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EaR的上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ocx
16页基于EaR的上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蔡艳萍 何珊[摘要] 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和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商业银行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加大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本文从在险价值(VaR)的概念出发引入了在险值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对上市商业银行的在险盈余和在险现金流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目前商业银行总体具有良好的盈利水平,但部分商业银行存在现金流风险[关键词]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在险值法[] F832.33[] A[] 1008—1763(2016)04—0086—07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financial risks in commercial banks,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VaR financial risk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evaluation of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earnings at risk and cash flow at risk,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value at risk (VaR).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urrently commercial banks have overall,good profitability but some commercial banks have cash flow risks.Key words: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risk; value at risk method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中流砥柱,必须严控财务风险,否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处于下行调整状态在经济调整期,央行进一步收窄利差空间,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也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持续上升;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首批民营银行已经获准成立等这些都会对商业银行产生一定的冲击,传统银行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大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准确评估、识别及控制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能够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实现防范目的,对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及我国金融系统安全有较大的实践意义二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企业财务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因外部环境、内部经营活动及各类难以预测的偶然因素造成财务运作偏离目标而产生的较大利益损失的可能及机会的总称企业经营环境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妥当,都有可能将小的风险进一步蔓延,转变为真实的影响,直接降低企业经营效益及利润,促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偏离了投资者的预期甚至出现严重减少和亏损的情况,这就说明企业目前正面临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公司盈余管理更为重要,证监会等部门出台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经营出现连续两年亏损或经过追溯调整后连续两年亏损,交易所对其股票进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也即是在其股票简称前加上“ST”标志,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公司继续出现亏损,则该上市公司将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由此可知利润是企业维持再生产的条件,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利润,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如果企业年年出现亏损那么企业就不可能生存,所以盈利能力指标从很早开始就成为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参考而从上面的定义也可知除了盈利能力,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好坏也是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要评价部分财务状况用以反映一个企业在某一时间段的资金运作状况,而现金流是反映资金筹资和资金运用情况的最直观的指标,是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参考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在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在破产的企业中,大约有80%的公司倒闭主因是经营现金流不足,而非是因经营不善出现账面亏损而关门大吉因此可以看出,现金流对一个企业日常经营是至关重要的企业高速增长的利润没有现金流支撑,此时的利润增长有可能是虚的现金流量是公司创建优良经营业绩的有力支撑,无论当前或未来账面利润多高,如缺少现金流量来维持正常的日常经营活动,则企业难以继续运作,财务状况必然恶化。
对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而言,获利和稳定增长是现代企业不变的追求,利润持续稳定的增长是公司追求的核心利润的增长也是现金流入的基础,而没有现金流入的利润增长是不稳定不持续的,两者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1]二)财务风险度量方法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应基于客观事实,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而非彻底消除风险而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度量研究是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1)单、多变量判断模型早期的研究者根据实践经验选择不同的财务指标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Beaver选取了1954-1964年158家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其中79家为经营失利的企业,剩余79家为经营成功的企业,Beaver总共选取了30项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发现两类企业在一项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即现金流量和债务总额的比值这一指标,因此建议采用该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采用单变量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价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不断进步的结果,其优势是指标简单,易于操作但同时由于是单一性,在评价结果方面也难免会出现片面性的情况,所以在此基础上相关研究者开始考虑把能够影响财务风险的多种因素概括在某一范围内。
Altman选用财务管理中的五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分别是营运资金/资产总额、保留盈余/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普通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销售收入/资产总额,通过这五项指标构建Z值多元线性判定模型,通过对Z值大小的计算来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多变量模型对于单变量模型片面性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但是它仍然没有考虑企业的成长能力,同时它没有解决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的问题,所以在多变量财务风险评价之后,产生了财务风险综合体系评价的方法[2]2)财务风险综合体系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被广大企业普遍接受并应用在实践中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包括了杜邦分析法、平衡计分卡和 EVA 分析法等1928年亚历山大沃尔第一次提出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他在考虑了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基础上选择7个财务指标,然后分别给这七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再计算出总评分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20世纪90年代前期,哈佛的开普兰提出一种新的绩效评价的方法平衡计分卡法这种方法从财务角度、学习与成长能力、业务流程和顾客管理四个方面共同来评价一个企业,在衡量企业财务影响因素的同时考虑了非财务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战略绩效管理工具;近年来逐渐被使用的EVA评价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的评级方法,它将资本成本纳入考虑范畴,能更好地评价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以上方法多为基于当前财务指标状况进行财务风险评价,更侧重于衡量企业静态的财务状况,不能很好地对未来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价3)运用计算机技术方法近年来随着数理统计和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引进财务风险评价中比较典型的是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与财务风险评价的结合国内学者刘飞虎借助径向基神经网络(RBF-ANN)构建评价模型,在指标选择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所筛选的财务指标进一步简化,获得能够影响财务状况的主要指标,并以此构建智能评价系统,可以用于模拟专家思维及经验,具有记忆能力,功能完善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了财务风险评价的通用性和适用性,一旦训练好某个模型,只需要使用者输入对应的指标并经过分析处理后即可得出评价结果,因此该模型可以进行应用推广,在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进行广泛应用此外,该模型具有自学习功能,根据新的需要对模型再次训练和调整,能够应用于其他不同的评价事项上,实现更为精确的评价但是这个方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知识,一般人比较难操作[3]从上面可以看出,多变量判别法和财务综合评价法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操作较为容易,但是不能够很好地对财务风险未来的变化进行测评;而运用计算机技术结合大数据的趋势分析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动态的评价,但是操作较为复杂,没有相关知识的人很难操作,另外上面的方法都较少关注到管理者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不便于管理者直观地了解不同风险容忍程度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损失的大小[4]。
最近几年间,公司财务和金融工程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中,学者们借助于在险值这一概念,分别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评价指标,一个是在险盈余(Earning at risk),简称EaR;另一个是在险现金流(Cash Flow at Risk),简称CFaR[5]在一定置信水平下,通过这两项指标可以表征企业在未来某一时间段可能出现的收益或者现金流的最大缺陷额[6]这个方法具有VaR模型的优点:可以动态衡量风险大小,并充分结合风险发生概率及损失规模大小两个因素,能够告知管理者在不同置信区间下,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及可能出现的最大损失额度,这便于管理者明确风险级别,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或化解;而且该方法操作性强,对操作者没有很强的技术要求;最后在险值法通过建立相应的映射模型还可以找到显著的风险因子及其影响系数,如此一来,在对企业收益和现金流的管理中,就能够明确哪些宏观经济和市场变量对收益和现金流有影响,从而便于管理者对于这些因素进行事前的重点监管和控制从而降低财务风险[7]目前在险值法已经逐渐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并运用各种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8][9]综上可知,在险值法能够较好地克服前面提到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
鉴于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期望能够通过该方法,构建相应的在险值评价模型,以便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展开评价,从而准确把控现阶段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状况三实证分析(一)研究思路和样本数据选择由于受限于财务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目前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前文也提到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盈利能力是很重要的,根据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达到相关要求会被ST警告,而ST警告会对市场释放相关的信号,该企业目前经营管理存在问题,这不仅会使投资者丧失信心也会影响该银行在大众心中的形象,严重的会失去储户引发信用危机所以本文首先利用在险值的方法测算上市商业银行的在险盈余,对目前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然后根据上面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可知,了解盈利能力同时应该还要关注财务状况,特别是现金流的情况没有良好现金流支撑的利润是不能持久的,所以在前述在险盈余的基础上,再对商业银行的在险现金流进行测评;最后结合两者的分析结果,对商业银行目前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商业银行提出相应的建议现阶段,中国16家商业银行在深交所及上交所上市,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南京银行、建设银行、宁波银行。
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它们分别于2010年7月和8月上市)在2009年之后上市,暂时不纳入统计,剩余14家银行中,由于北京银行数据难以获得,因此也剔除在外对剩余13加银行进行分析,相关数据是收集整理了2010年到2014年的季度财务数据有关银行自身因素的数据主要来源是WIND数据库和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季度财务报告,宏观数据的来源主要是中经网络统计数据库二)构建上市商业银行EaR测量模型1.EaR的定义及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