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答题技巧.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19857211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5.7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攻克行测两大法宝我参加了2 次省考和1 次国考,国考未进面,第一次省考进面但笔试分差太多没逆袭 成功,这次省考成功上岸前两次的失败和这一次的上岸,让我明白行测的复习绝对能够运 用答题技巧的,学会了不同题型的技巧,学习效率完全能大大提高!个人经验总结,行测的 答题技巧就是看你是否学会了合理安排做题顺序,是否真正学会了“舍得”一)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前两次复习,因为没有明确的做题顺序,做题目时很混乱,刚开始想要全部做对,给自 己增加信心,在前面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导致后面很多题目没做,顾此失彼,结果就是 50 分都不到总结前两次经验,这一次在做题时,我先做了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 再做常识和数量题,也学着适当舍弃了一些常识怪题和不懂的数量关系题,等时间充裕再攻 破这些难题和怪题因为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所占分值 比例大(大概75 分),所以我会先做这一部分的题而常识和数量关系所占分值小(25分), 且难度很大,耗时太多,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这方面具体题型、题量和分值用表格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下~分值圏形推理IMS6分判断创判断iOS盼类比推理10fi5分逻辑判断ioiM8分的分析ZOT2盼言语言语4M28分常识常识ZCffi1盼数学计算15道 1盼综合这些,我将自己的做题顺序总结为:1、做判断推理 2、做资料分析 3、做言语理解与表达 4、做常识 5、做数量关系。

      二)学会“舍得”;舍,而后得 说实话,我一直都是在论坛里学习各位前辈大神的经验,在我迷茫时,看到了一篇关于"舍得”的文章(QAQ附上链接 &tid=27921),对我的帮助很大,很感谢这位前辈!看过之后慢慢领悟到了“舍得”的真正含义,也学会了怎样去高效率地进 行复习,让我不再迷茫从这篇文章里面,我学会了舍弃那些耗时低分的难题怪题,合理安 排做题顺序让得分明显进步,我学会了舍弃一锅粥的训练方式,专注的训练带来复习效率的 大幅提升,我学会了舍弃那些扰乱双眼的资源,帮助我释放更多时间和精力有舍才有得, 舍而后得!!二、纯干货!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例题图片来源于步知公考学院(好吧,其实我不是广告君,我只是好资源的搬运工大家,莫慌!!)1、判断推理——快速定位,不纠结!(分值:约27分)判断推理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大概有40 题,占 题目总量的 30%左右,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判断推理的难点在于阅读量信息量总体较大, 我总结出来的解题技巧就是短时间内快速定位所考题目类型及考点,依据考察点解题思路筛 选答案,不纠结于各个选项1)图形推理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有些图形推理杂乱无法,毫无头绪,其实梳理归类,基本考点无外乎四类:① 图形构成兀素相同的,考兀素平移、旋转或翻转;② 图形构成元素相似的,考叠加或遍历;③ 图形构成元素看似凌乱的,考属性或数数④ 折纸盒和拆纸盒。

      例题属于第一类,考查移动(位置变化)图中只有两种元素,小圆圈和线段小圆圈的 移动规律很明显,每次都是逆时针移动两格而线段的话,我们首先要想到它的旋转角度, 但是这一题角度无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想到的是端点的移动,经过观察,线段端点(此题有 两个端点,一个跟小圆相连,这里说的端点是指与小圆不想连的端点)是每次顺时针移动一 格,故答案为 D图形推理并不复杂,我们要牢记上面四个考察方向,分析规律,培养敏感性拿到题目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分辨出它到底考察哪个方向,变化规律是怎样2)定义判断例题: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亦可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 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亦有方形瓿 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器具中哪一个是瓿?例题是说明了瓿的定义,考查描述和图片的对应我们抓住“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描述信息,并结合排除法A、C均有颈,排除;D项不是广肩、大腹, 排除,故答案为B做定义判断题,要找准关键词,对比选项,运用排除法,最优原则,选一个符合关键词 最多的、相对最好的选项,无需过于纠结3) 类比推理例题:左手:右手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A、 黑色:白色B、 幸存者:遇难者C、 晴天:阴天D、 老人:孩子例题中,正常人有两只手,除了左手就是右手,两个词是矛盾关系。

      A选项,除了黑色 和白色还有黄色等等;C选项,除了阴天和晴天还有雨天等等;D选项,除了老人和孩子还有 青年,这些都是反对关系而B选项,事故中只有幸存者和遇难者,为矛盾关系,故答案 为B.做类比推理时,我们要知道它考察什么,是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还是条件关系,或因 果关系、成语结构、语义关系等,难点在于考察范围宽广,重点在于我们要快速定位考察要 点,一击即中4) 逻辑判断逻辑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 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己能够理解的例子,来 帮助理解推理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做题时直接运用推理规则,就无需纠结了分析推理可以说是逻辑判断中最难的,因为它不考知识,只考分析推理能力,能力的培 养要比知识学习难得多,实在不能掌握复杂的技巧,那就学会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三大 万能利器,学会借助列表、假设和列不等式做题2、资料分析--运算技巧(提速神器)(分值:约20分)资料分析一般有10 道以上都需要计算,而且小数点、百分数、大数字计算都是常见的,因此掌握运算技巧是提升速度的必要办法。

      运算技巧包括:(1) 重视选项,选项是能传递出来很多信息的,选项的大小,选项之间的差的大小,甚 至有些选项通过常识、通过题干直接就可以排除,因此要先看选项2) 百分数或者小数尽量转换成分数,例如16.7%=1/6,4.3%=1/7,37.5%=3/8,这 样的分数和小数的对应关系,记得越多越好3) 多用估算,估算是节省时间的不二法门,但是估算时的模糊程度要多大,这就要结 合选项了,如果选项之间差异很大,那完全可以大胆去估,不用担心结果会和两个选项都近 似3、言语理解与表达—快速找准考点(分值:约28分)言语理解题型很多,包括片段阅读、选词填空、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判断、态度 观点、歧义错句、词句理解、标题选择、词句排序等等,一般会从中选择几种题型来考,题 目差不多有35-40道题,题目数量多,阅读量大,分值比重比较高但很多人认为这个题 型不难,没有足够重视,因为大家都认为从小学语文开始都做过这类题目;或者认为练来练 去正确率都提升不上去,因此就把备考重心转移了这样想的话,就会失去很好的一个拉开 分数的机会怎样复习呢?做这一类题,一靠语感,二靠语句分析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练出语感, 在看题目的同时心里要把题目默念几遍,我一般选择排除法,凭借前后语境和语感来选择, 最后再将剩下来的选项代入到文中看语句是否通顺,慢慢就会练出语感来。

      其实有些词语是 固定搭配,在书本上、生活中会经常运用,这些都要熟记建议大家可以将此类固定搭配、 相近词语或成语抄录在笔记本上,配上例题进行区分和记忆针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做题方法片段阅读要注意题目的问题,是问“意在说明”还是“文段主旨”,这样才能知晓答案 是直接用文段中心意思,还是需要进行引申选词填空要抓住语境逻辑关系、学会辨析实词、熟悉成语的用法、记住虚词的重点在于 关联词等等主旨概括主要是找关键词句,意图推断找带有目的的句子,标题选择找中心思想,等等, 这些不一而论重要的是要重视客观的规律,试着用到做题中去,快速找准考点,快速锁定 答案,并通过多练提高正确率,同时学会提升做题速度4、常识—零敲碎打勤积累(分值:10分)常识,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让人头疼得很我正常发挥能答对10 到 15道题,不会拖 后腿所以我会在零碎时间看一看论坛上的常识总结资料贴,放到里面,休息的时候看 一看,每天可能也就看二十分钟左右看的时候不会刻意去记,就当十万个为什么来看,零 敲碎打的记住了一些我要的是广度,而不是深度,看得越多,遇到考点的概率就越大考 试都是选择题,有一个选项能有点印象就有可能排除一个错误选项。

      同时考前一天我也会集 中突击看看,把能找到的常识资料都浏览一遍5、数量关系—敢于舍弃(分值:15分)数量关系是我非常头疼的一块,也是很多和我一样的文科生畏惧的部分数量关系分为 两类,一类是数字推理,一类是数学运算数字推理在某些省考中已经消失了,数学运算是 必考的具体考与不考,要看考纲的要求也许考与不考、做与不做,对于我来说,没什么 大影响按我的做题顺序,到这里也不会剩下很多时间,但是前面的正确率高了,舍掉这一 块拿到高分的信心还是有的所以别害怕数量关系题做不对,只要你学会了我的方法,或许 做与不做数量关系,于你而言也并没有什么影响行测五大题型答技巧汇总三、行测训练方法心得及辅助工具三次考试经历,我自己在练行测的时候找了很多题目,后来发现做题的效率和训练 方法相比自己蒙头做题要好的多,就是前辈推荐的中政行测,我申请了一套备考方案,学完 一个考点,就有配套专项练习,练完一种题型,马上能看到详细视频、音频解析,举一反三, 类似的题目也能手到擒来,有不懂的地方,直接跟备考方案老师和其他考友交流,解题 思路也慢慢清晰总结的这些技巧也都是从步知公考学院的备考方案课程、题库里面学到的 考前15天,看冲刺直播课,做模拟考试,基本上都能维持在70 分以上。

      最后再跟朋友们分享一点,行测的复习要从“多做题”转化到“多做对”,就是要学会 合理安排答题顺序、运用不同的技巧来解答不同题型,在同样的备考投入时间里获取更高的 效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