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年整理】《中华武术操》教学计划.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712385
  • 上传时间:2017-07-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华武术操》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是中华人民的骄傲和自豪通过校本课程《中华武术操》的开展,推动中华武术文化的宣 传和教育,弘 扬中华武 术精神,增 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武德修养;了解中华的武术历史文化和现状,学习相关的武术知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掌握一定的武 术套路;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养成练武强身的习惯,磨练意志品质,陶冶情操, 进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二)分目标1.中华武术知识(1)认识中华武术的历史、特色、现状,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2)认识中华历史上和当代伟大的武术家,了解他们不平凡的事迹,并学习他们爱国、 爱家乡,勇敢 顽强,始终不渝地钻研精神3)了解一些武术的知识,演练技巧和学习方法等2.武术实践技能(1)了解武术健身、防身等方面的知识2)学习基本动作,不仅要求动作达到规范, 还应特别重视学生的武术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为进一步的学习,提高技术 水平,增 强体质创造有利条件3)学会并较熟练地掌握一些武术套路,使学生外部的形体动作与内部的意向达到统一,即手、眼、身、步与精、气、力、功协调配合4)通过有效的组织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养成练武强身的习惯,进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5)积极的开展武术教学活动,充实和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3.情感、价值观学练中磨练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陶冶情操,提高武德修养,培养民族自尊意识二、课程主要内容1.武术的起源与发展……………………………………………………………………2 课时2..中华武术简介………………………………………………………………………2 课时3.武术的肩臂练习………………………………………………………………………2 课时4.武术的手型手法………………………………………………………………………2 课时5.武术的步型步法………………………………………………………………………2 课时6.武术的腿法……………………………………………………………………………2 课时7.五步拳…………………………………………………………………………………3 课时8.少年拳…………………………………………………………………………………3 课时9、中华武术操——旭日东升……………………………………………………………1 课时三、 课程实施建议一、 “习武先习德”是习武者的传统美德,学习前辈们的爱国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刻苦的研究精神。

      二、搞好校本课程“武术”方面课外活动,推进校园武术文化建设,充实和丰富学校体育教育结合 实际条件做好宣传 、比 赛、表演、课间操等三、结合学校实际,中学的武术教学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武术教学的实际时间少;学生多、器材少在制定教学计划、搭配教材、 选择教法、组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四、教师首先自己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套路,钻研教材和教法,具 备学好、教好武术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动 作示范时,力求准确,以保 证武术特有的风格讲解要清晰,要把每个动作的作用、攻防含义 等都讲清楚, 这样才不失武 术的根基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重体力与智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武 术教学主要是通过身体直接参与各种活动来达成学习目标,并且与思维活动紧密地相结合,因此,它是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学生在学 习武术中,全面 锻炼身体,掌握动作技能,并逐步懂得科学健身与锻炼的方法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就不会有武 术水平进一步的提高,就不会养成兴趣爱好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2.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上课,学生的武术基础,身体健康状况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上场地、器材、 组织调动以及保护与帮助等因素,也使得武术教学工作显得相当复杂。

      因此,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学习的自信心3.注重学生合作学习,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只有 这样才能有学生武术水平大面积的提高,起到互帮互学的带动作用,减 轻教师的工作量4.在武术教学过程当中,比较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思想品质,因此, 应适时生动而具体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武德教育五、课程评价1、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 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 应重视定性评价3、定量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分方法,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 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模式,但要避免繁琐化倾向定量 评 价尽量不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4、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倡采用成 长记录的方式,随 时收集能够反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5、在评价时既要有反映学生与同学之间横向比较的成绩,也要有照顾个性差异反映自我发展的纵向成绩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六、教学进度安排九月份:1.武术的起源与发展……………………………………………………………………2 课时2..中华武术简介………………………………………………………………………2 课时十月份:1.武术的肩臂练习………………………………………………………………………2 课时2.武术的手型手法………………………………………………………………………2 课时十一月份:1.武术的步型步法………………………………………………………………………2 课时2.武术的腿法……………………………………………………………………………2 课时十二月份:1.五步拳…………………………………………………………………………………3 课时2. 中华武术操——旭日东升…………………………………………………………2 课时一月份1. 比赛活动……………………………………………………………………………1 课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