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老师村情况汇报.docx
3页建设老师村情况汇报 娄星区地处湘中腹地,辖区内有一般中小学校69所,在校中小学生43069人,在职老师3049人,老师来自四面八方,现有为故乡作贡献的本区教育工作者,也有来自新化、涟源、双峰、湘乡、邵阳等地热爱娄星教育的老师因为财力有限,尤其是多年来住房商品化以后,老师住房条件一直未得到有效改进,绝大多数老师仍住在七八十年代建的老师宿舍里,既不安全,又不美观,不少农村老师办公室是住宿楼,给老师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此,处理老师住房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多年来,娄星区委、区政府及教育局党委把改进老师住房条件安定老师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实事来抓,采取由“政府搭桥,学校牵头,老师集资、开发商建房”的措施,大力兴建老师村,前后建成教育局、二中、三中、四中、八中等5个老师村,占地面积19640平方米,建筑面积98120平方米,住房708套,入住老师1124人老师人均住房面积由XX年的8.5平方米提升到2021年的38.7平方米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个“楼房林立、环境优美、配套完备、管理完善”的老师村小区,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一、党政重视,真心实意为老师办实事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
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数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老师住房问题为切实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提出了“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情感留人”的口号,并决定以“改进老师待遇”为突破口,加紧推进老师安居工程建设,根本处理全区老师没有住房和居住条件差的后顾之忧,从而让广大老师居有其所,安居乐教 二是政策上主动支持协调城建、国土、计划等部门在老师村的用地和建设方面给优先、优惠政策协调税务等相关部门给老师私房联建给予税费方面的减免政策,协调住房公积金中心和银行统一给老师提供最方便快捷和最大程度的贷款额度,并减免了贷款的相关手续费用水、电、气等配套设施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统一安装到位,并节约了部分手续费用 二、学校牵头,全心全意打造民心工程 一是成立建房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工程相关工作各老师村建房领导小组由各老师村全体集资户投票选举产生,代表全体集资户行使权力,同时对全体集资户的利益负责领导小组全程负责老师村建设的相关工作 二是公开组织招投标,确保工程造价和质量老师村建设方案经广大集资户一致经过后,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开发商带地标价报名后,老师村建房领导小组再组织全体业主进行投票选标,选中的开发商即为老师村承建开发商。
老师村住房领导小组正式和开发商签署协议,协议中对老师村建设的各项指标、各类配套及付款方法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建房过程中,老师村建房领导小组天天轮番安排集资户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监督,发觉问题立即提出,立即整改 三是统一组织分房,确保公平公正老师村建成后,老师村领导小组按当初集资户集资的不一样面积标准将房分为若干类,然而结合不一样栋次、不一样单元、不一样朝向、不一样楼层、不一样的公摊面积等原因,给每套住房计算出一个明确的房价,全部公告无异议后,再组织全体集资户按系列抽签分房到户,分房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集资户也人人满意 三、老师集资、开发商承建,通力协作实现多边“共赢” 一是老师真正受益老师集资建房,集中组织贷款,省去了繁琐的手续,轮番监督工程质量,一起办房产证,煤气、水电入户等相关手续,省钱省心又省力尤其是集资建房,住房面积均价仅八、九百元,比市场价平均低400-600多元,一套房按市场价算下来就省了七、八万 二是开发商低风险、低投入、高收益开发商建老师村,老师信誉度高,工程按进度付款,不用垫资,不用做广告,不用负担市场风险,因此想建老师村的开发商尤其多老师村建成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反过来又为承建的开发商做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为该企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它打开新的市场奠定了基础。
三是政府、学校成功破解老师“住房难”政府和学校在现有财力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靠财政投入来改进老师住房问题,一是没有政策,二是根本没有资金经过这种方法建设老师村,既为老师办了实事,办了好事,同时又成功破解了学校老师“住房难”的问题,尤其是让广大农村老师在城市里也买得起了房子,使广大老师真正居有其房,安居乐教,充足体验到了在娄星区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和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