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好三张牌让文化转制走得更远.docx
7页打好三张牌,让文化转制走得更远 注销事业法人,注[来自www.Lw5U.com]册企业法人,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体制改革在2009年席卷了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陕西亦裹挟其中事实上,自2003年西安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以来,陕西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就早已悄然而动2009年10月,演艺集团公司、广播产业集团公司和电视产业集团公司在西安成立,陕西文化转制取得突破性进展转企改制,文化产业走向市场,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而这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参与竞争、加快发展,是转制单位面临的更为迫切的问题怎样才能够让文化转制走的更远?笔者以为,文化转制不能仅仅停留于名称的翻牌,而是要切切实实地打好三张牌:体制、人才、资本一、体制先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宗旨,我国文化产业转企改制的基本思路就是将经营性资产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剥离出来,按照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逐步改造过渡为独立的经营性企业法人在陕西新成立的三家文化改制单位中,陕西电视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实力最为雄厚,其作法就是陕西电视台将能够进行市场运营的业务和资产剥离出来,与台里所属的多家公司进行整合,成立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具备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于市场经济大潮中,文化产业要想分得更大一杯羹,体制突破是根本,而体制突破的关键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与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通常实行公司制度,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而其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则是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改制文化企业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法人治理结构组成关系如图1所示:很显然,权、责、利明确,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清晰的利益机制和决策机制,唯有此,方能确保改制文化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有序、有效进行陕西文化改制单位基本搭建了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但改革复杂并且艰巨,文化单位改制后,其治理结构更准确来讲,是一种形式意义而非实质意义,诸多问题急亟完善诚然,与其他行业国企改革公司制一样,文化转制难以避免的会存在国有股权过分集中,国有股股权主体虚置,所有者缺位等问题,但既定情境下,文化改制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仍有很大空间规范经理层运作机制文化单位改制以后,其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多半还是由党组织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任免,以此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更大意义上成为一种政治功利和经济目标的混合体,经理层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大弱化。
要建立对经理人员实行以聘任制为主的市场约束制度,完善经理聘任制,确立竞争机制要建立一套根据企业经营效果决定经理人员报酬的激励制度,包括实行基本工资、年度奖金、长期奖励(如股票期权)相结合的薪金制度,管理层增量持股这种方式就被陕西电视产业集团看好陕西电视产业集团董事长王广群所言,“最要害的是让经营的人和公司的命运捆在一起,这个机制在很多国有企业正在实施在改制以前,这是我们想做不敢做的,现在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在集团公司新成立的报子公司中,我们准备让经营层持股15%,这样不仅能激励管理层更好的服务公司,同时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增值实行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文化改制单位要发挥好职代会及工会在公司中的作用,尝试推行董事会、监事会的职工代表制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是职上委派自己的代表,通过股东大会进入公司领导机构,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形式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既是人经济价值的提高,更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遵循资源整合原则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部分之间协调制衡,其设置要能充分发挥公司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以达到资源整合、资源有效运用的目的陕西电视产业集团公司整合了陕西电视台广告代理、购物频道、农林卫视、电视剧制作、节目制作等十几个公司,这种整合如若只是停留在组织形式上,而非影视节目制作,广告经营等经营资源上,无法发挥规模效应,集团公司成立则毫无意义。
二、广纳贤才,打造核心竞争力陕西省直主要文化单位于2009年10月底前完成转企改制,转制后的企业员工与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职工和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无疑让陕西文化人倍感五味杂陈文化产业以智力劳动为主,就某种意义而言,文化产业就是一个人才产业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一语道破文化产业发展的奥秘: “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奥秘在于依赖知识型劳动者,依赖智力、科技和资本的有效结合人才战略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积极开展人才研究和培养,合理配置智力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改制单位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转制要平稳过渡事业编制人员陕西的文化事业单位改制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而介于二者之间,在事业单位工作多年而又尚未退休的“中年人”,则可能最受改制影响由事业编制到劳务合同,这对于许多已经在事业机制下长期浸泡的人来说,必然是一次痛苦的蜕变过渡人员大都正是本单位的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改制单位发展尤为重要对大多数转制人员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更多、更具体的政策支持,这种支持一方面能够让文化人在适宜的环境中彻底完成转变,另一方面也为这种转制后文化产业成功发展打下基础。
笔者以为,其一,采取一定补偿措施,比如转制员工还按事业单位标准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退休时依然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其二,签订劳动合同,竞争上岗,管理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转制让员工更大发挥潜能,身份转身并非意味待遇降低,而是意味着更广阔空间建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行全员聘用制,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打破职工的身份界线,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离,通过业务技术考核公平竞争,推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并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等等引入文化经营,文化[来自wW]技术等复合型人才由事业转变为企业,文化产业推向市场,面临一个全新的组织结构和运转机制,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改制单位发展的瓶颈陕西文化产业不乏文化人,但缺懂文化、会管理、善经营的文化人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与文化密切关联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引入文化技术复合型人才,也是改制单位人员聘任工作的当务之急三、民间资本,唯有源头活水来陕西电视产业集团董事长王广群所言, “集团成立以后,我们还是分三步走第一步理顺公司关系,规范公司体制、激活公司机制、建章立制、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第二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面向社会,私募发展资金第三步,把我们的优质资产剥离出来,可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资本市场是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渠道之一资本运营直接决定文化产业能否作大作强,构建多元化投资结构,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文化产业方可为有源头活水来以迪士尼为例,迪士尼销售达到370多亿美元,除电视、网络以外,还有主题公园,有电影,有各种的消费产品,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完整产业链,迪士尼之所以能够作大作强,就源丁.成功的资本运营默多克打造的新闻集团更是资本运营最成功的案例就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而言,改制后单靠国家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市场压力、国际化压力、还是制度创新压力,文化产业资本化是文化转制的必然趋势,如图2所示:文化产业转制之前受体制和政策的制约,包括所有制、上市规则、资本介入形式等,文化企业在国内上市并不容易,一些优秀企业只能另辟蹊径,选择借壳上市,亦或境外上市陕西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入主黄河科技,成功借壳上市,进而2006年12月,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以定向增发方式发行8000万新股,募集资金8.6亿元,成为全国第一个在整合全省有线电视网络资产后实现整体上市的省份,也开创了国内文化企业借壳上市后再融资成功的先河。
文化产业转制之后必将迎来我国文化企业上市高峰文化企业上市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标的,在整体上提升传播文化板块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对于改制单位而言,上市不仅是重要的融资渠道,更是优势平台,谁抢先上市,就可以去整合外界资源,而资本市场也将反过来制约转制企业公司规范化运作,形成良性循环作者陈晓芳:武警工程学院军事经济系讲师)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