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都江堰经开区产业发展规划(DOC 37页).doc

3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80110761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3M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都江堰经开区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5年)目录前言 4一、规划依据与范围 4(一)规划依据 4(二)规划范围 5(三)规划年限 5二、规划基础 5(一)发展现状 5(二)存在问题 7(三)机遇与挑战 9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基本原则 11(三)主要目标 12四、产业定位与发展重点 15(一)产业发展定位 15(二)产业发展重点 16五、产业布局 21(一)总体思路 21(二)布局依据 21(三)空间布局 22六、重点任务 27(一)突出生态保护、绿色科技融合发展 27(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27(三)完善企业培育机制 28(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29(五)强化生产要素保障 30(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31七、保障措施 32(一)加强领导 32(二)加强统筹 32(三)创新体制 32(四)拓展平台 33(五)扶优扶强 33(六)强化招商 33(七)融资担保 34(八)人才支撑 34(九)优化环境 35(十)评估考核 35前 言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重塑城市经济地理,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要通过5年努力,全市基本构建起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产业生态圈、生活服务圈、创新业态圈、企业协作圈,实现三次产业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形成城市功能、城市空间与产业体系协调互哺的发展新格局。

      都江堰经开区(以下简称:园区)是都江堰市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经济功能区,为进一步推动园区产业集约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形成开放型、创新型经济发展平台,编制本规划一、规划依据与范围(一)规划依据1.《四川省“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2.《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3.《成都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4.《成都制造2025规划》;5.《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6.《都江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7.《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8.《都江堰市大青城旅游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9.《都江堰市2015年统计年鉴》二)规划范围园区规划总面积约11.81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其中北区7.46平方公里,南区4.35平方公里三)规划年限规划期为2017—2035年总体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其中,近期(2017—2022年),中期(2023—2030年),远期(2031-2035年)二、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1.总体情况近年来,园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工业总产值实现161亿元,工业投资完成38.2亿元,同比增长19.9%,完成利税10.68亿元,亩均利税增长5%。

      2.产业发展目前,园区支柱产业主要是以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公司、成都长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龙鼎镁铝、银河都机为龙头的机械加工产业;以申都中药、春盛药业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以成都泡吧食品、雪国高榕为代表的健康食品产业;其中建材产业整体比重大且增加值较低,发展粗放;新兴产业规模小、带动不足且未形成支柱3.企业发展企业引进方面,截至2015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99家,规模以上企业64家,“十二五”期间签约引进项目154个,协议投资70.5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6.14亿元企业培育方面,新引进富士鑫电梯等重大产业化项目,跃民中药竣工投产,海蓉药业、宁江弘福等项目完成升级改造,成功推动春盛中药、众成汽车、康能电器在新三板上市,华都核设备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基础建设建园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余亿元,“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71亿元北区全面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成道路约29公里,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工业新城商配区及孵化中心17.3万平方米,农民集中安置区84万平方米,完成磨刀沟、桐麻沟等沟渠清淘修复,相关基础设施配套修复等,全面实施环境治理,有效改善了园区内的综合环境。

      南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骨架路网建设,建成道路约16公里,全面完成川苏大道一期、创汇路进场段收尾工作,并分段形成通车能力;完成尚阳大道、物流通道龙马村段施工及创利路1、2号桥桥梁部分施工;建成天然气第二输气管线、聚源储气调峰站和5个输变电工程(2个220KV、3个110KV)5.产业服务园区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联席会议制度,基本形成“全链条、一站式、零障碍”服务网络;建立“贷款风险资金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弹性供地”方式,设立中小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壮大贷”“助保贷”等新型工业融资产品图2-1 都江堰经开区基础设施示意图表2-1 都江堰经开区基础设施配套情况表供水园区内配套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规模10万M3,水质为国家一级标准,能满足企业用水需要供电由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两大供电主体供电,拥有三座专用工业变电站,年供电量达20亿度,可保障企业24小时不间断运行供气园区内拥有配气站一个,燃气供应系统已覆盖全园,设计供气压力1.6Mpa,日供气能力50万M³,最大年输气量为1.8亿M³,现日平均输气量为20万M³,是都江堰市输气量最大的配气站。

      排污建成蒲阳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3万吨/日,采用改良型DE氧化沟工艺,尾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至蒲阳河道路北区建成道路约29公里,南区建成道路约16公里,累计完成道路建设45公里二)存在问题1.经济转型压力较大,创新驱动能力有待加强,支撑工业发展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新兴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仍需时日,企业竞争力不强工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缺少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截至2015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仅3户,与成都高新区、温江区、蒲江县、新津县等区(市)县相比,大企业支撑作用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不足,尚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兴产业企业少2.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不足因受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功能区定位影响,都江堰市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及水平落后于其他区(市)县,工业发展进程相对滞后,仅与成都市郊区(市)县相比,二产业经济总量及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均处于中后位置从发展水平来看,受成都市产业定位限制,园区重特大项目的引进上存在缺失,未形成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链条;同时受区域规划面积限制,与成都市其他区(市)县相比,经济规模差距不断拉大,存在被边缘化危险。

      3.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目前,园区主导产业为精密机械制造、现代医药、健康食品、新型材料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等主导产业与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对都江堰市提出的食品饮料产业定位有较大差异,相对成都市其他区(市)县主业定位清晰的工业园区而言,工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大规模企业不多,关联效用较弱,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特色不够突出4.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做大经济总量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双重压力更加明显在成都市新一轮开发区扩规中,园区未获扩规批准,成为成都市最小的工业发展载体经过近几年发展,已开发的北区实际可用项目用地仅6000亩,可供成片地块已所剩无几;南区规划用地总量偏小,区外工业发展空间存量也明显不足,整体难以满足大型生产项目的投资需求园区承接资源紧缺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有限空间资源决定了工业空间和增长潜力不足,造成工业加快发展不具备条件,仅能维持适度发展5.经济发展的外部要素日益趋紧,国家各类优惠政策逐步规范,人才、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制约进一步加剧6.公共服务品质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有待加强、产城融合任务依然艰巨三)机遇与挑战1.机遇都江堰市第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进一步推进城市产业以旅游为中心协同发展,围绕国际生态旅游总体定位推进工业转型,随着都江堰市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建设的加速推进,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园区的工业发展正处于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机和市场环境。

      2.挑战(1)宏观经济下行对扩大工业投资带来较大压力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已经放缓,部分制造业产业结构性过剩矛盾较为突出,加上国内需求增长缓慢,工业企业增资扩产的意愿不高,给园区扩大工业投资带来较大压力2)区域竞争较为激烈近年来,成都市各区(市)县更加重视工业发展,园区与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温江区(食品)、蒲江县(精密机械和食品饮料)、新津县(新材料)等工业集中发展区主导产业定位存在交叉,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也面临着成都市机械制造类产业向东布局的冲击,未来各区(市)县在要素、项目等方面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3)资源环境约束提出更高的要求都江堰市肩负着保护成都平原水源地和生态屏障的重任,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地,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工业相比成都市其它区(市)县受到的限制更加严格,项目引进门槛高,准入条件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导致环境容量“先天不足”,环境保护要求高,可用于发展工业的资源稀缺,对园区工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4)人才储备和支撑弱从人力资源储备和引进来看,都江堰市属于成都郊区县,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同时作为传统旅游城市,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观念下,居民往往优先选择旅游相关行业进行就业,高素质的产业大军难以形成。

      而现状产业格局和产业基础,对高素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吸引力较弱,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制约了工业发展竞争力的提升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要求,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打造园区产业布局,坚持省、成都市和都江堰市发展战略不动摇,紧抓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都江堰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机遇,以工业经济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为战略举措,不断深化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工业经济优化发展新途径,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园区二)基本原则1.坚持生态康养、绿色科技融合发展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产业档次,建设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融合发展产业体系,打造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2.坚持园区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坚持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两手抓,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功能和竞争力,构筑宜业宜居的发展格局3.坚持增量引进和存量扩张相结合。

      以高科技增量引进为重点,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壮大主导产业,培植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开拓发展空间,用优质增量带动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总体规模4.坚持产业链式发展和持续推进相结合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链式发展,大力发展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打造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区5.坚持集聚发展和集约发展相结合推动产业关联的企业入园发展,构建合作聚集发展态势,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实现资源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出效益三)主要目标1.规模总量目标力争到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6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8%以上,亩均产出突破300万元,工业集中度达到82%以上到2030年主营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