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
66页教 师 备 课 本学科: 科学 年级: 三 年级 下 册日期: 年 3月 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周 次教 学 内 容课时安排备注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种植我们的植物123我们先看到了根、4种子变成了幼苗135茎越长越高、6开花了、结果了147我们的大丰收151蚕卵里的新生们命162蚕的生长变化、3蚕变了新模样174蛹变成了什么185蚕的生命周期19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1107我们的生命周期1111温度和温度计2测量水的温度1123水结冰了、4冰融化了1135水珠从哪里来、6水和水蒸气1147水的三态变化1151我们的磁铁、2磁铁有磁性1163磁铁的两极、4磁铁的相互作用117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1186指南针、7做一个指南针120—复习2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于是、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能力目标:知道种子有特殊的结构情感目标: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种子教学难点种子内部结构的认识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教学模式观察探究法教学准备记录纸、大豆、玉米、花生、莲、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教学过程: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一、描述小猫、小鸡的出生方式 二、观察植物的种子 三、学种凤仙花 (注意;种前的准备事项生长管理‘收获、成功喜悦 板书设计: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观察认识种子;大豆、玉米、花生 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学会观察方法教学反思:通过观察种子,同学们能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知道种子里面有什么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2、种植我们的植物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树立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播种的能力情感目标:学习掌握播种的技能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记录教学难点播种技能教学方法观察引入教学模式观察探究教学准备花盆、土壤、铲子等工具,凤仙花种子。
教学过程: 一、播种;需要的条件 二、做观察记录活动是种植的开始,做好细致地管理工作 采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列表、写日记、画图、拍照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掌握播种的技能;(施肥、浇水、松土等) 了解种子的发芽率,多种几粒教学反思:通过种植我们的植物的学习,学生们学习了播种及生长管理方法,提高了学生热爱植物和大自然的情感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3、我们看到了根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种子萌发先长根5能力目标:知道根的生长,根的作用情感目标: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现象和根的生长变化教学难点根的作用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观察实验教学准备白纸、在透明玻璃杯中长出许多根的种子教学过程:3、我们先看到了根 植物根的生长;向下长 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板书设计: 3我们看到了根 根的生长;种子膨胀、种皮破例、根向下生长、生长速度快 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养料教学反思: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4、种子变成了幼苗 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能力目标: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情感目标: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教学重点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教学难点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教学方法根据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准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二、我们的思考1、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2、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3、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4、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1、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2、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3、师: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板书设计: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教学反思:学生了解到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5、茎越长越高 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力目标: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教学重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教学难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教学方法分析、观察、交流、实验教学模式主体、和谐、自主探究教学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课件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1、师:(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二、植物茎的作用1、师:(活动因入)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2、师:(活动指导)①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 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
②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③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3、生: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三、提醒学生注意1、师: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2、师: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板书设计: 5.茎越长越高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教学反思:通过实验证明植物的茎有运输养料和支撑植株的作用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6、开花了,结果了 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实中有种子能力目标: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教学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教学方法观察、交流、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教学过程:一、提出任务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交流活动: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2、生:学生分小组交流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1、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2、生: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3、师:指导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4、生:学生解剖花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1、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师: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3、师: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4、生: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5、师:教师总结板书设计:6.开花了,结果了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果实里面有种子教学反思:令学生了解开花之前的特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事物须认真仔细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7、我们的大丰收 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能力目标: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情感目标: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教学重点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