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幼儿教师在困境中的专业身份认同.doc
8页男幼儿教师在困境中的专业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身份的辨识与确认, 它关注的是个体在本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它的本质在于个体在群体中突显 自己的身份特征,表达的是个体在本群体中做到最好的主体诉求” 是在强调“个体自我”的前提和基础上,不断地自主选择、认同和建构“社 会自我”男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是男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核心问题, 指男幼儿教师个体对社会所界定的幼儿教师内涵的认知与体验,确认“我”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遵从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规范等, 并对幼儿教师作为一个真实、具体的“人”的价值和地位的重视,突显幼 儿教师个体的价值观、生活体验、认知特点等,关注幼儿教师个体内在的 价值观念所起的作用,即“社会自我”和“个体自我”的有机统一然而,在大众的意识形态中,幼儿教师通常由“女性”担任,照料幼 儿是“女性的行业”因而涉足幼教行业的男性作为“专业人员”受到质 疑,这使得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在男女间存在巨大差距,具体表现为 男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低于女幼儿教师,男幼儿教师在对其自身的专业 身份认同上易陷入困境一)男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边缘化幼儿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比如教育和保育并重、园长领导制、教师 性别单一化、教师带班制等,几乎所有的制度、条例、职责都是依女教师 的特点来制定的,幼儿园的习俗似乎创设了i种更适合于女教师的文化氛 围。
男幼儿教师进入这样一个以女性为主的教师文化和教育实践场域不 仅面临自身性别特点和身心特征与应对幼儿园行政监督的矛盾:同时还面 临自身的声音因与“群体的声音”“不和谐”而被淹没男幼儿教师还因 其“性别”的特殊性,会承担正规教学任务之外,来自幼儿园行政的额外 繁杂任务以及园内的非教学事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幼儿教师 专业身份的边缘化,影响其正向的专业身份认同)男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是男幼儿教师陷入专业身份认同迷失的主要困境之一 目前,我国男幼儿教师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学历程度普遍为大学专科以上, 同幼儿教师学历程度整体偏低的情况相比可说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但是 这个群体存在着学科专业性弱的问题,表现在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专 业技能很多男幼儿教师在选择进入幼教这一行业时,并非都出于对幼教 事业的喜爱而是由于“幼儿教育工作相对稳定”或“没有找到合适的职 业”,缺乏应有的专业情意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 欠缺必然会导致男幼儿教师的幼教专业性偏低,进而影响其专业身份认 同三)男幼儿教师社会认同度低和女幼儿教师相比,男幼儿教师往往由于自身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不应该源于教师主体身份的认同,源于幼儿教师个休对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 师的内涵、意义、价值的理解与追问。
冃前,男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低, 而工作任务却较繁重,工作压力普遍很大另外,男幼儿教师的社会声望 较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男幼儿教师通常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理 解和支持,反而会遭到“异样眼光”,这种“角色超载”与其经济地位的 不相称及低水平的社会声望无疑削弱了男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二、男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迷失的原因(一)权力的压制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认同是合理地位的标志而不是木质的标志,教师 的主动性及主体认同也不可超越占主导的权力关系□引在幼儿园,没有专 门针对男幼儿教师特点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这种服从权力的关系对男幼儿 教师个体而言是巨大的力量存在,往往会遮蔽男幼儿教师自己关于专业身 份认同的觉知,剥夺男幼儿教师个人成为预期角色以外其他身份的可能 性已有实证研究表明:教师任教数月后,其态度与任教学校同事的相似 性便己大于其与任教学校的相似性其中深层次原因在于任教学校的教师 群体会形成独特的权力话语体系,其代表人物会对新成员采取同化策略, 诸如排斥、边缘化和同化男幼儿教师进入以“女性声音”为主导的幼儿 园,实际上是从一种话语情境进人另一种话语情境,两种话语对于幼儿教 师身份的指认不尽相同。
但是后者的话语体系是被幼儿园体制所认可的, 因而具有了权力这种规制性的话语认同经常导致男幼儿教师个人声音被 压制,剥夺了男幼儿教师界定情境的权力,从而导致其在工作上遇到困扰, 造成专业身份认同凸显危机)男幼儿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缺失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缺失也是造成男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迷失的 关键因素男幼儿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缺失源于其薄弱的学前教育专 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具备幼儿心理学、幼儿 教育学、幼儿卫生学等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以及有关学前教育的专业技 能,但男幼儿教师因其教育背景或兴趣爱好等原因相当程度上欠缺这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由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薄弱,在客观上造成了男幼儿教 师缺乏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深刻认识、理解和评价,使他们认识不到自身所 从事职业的专业性,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往往也比较薄弱三)社会群体对男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偏差人生活于社会之中,社会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约束的作用,同时人 又可以对社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对于男幼儿教师而言,其专业身份认同, 不仅取决于男幼儿教师个体的主体性意识,还取决于社会不同群体对其专 业身份的多方面期许传统观念认为,幼儿护理需要的是细心、温柔,符 合女性性格特质,男性应该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更多地从事具有冒险性、 挑战性的工作;作为经济收入來源的主心骨,更多地从事薪金报酬高的职 业。
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成员包括男幼儿教师自己的亲人往往 都对男性从事幼儿教育的角色认同不足,不少大众和媒体甚至把男幼儿教 师称为“男阿姨”正因为这些原因,使得男幼儿教师在社会上和人际交 往时往往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这种外在规定性的要求出现的偏差,在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的缺失 三、男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重塑路径(一) 幼儿园:赋予权力空间男幼儿教师有不同于女幼儿教师的性别特质和身心发展特征,幼儿园 在实施管理制度时,也应当考虑到男幼儿教师的特殊性并依据其特殊性、 差界性改善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教师教学制度、评价体制、 奖励机制,为男幼儿教师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是否拥有知识的话语权是影响教师专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建立一个男幼儿教师之间、男幼儿教师与幼儿园领导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 或氛围至关重要,也只冇这样才能让男幼儿教师在一个充分被赋权、被信 任、被支持的情境下拥有发表个人观点,展示个人专业智慧的空间只 有个体认同的声音不被压制,男幼儿教师才能在一种开阔的状态下寻找到 适合的专业身份认同在当下幼儿园环境中,从权利空间赋予來支持幼儿 教师身份认同可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从制度上提升男幼儿教师的地位 和作用,保障男幼儿教师在专业领域的话语权力;二是依托教育叔事等途 径为男幼儿教师提供发声渠道,因为叙事是人们理解世界的基础,男幼儿 教师不仅可以在叙事中理解世界,也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同时叙事的表达 也可以让别人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倾听不同于“群体声音”的声音。
二) 男幼儿教师:自主发展男幼儿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提高其自身专业身份认同的核心途径为 此,男幼儿教师必须对自身所从事的专业有正确、客观的认识、理解和评 价首先,男幼儿教师要坚定信念,打破传统束缚无论社会上对幼儿男 这个行业男幼儿教师要对幼教行业以及男教师加入幼教行业有一个正确 的价值判断,冲出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担当社会责任的高度,坚定从申幼 儿教育事业的决心其次,要发扬优势,转换弱项对于男幼儿教师而言, 由于自身性别等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弹琴、唱歌、编排节目等教育技 能方面要比女教师相对弱势一些,而在体育活动、户外游戏、科学探索等 方面的教学创新能力则相对于女教师要强一些男幼儿教师应该保 持和发扬自身的优势以强项带动弱项例如,一方面男幼儿教师继续加 强自己的优势,在科学探索活动的教学、户外活动的组织、健康活动的教 学方面不断钻研,积累更多的教育教学经验,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信念,并注重言传身教,以男 性刚强、自主、独立、坚持、自制、果断、好奇、富于进取心等良好的品 质去影响幼儿增加幼儿、家长、同行及社会的认可度和尊重:另一方面, 要虚心向冇经验的女教师请教音乐、舞蹈编排等方面的教学方式方法,在 实践中不断积累,讣弱势随之跟进,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和素养。
三)政府:加强舆论引导,完善政策保障措施要提高男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感,正向的舆论导向颇为重要因 此,政府应借助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现代化的宣传媒体进行正向的 宣传,逐渐消除人们传统观念与偏见的束缚,在社会上营造出一种对男幼 儿教师具有积极意义的舆论氛围,以强化男教师服务于幼教事业的决心和 信念,提高其对口身专业身份的认同感同时,政府应从政策层面完善有 关幼儿教育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目前有关幼儿园及其教师的政策、制度并应当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 文化等情况,来规定幼儿园的教师入园资格、男女教师比例,并通过工资 福利待遇的提高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男性教师加入到幼儿教师的队伍 中来[参考文献][1] 张军凤,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J],教育发展研究,2007, (7):39.[2] 胡美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彰显教师“个体自我”牛命力[J], 现代教育科学,2009, (2)・[3] 李娟,幼儿园男性教师入职适应状况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专业 学位论文,2011, (10).[4] [9]王声平,杨晓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困惑及其重塑[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 (1).[5] [6] Vavrus, M. (2002) .Connecting Teacher Tdentity Formation to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lticulture Education.[7]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19.[8] Matusov, E. (1999)・ Howdoes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maintain it sei f ? , Ecology of an irmo vative school ,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30 (2), 161-87.[10]李茂森,论专业身份认同在教师研究中的价值[J],上海教育科研,2009,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