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docx
4页人教版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比例尺(1)》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9年5月20日上课时间2019年5月21日上课班级6.6授课人季星彤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课标明确提出要了解比例尺课标分析:行为动词是了解,学习内容是比例尺而《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材分析《比例尺》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中的一个知识点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根据乘除法的意义来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了比例、正反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些都为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学生也接触了比例尺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比例尺已不再陌生,并能较容易的掌握本课内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接触过地图,对地图上的比例尺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资料,带来了方便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难点:把线段比例转换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2、 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进行转化3、 能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一幅图的比例尺4、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 复习旧知单位转换1、1千米=( 1000 )米2、1米=(100)厘米3、1千米=(100000)厘米4、40千米=( 4000000 )厘米5、2500000厘米=(25 )千米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大单位转换小单位:×进率小单位转换大单位:÷进率设计意图:通过对千米,米,厘米之间单位的换算,为接下求比例尺,和比例尺的学习做好铺垫为接下来求比例尺铺好路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师:蚂蚁从上海爬到北京只用了40秒,为什么?生:因为在地图上爬的?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师:那么我们大中国如何画在这小小的课件上的呢?生用自己的话猜想。
师:像这样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师: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比例尺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提出,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额,并由此直接引出本节课所学,同时增强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2、比例尺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53页比例尺的定义分析定义提出问题1) 比例尺的本质是什么?2) 比列尺如何用式子表示?3) 比例尺的单位?生:1)比例尺的本质是一个比2)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写成分数形式)注:前项必须是图上距离,后项必须是实际距离3) 比例尺没有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例尺概念的分析,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记忆,为后面熟练运用比例尺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3、比例尺的形式课件展示1、数值比例尺:比例尺 1:100000000(分数形式)2、线段比例尺:0 50km4、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书写1)老师课件出示四种比例尺学生试着去说比例尺的意义2)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5、辨析出示5道判断题,学生回答并说明原委设计意图:对于比例尺的形式和比例尺意思以及常见比例尺的书写进行系统的规范,由此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比例尺,加强对比例尺的认知。
三、 例题讲授1、 线段比例尺转化数值比例尺 例1、把线段比例尺 0 50km改成数值比例尺解: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50km=5000000cm比例尺=1:5000000注意:1、先统一单位2、比例尺不加单位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本题的书写,学生总结归纳做题注意事项2、 求比例尺课件出示两道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板书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深刻了解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法,学生总结做题注意事项使得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3、 能力提升出示课件地图题学生分析并口述解题要点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在巩固了比例尺的求法的前提下,又在分析问题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内在,乃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比例尺的定义就能解决相关的问题,加深对数学的热情四、 小结1、 比例尺的定义2、 比例尺的形式3、 比例尺的意义4、 比例尺的求法5、 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和困惑布置作业 53页到54页第1、2、3题板书设计 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例1、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注:比例尺没有单位 反思《比例尺》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 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情境再现,建立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适当点拨,大胆放手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充当号者一角色呢?我认为,教师既然是引导者,教学中的讲解和点拨是必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