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线与角.doc
24页第二单元 线与角一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1.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认识角及直角、锐角、钝角二年级下)2.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 平行线和垂线的认识· 平角、周角的认识· 用量角器量角、画角3.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等四年级下)二 单元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渗透分类思想2.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 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三 单元教学重点1. 会认、画直线、射线、线段,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线段2. 绘画平面上的平行线、垂线3.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四 单元教学难点1. 用三角尺画平面上的平行线、垂线的方法2. 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五 单元课时安排(11课时)1. 线的认识 …………………………………………………………… 1课时2. 平移与平行 ………………………………………………………… 2课时3. 相交与垂直 ………………………………………………………… 2课时4. 旋转与角 …………………………………………………………… 1课时5. 角的度量 …………………………………………………………… 1课时6. 画角 ………………………………………………………………… 1课时7. 练习二 ……………………………………………………………… 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总时数课 题线的认识教学时数1主备教师张培茹教学目标和要求1. 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并了解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2. 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4. 经历“看一看”“认一认”等数学活动,借助实际情景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难点:能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教学方法操作、讲授、练习作业设计教具准备 直尺、线绳、课件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线段 射线 直线 线段AB 或BA 射线AB 直线AB或BA教学后记西航三校电子教案(首页)教学过程一 看一看1. 课件 出示情境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中主要画的是什么 2. 你对图中的“斑马线”、“射灯的光线”、“铁轨”有什么感受,说一说二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1. 线段、射线、直线(1) 线段 (2) 射线 (3) 直线 · 线段不能向两 · 射线可以向一 ·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端无限延伸 端无限延伸。
· 线段是可测量 · 射线是不可测 · 直线是不可测的 量的 量的· 线段有两个端 · 射线有一个端 · 直线没有端点 点2. 表示法· 线段AB或 · 射线AB · 直线AB或 线段BA 直线BA 三 画一画、说一说1. 请你在纸上任意取一点,过这一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直线?(1) 学生操作2) 总结,得出结论:过平面上的一点有无数条直线2. 请你在纸上任取两点,过这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直线?(1) 学生操作2) 总结,得出结论:过平面上的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3. 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P17 2)(1) 学生观察思考后,再操作2)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3) 总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四 课堂活动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在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 修 正 栏西航三校电子教案(首页)授课时间教学总时数课 题平移与平行(1)教学时数2主备教师张培茹教学目标和要求1、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 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3、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经历试一试、折一折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平行线难点: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方法操作、观察、讲授、练习作业设计教具准备 方格纸、彩笔、长方形纸、课件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教学后记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课1. 课件出示P18双杠与铅笔平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你对“双杠”的两个横杆、“铅笔”平移前后的两条线条有怎样的感受2. 教师综合学生的体验,总述:互相平行二 找一找、描一描1. P18 1图(1)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线段,找一找“哪两条线段是互相平行 的”,并将两组平行线段用不同颜色描画出来2) 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听3) 集体交流展评2. P18 2(1) 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中哪两条线段是互相平行的2) 请将平行线用彩笔描画出来3) 集体交流展评三 折一折、说一说1. 请你将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想怎样折就怎样折),再将纸打开2. 找一找,说一说(同伴)哪些折痕是互相平行的,指给你的同伴看3. 集体交流展评。
四 找一找、说一说1. P19 “说一说”(1) 学生独立找出平行线2) 同伴交流3) 集体交流欣赏2. 你还能说说生活中的互相平行的线吗?试一试五 课堂活动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在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 修 正 栏西航三校电子教案(首页)授课时间教学总时数课 题平移与平行(2)教学时数3主备教师张培茹教学目标和要求1. 借助实际情境进一步认识平行线2. 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平行线的含义难点:掌握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方法操作、观察、讲授、练习作业设计教具准备 三角尺、直尺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教学后记教学过程一 说一说,下面图中哪些线是相互平行的课件出示)二 画平行线1. 教师演示画法及步骤(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 第一、二幅图教师演示,学生观察2) 第三、四幅图教师演示指导,学生模仿完成2. 学生尝试操作(1) 三人板演操作,集体观察、校正、欣赏2) 学生独立尝试(同伴互助校正),教师巡视指导每人画三组平行线三 练习巩固(P20 2)1.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2. 作品展示,集体评议欣赏四 课堂活动总结、评价1.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说一说2. 在学习活动中,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3. 你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修 正 栏西航三校电子教案(首页)授课时间教学总时数课 题相交与垂直(1)教学时数4主备教师张培茹教学目标和要求1.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线2. 能用三角尺画垂线3. 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垂直难点:能用三角尺画垂线教学方法操作、观察、讲授、练习作业设计教具准备 三角尺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画垂线: 教学后记教学过程一 认识相交与垂直1. 回顾平行线的特点与画法2. 认识“相交” 3. 认识“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二 垂线画法指导1.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1) 教师演示指导(学生模仿操作) (2) 学生尝试操作任意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2.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 教师演示指导(学生模仿操作)(2) 学生尝试操作· 一名板演操作,全体观察、评议·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三 学生练习(P23 2)四 课堂活动总结、评价1.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说一说2. 在学习活动中,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3. 你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修 正 栏西航三校电子教案(首页)授课时间教学总时数课 题相交与垂直(2)教学时数5主备教师张培茹教学目标和要求1. 会用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 知道点到直线间垂线段最短,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垂直的含义,能用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难点:能根据线与线或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方法操作、实践作业设计1.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具准备 三角尺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点到直线间垂直的线段最短 教学后记教学过程一 回顾复习1. 说一说:平面上两条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互相平行 ·相交 互相垂直2. 画一画(1) 画平行线 (2) 画垂线· 点在直线上 · 点在直线外 二 探究1. 小明要由点O处出发到“直线AB”的河流岸边去看风景你认 为他可以怎样走?怎样走比较近? (1) 学生猜测(画图说明)2) 画一画、量一量(验证)3) 总结、说明:点到直线间垂直的线段最短2. 画一画(P23 小实验的左图)1)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