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调查及策略.docx
6页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调查及策略 王璐【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明确教育资源优先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配置本文结合作者支教经历,以瓦房店十一中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探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及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尝试实践策略,通过课堂激活农村教育关键词】课堂 调查 策略 实践G635.5 A 2095-3089(2016)07-0195-02一、序言:第一次与农村学校亲密接触我前往支教的初中位于瓦房店市最西北端——号称大连“北大门”的李官镇为尽快了解学情,原本没有安排课程的第一天,我随机走进了任教的初二年级的三个班,学生们都很兴奋,眼神中有期待,有欢喜可随后我发现:课堂上主动参与的同学甚少,一些学生明显心不在焉,最后两排的几个同学索性睡觉,班级里弥漫着厚重的“低气压”我不禁思索着,在我与他们有共同交集的这一年,我能给他们留下些什么二、发展:问卷调查为孩子们“把脉”值得庆贺的是,学生们很快喜欢并融入了我的课堂,但我清楚“新鲜感”对于这群十三四岁青少年意味着什么——热情与冷漠可能只一线之隔为尽快了解每一位学生、对症下药我在整个初二年级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经统计,下发调查问卷115份,实际收回106份。
结果如下:1.一半以上学生有升学想法,四分之一的学生对未来比较迷茫2.大多数学生有美好的愿望,但自制力较差,“心有余而力不足”,侧面反映出课堂管理存在漏洞,没有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3.通过课堂表现一栏的统计,可以发现部分学生自我认识不明确、欠客观,如之前选择了基本认真听课,后部分又说明自己课堂上存在睡觉、玩、吃零食、闲聊等现象,说明学生对自我要求的标准较低,对应有的课堂状态不是很明确4.有22名学生承认在课堂上使用过,占调查人数的20%,但没有一人是为了学习使用5.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其中用于学习的学生数和用于娱乐的学生数基本等同,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有效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6.有明确目标的学生更能有效的支配自己的学习行为三、高潮:让孩子们“迷恋”课堂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鉴于调查问卷所反映出的诸多情况,当务之急是回归教育本源,聚焦课堂,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变1.深化师生情感,为课堂改革夯实基础教育策略行之有效的基础是在学生心理模糊传统的师生角色的设定,搭建平和的、亲近的师生关系,很多刻意追求的教育效果便会水到渠成1)尊重差异,温柔对待农村学校不乏通常意义上的“差生”。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始终相信他们就像一个个不起眼的“洋葱”,虽然外表粗糙,可是内里依然晶莹剔透,只要你小心翼翼地一层层地把它剥开,总有一片让人流泪,让人心动[1]我给予他们更多的是宽容和理解,简单的问题微笑着鼓励他们回答;对于窃窃私语的学生用温和的方式暗示或悄悄提醒比起剑拔弩张的公然批评,孩子们更能接受润物无声中的约束2)各尽所能,通力合作抓住机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当你看上去不是一个老师,反而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这是我应学生请求参与绘制的班级板报,当我背对着他们的时候,能感觉到无数双惊奇的眼睛在随着我手中的粉笔移动,周围更是簇拥着许多搬凳子的、递粉笔的热心小观众有了我这一次协助,我们的心离得更近了!(3)摒弃偏见,搭建平台市教研员要来听课了,选哪个班级呢?出乎所有老师预料,我选择了让老师们最头疼的C班与班主任沟通之后,当我向孩子们正式宣布这个消息,从来没有经历公开课的他们难以抑制的激动,每一位同学脸上都带着神圣的责任感事实证明,最终的课堂效果也很好,一些不爱学习的男孩竟然也主动举手了!直到这件事过去很久之后,学生们还在津津乐道:你说,这么多班级,老师怎么就选咱们班了呢!从来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是向往美好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给予他们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2.丰实课堂教学策略,提升课堂魅力高效和愉悦是课堂的密码,高效可以确保学生的知识提升,愉悦可以实现他们的生命成长。
1)引进小组合作机制,发挥小组监督作用人要成为社会人,首要就要学会在群体生活中交流、协作、质疑和妥协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2]那个“导火索”便是小组合作与竞争个别班级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按照小组安排座位,为增强学生小组的概念和便于管理,我特意为学生制作了代表小组的“号码牌”,所有的展示、质疑、问题都需要“举牌”赢的机会,自从有了这种模拟拍卖会现场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为提升2)“小先生”助学,增强学生成就感陶行知先生曾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3]换言之,便是鼓励最先领悟的学生用孩子的语言与同伴交流,不仅会促进个体的发展与完善,还会带动和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学习在同龄人中,孩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影子,有效仿和超越的可能,孩子更乐意从其他同伴身上得到校正转变“教本位”思想,淡化教师在课堂的核心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4]让学生获得妙趣横生、经历丰富的学习,在快乐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3)即时评价与持续性评价结合[5],助推学生成长即时评价即当场评说学生个体或小组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精神状况,声音、形体、语言等学习辅助因素。
持续性评价即以每一节课小组竞赛成绩为要素,一定时间段累计之后的阶段性评价以小组总分为基础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分,评选出“周冠军”“月冠军”“年度总冠军”通过即时评价与持续性评价挑起生与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对抗和质疑,将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正确地引导到课堂学习中来3.拓宽课堂学习空间,实施个性化教育有些孩子,能让他出类拔萃才是成功;有些孩子,能让他自食其力就是成功;有些孩子,能让他成为守法公民也是成功未来发展方向不同,理所当然应接触符合自己需求的个性化教育纵然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有限,但借助互联网+学习的社会大环境,我还是可以尽一点绵薄之力的继而我将很多“微课”“慕课”带入了课堂,学生们新奇之余,我鼓励他们要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管理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即便日后的发展方向不同,但是无论身在何处、过怎样的生活,都要具备学习的能力,宽阔的视野,我也向孩子们推荐一些网络公开课的链接,希望他们有机会可以为自己充电四、尾声:一直在路上任何时候学生的成长都是家庭、学校、社会需研究的复杂课题,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对未来发展有决定作用,而课堂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质、毅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淳朴善良的人格。
通过课堂,以点带面,让孩子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带着阳光的味道,快乐成长参考文献:[1]周翠玉.蹲下来看世界[J].陕西教育(教学),2007(1).[2]丁伟明.“放手”亦能成就精彩——关于课堂上交出“提问权”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6(1).[3]陈雨. 也谈“小先生”[J].山西教育(教学),2015(3).[4]刘月琴.论数学课堂中的“小先生”制与自主学习[J].中学课程(教学研究),2009.[5]陈根玉. 转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J].课外阅读(中旬),2013(9). -全文完-。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