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pptx
92页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 多学科专家共识From中华内科学杂志首个多学科专家共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 我国高尿酸血症(hypemricemia,HUA)的患病率逐年增 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 代谢性疾病血尿酸升高除可引起痛风之外,还与肾 脏、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有关既往部分学科已从本专业出发制定了相关临床 指南或专家共识,各有侧重本共识参照系统医学模 式,邀请风湿免疫、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血管、神 经、泌尿和中医科等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而成, 是我国HUA相关疾病的首个多学科专家共识,旨在推 动多学科协作,指导和规范HUA相关疾病的临床实 践一、HUA定义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既往HUA定义为正常 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 男性>420 umol/L,女性>360umol/L因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为420 umoL /L(不分性别),超过此值可引起尿酸盐结 晶析出,在关节腔和其他组织中沉积因 此,本共识将血尿酸水平>420umol/L(7 mg /dl)定义为HUA二、HUA流行病学血尿酸水平受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饮食习惯、 药物、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我国目前尚缺乏全国范 围的HUA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来自不同时间、地区的 资料显示,近年来HUA患病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近 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不同地区HUA患病率 存在较大的差别,为5.46%~19.30%,其中男性为 9.2%~26.2%,女性为0.7%~10.5%痛风的 患病率各地报道0.86%~2.20%不等,其中男性为1. 42%~3.58%,女性为0.28%~0.90%HUA及痛 风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市 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归三、HUA系统性损害的病理生理尿酸由饮食摄人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 在肝脏中产生(图1),约2/3尿酸通过肾脏 排泄,其余由消化道排泄尿酸经肾小球 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 再吸收,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图2)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 衡,凡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 的因素均可导致HUA(附件1)导致血尿酸升高的因素尿酸生成过多:特发性、富含嘌呤饮食、次黄嘌呤一鸟嘌呤磷 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缺乏症、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合 成酶亢进症、溶血、淋巴增生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真红 细胞增多症、银屑病、Paget’s病、糖原贮积症(UI、Ⅳ、Ⅶ型) 、横纹肌溶解、运动、饮酒、肥胖。
尿酸排泄减少:特发性、肾功能不全、多囊肾病、糖尿病、尿 崩症、高血压、饥饿性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铅中毒、铍中毒、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妊娠中毒症、巴特综合征、唐氏综合征、肉状瘤病混合性机制: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果糖-1-磷酸醛缩酶缺乏、 饮酒、休克当血尿酸超过饱和浓度,尿酸盐晶体析出 可直接黏附、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 肾小管和血管等部位,趋化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细胞与晶体相互作用后释放致 炎症因子(如IL一1β、IL一6等)以及金属蛋 白酶9、水解酶等,引起关节软骨、骨质、 肾脏以及血管内膜等急慢性炎症损伤HUA引起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的机制 包括促进氧自由基生成、损伤血管内皮细 胞、上调内皮素并下调一氧化氮合酶的表 达,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LDL-C氧 化修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线粒 体、溶酶体功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和 心肌细胞凋亡等;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 固酮系统,导致血管重构、器官受损;促 进炎性反应,导致血小板聚集黏附一)HUA(一)HUA正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 >420 umol/L即可诊断HUA。
血液系统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先天性 代谢异常、中毒、药物等因素可引起血尿 酸水平升高(附件2)年龄2 g/d)、磺吡酮、糖皮质激素、愈创木酚甘 油醚、格隆溴铵、降脂酰胺、氯沙坦、降钙素、利血平、枸橼 酸、双香豆素、二氟尼柳、雌激素、非诺贝特、氯苯唑胺二)痛风HUA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 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 也有学者仅将痛风性关节炎称为痛风HUA患者突发足第一跖趾、踝、膝等单关节 红、肿、热、痛,即应考虑痛风可能,长期反 复发作的患者可逐渐累及上肢,伴有痛风石形 成根据病程,痛风可分为4期:(1)无症状HUA期; (2)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3)痛风性关节炎 发作间歇期;(4)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痛风诊断要点如下1.痛风性关节炎:中青年男性多见,常首 发于第一跖趾关节,或踝、膝等关节起 病急骤,24 h内发展至高峰初次发病常累 及单个关节,持续数天至数周可完全自然 缓解,反复发作则受累关节逐渐增多,症 状持续时间延长,两次关节炎发作间歇期 缩短2.痛风石:未经治疗的患者首发症状20年 后约70%可出现痛风石,常出现于第一跖 趾、耳郭、前臂伸面、指关节、肘关节等 部位。
痛风石可小如芝麻,大如鸡蛋或更 大,受挤压后可破溃或形成瘘管,有白色 豆腐渣样排出物3.关节液检查:急性期关节滑囊液偏振光 显微镜下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钠晶体, 具有确诊价值4.关节B超检查:关节腔内可见典型的“ 暴雪征”和“双轨征”,具有诊断价值 关节内点状强回声及强回声团伴声影是痛 风石常见表现5.双能(源)CT:特异性区分组织与关节周 围尿酸盐结晶,具有诊断价值6.X线:早期急性关节炎可见软组织肿胀 ,反复发作后可出现关节软骨缘破坏、关 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痛风石沉积 者可见骨质呈凿孔样缺损,边缘锐利,缺 损呈半圆形或连续弧形,骨质边缘可有骨 质增生反应诊断痛风既往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 会(ACR)痛风分类标准(附件3),符合3项中 任意1项即可分类为痛风近年关节B超检 查和双能cT检查逐渐普及,建议采用2015年 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的 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附件4),当表 中分值相加t>8分即分类为痛风目前研究 显示,2015年分类标准更科学、全面、系统 ,诊断痛风的敏感性显著提高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急性痛 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2.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3,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6项:(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2)炎症反应在1 d内达高峰;(3)单膝关 节炎发作;(4)可见关节发红;(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6) 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7)单侧跗骨关节受累;(8)可疑痛风石 ;(9)高尿酸血症;(10)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11)无骨侵 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 培养阴性符合以上3项中的任何1项即可分类为痛风三)并发症痛风患者最常见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但 长期HUA可引起和/或加重其他多器官损 伤,并发肾脏病变(急性尿酸性肾病、慢 性尿酸盐肾病、肾石症)、高血糖、血脂紊 乱、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卒中 等五、HUA防治HUA及痛风一经确诊,应立即对患者进行 宣教及生活方式干预HUA患者需要综合 和长期的全程管理,按照血尿酸水平及合 并的临床症状/体征,决定药物起始治疗 时机,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目标,进行分层 管理一)患者管理患者管理是HUA及痛风防治的基础,科学 的防治方法是患者在医师的帮助下对疾病 及自身情况充分了解后,与医师共同制定 并执行治疗方案,注重长程管理。
出现严 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治疗效果不佳时建议 及时转诊上一级医疗机构1.HUA患者管理:(1)普及HUA相关常识;(2) 给予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制定个体 化的生活方式干预;(3)筛查并预防痛风及并发 症;(4)与专科医师合作,多学科共同制定共患 病治疗方案,尽量避免使用引起血尿酸升高的药物(附件2);(5)药物治疗须长程控制,血尿酸 持续达标,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必须同时接受 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导致尿酸升高的药物:阿司匹林(2 g/d)、磺吡酮、糖皮质激素、愈创木酚甘 油醚、格隆溴铵、降脂酰胺、氯沙坦、降钙素、利血平、枸橼 酸、双香豆素、二氟尼柳、雌激素、非诺贝特、氯苯唑胺2.痛风患者管理:(1)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首 先遵循HUA管理原则;(2)医师须告知患者 生活中避免可能的诱发因素,提出正确的 预防措施,并制定个体化的急性发作时紧 急处理方案;(3)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再考 虑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已接受降尿酸药 物治疗者急性期无需停药,初始药物降尿 酸治疗者应给予预防痛风急件发作的药 物3.出现并发症患者管理:(1)一经确诊的HUA或痛风 患者应积极筛查并发症或合并症,及时制定多学科联 合治疗方案;(2)急、慢性尿酸(盐)’肾病患者须避免 使用损害肾脏药物,监测。
肾功能并指导药物选择, 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痛风急性期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 ;(3)肾石症患者须碱化尿液,必要时给予溶石或手术 治疗;(4)合并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者须同时积 极降糖、调脂、降压治疗,尽量选择有利于尿酸排泄 的药物;(5)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者痛风急性发作期 避免使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选择性COX2抑制剂国内已上市的几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1、尼美舒利(nimesulide)2、美洛昔康( meloxicam)3、塞来昔布(celecoxib)4、罗 非昔布(refecoxib)(1999年上市,2004年 撤出市场)4.高危人群管理:一级亲属中有HUA或痛风患 者,久坐、高嘌呤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者 ,存在肥胖、代谢异常性疾病(如糖代谢异常、 血脂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等)以及慢 性肾脏病(定义及分期见附件5)等高危人群建立 定期筛查方案,普及HUA和痛风医学知识,提 高人群防治意识,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尽早 发现并诊治HUA或痛风二)非药物治疗1.提倡均衡饮食,限制每日总热量摄人, 控制饮食中嘌呤含量。
以低嘌呤饮食为主( 表1),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 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富含嘌呤的蔬菜(莴 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 与HUA及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鼓励患 者多食用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 品(肾功能不全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食用) 2.大量饮水可缩短痛风发作的持续时间, 减轻症状心肾功能正常者需维持适当的 体内水分,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 000~3 000 ml可饮用牛奶及乳制品(尤其是脱脂奶 和低热量酸奶),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 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咖啡与 HUA及痛风的关系尚无定论,有研究显示 饮用咖啡不增加HUA的风险,并可能降低 发生痛风的风险3.水果因富含钾元素及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风 险HUA患者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 莓、菠萝、西瓜、桃子等4.酒精摄入可增加HUA患者痛风发作风险酒精摄 人量与痛风的发病风险呈剂量效应关系HUA患者应 当限制酒精摄入,禁饮黄酒、啤酒和白酒红酒是否 增加血尿酸水平存在争议5.肥胖增加HUA患者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 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议HUA患者将体重控制在正 常范围(BMI 18.5—23.9 kg/m2)。
6.规律运动可降低痛风发作次数,减少HUA相 关死亡鼓励HUA患者坚持适量运动建议每 周至少进行150 min(30 min/d×5 d/周)中等强 度[运动时心率在(220一年龄)×(50%~70%)范围 内]的有氧运动运动中应当避免剧烈运动或突 然受凉诱发痛风发作7.吸娴或被动吸烟增加HUA和痛风的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