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甘肃黄河铁桥导游词.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73349490
  • 上传时间:2024-08-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2.9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甘肃黄河铁桥导游词 甘肃黄河铁桥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黄河铁桥参观游览,黄河铁桥即中山桥,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后改称“中山桥” 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 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为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 69 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 3 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1372 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如今的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著名的镇远浮桥 此后 500 多年间, 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 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 被誉为 “天下第一桥” 。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 10 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 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就像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坂;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 ”这座古老的桥梁依然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相呼应 “举头迎白塔,缓步过黄河对岸两山峙,中流意兴多 ”赵朴初的诗句颇能勾出人的游兴和诸多桥梁相比,中山桥的观赏和纪念价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 黄河铁桥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 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去游览这传说中的黄河铁桥吧但愿今天的黄河铁桥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 甘肃黄河铁桥导游词(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 x,大家可以叫我小 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 “中山铁桥” , “黄河铁桥” , 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 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 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19 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 11 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 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 、 “黄河铁桥” ,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 1907 年(清光绪 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 5464 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 234 米,宽 75 米,有 6 墩 5 孔的铁桥,桥上飞架 5 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 33 年(1907 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1942 年改为“中山桥” ,1954 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

      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 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 7 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 10 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 八年(公元 1385 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 10 吨8 米的铸铁浮桥柱 3 根 人称[将军柱" 柱上铸有[洪武九年 岁次丙辰 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 24 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 5 米以长木连接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 4根大木柱 45 根有两根各长 50 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 1907 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 30669 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

      将浮桥改建为长 2335 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 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 80 年但历时仅42 年即 1949 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 11 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 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 形钢架拱梁 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 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 10 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甘肃黄河铁桥导游词(三) 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兰州黄河铁桥人们都熟悉,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她近百年前那段堪称创举的兴建历史 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设发生在 20 世纪初叶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是僻居西北、地瘠民穷的甘肃与西方人在自主、自愿前提下的第一次成功合作;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设材料, 包括一个铆钉一根铁条乃至建成后刷铁桥用的油漆,都是在当时国内极其落后的运输条件下从德国辗转万里运至兰州的;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设是德、美两国工程师、华洋工匠与甘肃各界通力合作的结晶;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成一举结束了黄河上游千百年来没有永久性桥梁通行的历史…… 20 世纪初叶,走过了 500 年的镇远浮桥终于要和金城兰 州人告别了,僻居甘肃兰州的一批官员壮志满怀,欲建前人未竟之功——修建铁桥,一时间议论纷起。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十二月十九,时任陕甘总督的升允上书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报告说已经与德商泰来洋行在 1906 年9 月 11 日签订了修建黄河铁桥的合同而此时,不但合同已签,建桥所需要的料件也已在转送兰州的途中, 升允的奏章显然有些先斩后奏的意味 按照晚清的文书运转制度,官员欲办某事,须先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办理到一定程度,如果证明不可行,则停止办理;如确实可行,则上报上级机关或朝廷如此看来,自认为“赋性迂谨,凡事未经办妥,不敢遽以上读宸聪”的升允,并非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是他对建造黄河铁桥一事已有了十足的把握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1372 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现在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著名的镇远浮桥 据明人徐兰的《河桥记》记载,杨廉在黄河之上造大船 28 艘,以 3 艘备 用,将 25 艘用绳锁连接,船下以石鳖固定,船上加盖木板、栏杆,并在桥南北两岸各树一根大铁柱和六根木柱,以铁链将浮桥固定。

      整座浮桥“随波升降,帖若坦途” 此后 500 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 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现在仍矗立在铁桥南岸的将军铁柱正是镇远浮桥 500 年兴衰史的唯一见证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