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扁鹊诊赵简子考——扁鹊诊赵简子二千五百年纪念.doc
4页扁鹊诊赵简子考——扁鹊诊赵简子二千五百年纪念作者:曹东义 郭双庚 王文智 王振瑞 ---------------------------------------------------------------------------------------------------------------------- 提要:扁鹊是医学史上第一个被列入史传的医学家,司马迁称他是中医学开宗明义的 大师然而,近代以来对于他的生活年代却众说纷纭,对于扁鹊诊赵简子的历史真实性多 持否定态度,甚至割裂扁鹊形象,说他是传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寓言笔者认为扁鹊是 一个可考、可证的古代医学家;扁鹊诊赵简子,是附载于〈赵史〉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真实 过程;扁鹊诊赵简子所反映的医学成就,至今仍有值得我们珍视的价值在有关扁鹊的记载中, “扁鹊诊赵简子”的历史真实性曾经引起过很大的争论,有 的认为这是历史事实而倍加珍惜;也有的认为这是与扁鹊无关的“封建糟粕” ,而主张将它 从扁鹊的生平事迹之中彻底地驱除出去笔者认为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历史, 哪怕它看起来是那么不合我们的心意,只要是历史事实,我们就应当在承认它的存在的情 况下,再去探讨它的历史或现实的意义。
1 扁鹊诊赵简子是玉还是石我们对于扁鹊诊赵简子的了解,一般来自于教材,其中对的记载删去 了大半,使这件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因此而模糊不清了为了辨别有关记载的真实性, 必须将这则记载补足之后才能论述: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医,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穆(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子支与 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 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 ’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夫献公 之乱,文公之霸, 而襄公败秦师于淆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 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 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 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 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 以赐之 ’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 亡,赢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 ” ’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 子, 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司马迁这则史料取材于(等),所以他在和中两次采用,足见他对这则史料的重视并且,赵简子病愈之后,还遇到一个神人 当道,告诉他:“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夫熊与罴皆其祖也 ” 也 就是说赵简子昏迷的几天,是上帝把他召了去,特地告诉他在晋国内乱之中,去消灭六卿 之中的范氏、中行氏,他们的祖先分别是熊和罴据和的有关记载,事情的 发展果然与神的吩咐十分一致,一一得到了落实也正因为如此,这则记载遭到一些医史 学家的怀疑近贤孔健民先生认为扁鹊诊赵简子的整个故事都是“赵国贵族的造谣” ;卢南乔先生虽持比较谨慎的态度,未全部否认这则史料,却说这是扁鹊于二百多年之后,在邯郸与人 论 说或“遥断”赵简子的病情 ;郎需才先生认为是赵武灵王及其史官把扁鹊“打扮成一个披 着神秘外衣的巫者” ,也否定这则史料;何爱华先生研究扁鹊三十多年,几次大声疾呼“本 着弃其糟粕,吸取精华的原则,应当毫不犹豫地把秦越人为赵简子看病这种与医疗活动毫 不相干的古代封建糟粕,彻底地从秦越人的生平事迹中清除出去” 现今的教课 书中已删去此节的有关文字,成了一个“洁本” 中国科学院李伯聪先生经过考证,认为扁鹊诊赵简子是董安于记载于史册的历史真实 事 件,赵武灵王及其史官把“扁鹊诊赵简子” 的原始记录“添油加醋” ,附加上上帝召见赵 简 子的神话故事, 以有利于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的改革政策和废妻立妾的做法。
笔者认为,赵简子怪梦的主要内容是预言上帝让他消灭晋卿范氏、中行氏,在这场兼 并 战争中他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是“赵氏孤儿”嗣立之后赵氏又一次面临灭绝的重大历史 关头,他的才臣董安于为此献出了生命,原因就在于董安于公开散布了上帝让赵简子灭二 卿的政治谣言2 扁鹊与赵简子邯郸事变扁鹊诊赵简子之所以被记载于,并不是因为扁鹊的医术高超,也不是赵简子的 病重惊动了晋国而是由于“扁鹊诊赵简子”与晋国六卿之间的兼并战争有关,这一历史 事 件首先是因为赵简子的邯郸事变所引发公元前 497 年)云: “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 ’ 午许诺归,告其父兄, 父兄皆曰:‘不可,卫是以为邯郸,而置诸晋阳,绝卫之道也不如侵齐而谋之 ’乃如之, 而归之于晋阳赵盂怒,召午,而囚诸晋阳使其从者说剑而人,涉宾不可乃使人告邯 郸人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 ’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叛夏六月,上 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苟寅之甥也;苟寅,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围邯 郸,将作乱董安于闻之,告赵孟,曰:‘先备诸?’赵孟曰:‘晋升国有命,始祸者死, 为后可也 ’安于曰: ‘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请以我说。
’赵孟不可 ” 在这个故事中的赵孟、赵鞅都是赵简子,赵鞅,又名赵志父,五十岁之后开始叫赵孟,死后被加谥号赵简子开始,赵简子想把他对卫国战争中的战利品“卫贡五百家” ,迁往他 的根据地晋阳(今太原一带),他本家族人邯郸赵午代管着“卫贡五百家” ,他们担心送走这 些人之后会受到卫国人的报复所以希望先与齐国人打一个仗,再借口说为了“卫贡五 百家”的安全,要把他们迁往晋阳就是这么一个“两全其美” 的计策,因为行动缓慢激 怒 了赵简子; 赵简子杀了本家赵午,赵午的儿子在邯郸造反晋国的国君派上军司马籍秦去 邯郸平叛,赵简子的霸道作风却激化了晋国六卿之间的矛盾苟寅由于长期执掌中军而被 称为中行氏,他是赵午的舅舅,他率领中军又联合上姻亲范吉射, 试图一举消灭赵简子及 其势力这时的形势对赵氏家族是很危险的,可以说是赵氏孤儿得立之后遇到的第一次危及社 稷 存亡的紧要关头董安于为了唤起民众,鼓舞士气,才大肆宣扬上帝让赵简于消灭二卿的 政 治谣言,他惟恐赵人不知,无所准备,才大肆宣扬不料人多口杂,传人范、中行氏耳中,他们本“欲作乱” ,再加上这一借口,兵变乃起所以六卿之一的知伯事后为了打击赵简子 的势力,逼迫说: “范、中行氏虽信为乱,安于则发之。
” 董安于妄说帝命,意在唤起赵 人杀敌卫家,是他舍身存赵的重大政治计谋,有大功于赵氏,故虽事变之后他自杀弃市, “后 赵氏定” ,将他配食于赵家祖庙,永享赵祀董安于为了取信于民,在制造帝命时借用两个影响很大的事件,一是秦缪(穆)公勘平 晋乱的例子,一是扁鹊诊赵简子的事例先秦诸子和皆云:“秦缪公立, 病 卧,五日不寤,寤乃言梦见上帝,上帝命缪公平晋乱,史书而记,藏之府而后世皆日秦 缪 公上天 ” 秦穆公平息晋乱在赵简子时代是事过不久的生动事例,人皆知之,故董安于借 来 仿制想取得同样的效果 扁鹊诊赵简子之事,或在事变之前,或在事变之中若扁鹊诊赵简子在此事之前发生, 那赵简子就是真的“五日不知人” ,经扁鹊诊治而愈,赵简子为此赏他四万亩田这件事在 国人记忆中是很有影响的大事,但赵简子病中或病后说过什么胡话,一般人是不会知道的 董安于利用了这一点,出示他加工过的所谓“受言而书藏之” 的“原始记录” ,向众人解 释说:“上帝早就让赵主灭范氏、中行氏,现在他们果然要作乱,我们只好替天行道了!” 如果此次事变之前扁鹊没有诊过赵简子,他们可以让赵简子装病,对外宣称“昏迷不 知人” ,急召扁鹊诊治。
扁鹊不知是计,见赵简子虽闭目而卧,却气色不改,尺肤不热,血 脉不乱,呼吸调匀,故出而云:“血脉治也,而何怪!⋯ ⋯ 不出三日必问” 装病的赵简子, 当然能在预定的时间中醒来醒后说的“谵言胡话”自然没有什么责任这正是董安于挺 身而出所说的那句话:“请以我说(杜预注:晋国若讨,可杀我以解说)!”孔夫子把赵简子制造的这一次历史事变, 称为“赵鞅以晋阳叛” 笔者以为,不如叫 “赵简子发动的邯郸事变” 因为孔夫子强调的是赵简子的割据思想,笔者看重的是这次 历史事变的起因我们认为,扁鹊诊赵简子是附载于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中的可 靠事实,它的下限不会晚于公元前 497 年,到今年正好是二千五百年,它带给我们许多有 益的启示3 扁鹊诊赵简子的历史意义扁鹊诊赵简子的证实,首先说明了历史上确有扁鹊其人,他不是神化传说的人物,也 不 是司马迁杂凑的人物,更不是司马迁虚幻出的“泻私愤” 的人物,而是一个为中医的历史 开创了道路的活生生的具体人物我们所以认定“赵武灵王及其史官”不是打扮扁鹊出场的原因,还在于“赵武灵王及 其史官”不只在董安于旧记的帝命中附添了关于他这“七世孙”的事,而且在赵简子之子 赵襄子为灭知伯而造的“神命” 中也加了补笔。
云:“知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原过从后, 至 于王泽,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以是 遗 赵毋恤’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斋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赵毋恤,余霍泰山 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女亦立我百邑,余将赐女林胡之地至于后 世, 且有伉王,亦黑龙面而鸟商 鬓糜髭髯,大膺大胸,修下而冯左衽,界(介)乘,奄有河宗, 至于休溷诸貉,南伐晋别,北灭黑姑 ’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 ”知伯率领韩魏之师围攻赵襄子于晋阳,云: “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赢 ” 云:“三国攻晋阳岁余,因汾水灌其城,城 不 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群臣皆有外心,礼益慢 ” 赵襄子简直是四面楚歌,危在旦夕赵襄子虽派张盂谈使离间计,与韩魏共谋击破知伯,但在“士卒病赢” , “群臣 皆 有外心”的情况下,要想取得反败为胜的结局是颇为困难的笔者认为,正是在这种情况 下,赵襄子才编造了三神致天命让赵氏反灭知伯的政治谣言以鼓舞士气的赵襄子决不可 能 在三年或一年之前就预见到“三月丙戌”反灭知伯的;他在危难之中编造帝命时,决不可 能 会奢望他的后世能越过侯爵而成为“伉王”的。
赵襄子死后,经过赵桓子、献子,到赵烈 侯三年赵氏始称侯又经过赵武公、敬侯、成侯、肃侯,才到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即位之 初 还是赵侯,在胡服骑射之前才改称王文中“左衽” 即是胡服的代称, “介乘”是不用战 车 而单人骑射之意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主要靠说理,以理服人,我们不能设想他为了合于宗法而凭 空 编造两个“致帝命”的故事孔子“不语怪力乱神” 杨雄〈法言·重黎〉云:“或问赵世 多神,何也? 曰:神怪茫茫,若存若亡,圣人曼云 ” 古代有作为的人对于神怪故事是不 推祟的,赵简子、赵襄子迫于时事的险恶,不得不出此等计策赵武灵王借而用之,使其 革政措施顺利推行,可谓取之有道 如果细辩原文,从文气上看“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和“至于后世,且有 伉 王”等字句也有明显的转折其附添、补笔的痕迹也历历可见结合 和其他旁证材料,我们可以断定扁鹊是春秋末期的医学家扁鹊诊赵简子的历史意义还在于通过有关记载,使我们看到了当时医学发展的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中医的脉诊远远赶不上扁鹊当年的水平,甚至在总 体 水平上是大大地倒退了许多中医把脉诊当作摆设,既不懂药也不会针,甚至于只是纸上 来 纸上去, “凭空谈论” 中医,不能落地生根,长此以往,中医传统技术能不萎缩? 脉诊是中医标志性的技术, “至今言脉者由扁鹊也” ,扁鹊是中医脉学的集大成者。
在 扁鹊之前中医脉学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 十一脉灸经)代表古脉学的理论成就从赵简子之前五十年的一则医疗活动中,可以看到当 时脉诊的发展水平<左传·襄公二十一(公元前 552 年)〉记载,楚国申叔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