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湖北名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7页2025届湖北名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09年四川卷)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之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2.近代前期,面对西方列强的屡屡侵犯,龚自珍与魏源分别代表了两种态度: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
两人的思想都A.侧重于引导国人关注世界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D.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3.美国政府和俄国政府没有参加这次英法的冒险,但他们派出代表参与“和平的示威”这次“冒险”的结果之一是签订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得狂潮,1899年美国向英、德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随后又增补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该政策A.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B.促使列强宰割中国同盟的形成C.致使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 D.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 “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白居易的这首《盐商妇》反映的现象包括①盐铁收益主要归州县 ②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③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 ④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汉武帝时,桑弘羊主持财政,首次实行平准政策,“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
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材料表明汉代平准政策A.使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导致百姓赋税负担更加沉重C.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 D.政府专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7.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最为一致的是A.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C.资本主义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8.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A.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 B.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C.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 D.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9.有学者指出,苏联的现代化不可能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该学者意在强调A.苏联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不同B.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C.苏联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D.苏联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10. “文艺复兴艺术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种宗教艺术”,不仅仅指它所表现的主要是宗教因素,而且指它所张扬的主要是基督教信仰。
仅以绘画作品为例,1420—1539年的意大利,注明日期的图画共有2033件,其中87%是宗教画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A.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情怀 B.注重宣扬宗教的权威C.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宗旨 D.孕育享乐的现实主义11.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文言文、汉字等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以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12.如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的封面,反映了柏林墙给德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柏林墙有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长城和柏林墙,下列说法比较贴切的是A.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设施,为抵御游牧民族的铁骑而建B.柏林墙是现代德国分裂标志,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建C.长城是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标志,柏林墙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征D.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军人的沉浮材料一 君主专制建立后,军人地位日趋下降,并逐渐成为人所不耻的贱民阶层在民众心中逐渐养成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日常心理材料二 近代以来,军人一下子活跃和突出出来,成为社会风云人物,站在了时代的潮头。
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几乎都同军事有关军人者,据国家最重要之地,则亦为国家最优遇者 ——以上摘自《新制度与大革命》问题:(1)君主专制建立后,军人为什么逐渐成为人所不耻的贱民阶层?(2)列举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与军事有关事例各一个3)近代以来,导致军人站在时代潮头的原因有哪些?14.(20分)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方面组建远征军1942年1月4日,日军开始进攻缅甸,英缅军节节败退,日军迅速进逼仰光英方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在英缅军总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中国远征军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的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排除ACD2、D【解析】材料“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表明两人的思想都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故D正确;龚自珍的思想侧重于“反求诸己”,魏源着眼于“知彼”,故A错误;龚自珍与魏源都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主张也没有脱离自身阶级局限,故B错误;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且认为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是“体”,这与题干中龚自珍的思想不符,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解题的关键是对“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的分析理解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3、B【解析】根据“英法的冒险”可知,这是英法联合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故B正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不符合“英法的冒险”,排除A;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不符合“英法的冒险”,排除C;1900年英、法、美、俄、德、日、意、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之后签订《辛丑条约》,不符合“美国政府和俄国政府没有参加”,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英法的冒险”“美国政府和俄国政府没有参加”,联系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分析解答4、B【解析】据材料“1899年美国向英、德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随后又增补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899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内容是列强在华“机会均等、利益均沾”,促使列强宰割中国同盟的形成,B正确;义和团运动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而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因为当列强瓜分中国时,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A错误;《辛丑条约》致使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C错误;“门户开放”政策使列强对中国侵略加深,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错误。
5、B【解析】根据“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可得出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而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故B项正确;盐铁收益主要归国家,且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CD项6、C【解析】材料中“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明确说明桑弘羊平准政策的作用,即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C正确;平准物价,与商民争利,是重农抑商的表现,排除A;平准政策涉及商业,百姓赋税负担主要是农业,两者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B;汉代专卖主要是盐铁官营,平准政策不属于专卖政策,排除D7、C【解析】材料中“资本主义的逻辑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 整个世界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可见作者强调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即“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作用,没有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故A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故D项排除8、B【解析】根据材料“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可知,民间契约的订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对民间订立的买卖、租佃等的政府态度,故A选项错误;“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中的“完全符合”表述绝对化,故C选项错误;题干强调是民间契约订立过程中的特点,没有体现订立民间契约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
9、B【解析】据材料“苏联的现代化……,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可知,由于当时苏联面临的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这说明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苏联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C错误;据材料“苏联的现代化……,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可知,由于当时苏联面临的外部形势,决定它的工业化道路,没有体现其“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D错误10、B【解析】据材料“文艺复兴艺术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种宗教艺术,不仅仅指它所表现的主要是宗教因素,而且指它所张扬的主要是基督教信仰仅以绘画作品为例,14。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