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张卜乡张卜中学高二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张卜乡张卜中学高二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如图所示,在加有匀强磁场的区域中,一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的带电粒子轨迹如图所示,由于带电粒子与沿途的气体分子发生碰撞,带电粒子的能量逐渐减小,从图中可以看出: A.带电粒子带正电,是从B点射入的 B.带电粒子带负电,是从B点射入的 C.带电粒子带负电,是从A点射入的 D.带电粒子带正电,是从A点射入的参考答案:B2. 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应为A. B. C. D. 参考答案:C3. 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8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B.t=0.2s时,振子在O点右侧6cm处C.t=0.4s和 t=1.2s 时,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D.t=0.4s到 t=0.8s 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参考答案:A【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分析】由图象可知振动的周期和振幅,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回复力F=﹣kx,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方向.【解答】解:A、由图象乙知,t=0.8s时,图象的斜率为负,说明振子的速度为负,即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故A正确.B、在0﹣0.4s内,振子做变减速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所以t=0.2s时,振子不在O点右侧6cm处,故B错误.C、t=0.4s和 t=1.2s 时,振子的位移完全相反,由a=﹣,知加速度完全相反,故C错误.D、t=0.4s到 t=0.8s 的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减小,正向平衡位置靠近,速度逐渐增大,故D错误.故选:A 4. (多选题)如图,一有界区域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于光滑水平桌面向下和向上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均为L,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的bc边紧靠磁场边缘置于桌面上,使线框从静止开始沿x轴正方向匀加速通过磁场区域,若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能反映线框中感应电流变化规律的是图( )A. B. C. D.参考答案:AC【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由楞次定律可判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由E=BLV及匀加速运动的规律可得出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解答】解:A、B、线框右边开始进入磁场时,由右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当右边框开始进入右边磁场时,电流变化顺时针;而从磁场中离开时,电流方向为逆时针;由E=BLV及V=at可知,E=BLat,电动势随时间为均匀增大,故电流也随时间均匀增大,故A正确,B错误;C、D、而由E=BLV及V2=2as可知,E=BL,故电流与成正比,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5. 如图,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位置,则该图象反映了某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若令x轴和y轴分别表示其它的物理量,则该图象又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能,则该图象可以反映某物体受恒定合外力作用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动能与时间的关系B.若x轴表示频率,y轴表示动能,则该图象可以反映光电效应中,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C.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量,则该图象可以反映某物在沿运动方向的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物体动量与时间的关系D.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动势,则该图象可以反映静置于磁场中的某闭合回路,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闭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参考答案:C【考点】动能;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每个选项中的描述,由相应的物理知识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根据图象判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和图象象符合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动能为EK=mv2,当物体受恒定合外力作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也是恒定的,所以EK=mV2=ma2t2,所以动能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与时间是抛物线的关系,不是直线,所以A错误.B、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知,当y轴表示动能,x轴表示入射光频率时,与纵轴交点应在y轴下方,所以B错;C、由动量定理得p=p0+Ft,即动量p与时间t满足一次函数关系,所以选项C正确;D、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S,感应电动势保持不变,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安培定则:是用来判断通电导线中的 方向与电流产生的__________方向之间的关系;左手定则是用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________方向和导线中的________方向之间关系的。
参考答案:电流,磁场,磁场力,电流7.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kg可无摩擦滑动的滑块,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b的示数均为 10N(取g=10m/s2).(1)若某次测量时,传感器a的示数为 16N、b的示数为4.0N,则汽车做 运动(填“加速”或“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m/s2.(2)若某次测量时,传感器a的示数为零,则汽车做 运动(填“加速”或“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m/s2.参考答案:解:(1)对滑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a﹣Fb=ma1,得 a1===6m/s2,方向水平向右.则汽车做加速运动.(2)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b的示数均为 10N,则当左侧弹簧弹力Fa′=0时,右侧弹簧的弹力 Fb′=2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b′=ma2代入数据得:a2===10m/s2,方向水平向左.则汽车做减速运动.故答案为:(1)加速;6; (2)减速;10.【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1)滑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a、b两个弹簧施加的弹力,这两个弹力的合力提供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2)a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即a侧弹簧的弹力为零,因两弹簧相同,a弹簧伸长多少,b弹簧就缩短多少.所以b弹簧的弹力变为20N,也就是滑块所受的合力为20N,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8. 图示电路由金属热电阻Rt,光敏电阻Rs,定值电阻R和电源组成直流电路。
图中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Rt、Rs均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现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①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金属热电阻Rt的温度_____②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照射光敏电阻Rs的强度_____参考答案: 降低 ; 减少 9. 一初速为零的带电粒子,经过电压为U=3.0v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强度为B=6T的匀强磁场中,已知带电粒子的质量是m=4000g,电量是q=6.0C,则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仑兹力为______,轨道半径为______. 参考答案:10. (4分)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a衰变或b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辐射已知A、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1和T2,经过t=T1·T2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mA:mB=__________ 参考答案:γ;11.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所用打点计时器的周期T=0.02S,A、B、C分别是三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来,纸带下方是一把毫米刻度尺,则由纸带和刻度尺可知:A与B之间的距离为 cm,B与C之间的距离为 cm,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 m/s2。
参考答案:2.50;5.09;2.59解: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上没有画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出A与B之间的距离为2.50cm,B、C两点间距5.09cm.由△x=at2得 故答案为:2.50;5.09;2.5912. (4分)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恰好能在电容器内的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电容器两板间距离为d,电源的电动势大小为U,则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小球绕行的方向为 .(填“逆时针”或“顺时针”)参考答案:;顺时针 13. 使平行板电容器带电 下列图中的操作,能使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变 大 ,说明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U变 大 .参考答案: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版权所有专题:电容器专题.分析: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分析电容的变化,再根据电容的定义式,分析板间电压的变化,即可判断静电计指针张角的变化.解答:解:减小正对面积,据电容的决定式C=,知电容减小,而电容器的电量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C=,分析可知板间电压增大,所以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故答案为:大,大点评:此题关键掌握电容的决定式C=和电容的定义式C=,结合电容器的电量不变进行分析.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⑴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的实验中,试验简要步骤如下: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
B.将一滴酒精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带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用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D.用公式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E.根据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置好的酒精油酸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上述试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⑵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 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 cm,试求:(1)①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cm2;(2)②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③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FBAED (3分)⑵① 113—115都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