反响,使酒中醇、酸、酯、醛等物质到达最正确值,酒香气增加,酒味柔和清香型酒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在老熟 1 年半左右时间到达最高值,贮存期延长,主体香成分反而下降,老熟 10 年的酒,其主体香成分降低大约 75%说明白酒必须有一定的贮存期 答复以下问题: 〔1〕铜锈由________四种元素组成 〔2〕酵母菌繁殖的适宜环境属于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在粮食发酵生成酒精过程中,酒精含量增长最快的时间 。
A.发酵前两天 B.发酵 7 天以后 C.在发酵中期 〔4〕酿酒过程中“老熟〞的目的是_________ 〔5〕在饮酒、酒酿制过程要注意的问题,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酒越陈越香 B.老熟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 C.发酵期越长,发酵池中酒精含量越高 D.白酒的香味是酒精的气味 房山〖科普阅读理解〗 29.〔5 分〕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 石墨烯具有许多“极端〞的物理性质,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本身重量缺乏 1 毫克的石墨烯,可以做成一块1 平方米的石墨烯吊床石墨烯的硬度比最好的钢铁强 100 倍石墨烯结构示意图 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 石墨烯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 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 石墨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目前已经研制出用石墨烯制成的柔性糖尿病管理贴片这种仅有一张扑克牌大小的透明塑料薄片,被贴在皮肤上后,不仅能监测血糖,还能在必要时通过皮肤释放药物降低血糖水平该贴片假设能替代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患者将免于服用药物所带来的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副作用。
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 铅笔里用的石墨就相当于无数层石墨烯叠在一起, 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甚至仅仅一层石墨烯2004 年,科学家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得到越来越薄的石墨薄片,将得到的石墨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的胶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地这样操作,最后,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这以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机械剥离法是利用物体与石墨烯之间的摩擦得到石墨烯薄层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真的能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技术 依据文章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1〕石墨烯是由 元素组成的 〔2〕 “柔性糖尿病管理贴片〞与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相比拟,优点是 〔3〕 “本身重量缺乏 1 毫克的石墨烯,可以做成一块 1 平方米的石墨烯吊床〞,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 〔填字母序号,下同〕 A.导热性 B.延展性 C.弹性 〔4〕以下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自然界中不存在石墨烯 B.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C.石墨烯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石墨烯有许多“极端〞的物理性质,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结构 〔5〕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家,将继续研究有关石墨烯的问题是 。
通州【科普阅读理解】 29. 〔5 分〕阅读以下科普短文 葡萄酒是由葡萄汁发酵而成 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 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它们转化成酒精〔红酒的酒精度大多在 8%~15%之间〕 所以,发酵越充分,转化就越完全,最后的成品中酒精就越多,糖就越柔性糖尿病管理贴片 品名:法国克洛斯·艾米塔吉红葡萄酒 适用场合 餐酒 原产国 法国 产区 法定产区 AOC 年份 2021 酒精度 12%VOl 容量 750ml 最正确应用温度5-20 ℃ 卧放为宜 原料 葡萄汁 100% ,微量二氧化硫 酒评 柔和优雅的酒香与一丝黑胡椒及烟草气息交织融合 口味和谐柔顺,单宁雅致,酒体平衡 少糖的残留量决定了葡萄酒的“干〞度,“干红〞是指糖含量很低的红葡萄酒,而含糖量高的叫做“甜葡萄酒〞但在右图的原料中有二氧化硫,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有害气体,为什么会有二氧化硫呢? 葡萄汁的发酵是由酵母菌来完成, 但还有一些有害菌也可以在其中生长 所以必须控制有害菌的繁殖一方面在葡萄刚榨出汁,还未发酵之前,需要“保鲜〞,否那么有害细菌会把葡萄汁破坏掉;另一方面,葡萄汁一旦开始发酵,为防止细菌将糖全部转化为酒精,要在成为“干葡萄酒〞之前,留下一些糖,就需要提前终止酵母菌的活动。
酿造好的葡萄酒依然有糖,同样可以成为细菌的乐园,它们继续生长,会改变葡萄酒的口味,还有可能会把酒精继续转化成醋酸,把葡萄酒变成“葡萄醋〞所以进一步灭菌是必不可少的加热当然不行——加热固然可以灭菌,但会破坏葡萄汁的风味所以,参加某种“保鲜剂〞或者“防腐剂〞,也就是不得已的事情 人们发现二氧化硫可以完成上面所有的需求 在酵母发酵的过程中, 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不过这个量比拟少,还需要额外添加这里添加的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硫气体,可以是它的其他化合物——各种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这些物质能够实现跟二氧 化 硫 类 似 的 功 能 局 部 国 家 葡 萄 酒 中 二 氧 化 硫 含 量 上 限 标 准 如 下 表〔1ppm=1mg/Kg=1mg/L〕 : 国家 干红 甜酒 澳洲 250ppm 350ppm 中国 250ppm 400ppm 国际葡萄栽培与酿酒组织 300ppm 450ppm 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二氧化硫平安摄入限是每天每公斤体重 0.7mg平安摄入限〞的意思是,不超过这个含量的二氧化硫,即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带来可见的危害 根据以上信息答复以下问题: 〔1〕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其中糖和酒精都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
〔2〕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参加一定量二氧化硫的作用是________ 〔3〕以下物质能代替二氧化硫添加到葡萄酒中的是________ A.碳酸钠 B.硫酸钠 C.亚硫酸钠 D.氯化钠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细菌喜欢糖度高的环境所以根据图表发现,甜葡萄酒中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硫 B.对于一个体重 60Kg 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平安摄入量是 42mg C.生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紫外光照射等 D.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如果继续发酵会转化成醋酸 〔5〕酒精有杀菌作用,请推测红酒中的酒精不能杀死细菌的原因是________ 门头沟 29.〔5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 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参加水,倒入适量醋,浸泡一段时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而被除掉,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CH3COOH = Ca (CH3COO)2 + H2O + CO2↑。
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参加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当磷 酸钙与醋酸作用时生成可溶于水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食醋不仅在厨房中大显身手, 还是一种杀菌剂, 冬天在屋子里熬醋可以杀灭细菌,对抗感冒有很大作用 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 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从而到达解酒的目的 由于醋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响产生氢气, 所以家用铝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蚀 根据文章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1〕乙酸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响属于根本反响类型中的 反响 〔5〕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补铁的原因是________ 〔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延庆【科普阅读理解】 29. 〔5 分〕 硒的元素符号是 Se,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硒单质是红色或灰色粉末,带灰色金属光泽,导电性随光照强度急剧变化,可制半导体和光敏材料。
硒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硒工业是可以利用反响 Na2SeSO3→Na2SO3+Se 来制备硒单质 硒有抗癌作用,人体缺硒易患肝癌、肺癌等疾病硒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是最好的抗衰老物质云豆、桑葚、魔芋、山药等食物富含硒元素 〔1〕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硒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硒燃烧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富含硒元素的桑葚〔属于水果〕中还含有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5〕制备硒的原料 Na2SeSO3中四种元素中 S、O 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燕山〖科普阅读理解〗 〔5 分〕 28.〔5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探秘溶洞的成因 你去过房山石花洞吗?你是不是很想知道溶洞是怎么形成的呢? 溶洞的形成蕴含着丰富 的化学知识,其主要归功于一种普通常见的物质—石灰岩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在地下水长期侵蚀下,石灰岩里难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更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不同温度下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溶解度见表 1〕 ,并且碳酸钙的溶解有赖于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随着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变化,水 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析出碳酸钙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了解了溶洞的相关知识后,你将会理解那些钟乳石、石笋、石幔等为什么会悄悄地游走、长高、变小,将会更加感慨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下表为不同温度下 CaCO3、Ca(HCO3)2、CaCl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g〕 依据文章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1〕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2) 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反响的化学 方程式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石笋的“游走〞最少需要发生 个化学反响 〔4〕由上表可知 40 时氯化钙的溶解度为 分析比照表中有关碳酸氢钙、氯化钙溶解度的数据,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是 0 t℃ 20 t℃ 40 t℃ 60 t℃ 80 t℃ CaCO3 ------ 0.0013 ------ ------ ------ Ca(HCO3)2 16.15 16.60 17.05 17.50 17.95 CaCl2 59.5 74.5 128 137 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