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后习题答案.docx
18页第2章答案1.从劳动的性质及其在产品中的作用出发可将施工过程划分为:施工准备过程、基本施工过程、辅助施工过程、施工服务过程2.从施工组织的需要出发,公路施工过程可划分为:动作与操作、工序、操作过程、综合过程动作:工人在劳动时一次完成的最基本的活动操作: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动作组成操作工序:指劳动组织上不可分,施工技术相同的施工过程它由若干个操作组成施工组织往往以工序为对象操作过程:是由几个在技术上相互关联的工序所组成,可以相对独立完成的一种细部工程综合过程:是若干个在产品结构上密切联系,能获得一种产品的施工过程的总和3.施工组织的原则是:施工过程的连续性,施工过程的协调性、施工过程的均衡性、施工过程的经济性保持施工过程连续性的意义是:可以缩短建设周期,减少在制品数量,节省流动资金,可以避免产品在停放等待时引起的损失,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4.作业方式:顺序作业法、平行作业法、流水作业法特点:顺序作业法:总工期长,劳动力需要量较少,周期起伏不定材料供应作业班组的作业是间歇的,在工种和技工的使用上形成极大的不合理平行作业法:总工期短,劳动力需要量增加,设备、机具供应不易实现,出现人力高峰,易形成窝工,增加生活福利设施的支出,材料供应集中而间歇。
流水作业法:工期适中,劳动力得到合理的利用,避免了短期内的高峰现象,在整个施工期内显得均衡一致当各专业队都进入流水作业后,机具和材料的供应与使用都稳定而均衡流水作业法是组织专业队施工,工程质量有保证5.施工过程数:将一个最后的施工过程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工艺特点的个别施工过程,其数量为施工过程数即工序数流水强度:每一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量,称流水强度流水节拍:某施工过程在某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流水步距:两个相邻的施工队先后进入第一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的时间间隔流水开展期:从第一个专业队开始作业起,至最后一个专业队开始作业止的时间间隔作业面:安置工人操作和布置机械地段的大小施工段:把劳动对象划分为劳动量大致相同的段6. 确定流水步距的目的:保证作业组在不同的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不出现窝工现象划分施工段的目的:保证不同工种在不同作业面上同时工作,为流水作业创造条件7. 流水施工包括:全等节拍流水、成倍节拍流水、分别流水和无节拍流水全等节拍流水:总工期成倍节拍流水:总工期分别流水:总工期=流水开展期+最后施工队的作业时间,即无节拍流水:总工期=流水开展期+最后施工队的作业时间,即8.解:(1)由已知条件可知:min(tAi)=4周=max(tBi)=4周,满足工序合并条件,故可简化为两工序工程,如下表。
施工段工序ⅠⅡⅢⅣA+B88611B+C61038(2)按约-贝法则进行排序:Ⅱ-Ⅳ-Ⅰ-Ⅲ(3)横道进度计划如下表,总工期为25周施工段施工进度(周)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ⅡⅣⅠⅢ9. 解:按成倍节拍流水组织施工 (1)求各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k k=10 (2)求各施工过程的专业施工队数目bib1=1 b2=3 b3=2(3)∑bi=n=6 ti=k=10 (4)计算总工期TT=(m+∑bi-1)k=(6+6-1)×10=110d (5)绘制进度图10. 解:(1)计算流水步距t2=20>t1=13 取b12=1d , t3=21>t2=20 取b23=1d t4=7<t3=21 b34= t3- t4+ ta=21-7+1=15(2)计算总工期T= t0+ te= 1+1+15+7=24d (3)绘制进度图11.解:(1)根据已知资料,计算流水节拍 t11=150÷(2.5×15)=4 t12=112.5÷(2.5×15)=3 t12=112.5÷(2.5×15)=3 t14=150÷(2.5×15)=4 同理,所有的流水节拍计算整理如下表工序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人工挖土4334做垫层3322砌基础4432回填土2122(2)计算流水步距 4 7 10 14-) 3 6 8 10 4 4 4 6 -10即人工挖土与做垫层间的合理开工间隔为6天 3 6 8 10-) 4 8 11 13 3 2 0 -1 -13即做垫层与砌基础间的合理开工间隔为3天 4 8 11 13-) 2 3 5 7 6 8 8 -7即砌基础与回填土间的合理开工间隔为8天(3)绘制流水作业进度图工序施工进度(天)24681012141618202224人工挖土做垫层砌基础回填土第3章答案1. 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实现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增产节约,降低工程成本。
2.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包括施工方案、修正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计划、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属于设计文件组成的部分包括:一阶段或两阶段初步设计中的施工方案,三阶段设计技术设计阶段的修正施工方案,两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的施工图设计中的施工组织计划,属于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为编制设计概算服务,修正施工方案为编制修正概算服务,施工组织计划为编制施工图预算服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和为编制施工预算服务3. 施工方案的内容是: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书的安排、流水施工的组织选择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是符合施工工期的要求;满足经济效益的要求;符合工程实际,能真正发挥指导工程施工的作用;能体现一定的技术水平;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4. 横道图:优点:简单、直观、易懂、易制缺点:分项工程的相互关系步明确、施工地点和施工日期无法表示、工程数量实际分布情况不具体、仅反映平均流水速度适用于绘制集中性工程进度图、下列供应计划图或辅助性的图示垂直图:优点:工程项目的相互关系、施工的紧凑程度和施工速度十分清楚、工程的分布情况和施工日期一目了然缺点:反映不出某项目的提前或推迟对、整个项目的影响。
不能反映关键工程、计划安排的优劣难以评价、不能使用计算机适用于道路及管线等线形工程网络图:它能全面地反映各工序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逻辑关系,可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工序,确定工序是否有机动时间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和优化施工地点和施工日期无法表示、工程数量实际分布情况不具体5.工程设计图纸、定额资料(劳动定额和机械使用定额等);上级或合同规定的开工、竣工日期;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劳动力、机械设备和主要材料供应情况;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等方面自然情况;影响施工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工程项目的外部条件等6.划分施工项目、确定施工方法;计算工程量与劳动量;生产周期计算;施工进度图的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7. 资源供应计划的编制原则(1)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2)遵循国家各项物资管理政策和要求;(3)了解市场、掌握市场、按照市场规律编制资源供应计划;(4)按照甲方的合同要约确定资源供应计划;(5)编制供应计划,尽量采用当地的资源,以减少运、杂费,降低资源采购成本;(6)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编制资源供应计划,计划应留有余地;(7)资源供应计划的严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资源供应计划的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和工程量;(2)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对资源供应的要求;(3)发包方在合同条款中提出的特殊要求;(4)资源消耗标准8. (1)原有河流、居民点、交通路线(公路、铁路、大车道等)、车站、码头、通讯、运输点等及工地附近与施工有关的建筑物2)施工用地范围和主要工程项目,沿线的交通工程与设施,如大中桥梁、隧道、渡口、交叉口等;道班房、加油站等运输管理服务建筑物3)施工组织成果:临时设施的位置,包括采料场、各类加工车间、仓库、临时动力站(如抽水站、发电所、供热站等)、临时便道、便桥、电源线路、变压器位置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停放、维修场4)施工管理机构,如工程局、工程处、施工队及工程指挥系统的驻地等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内容,如不良地质地段、国家测量标志、气象台、水文站、防洪、防风、防火的安全设施等9. 施工组织设计是从工程的全局出发,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和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统筹考虑施工活动合作的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等主要因素后,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等做出的科学而合理的安排施工组织调查是为编制施工组织文件所进行的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的活动施工方案是公路工程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中某施工方法的分析,是对工程实施过程所耗用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费用以及工期等在合理组织的条件下,进行技术经济的分析,力求采用新技术,从中选择最优施工方法即最优方案。
施工方法是指某项工程或某道工序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物资(材料、装备等)条件和技术条件下,采用的工程实施方法施工顺序是指一个单位工程中各分部工程、专业工程或施工阶段的先后施工关系及其制约关系施工进度计划是根据施工部署,对整个工地上的各项工程做出时间上的安排施工平面图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区域平面布置的一种简明图解形式,用以表示在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现有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为施工服务的临时性的生产、行政和生活用房、机械设备、塔吊轨道、室内和露天仓库、道路(铁路)、给排水管线、电力和热力网及其他管线的相对平面位置施工平面图设计是施工过程空间组织的具体成果,亦即根据施工过程空间组织的原则,对施工过程所需的工艺路线、施工设备、原材料堆放、动力供应、场内运输、半成品生产、仓库、料场、生活设施等进行空间的特别是平面的科学规划与设计,并以平面图的形式加以表达,此项工作称做施工平面图设计第3章习题答案一、简答题1.质量监理的依据有: (1)合同条件; (2)合同图纸; (3)技术规范; (4)质量标准2.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有:(1)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合同工期、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 (2)投标书中确认的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方案; (3)主要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合同及供应计划; (4)工程现场的特殊环境及气候条件; (5)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及设备能力;(6)已建成的同类工程的实际进度及经济指标等。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常用的外加剂有:(1)减水剂;(2)早强剂;(3)防冻剂4.常用的加热方法有以下几种:(1)覆盖发热保温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