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某油墨厂甲类车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研究.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8307514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5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某油墨厂甲类车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研究通过对某新建油墨厂甲类生产车间局部通风系统及全面通风 系统的设计,以及采用职业病危害防护综合管理措施,使该甲类车间 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效果运用职业卫生 调查、类比分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通风系统设计及防 护管理措施,可保障该甲类车间的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低于国家职 业接触限值己关键词:汕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 X961:A:16749944 (2017) 120136031引言为预防某新建油墨厂甲类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运用职业 卫生调查、类比分析等方法,对该甲类车间进行通风系统设计及职业 卫生防护综合管理等措施,使该中类车间的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低 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2对象与方法对象某油墨厂甲类生产车间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类比分析 等方法3结果分析3.1甲类生产车间概况该中类车间生产油墨、离型剂及背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到大量 的酞氰、偶氮系列颜料、炭黑、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氯化EVA 树脂、EVA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硝化棉液、 乙醇(洒精)、乙酸正丁酯、甲苯、甲基环己烷、醋酸乙酯、乙酸正丙 酯、异丁醇、异丙醇等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

      甲类车间内 的生产工艺均采用大型密闭设备,大部分液体原料通过管道输送到乳 化釜,减少作业人员与化学毒物的直接接触,可有效避免有毒气体挥 发对于小批量试验的油墨、离型剂及背胶的生产则为非连续进行, 大部分工序需依靠人工操作完成,加上工序不能完全密闭,有机溶剂 等化学毒物易逸散,因此若不能落实作业场所全面通风及局部通风的 规范有效设置,作业人员在缺少有效通风设施的情况下,接触有机溶 剂的化学毒物的机会较多,如:配料、研磨和包装等岗位甲类车间 拟配备有效通风设施,同时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预期可达 到较好的防护效果图1油墨工艺流程3. 2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对该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调查及类比分析[1〜3],结合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0材料等,确定其生产过程中可能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 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等3.3甲类车间通风系统设计3. 3. 1局部通风系统对中类车间16台砂磨机设计密闭罩,5个投料称秉岗位、7台分 散机、4个平台分散、4个平台包装岗位以及4台包装机设置侧吸罩, 并对质检岗位设置2个通风,见表13. 3. 2全面通风系统设计拟建项目拟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4]的 要求在甲类车间设置平吋通风兼事故排风系统,按换气次数12次/小 时设计排风量,通排风设备均选用防爆型。

      室内设计为微负压,排风 机安装在侧墙梁底,污浊空气接管从梁底下的侧墙上至高于周边20 m内最高建筑屋面3 m的锥形风帽排出,使污浊空气可迅速向室外上空排放由于车问内的污浊气体比空气重,故从上部排出总风量的 1/3,下部排出总风量的2/3气流组织为:上/下排,见表23.4应急救援设施设计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4]、《化工企业安 全卫生设计规范》(HG 20571-2014) [5]以及《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 报警装置设置规范》[6] (GBZ/T 223-2009),对建设项目应急救援设施设置,该中类车间的应急救援设施见表3 3.5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设计针对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管理制度,根据《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7]、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18664-2002) [8]以及《用 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安健〔2015) 124号)[9]的 要求,选用和按期发放防护眼镜、防毒口罩和防噪声耳罩等个人防 护用品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部门所提供的个人防护用品由车间班组 长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公司的相关规定书面提出申领表,经部门主管 审批后可以到仓库领取,经部门文员实行统一登记发放。

      发放给员工 个人后,由员工个人保管,具体防护用品配备见表43.6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措施本项目甲类生产车间应制定有《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及实施方 案》,包括完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 价、生产车间改造、生产工艺改进、防护设施建设与维护、职业病危 害项目的申报、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宣传、新建项目 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 置、个人防护用品管理、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防治经费的落实等4讨论油墨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检测已有报道[1〜3],但 其防护设施设计的较少本文调查的某油墨企业的甲类车间拟生产油 墨、离型剂及背胶其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 中苯、二中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等 作业工人长期接触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不注意做好防护工作,可 发生尘肺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6]、职业性噪声聋[7]、职业性中暑 等,严重时会危害作业工人的健康本项0的生产车间中使用到大量的酞氰、偶氮系列颜料、炭黑、 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氯化EVA树脂、EVA树脂、氯化聚丙烯树 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硝化棉液、乙醇(酒精)、乙酸正丁酯、甲苯、 中基环匕烷、醋酸乙酯、乙酸正丙酯、异丁醇、异丙醇均右一定的毒 害性。

      其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 酯、异丙醇为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对甲类车间16台砂磨机设计密闭罩,5个投料称重岗位、7 台分散机、4个平台分散、4个平台包装岗位以及4台包装机设置侧吸 罩,并对质检岗位设置2个通风柜,并加强车间的全面通风换气后,按本设计来做,结合职业病危害综合管理措施预期该油墨厂甲类车 间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 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 1-2007)的要求但还应加 强对上述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日常的管理工作及个体防护等 ?15.嘉南祝?[1]谢子煌,翁少凡,田东超,等.深圳市某油墨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 因素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 (9): 1274-1276.[2]姜彩霞,杨章萍,张旭慧,等.某油墨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 制效果评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5, 18 (5): 307-308.[3]稽康,徐秋凉,祝贝思,等.某液体油墨车间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J].安全,2013 (7): 24-2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5]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HG 20571-2014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223-2009工作场所右毒气体检 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 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 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 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 择、使用与维护[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9] 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办公厅.安监总安健〔2015) 124号用人单 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Discussion on Desig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ProtectionFacilities in a Printing WorkshopHuang Zehong, Xie Runnan, Wang Zhixing(Guangdong Testing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Supervision, Foshan 528300, China)Abstract: Through the design of a local ventilation systemand ventilation system in a new printing workshop and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occupation disease of the workshop hazard factor concentration is lower than the valueof the national occupation contact limiting effect. Use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y , analogy analysis , etc.Theoccupational-disease-inductive factors of the workshop arclower than the nation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which isdesigned and protected by the ventilation system.Key words: printing ink; occupational hazards; protectivefacilitie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