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医学微生物学绪论.ppt
16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北京大学医学部,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医学微生物学绪论,Introduction of medical microbiology,基本概念,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1.,微生物,(microorganisms, microbe),微生物与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命规律及其与宿主间关系的科学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一门科学微生物的发现,荷兰人,吕文胡克,,Leeuwenhoek (1632 -1723),自制显微镜,能放大约,300,倍,观察井水、牙垢、积水及动物粪便等,发现许多微小生物,称为“活的野兽”,并首次描述了细菌的形态有球形、杆状和螺旋样等。
微生物生理学时期,,法国,巴斯德,,Louis Pastuer (1822-1895,,道光至光绪年间,),证明,有机物的发酵和腐败均由不同微生物引起;用,S,形曲颈瓶实验证明,微生物不是“自然生成”,(spontaneous generation),;用加热,61.2,,C 30,分钟可防止酒和牛奶变质;对蚕病、鸡霍乱、炭疽病和狂犬病等的病原进行了研究从此,微生物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Lister(1827-1912),受,Pastuer,工作的启发,采用石炭酸消毒,并用加热法处理手术用器械,创立了无菌外科手术郭霍三原则”,(,Koch's postulates,,),为研究微生物致病性奠定了基础:,,,1,) 必须有规律地能在可疑病例中发现并分离,,出同一种微生物2,) 微生物必须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并能传代3,) 这种培养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应能引起典型疾病4,) 从实验感染动物中能分离出同种微生物微生物生理学时期,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 German),,,创立了细菌染色法、固体培养基及实验动物感染等实验方法发现了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
1892,年,俄国,伊万偌夫斯基,Ivanovski,发现患烟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仍能引发健康的烟草发病,认为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病毒的发现,自然界中的微生物,1,微生物的特征,,2,微生物的分类,,3,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1.,个体微小:,,,纳米,(nm)~,微米,(μm),,2.,形体简单:,,,单细胞或非细胞,,3.,种类繁多:,,100,万种,非细胞型、原核、真核,,4.,营养多样:,,,自养菌、异养菌,(,腐生菌,saprophyte,,寄生菌,parasite,,病原菌,pathogens),,5.,遗传易变:,,形态结构、营养代谢、抗原性、,,耐药性等,,6.,历史悠久:,,微生物的产生不晚于,38,亿年前,,7.,繁殖迅速:,,生物界中微生物繁殖最快,,,E. coli,实验室条件下,20,分钟一代,,8.,数量巨大:,,每克泥土中微生物可达数亿至,,数十亿个,,9.,分布广泛:,,地壳内、大气层、水和动植物内,,,几乎无处不在,,10.,代谢旺盛:,,1,个大肠杆菌可消耗自身重量,2 000,,倍的糖,/h,,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的分类,,类型 非细胞型 细胞型,,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种 类 病毒 细菌、放线菌、立克次体、 真菌,,亚病毒 衣原体、螺旋体、支原体,,大小(,μ,m,),0.02~0.3 0.2~5 6.0~15,,,核 酸,DNA,或,RNA DNA+RNA DNA+RNA,,,核 膜,- - +,,,核 仁,- - +,,,细胞器,-,核糖体,+,,活细胞培养 必 需 需(立克次体、衣原体 ) 不需,,抗生素 不敏感 敏感 敏感,,干扰素 敏感 不敏感 不敏感,微生物的分类,正常菌群,,Normal flora,在人体表面和开放性腔道中正常寄居的微生物群。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益无害正常菌群在人体的分布,无菌的部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组织液、下呼吸道、肾脏和肝脏等内脏器官,,微生物定居的主要部位,:皮肤黏膜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正常菌群的分布,,,-,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器官,pH,2-3,4-5,6-7,主要的菌群,幽门螺杆菌,大约,500,种微生物,肠球菌、乳杆菌,肠杆菌、粪肠球菌、,,类杆菌、双歧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微生物数量,10,5,-10,7,个,/,毫升,10,10,-10,11,个,/,克,10,3,个,/,毫升,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产生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衰老作用,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在正常定居部位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当正常菌群成员,离开原来定居的部位,,或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菌群失调,等特殊情况下,可以引起疾病Summary,什么是微生物和微生物学?,,巴斯德、郭霍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微生物分为哪三大类?,,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