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历史启蒙运动1.pdf
11页第 6 课启蒙运动松江一中刘尚芬 编辑:卢立臻[ 教学目标 ] 1、知道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张,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百科全书派的主要贡献;理解各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影响2、通过对相应史料的阅读分析,归纳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能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论从史出, 史由证来的史学方法; 通过对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影响的的讨论,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与必要性3、通过对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进步思想的学习理解,使学生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使学生形成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人文情怀[ 重点与难点 ]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难点:启蒙运动的背景说明:1.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极其丰富,如“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自由、平等”等, 了解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是理解启蒙运动本质的关键,是认识启蒙运动价值的前提故为重点2.启蒙运动的背景相对较抽象,需要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怎么会对社会政治思想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需要有一定水平的科学知识基础,这些对高一的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作为重点。
[ 教学设计 ] 1、导入新课:1)展示材料一(图): 关于“先贤祠”及其中“卢梭的棺木图”的材料老师描述“ 先贤祠”及其中“卢梭的棺木图”,导入新课本环节设置情景,导入新课,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先贤祠又名万神殿,坐落在古老的号称“法兰西文明摇篮”的巴黎拉丁区,这座建筑是供奉伟人的, 门楣上镌刻着的“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 卢梭是最早被供奉在这里的作家 法国人为卢梭选择了非常精美的棺木,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象征着卢梭的自由、平等的思想)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卢梭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2)破题: Movement of Enlightment 17-18世纪欧洲“启蒙”含义:用理性的光芒战胜愚昧,战胜传统偏见,战胜虚妄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他们发起启蒙运动是要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种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只承认人的理性而不承认神的意旨,如果上帝的意旨已经不可靠了, 那么封建制度下的所谓神授王权、特权也就失去了依据。
17 世纪的欧洲盛行这种思想 那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这种思想究竟要引导人们去做什么呢?,,2、阅读分析材料 1——5(见资料附录),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本环节教学使学生理解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并 使学生 提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展示材料二、三:关于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材料讨论、回答问题:材料二、三反映了英法两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怎么样?和启蒙运动有什么关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启蒙运动发展的经济基础2)展示材料四、材料五:关于英法两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材料讨论、回答问题:以上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英法两国怎样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有什么关系?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启蒙运动的根本原因)3)展示材料六、材料七:关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材料六、七、八中“永恒的定律”是什么?“小动物”是指什么?牛顿对于启蒙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永恒的定律”:物质世界,太空宇宙有着自身的运动法则、规律“小动物”:人类17 世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说明物质世界,太空宇宙有着自身的运动法则,这使一些有头脑的人不禁思考: 自然界的运动有着科学的法则,人类社会也应该有自己运行的法则。
这种法则是理性的,而不是“神”和拥有特权的人的胡言乱语宇宙间有它的公道存在,社会中也应有它的天然公理要想不“奇异”,就必须遵循自然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推翻依靠封建宗教神学作为精神支柱、已违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封建制度 启蒙运动正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4)启蒙运动背景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认识: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 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却仍是专制主义、 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 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首先必须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于是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而这一时期,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3、讲授启蒙运动的概况代表人物年代经典著作霍布斯(1588—1679)《利维坦》洛克(1632—1704)《政府论》伏尔泰(1694-1778)《哲学通信》孟德斯鸠(1689—1755)《论法的精神》卢梭(1712—1778)《社会契约论》、《爱弥尔》狄德罗(1713—1784)《哲学思想录》、 《百科全书》1)知道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国家、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兴起于 17 世纪的英国,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等展示材料九:关于霍布斯思想主张的材料问题: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什么样的?他认为国家是如何产生的?“自然状态” :战争状态之下。
,, 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国家产生: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和王权, 国家有干涉私有财产的权力; 否定神,不反对君主专制展示材料十、十一:关于洛克思想主张的材料问题:材料十中洛克的“自然状态”是什么样的?他认为国家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材料十一反映了洛克怎样的思想主张自然状态:平等和独立的 ,,小有不和谐国家产生:社会契约成立国家;保护私有财产;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十一反映了洛克的“分权”学说小结:洛克继承了霍布斯的社会契约, 在国家职能和国家政权形式上发展了霍布斯的思想2)知道启蒙运动发展、高潮的时间、国家、代表人物,阅读分析材料理解伏尔泰、孟德斯鸡、卢梭和狄德罗等思想主张18 世纪后发展到法德等欧洲国家,以法国为中心,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鸡、卢梭和狄德罗等思想家展示材料十二、十三:关于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材料问题:伏尔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什么?这和反封建有什么关系?从材料中可以解读出伏尔泰哪些主要思想?矛头:教权关系:“君权神授”本身是错误的;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主要思想:批判封建教会,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倡自由和平等展示材料十四:关于三权分立问题:孟德斯鸠把国家权力一分为几?这是对哪位启蒙思想家学说的发展?提出分权学说的目的何在?把国家权力一分为三, 更明确提出了司法权、 立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这是对洛克分权学说的发展;目的是反对个人专权,提倡自由、平等。
他以法制理论为依据, 系统论证了实行三权分立、 相互制约以防止专政确保民主的具体方案, 描绘了资产阶级政体的蓝图, 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展示材料十五、十六:关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的材料问题:在18 世纪晚期卢梭的思想主张有何意义呢?卢梭的生平: 卢梭出身于钟表工人的家庭, 由于饱尝了生活的辛酸使他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他对法国社会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在政治学说上他独具特色的观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继承和发展了霍布斯、洛克的观点,如果说霍布斯以“社会契约论”对抗神权,反对教权主义,其“社会契约论”观点的核心是主权在君的话,洛克则是用“社会契约论”和分权学说对抗专制王权,反对专制主义而卢梭的观点则是主权在民他认为在人民主权之上,决不允许再设一个指挥者,官吏、政府、政体都要根据人民的意愿决定, 将人权学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阐明了推翻法国封建专制政府、反抗压迫的合理性与正义性, 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提问:什么叫“百科全书派”?在启蒙运动中他们发挥了什么作用?18 世纪中后期,狄德罗主编了一部《百科全书》,参加编撰的作者被尊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用科学成就对抗神学谬误,用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启迪人们破除愚昧迷信,有利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他们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问题:我们学习了英国、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主张,现在请同学们综合归纳、概括一下他们批判的对象和政治追求小结各思想家及主张:思想家理想社会制度共同思想霍布斯社会契约生而平等反对教权批判专制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洛克伏尔泰君主立宪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民主共和知识理性狄德罗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研究领域是极其丰富的,包括对神学的批判,包括文学、儿童教育,,但是,最本质的、 对工业文明影响最大的是批判君主专制,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 (严格意义上说是政治体制)和宣扬自由和平等, 这是他们的共性在对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模式设计上,不尽相同,卢梭的直接民主制更激进性;在对自由、平等的解释上,也不尽相同,卢梭的社会契约和法的观念更深刻些 这是各位启蒙思想家所代表的阶级、 阶层不同和社会经历不同而决定的,这是他们的个性知识理性、自然法则、社会契约、天赋人权等是启蒙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和宣传自由平等的旗号和理论依据本环节教学使学生理解理解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使学生 提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启蒙运动的性质17 一 18 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这就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4、阅读分析材料,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展示材料十七、十八、十九:关于启蒙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的材料讨论并回答问题:以上材料说明启蒙思想具有什么影响?《独立宣言》和《1787宪法》分别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说明什么问题?1、动摇封建思想: 17—18 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2、提供理论依据: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3、提供政治构想: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本环节教学通过材料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启蒙运动的深远影响, 并使学生提高阅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资料附录 ] 材料一材料二:由于 16~17 世纪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在17~18世纪,英国至少有 1/5 的人口靠毛纺织业过活 , 毛织品占了英国出口额的 1/3 ⋯⋯在 1736 年有一所最大的呢绒工场拥有 600 台织布机材料三:法国从亨利四世时代( 1553-1610)就开始⋯⋯大力扶植工商业的发展⋯⋯法国创办了上百个手工工场 , ⋯⋯这样,法国工场手工业⋯⋯发展速度却很快⋯⋯从1716——1789 年,每年农产品出口从3600 万锂增加到 9300 万锂⋯⋯——波梁斯基著 , 郭吴新等译:《外国经济史》材料四:路易十四(1661年亲政)⋯⋯巧立名目, 不断征收新税⋯⋯命令高级贵族迁居凡尔赛享受国王的恩赐,从而剥夺了他们的实权⋯⋯宣称“朕即国家”⋯⋯1687 年取消南特敕令致使许多熟练工外逃,严重损害了法国经济⋯⋯——王荣堂等:《法国史》材料五:君的身份是人世间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坐在神的宝座上⋯⋯《圣经》把国王叫做神因此其权力经某种联系便可与神权相比拟⋯⋯——詹姆士一世 1610年对议会训词,转引自钱乘旦:《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材料六:“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定律法则,而有一种身高仅五英尺的小动物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奇思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伏尔泰材料七:材料八:法国哲学家、 诗人、作家和历史学家伏尔泰( Voltaire)在他的《英国通讯》 一书中谈到,1726 年,他无意中听到学者们议论:谁是最伟大的人,是凯撒、亚历山大、铁木真,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