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多因素交叉影响的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及动力机制研究.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190404407
  • 上传时间:2021-08-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3.58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多因素交叉影响的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及动力机制研究 张帆摘要: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创新的激励受着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的创新驱动力源于企业增加利润和降低成本的激励,外在的创新激励主要源于政府补贴、创新模式、市场结构、溢出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会交叉影响着创新激勵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以及它们的交叉影响关系,论证了技术创新激励的传导机制,揭示了影响技术创新的机理分析了不同创新模式下各个激励因素的影响强度,比较了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创新模式激励的差异,得出了在各种情形下的相关结论,对所得的结论进行了理论解释,并据此得提出了有关创新激励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市场结构;政府补贴;溢出效应;创新模式;R&D投入;激励机制:A:100228482017(06)006712一、 引言自熊比特提出创新问题之后,随着对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认识到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过程涉及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与配置方式、结构差异等构成了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涉及多个不同的创新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与学习,呈现出非线性、网络化的创新模式[1]。

      纳尔逊、温特[2]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创新活动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随后,伦德瓦尔[3]认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受国家政策、支撑体系的影响,创新活动是不同主体与其他多种因素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过程更趋动态化、综合化、集成化,强调要重视对创新支撑环境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关注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问题,研究更加具体微观化,诸如创新的驱动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创新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一般认为企业创新动力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政府补贴、创新模式、市场结构、溢出效应等,而这些因素对企业创新有着如何的影响?学者们分别进行了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补贴政策与企业研发(R&D)投入关系的研究,二是不同市场结构中企业R&D投入的研究,三是利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企业R&D投入中的竞争关系及不同创新模式对R&D投入的研究一)政府补贴与企业R&D投入关系的研究为了鼓励企业增加R&D投入,政府对企业的研发行为进行补贴已成为国际惯例但政府补贴是否就一定能促进企业增加R&D投入,政府补贴对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R&D行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补贴的效果,国内外关于政府补贴对于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不尽相同,国外学者对于政府补贴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企业由于获得政府的补贴,政府研发资助行为会对企业R&D投入具有互补效应和产生正向影响,政府补贴能够补充企业自身所缺乏的创新资源[3],从而降低企业自身创新努力的边际成本和不确定性,分散企业创新活动的风险,企业有更大的积极性从事创新,代表性研究者主要有Busom[4],Lee[5]等。

      二是由于政府补贴缺乏事后的监管或惩罚措施,可能会对研发的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减少研发资金的投入,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入具有替代效应,即政府研发资助会减少企业R&D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代表性研究者主要有Wallsten[6],Almus & Czarnitzki[7],Gonzlez & Paz[8],Hussinger[9],Lach[10];三是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存在行业上的差异,如Holger Gorg、Eric Strobl的研究等[11]由于政府研发补贴存在着“激励”和“挤出”的双重效应因此,其总效应如何,并无一致性的结论为此,国内陈玲、杨文辉[12]采用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2年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政府的研发补贴对企业自主研发支出产生显著的激励作用毛其淋、许家云[13]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与生存分析方法系统地评估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微观效应,得到了补贴强度的“适度区间”唐书林、肖振红、苑婧婷[14]从系统演化视角建立了基于研发投入、政府补贴和税收补贴3种不同经济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上市公司自主创新的国家激励扭曲的原因。

      杨洋、魏江、罗来军[15]从资源获取和信号传递的角度实证剖析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如何利用政府补贴进行创新,以及要素市场扭曲对政府补贴有效性的调节效应傅利平、李小静[16]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年度面板数据对政府补贴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制和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长期来看其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王一卉[17]在所有制、企业经验和地区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运用中国高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作用赵中华、鞠晓峰[18]以我国22家上市军工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技术溢出与政府补贴对于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唐清泉、卢珊珊、李懿东[19]以国家创新系统为背景研究了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与政府R&D补贴的角色定位,认为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政府间接补贴是更有效的方法钱昇、武健[20]的研究表明,直接与间接补贴都能激励企业的R&D行为,但政府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比直接补贴效果更有效李敏、刘青[21]研究了技术创新补贴和碳税约束下政府与企业行为博弈吴晓园、丛林[22]基于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R&D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影响。

      安同良[23]建立了一个企业与R&D补贴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动态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刻画了企业获取R&D补贴的策略性行为及R&D补贴的激励效应,等等二)不同市场结构中企业R&D投入的研究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存在差异,也会影响到政府的补贴效果处于不同市场结构中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也有着不同的市场行为,一直以来,有关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经常被学者们所讨论,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以Shumpeter[24]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垄断有利于技术创新;以Arrow[25]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竞争有利于技术创新;还有一种认为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是一种倒U形关系[26]随着研究的深入,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的非单调性的“倒U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当集中度比较低时,随着集中度的上升,企业R&D投入会上升,当集中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创新开始下降[27]为此,陈林、朱卫平[28]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创新、市场结构与行政进入壁垒问题,验证了熊彼特假说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大的行政进入壁垒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成立;国有经济比重小的自由市场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倒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不成立,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Mansfield[29]、Kraft[30]、Geroski[31]等人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与研发强度正相关但是,市场结构和创新投入之间可能并不是这种简单的线性关系,有时候可能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并相互决定但是另一个关于集中度与创新关系的更为复杂的研究是Nickell[32]提出的,他强调“集中度与产品差异化的互动作用对研发支出的影响”,认为创新与集中度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因为高的集中度与丰富的技术机会是大体一致的国内学者孙早、刘李华、孙亚政[33]利用中国内地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发现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偶然联系,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变量都是由一个由很多其他变量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内生决定的endprint(三)企业R&D中博弈竞争关系及不同创新模式对R&D投入的研究较早建立博弈模型并对研发投入进行研究的是DAspremont.C和Alexis Jacquemin[34],他们利用一个双寡头非锦标赛模型(简称AJ模型),分析了存在技术溢出时,竞争与合作对企业R&D投入水平、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发现当研发的溢出效应足够大时,合作型创新比竞争型创新更能促进技术进步。

      这一发现引发了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创新投入的热潮随后一些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以上模型进行了拓展陆菁、刘毅群[35]构建了一国的创新增长模型,刻画了知识外部性、竞争与创新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张春辉、陈继祥[36]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大多是对不同的情景下从不同的角度对单因素对创新影响的研究,且大多是根据相关工业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而研究多因素下联合作用的影响较少,且相关影响创新的机制和机理研究较少,本文主要考察当行业的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时,政府补贴会对企业的R&D投入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时,在不同的溢出效应下,政府应该提供怎样的最优补贴率,政府补贴、溢出效应、市场结构等因素聯合作用下对企业的创新激励又有什么影响,不同的创新模式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会有什么不同,等等搞清这些问题对于理清和理解创新激励机制和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及政府的创新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正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而做以研究其实,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创新激励受着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的创新驱动力源于企业增加利润和降低成本的激励,外在的创新激励主要源于政府补贴、创新模式、市场结构、溢出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会交叉影响创新激励,因此需要对多因素影响下的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进行研究,分析多因素交叉影响的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的传导机制。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建立博弈模型研究在无政府补贴和政府提供补贴时市场结构的变化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并重点分析在政府提供补贴时企业之间的R&D竞争和R&D合作之间存在的差异,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为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路径决策提供思路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本文在AJ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市场集中度来衡量市场结构,并用行业中企业的数量n描述市场的竞争程度,表示行业中企业数量n越少,市场越集中,反之越竞争,同时加入政府补贴变量,从而研究在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政府补贴、创新模式、市场结构、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关系二、 模型设定本文建立的模型是在DAspremont and Jacquemin(1988)模型上所做的一个扩展,不同的是我们考察了同一行业中的n个企业,用以衡量行业集中度的差异,同时加入了政府补贴变量一)基本假设1.我们仅考虑国内市场,假设国内有n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成本对称的厂商,都生产同质的产品,面临线性的、标准的逆需求函数:P=1-Q=1-(q1+q2+…+qn)=1-∑ni=1qi,(i=1,2,…,n)(1)式中,P是产品的市场价格,Q是市场的总产量,qi为厂商i的产量。

      2.企业的创新是研发活动的结果因此创新激励的度量可用R&D的投入或支出来度量,在本文中将创新和研发等同看待假设市场上的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从事相同的R&D活动假设R&D活动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厂商可以从其他厂商的R&D中受益,厂商的单位成本函数为:Ci=C-xi-β(x1+x2+…+xi-1+xi+1+…+xn)=C-xi-β∑nj≠ixj,(i=1,2,…,n)(2)式中,xi是厂商i的R&D努力水平,也可以用来表示厂商i的R&D的投入水平,β是溢出率,β∈[0,1],β=0表示不存在溢出效应,β=1表示完全溢出,C是从事R&D活动之前厂商的单位产品成本,C<1R&D活动的成本是R&D水平的二次方函数,即:R=12x2i,(i=1,2,…,n)(3)3.假设政府可对厂商的研发产出进行补贴,补贴率为R&D活动的成本的比率,用s表示,s∈[-1,1],当s=0时,表示不存在政府补贴,当s<0时,表示政府对企业研发征税,厂商的利润函数可表示为:πi=(1-Q-Ci)qi-12(1-s)xi2i=1,2,…,n(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