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2022年五年中考物理汇编(北京):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pdf

31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446812648
  • 上传时间:2024-04-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63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0 5 透镜及其应用Q0Q1、(2022 北 京T 7)小京通过焦距为IO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IOCm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像是正立的,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该凸透镜焦距为IOCm,所以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IOC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2018 北 京 T10)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IoC 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FUlIHIFuIIHTI川 川 IFnInHFuIHnInllII川FiIIIniFnWlIr 川 川IFnIl川 I6cm 10 20 30 40 50 加 70 80 90 10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答案】C【解析】A.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的像,说明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A错误;B.凸透镜成实像时,都是倒立的,成虚像时是正立的,如图成的是实像,是倒立的,故B错误;C.由图知,物距位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故C正确;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投影机的成像特点,而照相机利用的是成缩小实像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C.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3、(2021 北 京T21)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 图 所 示.此 时 奶 奶 看 到 的 是 一 个、放大的虚像。

      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IO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 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选 填“左”或“右”)侧用 眼 睛 观 察 蜡 烛 烛 焰 的 像.该 像 (选 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A B CI Jl11J11111li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Ii j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cm 10 20 30 40 5)60 70 80 90 100个、【答案】正立 C 左 不能【解析】1 小航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内,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2 3 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I O C 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C三点,让透镜到蜡烛的距离小于I O C m,即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然后再和看放大镜一样,从透镜的左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4 由于放大镜成的是虚像,不能成在屏上,该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4、(2 0 2 0 北 京 T 2 9)某同学利用焦距为V的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1)由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 距 和 像 的 大 小 变 化 情 况 是;(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力的凸透镜 fiyi),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侧移动.【答案】.都变大(2).左【解析】(1)1观察甲、乙、丙三个图的实验现象发现,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靠近凸透镜时,即物距缩短,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像距变大,且光屏上成的像变大.(2)由图乙可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即yln2凹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力的凸透镜(i M),焦距变小了,相当于物距变大,要想在光屏I: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左移动5、(2019 北 京 T 3 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IO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1)上 述 光 屏 上 所 成 的 像 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 用,透镜B能用来矫正_ _ _ _ _ _ _ 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答案】(1).缩小(2).发散(3).近视眼【解析】(1)凸透镜焦距为IoCm,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物距为30 cm,则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2)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延迟了光线的会聚作用,即透镜B 时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透镜B 是凹透镜;透镜B 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阿D l年 模 拟 新 题,一、单选题1.(2022北京VO1中学二模)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白塔和景物在水中的倒影B.街角凸面镜扩大视野C.用放大镜看中国地图D.墙上的手影【答案】C【解析】A.白塔和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A 不合题意;B.街角处凸面镜能扩大视野,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中国地图,属于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D.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2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三模)图所示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手影C.放大镜叉鱼【答案】D【解析】A.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B.叉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故 C 不符合题意;D.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 D 符合题意.故选D.3.(2022北京丰台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5cmB.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将无法看到完整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A B.由图可知,物距w=50.0cm-35.0cm=15.0cm像距v=80.0cm-50.0cm30.0cm则uv15.0cm2(2)由和得到7.5cm15.0cm该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5 c m,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应用此原理,故 A B错误;C.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能通过其他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 C 错误;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 D 正确.故选D.4.(2022北京平谷二模)下列光学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D.我们看到雨后空中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答 案】A【解 析】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符合题意;B.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需要加凹透镜进行矫正,所以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我们看到雨后空中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选A.5.(2022北京顺义二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 于 光 的 反 射 形 成 的 是()A.日辱上呈现针的影子放大镜把字放大B.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出现彩虹【答 案】B【解 析】A.日愚上呈现针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雨后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2022北京朝阳二模)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乙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20CmB.若将光屏取走,则蜡烛不能通过凸透镜成像C.若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将蜡烛适当向下移动,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D.当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若不改变光屏的位置,可在凸透镜前再放一个凸透镜,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答案】C【解析】A.根据甲图可知此时物距“为:u=50.0cm-35.0cm=15.0cm此时像距V为:V=80.0cm-50.0cm=30.0cmw 2f1故7.5cm v/v 15.0cm,故A错误;B.若将光屏取走,此时凸透镜仍成实像,光屏的作用只是承接像,与是否成像无关,故B错误;C.若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像载光屏的位置偏下,可将蜡烛适当向下移动,使像向上移动呈现在光屏中央,故C正确;D,将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为:u=50.0cm-20.0cm=30.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变大,像距变小,若不改变光屏的位置,可在凸透镜前放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增大像距,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故D错误.故选C.7.(2022北京石景山二模)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照镜子时人越靠近平面镜,在镜中所成的像越大C.远视眼镜是用凹透镜制成的D.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答案】D【解析】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像,故人越靠近平面镜,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C.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需要增强对光的会聚作用,所以远视眼镜是用凸透镜制成的,故C错误;D.白光发生色散变为七种色光,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复色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正确.故选D.8.(2022北京大兴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露珠把叶脉放大了B.利用后视镜扩大视野C.利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D.K烛焰通过小孔在屏上成像【答案】B【解析】A.露珠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露珠把叶脉放大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A不符合题意;B.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利用后视镜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现象,故 B 符合题意;C.凹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利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由广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22北京房山二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答案】C【解析】A.故宫角楼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B,草坪上的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C.人透过水球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符合题意;D.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