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家庭系统疗法课件.ppt

6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70518853
  • 上传时间:2024-08-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66K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疗法的基本概念系統疗法的基本概念n n這是以整個家庭系統为治疗对象的療法這是以整個家庭系統为治疗对象的療法n n利用被标示為利用被标示為“ “病者病者” ”的症状行为,來观察被擾動了的家的症状行为,來观察被擾動了的家庭系統庭系統n n固有结构、固有结构、n n情感等级和情感等级和n n行为模式行为模式n n主要是帮助家庭改善沟通、建立有效的互动方式、降低内部主要是帮助家庭改善沟通、建立有效的互动方式、降低内部张力张力(zhānglì)(zhānglì)、和促进健康家庭應有的功能和促进健康家庭應有的功能第一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n n一,针对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互动沟通与互动关系,而不看重(kànzhòng)(kànzhòng)个人(被標示為“病者”)的问题行为n n二,从家庭系统系统的角度去解释个人的症状与成员间的关系n n三,以整个家庭的改变来促使个人的改变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疗法的特點有三:第二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的特徵系統的特徵n n一,结构:整個系統一,结构:整個系統 systemsystem可分為不同的分系可分為不同的分系 subsystems subsystems n n二,功能:多个分系相互依賴、补充二,功能:多个分系相互依賴、补充(b(bǔ ǔchōng)chōng)、、制约,制约,構構成整個系統的功能成整個系統的功能n n三,界線:在家庭系統中,分系间雖有三,界線:在家庭系統中,分系间雖有界線的劃界線的劃分,但在对外方面有完整性分,但在对外方面有完整性 integrityintegrity的表的表現,而對內有自身平衡現,而對內有自身平衡self-equilibrium self-equilibrium 的的傾向。

      傾向n n四,个性:每個家庭系統都有不同的分化程度四,个性:每個家庭系統都有不同的分化程度differentiation/polarization differentiation/polarization 和规则和规则 rulesrulesn n五,角色:成员在家庭功能中有不同的职责五,角色:成员在家庭功能中有不同的职责第三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的本有功能系統的本有功能n n一,一,平衡机制平衡机制平衡机制平衡机制 equilibrium mechanismequilibrium mechanism來保持系统來保持系统(xìt(xìtǒ ǒng)ng)内部的稳定:如过弱,系统内部的稳定:如过弱,系统(xìt(xìtǒ ǒng)ng)會會缺乏秩序、没有安全感;如过强,會缺少缺乏秩序、没有安全感;如过强,會缺少变化、形成问题行为或病态的出現变化、形成问题行为或病态的出現n n二,二,变化机制变化机制变化机制变化机制 change mechanismchange mechanism來应付内外干扰:系统需要打破和改变原來应付内外干扰:系统需要打破和改变原 有的平衡有的平衡和秩序,给系统带来活力和适应和秩序,给系统带来活力和适应 能力。

      能力第四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療法的觀點系統療法的觀點n n一,家庭系统一,家庭系统(xìtǒng)(xìtǒng)療法是一种观察性的療法療法是一种观察性的療法n n二,觀察在家庭系统中的行为交互性二,觀察在家庭系统中的行为交互性interactioninteraction、、回彈性回彈性resilienceresilience、、共时性共时性synchronizationsynchronization、、循环性與双循环性與双向性向性cyclical and bi-cyclical and bi-directional naturedirectional nature等n n三,觀察问题如何成為事实一是觀察系统中所發生三,觀察问题如何成為事实一是觀察系统中所發生的问题的问题 whatwhat,二是觀察系统如何出了问题,二是觀察系统如何出了问题whywhyn n四,注重個人生命故事的描述(三個要素)与如何共四,注重個人生命故事的描述(三個要素)与如何共同同创造生命创造生命n n五,直线性五,直线性 linear linear 思维与系统性思维同樣重要(可思维与系统性思维同樣重要(可简单、可复杂)简单、可复杂)第五页,共六十九页。

      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疗法適用於:系統疗法適用於:n n一,各种家庭中的精神或心理问題n n二,不良的亲子关系n n三,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n n四,婚姻中的情感冲突n n五,家庭周期变化所發生的特殊问题(wèntí)(wèntí)n n六,各种突如其來的緊迫事件对家庭的冲擊第六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治疗的規則系統治疗的規則n n签订治疗协定:取得家庭成员的认可n n配備会谈:绘制家谱图、了解(li (liǎ ǎojiě)ojiě)来访者的背景和記錄被標示為“病者”的治疗经历n n治疗性的会谈:对家庭各成员作个别访谈,並安排家庭作业和确定回访日期n n长间隔、短疗程:每月一次,一次50分钟第七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系統疗法家庭系統疗法(liáo f(liáo fǎ ǎ) )的发展過程的发展過程五十年代:n n诺伯特.威纳威纳 Norbert Wiener(1894-1964) 率先应用cyberneticscybernetics和““系统系统””的控制與溝通,提出反馈反馈feedback、互惠互惠reciprocity (如:A作用于B,而B又反作用于A) 、交流交流偏异exchange bias等等概念n n伯温Murray Bowen是家庭系统理论的創始人,視家庭系統為一體情緒單位視家庭系統為一體情緒單位,致力研究“寄生式”的母子(mǔ zǐ)(mǔ zǐ)互动关系。

      他的理論是精神分析(強調自我、代际问题及过去经历)和系统论思想(着眼于此时此地构建着的交互作用)之间的结合第八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五十年代:n n约翰.贝尔 John Bell 开始家庭会谈來治疗患有精神病的儿童n n那萨.阿克曼 Nathan Ackerman 出版了《家庭生活的心理(xīnlǐ)(xīnlǐ)动力学》一書n n利兹 T. Lidz et al提出了婚姻分裂婚姻分裂schism (嚴重的慢性不平衡不平衡和不和諧)和婚姻倾斜婚姻倾斜 skew(雖有相對平衡,但婚姻已被扭曲扭曲了)的婚姻互動模式第九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解釋利兹解釋利兹 T. Lidz T. Lidz 提出的兩個情況提出的兩個情況:  : n n婚姻分裂婚姻分裂婚姻分裂婚姻分裂——有些父母亲互相疏远,满怀敌意地互相有些父母亲互相疏远,满怀敌意地互相競争,试图从孩子那里夺得孝顺、忠诚競争,试图从孩子那里夺得孝顺、忠诚(zhōngchéng)(zhōngchéng)、、亲近、同情和支持亲近、同情和支持 (marital schism)(marital schism)n n婚姻偏斜婚姻偏斜婚姻偏斜婚姻偏斜——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中的一方(通常是母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中的一方(通常是母亲)亲) 常常显示出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方式來支配家庭,常常显示出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方式來支配家庭,而父母中的另外一方則常显出依赖、软弱、和逆来而父母中的另外一方則常显出依赖、软弱、和逆来顺受,并且让孩子视此为正常。

      這是直线因果思维顺受,并且让孩子视此为正常這是直线因果思维扭曲了的后果,缺乏了循環因果思維扭曲了的后果,缺乏了循環因果思維 (marital skew)(marital skew)第十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六十年代:n n控制论cybernetics、反馈 feedback 论、系统 sytemic 论进一步地被運用n n精神分析出现了客体关系客体关系理论(l (lǐ ǐlùn)lùn)object relations theoryn n贝特生 Gregory Bateson(加州 Palo Alto 小組)提議双重束缚双重束缚理论 double-bind theory, 孩子做什麼都不能令父母滿意, 變成不良家庭关系中的代罪羔羊,精神分裂症可能因此而生症狀是系统的不健全而不是源於個體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第十一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六十年代:n n米纽琴(Salvador Minuchun)) 的结构家庭治结构家庭治療療 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提出分系subsystems (“病者”)的界线、 权利(quánlì)(quánlì)等级与互动模式等等概念n n概念引致家庭疗法多了几个重要概念:家庭规则(界线)、動态平衡動态平衡 homeostasis、多餘信息 redundant information、对称性或互补性关对称性或互补性关系系 symmetrical or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和循环因果circular epistemology/causality(系統與分系的因果關係)。

      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第十二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系統疗法家庭系統疗法(liáo f(liáo fǎ ǎ) )的发展過程的发展過程七十年代:七十年代:n n從结构主义從结构主义 structuralismstructuralism、建构主义、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constructivism和存在和存在主义主义 existentialism existentialism 的影响,引進了的影响,引進了Virginia Satir Virginia Satir 沙維雅沙維雅沙維雅沙維雅的的体验式治疗体验式治疗体验式治疗体验式治疗experiential therapyexperiential therapy,用迅速、准确,用迅速、准确(zh(zhǔ ǔnquè)nquè)的的直直直直觉觉觉觉处理矛盾信息,处理矛盾信息,促进交流促进交流促进交流促进交流,形成,形成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人道主义 humanism humanism 模式 n nPalo AltoPalo Alto小组的特點:悖论干預小组的特點:悖论干預 paradoxical intervention paradoxical intervention 來來控制治療師與家庭的複雜關係(家庭期待改變,但治療控制治療師與家庭的複雜關係(家庭期待改變,但治療師反為毫不着急,反給他們矛盾信息,例如讚賞師反為毫不着急,反給他們矛盾信息,例如讚賞“ “病者病者” ”的的“ “病症病症” ”)) 、循环互動、循环互動 interactive circularityinteractive circularity、与注重、与注重現实現实 here-and-nowhere-and-now(而少理過去經歷)問題的迅速解決(而少理過去經歷)問題的迅速解決第十三页,共六十九页。

      家庭系统疗法 加州加州 Palo Alto 小組的家庭小組的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療法系統療法n n運用運用殊途同歸殊途同歸 equifinality equifinality 和等能和等能性性 equipotentiality equipotentiality 兩個原兩個原則則, , 迅速的解決家庭問題迅速的解決家庭問題n n例子例子(lì zi)(lì zi): : 妻子投訴丈夫總是妻子投訴丈夫總是“ “大聲罵我,不論我做什大聲罵我,不論我做什麼都不合他的心意麼都不合他的心意 ”而丈夫而丈夫卻卻說他的妻子說他的妻子“ “從未考慮從未考慮過所做之事的後果過所做之事的後果 ” n n當妻子用她的工作獎金買新的窗簾來佈置家庭,丈夫當妻子用她的工作獎金買新的窗簾來佈置家庭,丈夫卻卻認為她不事儲蓄而罵她認為她不事儲蓄而罵她n n治療師指出治療師指出夫妻想法雖不同夫妻想法雖不同,但,但都是整體為家庭好丈夫都是整體為家庭好丈夫可可以看以看新新置置的窗簾的窗簾為為一種家庭投資,一種家庭投資,表示妻子有遠見而讚表示妻子有遠見而讚揚她從此,妻子從此,妻子就對就對家家庭庭的需要的需要更更上上心了心了。

      n n這顯示了兩個原則:殊途同歸和等能這顯示了兩個原則:殊途同歸和等能性的互補性的互補買新買新窗簾窗簾和家庭和家庭儲蓄儲蓄都有同等性能,也可有同一結果(就是都有同等性能,也可有同一結果(就是為家庭而投資)為家庭而投資)第十四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意大利米蘭小組的策略意大利米蘭小組的策略(cèlüè)(cèlüè)家庭療家庭療法法n n這這策略家庭疗法策略家庭疗法策略家庭疗法策略家庭疗法 strategic family therapystrategic family therapy 是隨著與家庭成是隨著與家庭成員的互動(正與負的反馈)而改變治療策略員的互動(正與負的反馈)而改變治療策略n n治療師力求中立治療師力求中立n n假設是假設是: : 不健全的家庭是不健全的家庭是多年來多年來多年來多年來家庭系統中家庭系統中反复循环互反复循环互反复循环互反复循环互動動動動 interactive circularityinteractive circularity 的結果的結果( (引致引致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原因很的原因很多)n n米蘭療法米蘭療法運用運用循環題問循環題問 circular questioning circular questioning 來來引導家庭成引導家庭成員互惠員互惠reciprocityreciprocity、共同、共同(gòngtóng)(gòngtóng)進化,而不是進化,而不是讓讓某分系或某分系或成員單方面控制整個家庭成員單方面控制整個家庭系統系統。

      n n運用悖论干預運用悖论干預 paradoxical intervention paradoxical intervention 來給家人解釋為何來給家人解釋為何“ “病者病者” ”會有如此會有如此“ “病症病症”, ”, 而不是用而不是用來控制治療師與家庭來控制治療師與家庭的複雜關係的複雜關係    第十五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八十年代:八十年代:n n人本主义盛行,信息论引進,不同文化对家庭的影响開始人本主义盛行,信息论引進,不同文化对家庭的影响開始被注意到被注意到n n家庭疗法出现整合与创新:海德堡的系统式家庭治疗,家庭疗法出现整合与创新:海德堡的系统式家庭治疗,Stierlin Stierlin 的代際派遣论的代際派遣论 delegation theorydelegation theory、共同、共同(gòngtóng)(gòngtóng)进化进化 co-evolving co-evolving 与精神动力学与精神动力学psycho-dynamicspsycho-dynamicsn n家庭治疗:未分化、三角关系家庭治疗:未分化、三角关系( (孩子、父和母)、家庭投射、孩子、父和母)、家庭投射、代级压力代级压力 generational pressure generational pressure 与多代与多代 multi-generational 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transmission传递等概念。

      传递等概念n n目標:大多数家庭治疗师所接受的首要目標:大多数家庭治疗师所接受的首要目標是改善家庭内目標是改善家庭内目標是改善家庭内目標是改善家庭内部的交流,其次才是改善个体的功能与症状部的交流,其次才是改善个体的功能与症状部的交流,其次才是改善个体的功能与症状部的交流,其次才是改善个体的功能与症状 第十六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治疗学派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Structural)Structural)n n主要人物:主要人物:Salvador MinuchinSalvador Minuchinn n基本理论:结构:一种基本理论:结构:一种家庭持续作用和调控的互动模式家庭持续作用和调控的互动模式家庭持续作用和调控的互动模式家庭持续作用和调控的互动模式描述语言:僵硬、清晰、含混、灵活、完整、缺陷、描述语言:僵硬、清晰、含混、灵活、完整、缺陷、失功能n n对家庭的描述:边界、权利等级、分系、三角关系、核对家庭的描述:边界、权利等级、分系、三角关系、核心情感、家庭周期心情感、家庭周期n n对症状的理解:是家庭系统的问题,如结构不良、内部情感对症状的理解:是家庭系统的问题,如结构不良、内部情感失衡失衡disequilibriumdisequilibrium、对环境变化错误的应答、对环境变化错误的应答(yìngdá)(yìngdá)方式。

      方式第十七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治疗学派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Structural)Structural)n n治疗技术:参加-描述-干预三個阶段n n七個步骤:参加与接纳、溶入互动、诊断、调整互动、确定边界、打破平衡、挑战(ti(tiǎ ǎo zhàn)o zhàn)改變七步驟n n治疗目的:改变家庭结构:重建边界、权利等级与互动模式n n治疗师位置:较权威,指导式,不適宜情感上卷入第十八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治疗学派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Structural)Structural)符号系统:符号系统:n n———— ———— 僵硬僵硬(jiāngyìng)(jiāngyìng),, - - - - - - - - - - - - 清晰清晰, ,  • • • • • • • • • • • • • • 模糊模糊, ——| |—— , ——| |—— 对抗,对抗, (括符)(括符) 结盟,(箭头)结盟,(箭头) 迂回,迂回,n n   对抗     与  僵硬   对抗     与  僵硬  的關係 的關係   F F父父——| |——M ——| |——M 母母    F F父父   \ \    / / ———— ————     Children Children MM母母 ChildrenChildren孩子孩子 (母與孩子結盟) (母與孩子結盟)第十九页,共六十九页。

      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治疗学派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分析性家庭治疗(分析性家庭治疗(分析性家庭治疗(分析性家庭治疗(Analytic)Analytic)n n主要人物:主要人物:Erik Erikson, Nathan Ackerman, StierlinErik Erikson, Nathan Ackerman, Stierlinn n基本理论:家庭的我与个体的我、客体关系基本理论:家庭的我与个体的我、客体关系n n描述语言:纠结,联盟、替代(寄生式)和家庭动力学描述语言:纠结,联盟、替代(寄生式)和家庭动力学n n对家庭的描述:未分化、低分化,关系补偿、情感阻隔、对家庭的描述:未分化、低分化,关系补偿、情感阻隔、三角關係三角關係n n对症状的理解对症状的理解(l (lǐ ǐjiě)jiě):相互连锁病态、家庭投射并形成多代:相互连锁病态、家庭投射并形成多代传递过程传递过程第二十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治疗学派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分析性家庭治疗(分析性家庭治疗(分析性家庭治疗(分析性家庭治疗(Analytic)Analytic)n n治疗技术:听、共情、解释、维持分析。

      明白症状与家庭行为双向关系、症状的功能、什么担心使家庭停留在冲突中、那些问题与过去的创伤有关、治疗师如何解释重要冲突并行(bìngxíng)(bìngxíng)的婚姻治疗n n治疗目的:将多代关系中的压力与债务意识化意识化消除禁忌与情感联结,促进家庭和个体成长n n治疗师位置:非指导性,投射的容器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治疗学派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体验式家庭治疗(体验式家庭治疗(体验式家庭治疗(体验式家庭治疗(Experiential)Experiential)n n主要人物:Virginia Satir n n基本理论:沟通障碍是家庭困扰的核心,症状是无法鉴定相互关系所致n n对家庭的描述:交流的清晰与含混、缺乏,禁忌与回避,坦诚与开放态度n n对症状的理解:语言与非语言教练系统失衡,无法表述、传递(chuándì)(chuándì)、理解彼此的感觉与体验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治疗学派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体验式家庭治疗(体验式家庭治疗(体验式家庭治疗(体验式家庭治疗(Experiential)Experiential)n n治疗(zhìliáo)(zhìliáo)技术:利用沟通游戏、模拟家庭会谈,家庭塑型、重塑,换位、身体触摸来引发正确的情绪体验。

      n n治疗目的:促进沟通方式,释放焦虑,增强成员间的理解与共情n n治疗师位置:多向结盟,不中立的中立,有时会用命令来控制家庭的行为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新家庭治疗学派新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策略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Strategic)Strategic)n n主要人物:Milan team, Palo team, Steve shazer等n n基本理论:治疗师的悖论情景,解决问题(wèntí)(wèntí)行为所构成的问题(wèntí)(wèntí)差异是信息n n对家庭的理解:非病态化、权利游戏中的正反反方,变化中的家庭与内在和谐n n对症状的理解:所有症状都有功能、构成补偿平衡,用解决问题不当的方式來维持问题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新家庭治疗学派新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策略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Strategic)Strategic)n n治疗技术:简洁、明快、索解seeking meaning取向常用提问-扰动,反常处方atypical prescription、维持症状(zhèngzhuàng)(zhèngzhuàng)、反权利游戏等建构新的问题。

      n n治疗目的:改变固化的反馈系统,澄清症状的意义,打翻原有的稳态,让家庭按照动力学方向來改变n n治疗师位置:維持中立性、指导性和合作性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新家庭治疗学派新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叙事式家庭治疗(叙事式家庭治疗(叙事式家庭治疗(叙事式家庭治疗(Narrative)Narrative)n n主要人物:主要人物:Michaide &Chery White, David EpstonMichaide &Chery White, David Epstonn n基本理论:基本理论:问题的意义是问题的意义是问题的意义是问题的意义是家庭中人家庭中人建构出来建构出来建构出来建构出来的,而非的,而非出於問題出於問題“ “病者病者” ”本身描述的过程完全是建构的本身描述的过程完全是建构的过程n n对家庭的描述:家庭的成員都是共同创作者,包括叙事对家庭的描述:家庭的成員都是共同创作者,包括叙事(xùshì)(xùshì)者(有問題的者(有問題的“ “病者病者” ”)和协同者(其他家人)和协同者(其他家人)注重家庭信念系统与家庭文化的起源注重家庭信念系统与家庭文化的起源。

      n n对对“ “症状症状” ”的理解:所描述的的理解:所描述的“ “故事故事” ”是表达出是表达出家庭中某种观念或文化禁忌、或是信念传递的方家庭中某种观念或文化禁忌、或是信念传递的方式出了錯式出了錯n n在治療過程中,盡量不标签某成員為在治療過程中,盡量不标签某成員為“ “病者病者” ”,只,只理解他为這家庭理解他为這家庭“ “故事故事” ”中的一個角色中的一個角色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新家庭治疗学派新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叙事式家庭治疗(叙事式家庭治疗(叙事式家庭治疗(叙事式家庭治疗(Narrative)Narrative)n n治疗技术包含五步曲:用心听故事(各成員的叙述)、寻找所謂症状、用提问方式來共同创作新的意念、用家庭历史来导向关系的鬆綁、用轉化式的新视觉transforming perspective來重新解释问题的定义和原由n n治疗目的:改译症状的意义、激发(jīfā)(jīfā)新的系统认知与应答行为n n治疗师的位置:表示兴趣來协同叙事者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新家庭治疗学派新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系统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Systemic)Systemic)n n主要人物:主要人物:Haiburge Haiburge 和米蘭小組和米蘭小組n n基本理论:两个系统之间缺乏了信息传递,只能加以擾动;假基本理论:两个系统之间缺乏了信息传递,只能加以擾动;假设主要是循环性设主要是循环性circularitycircularity和中立性;真实並不重要,唯有看情和中立性;真实並不重要,唯有看情景景situationsituation和共时性和共时性synchronizatonsynchronizaton這兩個原则才趨於實際。

      這兩個原则才趨於實際n n对家庭的描述:家庭是自身组织的复杂系统,互动中可有效对家庭的描述:家庭是自身组织的复杂系统,互动中可有效或无效,而家庭中任何构想都是尋找平衡或无效,而家庭中任何构想都是尋找平衡 equilibrium equilibrium 的结果n n对症状的理解:对症状的理解:“ “被害被害” ”人的行为,是維持家庭系統平衡人的行为,是維持家庭系統平衡的要素的要素(yào sù)(yào sù),不應被标签化為病狀不應被标签化為病狀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新家庭治疗学派新家庭治疗学派(xuépài)(xuépài)系统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Systemic)Systemic)n n治疗技术:循环治疗技术:循环(xúnhuán)(xúnhuán)提问、假设提问和差异性提提问、假设提问和差异性提问(通过提问來建构新的家庭现实觀念)、提出问(通过提问來建构新的家庭现实觀念)、提出正面性的赋义与处方、安排家庭作业正面性的赋义与处方、安排家庭作业n n治疗目的:扰动家庭的平衡,用动力学模式來改变家庭,治疗目的:扰动家庭的平衡,用动力学模式來改变家庭,让家庭通过自身组织來创造新的平衡。

      让家庭通过自身组织來创造新的平衡n n治疗师位置:治疗中不忘社会交流,变化中不忘中立,治疗师位置:治疗中不忘社会交流,变化中不忘中立,身在系统中而心在系统外,用身在系统中而心在系统外,用“ “第三隻眼第三隻眼” ”來觀察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整合式的家庭治疗整合式的家庭治疗理论理论(l (lǐ ǐlùn)lùn)与原则与原则n n一,家庭每每存在一种内在结构一,家庭每每存在一种内在结构n n二,也存在一种多輩份(多代)性的连锁二,也存在一种多輩份(多代)性的连锁反应反应n n三,實則上,家庭的沟通模式决定了家庭三,實則上,家庭的沟通模式决定了家庭出问题的模式;出问题的模式;n n四,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是重新建构问题;四,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是重新建构问题;n n五,既然家庭问题是從敘事式引帶出来,故此可五,既然家庭问题是從敘事式引帶出来,故此可以用共同叙事以用共同叙事(xùshì)(xùshì)來創造問題的改变來創造問題的改变n n六,家庭是自行改组的,所以变化是難以预測六,家庭是自行改组的,所以变化是難以预測第三十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整合的家庭治疗整合的家庭治疗治疗师的内在治疗师的内在(nèizài)(nèizài)逻辑逻辑n n一,软化问题,使问题成为一种家庭互动中的行为序列。

      n n二,負起标签“病者”的责任,将“病症”改為“行為”,將“受害人”改為“获益者”n n三,再度引用假设的情景來解釋、描述(miáo shù)(miáo shù)問題的發生,引進循环因果的叙事方式n n四,通过提问、突破视觉的催眠,让家庭看到多种可能性,因而促进新的选择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整合的家庭治疗整合的家庭治疗中国中国(zhōn(zhōnɡ ɡ ɡ ɡuó)uó)家庭治疗特点家庭治疗特点n n一,家庭成员中有不少意愿上的矛盾治療師最一,家庭成员中有不少意愿上的矛盾治療師最好能平衡家庭内的权力,采用多边性的好能平衡家庭内的权力,采用多边性的结盟结盟來处理權力的鬥爭來处理權力的鬥爭n n二,家庭成員往往对治疗师有过高的期望与依赖二,家庭成員往往对治疗师有过高的期望与依赖n n三,父母对子女问题关注过强,很難改变视觉的三,父母对子女问题关注过强,很難改变视觉的盲點盲點n n四,在中國的文化中,疾病的观念四,在中國的文化中,疾病的观念(guānniàn)(guānniàn)已深深的紮已深深的紮根五,普通人很難識別有否变化,也不能久待變化根五,普通人很難識別有否变化,也不能久待變化。

      n n六,更不能按时复诊六,更不能按时复诊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治疗流程家庭治疗流程(liúchéng)(liúchéng)预备性会谈预备性会谈n n一,了解来访者的背景:例如家庭基本一,了解来访者的背景:例如家庭基本情况、主要求助的问题、和家庭情况、主要求助的问题、和家庭發生過發生過的重大事件的重大事件n n二,明暸家庭成员間的关系,包括二,明暸家庭成员間的关系,包括(1)(1)在问题上所持有的立場;在问题上所持有的立場;((2 2)对治療的态度)对治療的态度((3 3)對家庭所持有的价值觀和)對家庭所持有的价值觀和((4 4)在家庭中所顯示的周期)在家庭中所顯示的周期(zhōuqī)(zhōuqī)動态n n三,绘畫家谱圖(见后)三,绘畫家谱圖(见后)n n四,評估家庭動态(參考动力学原則)四,評估家庭動态(參考动力学原則)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流程治疗流程(liúchéng)(liúchéng)家谱图家谱图n n一,符号学(略)n n二,家庭结构:成员、关系、婚姻状态、年龄、教育、职业、疾病史(注重精神、 心理、神经、 遗传等等)和去世者的年代(niándài)(niándài)和原因。

      n n三,家庭实況:代际界限、结盟、三角关系、亲疏、有无代际间近似或跨代 传递、权利等级、个性、信息传递线路、问题发生的关系、背景与功能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治疗(zhìliáo)(zhìliáo)流程流程家庭动力学家庭动力学n n一,系统逻辑(luó jí)(luó jí):非此即彼 與  既…又n n二,个性化: 缺乏   與 明显n n三,关系控制:弱    與 强n n四,疾病观念:受害者 與 獲益者n n五,关系现实: 软 與 硬n n六,时间组织: 异时性 與 同时性n n七,访谈气氛: 顺便   與 严谨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治疗(zhìliáo)(zhìliáo)流程流程首次访谈首次访谈n n一,转诊背景一,转诊背景(bèij(bèijǐ ǐng)ng)?? 11. . 谁建议治療師来访?家人同意否?谁建议治療師来访?家人同意否?2 2,亲友的态度?有否家庭外的帮助者;,亲友的态度?有否家庭外的帮助者;3 3,成員在以往的治疗中,有否得著?,成員在以往的治疗中,有否得著?n n二,何謂问题行为?二,何謂问题行为?  1 1,被标签的病人如何有問題?,被标签的病人如何有問題?  2 2,症状有什麼意义?有無痛苦的体验?,症状有什麼意义?有無痛苦的体验?  3 3,症状的聯繫:是指向谁?有谁观察到?有,症状的聯繫:是指向谁?有谁观察到?有谁在意?谁在意?  4 4,对症状的应答方式(,对症状的应答方式(Who What When How Who What When How Where)Where)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九页。

      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流程治疗流程(liúchéng)(liúchéng): 首次访谈首次访谈n n三,针对症状意义的提问三,针对症状意义的提问三,针对症状意义的提问三,针对症状意义的提问1 1,寻找对症状理解的差异,让家庭解释这些差,寻找对症状理解的差异,让家庭解释这些差异,异,2 2,症状维持的条件,变化的条件,解释症状的,症状维持的条件,变化的条件,解释症状的条件性,条件性,3 3,通过假设提问來揭示症状的功能(建构真实),通过假设提问來揭示症状的功能(建构真实)n n四,叙事过程四,叙事过程四,叙事过程四,叙事过程1 1,循环提问家庭的关系现实,,循环提问家庭的关系现实,2 2,假设或奇迹提问,把家庭视觉,假设或奇迹提问,把家庭视觉(shìjué)(shìjué)扩展到无症状、扩展到无症状、加重或维持不变的多种可能加重或维持不变的多种可能3 3,针对家庭结构,对可能发生的新行为提问针对家庭结构,对可能发生的新行为提问4 4,探索问题索解的道路探索问题索解的道路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流程治疗流程(liúchéng)(liúchéng)首次访谈首次访谈n n(可以插入暂停技术)n n五,治疗性干预: 1,总结会谈要点,2,赋予症状新的意义,3,故意分歧,扩大家庭内的差异,目的是扰动结构。

      4,通过改译來赋予阳性的意义 give positive meaning through reinterpretation,5,鼓励保留(b(bǎ ǎoliú)oliú)一些症状n n六,安排作业,内容包括私人日记、角 色互换、症状处方prescription for symptoms 等等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流程治疗流程(liúchéng)(liúchéng)后续访谈后续访谈n n一,检查作业n n二,对变化提问:利用等级提问來分析 1,家庭(jiātíng)(jiātíng)对治疗的感受、2,症状、和3,家庭(jiātíng)(jiātíng)互动结构的改变,好决定进一步的扰动方向n n三,讨论家庭的新观念和新行为n n四,针对改变的扰动与提问n n五,结束干预与作业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治疗相关的理论与技术(jìshù)(jìshù)家庭周期家庭周期 family cyclen n一,最初夫妻倆都是脱离束缚的年轻人n n二,共同(gòngtóng)(gòngtóng)創立新家庭n n三,孩子的来臨n n四,孩子發育、到了青春期。

      n n五,孩子成年了、要离家n n六,夫妻進入晚年第四十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相关的理论治疗相关的理论(l (lǐ ǐlùn)lùn)与技术与技术如何进行个体观察如何进行个体观察n n一,家庭结构、权利等级、亲密关系、交流方式n n二,沟通中的真实信息与隐含信息,非语言交流与关系期待n n三,寻找个体内在情绪体验与对语言理解的差异n n四,对文化(wénhuà)(wénhuà)、传统差异性的理解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相关的理论治疗相关的理论(l (lǐ ǐlùn)lùn)与技术与技术提问技术提问技术n n一,直陈式提问一,直陈式提问 direct questionsdirect questionsn n二,差异提问二,差异提问differential questioningdifferential questioning(好?還(好?還是壞?)是壞?)n n三,假设性提问三,假设性提问 hypothetical questions hypothetical questions 比如比如... ...n n四,不同層面的提问四,不同層面的提问 questions at different questions at different levelslevelsn n五,五,循环提问循环提问循环提问循环提问circular questioning.circular questioning.n n在進行个别时,你會问來訪者:在進行个别时,你會问來訪者: “ “你你是怎樣变得沮丧?是怎樣变得沮丧?” ” 这是直陈式的 这是直陈式的提问。

      提问n n在家庭療法中,提問在家庭療法中,提問关系关系关系关系(guān xì)(guān xì)至為重要:至為重要:“ “當你抑鬱之時,你的家人(配偶?孩當你抑鬱之時,你的家人(配偶?孩子?)子?)會有什麼反應?會有什麼反應?” ”这是循环提问这是循环提问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相关的理论治疗相关的理论(l (lǐ ǐlùn)lùn)与技术与技术Simon的交流四格图的交流四格图肯定的是肯定的是YesYes(心身症(心身症psycho-psycho-somatic typesomatic type))可能是,也可能不可能是,也可能不Yes and NoYes and No弹性格弹性格(flexible type)(flexible type)不說是,也不說不不說是,也不說不No “Yes” andNo “Yes” andNo “No” No “No” 软性现实软性现实(soft reality type)(soft reality type)肯定的不肯定的不NoNo对抗性对抗性(resistant type)(resistant type)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治疗(zhìliáo)(zhìliáo)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家庭的冲突类型家庭的冲突类型n n1 1,代际间冲突,代际间冲突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n n2 2,跨代联盟,跨代联盟 intergenerational allianceintergenerational alliancen n3 3,假性互惠,假性互惠pseudo-reciprocity (pseudo-reciprocity (說不上說不上“ “惠惠” ”,,只是投資取利)只是投資取利)n n4 4,双重束缚,双重束缚double-bind conflictdouble-bind conflictn n5 5,權力(責任)过度派遣,權力(責任)过度派遣(pàiqi(pàiqiǎ ǎn)n)over-delegation of over-delegation of authority/responsibilityauthority/responsibilityn n6 6,循环冲突,循环冲突( (間接衝突)間接衝突)circular conflictcircular conflictn n7 7,冲突的对抗升级与补偿,冲突的对抗升级与补偿compensationcompensation升级升级escalationescalation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九页。

      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治疗(zhìliáo)(zhìliáo)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家庭治疗师的職責家庭治疗师的職責n n一,功能在於扰动家庭系統、破坏家庭游戏n n二,作為觀察者(第三隻眼)n n三,不在乎尋求真实,只在乎有效与否n n四,建构问题需要(xūyào)(xūyào)創意、合理性、和可以解决問題的可能性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治疗(zhìliáo)(zhìliáo)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家庭塑型家庭塑型n n一,方法n n二,技术n n三,多种假设n n四,角色感觉n n五,角色交流n n六,隔离(gélí)(gélí)-独处十五分钟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治疗相关的理论治疗相关的理论(l (lǐ ǐlùn)lùn)与技术与技术与医学思维的区别与医学思维的区别n n医学模式:注意症状-找到缺陷与障碍-对成因关注-直线因果关系直线因果关系-形成病因说-责任判断-去情景(qíngj(qíngjǐ ǐng)ng)化-专业诊断-给予治疗与指导-观察症状的改善来判定疗效n n心理模式:软化疾病观念-将个性特征个性特征引入行为序列-再度情景化再度情景化-用系统构架寻找症状意义意义-索引病人的责任病人的责任和获益-解释循循环因果环因果-对未来假设-尝试新的选择-揭示家庭资源与更多的机会。

      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循環因果(yīnguǒ)(yīnguǒ)circular causality也稱為相互因果關係也稱為相互因果關係 ((pseudo-feedbackpseudo-feedback//mutual causalitymutual causality))§事件發生後的效果,可以變為間接原因來影響原始事件/人物本身§這就是原因和後果的相互(xiānghù)(xiānghù)作用§例如,A衝撞了B,後果間接影響了A,這就是循環因果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治疗的问题家庭治疗的问题(wèntí)(wèntí)n n一,家庭治療往往与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冲突,所以一,家庭治療往往与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冲突,所以 治疗治疗师需要有技巧的处理家庭对治疗的期望师需要有技巧的处理家庭对治疗的期望n n二,家庭會存在一些禁忌,所以治疗师要小心不要       二,家庭會存在一些禁忌,所以治疗师要小心不要       在無意中触犯禁忌(要注意在這家庭中,什么是在無意中触犯禁忌(要注意在這家庭中,什么是 不能谈論的)不能谈論的)n n三,中国家庭普遍缺乏交流,有时實在难以挑起家三,中国家庭普遍缺乏交流,有时實在难以挑起家 庭内庭内部的部的响应。

      响应n n四,在关系复杂四,在关系复杂(fùzá)(fùzá)的家庭环境中,治療師容易陷入其的家庭环境中,治療師容易陷入其中,中,無形中形成一种功能补偿無形中形成一种功能补偿functional compensationfunctional compensationn n五,要注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中国家庭看起来五,要注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中国家庭看起来是以是以孩子为中心,实际上是以父母的旨意为中心孩子为中心,实际上是以父母的旨意为中心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治疗的问题家庭治疗的问题(wèntí)(wèntí)n n六,家庭成员常常不能到齐,或不能按六,家庭成员常常不能到齐,或不能按预约时预约时间复诊n n七,不愿做家庭作业七,不愿做家庭作业n n八,许多家庭在诊室八,许多家庭在诊室(zhěn shì)(zhěn shì)里反应很好,想讨里反应很好,想讨好治疗好治疗师,但回到家後,一切照旧师,但回到家後,一切照旧n n九,往往家人对治疗的周期性缺乏认同,希望九,往往家人对治疗的周期性缺乏认同,希望立即見到果效立即見到果效n n十,家人对治疗师有明显的依赖,因此十,家人对治疗师有明显的依赖,因此不容易形成家庭内部平等商議的气氛。

      不容易形成家庭内部平等商議的气氛第五十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歪曲歪曲(wāiqū)(wāiqū)的交流模式的交流模式 § §   Lyman Wynne Lyman Wynne 提出如下的概念:假性互惠提出如下的概念:假性互惠(hùhuì)(hùhuì)( (話說互惠,話說互惠,實在從中取利);软性现实(不說是,也不說不);實在從中取利);软性现实(不說是,也不說不);交流偏异(不盡不實)這些都是含糊不清的交流方交流偏异(不盡不實)這些都是含糊不清的交流方式§ §他在研究有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成员中,發現其中有不少如他在研究有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成员中,發現其中有不少如上的交流模式或沟通方式反复出现上的交流模式或沟通方式反复出现§ §這都是一些破碎了和缺乏理性的交流,使家庭成員無所適從,這都是一些破碎了和缺乏理性的交流,使家庭成員無所適從,很可能因此形成了精神分裂症很可能因此形成了精神分裂症§ §患者會用同樣含糊不清的或歪曲的方式來思想或交流患者會用同樣含糊不清的或歪曲的方式來思想或交流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Gregory Bateson贝特森的雙重束縛贝特森的雙重束縛(家庭(家庭(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中發生的進退兩難:中發生的進退兩難:中發生的進退兩難:中發生的進退兩難: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他將交流學、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概念(gàiniàn)(gàiniàn)引進家庭療法§認為交流模式影響到家庭系統的控制,交流过程涉及心理病理學  §他将精神分裂症当作為一种歪曲的交流模式歪曲的交流模式和人際关系,而非個體非個體精神内部的病态病态。

      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要解釋行为,應观察什麼因素令到信息交流和人际人际关系歪曲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 §一个孩子,从一个对他至关重要的人那裡得到矛盾的信息,一个孩子,从一个对他至关重要的人那裡得到矛盾的信息,但他却因感到威胁而不能說出這矛盾但他却因感到威胁而不能說出這矛盾§ §故此他不得不采取其他回应方式,但他的應對矛盾方式注故此他不得不采取其他回应方式,但他的應對矛盾方式注定會失败定會失败§ §如果这个孩子反复地或持续地暴露在这种毫无出路的境地如果这个孩子反复地或持续地暴露在这种毫无出路的境地中,他就会為著防御自己而借助同样中,他就会為著防御自己而借助同样(tóngyàng)(tóngyàng)矛盾的信息来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或逃避伤害逃避惩罚或逃避伤害§ §从此,他會以扭曲的交流方式来应付所有的人際关系从此,他會以扭曲的交流方式来应付所有的人際关系他會渐渐失去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行为的能力這就是他會渐渐失去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行为的能力這就是精神分裂症的開始精神分裂症的開始 Gregory Bateson贝特森的雙重束縛贝特森的雙重束縛(家庭(家庭(jiātíng)(jiātíng)中發生的進退兩難:中發生的進退兩難: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Palo Alto Group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九页。

      家庭系统疗法 艾里克生艾里克生 Milton Erickson 和沙提雅和沙提雅 Virginia Satir§ §艾里克生認為潛意識艾里克生認為潛意識 unconsciousunconscious可以可以(kěy(kěyǐ ǐ) )更有效的解決更有效的解決問題因此他用催眠技巧,並且用方法問題因此他用催眠技巧,並且用方法( (包括矛盾指令包括矛盾指令如如hypnotic handshake hypnotic handshake 、比喻、提議等)來有意混亂意識,、比喻、提議等)來有意混亂意識,好激發求助者的潛意識來解決問題他主張顺其自然,用直好激發求助者的潛意識來解決問題他主張顺其自然,用直觉來解決問題觉來解決問題§ §例子:他不會說例子:他不會說“ “你一定要戒煙你一定要戒煙 ” 他會說他會說“ “你其實是你其實是可以戒煙的可以戒煙的 ”§ §在他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他是怎樣用自我催眠和潛意識來在他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他是怎樣用自我催眠和潛意識來成功地克服小兒麻痺症的摧殘成功地克服小兒麻痺症的摧殘§ §他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间的联系、又如何处理意他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间的联系、又如何处理意识与潛意識的微妙联系。

      识与潛意識的微妙联系§ §他和沙提雅(普及性家庭治疗的創辦人)都深刻的影响了他和沙提雅(普及性家庭治疗的創辦人)都深刻的影响了Palo Alto (Bateson)Palo Alto (Bateson)小组的家庭療法小组的家庭療法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60 年代年代(niándài)(niándài)后的后的Palo Alto 小组重視關係小组重視關係提出困难与问题的分別;提出困难与问题的分別;§ §困难:凡人都会遇到生活的困難這包括变化、压力、困难:凡人都会遇到生活的困難這包括变化、压力、挑战、阻碍等等,可以說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挑战、阻碍等等,可以說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 §问题:是經過加工,經過人的认知引致不良的应对,令到问题:是經過加工,經過人的认知引致不良的应对,令到困困困困难被建构成問题难被建构成問题难被建构成問题难被建构成問题(例如困境、麻烦等等)這是建构主义(例如困境、麻烦等等)這是建构主义的概念§ §要解決問題,須要解決問題,須重視關係層面重視關係層面重視關係層面重視關係層面,因為在人際交流方面,不,因為在人際交流方面,不單只信息的内容重要單只信息的内容重要(zhòngyào)(zhòngyào),人際关系也極其重要,人際关系也極其重要(zhòngyào)(zhòngyào)。

      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Helm Stierlin & Jürg Willi:代际託付论代际託付论託付託付託付託付 delegation delegation 的基本要素,是孩子受到父母的託付,希的基本要素,是孩子受到父母的託付,希望完成望完成(wán chéng)(wán chéng)父母的未了心願这些要求往往赋予孩子生父母的未了心願这些要求往往赋予孩子生命的意义和方向,但也會产生命的意义和方向,但也會产生病理病理病理病理性的后果原因:性的后果原因:§ §1 1、使命对孩子的天赋、资源储备,特别是与年纪  、使命对孩子的天赋、资源储备,特别是与年纪     相当的需要提出了过分的要求,使之不堪重负相当的需要提出了过分的要求,使之不堪重负§ §2 2、使命引起孩子严重的孝心冲突使命引起孩子严重的孝心冲突§ §3 3、几种互相矛盾的使命,會令孩子无所适从几种互相矛盾的使命,會令孩子无所适从§ §4 4、孩子领到了使命,却没有被送出去执行和完成孩子领到了使命,却没有被送出去执行和完成§ §5 5、有時,孩子被送出去了,却没有什么使命要完成有時,孩子被送出去了,却没有什么使命要完成。

      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受到家庭忽视或排斥的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受到家庭忽视或排斥的孩子,沒有使命感孩子,沒有使命感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米蘭米蘭 Milan 小组小组(xi(xiǎ ǎozozǔ ǔ) )的影響的影響   概念:概念:n n反悖论反悖论 anti-paradoxicalanti-paradoxicaln n权力游戏权力游戏 power gamespower gamesn n控制论操作化控制论操作化 how cybernetics operateshow cybernetics operates目前趋势目前趋势(qūshì)(qūshì): :n n声势浩大声势浩大n n门派众多门派众多n n趋于综合趋于综合n n应用广泛应用广泛 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米蘭米蘭 Milan 小组小组(xi(xiǎ ǎozozǔ ǔ) )的的基本概念n n1. 1. 治疗者的作用:作為家庭系統的扰动者治疗者的作用:作為家庭系統的扰动者 來促进  來促进   自我组织;作為观察者和参与者(第二控制 自我组织;作為观察者和参与者(第二控制 论) 论)n n2. 2. 三项治療原则(?)  三项治療原则(?)  n n3. 3. 情境情境(qíngjìng)(qíngjìng)化問題:将问题细致化、还原为行为,化問題:将问题细致化、还原为行为,并并  与具体的 与具体的 人、事、人、事、 空间、时间相連,務使空间、时间相連,務使  “ “ 是(是(to beto be))” ”变为变为“ “ 行(行(to doto do))” ”n n4. 4. 共同創作:探索心灵、寻找未說出来的故事或共同創作:探索心灵、寻找未說出来的故事或 例 例外。

      放弃悲惨故事,创作正面的新故事放弃悲惨故事,创作正面的新故事n n5. 5. 问题观:問題的形成,是一种被建构成的现问题观:問題的形成,是一种被建构成的现 实; 实;是因為通过不恰当的解决办法,才使困是因為通过不恰当的解决办法,才使困 难变成 难变成問題(困境、麻烦)所以,要放弃問題(困境、麻烦)所以,要放弃 認知方 認知方面的加工、放棄面的加工、放棄“ “ 再加一把劲再加一把劲” ”的游的游  戏,而 戏,而利用利用“ “ 無中生有無中生有” ” 的直覺來治疗的直覺來治疗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一)(一)心理治疗(xīn l(xīn lǐ ǐ zhì liáo) zhì liáo)的一般性一般性目标标n n1 1)影响行為)影响行為n n2 2)影响心灵)影响心灵n n3 3)控制暴虐与愤怒)控制暴虐与愤怒n n4 4)促进)促进(cùjìn)(cùjìn)投情与通融(投情与通融(empathyempathy))n n5 5)促进希望与幽默)促进希望与幽默n n6 6)促进宽容与同情)促进宽容与同情n n7 7)促进宽恕与仁爱)促进宽恕与仁爱n n8 8)促进和谐与平衡)促进和谐与平衡    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九页。

      家庭系统疗法   传统疗法与家庭系统疗法:传统疗法与家庭系统疗法:目标目标(mùbiāo)(mùbiāo)与策略的差異与策略的差異1 1))))传统疗法的目标传统疗法的目标传统疗法的目标传统疗法的目标(mùbiāo)(mùbiāo)与策略与策略与策略与策略§ §发现发现问题问题问题问题    ↓ ↓§ §集中集中注意注意注意注意于于“ “ 它它” ”(感到无能、无望、有(感到无能、无望、有缺陷缺陷缺陷缺陷):傾向於):傾向於 向後看 向後看  ↓ ↓§ §寻找寻找直线的因果直线的因果直线的因果直线的因果关系來解释問題的發生关系來解释問題的發生  ↓ ↓ § §個體感到要付全部责任個體感到要付全部责任/ /毫无责任毫无责任    ↓ ↓§ §去掉當時的情境(所作的行为与現實脫節)去掉當時的情境(所作的行为与現實脫節)    ↓ ↓§ §被诊断為被诊断為“  “ 精神病精神病” ”,跟隨医学的慣常病理模式并固體化为个,跟隨医学的慣常病理模式并固體化为个体病征体病征    第六十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传统传统(chuánt(chuántǒ ǒng)ng)疗法与家庭系统疗法:疗法与家庭系统疗法:目标与策略的差異目标与策略的差異2 2)家庭系统疗法的目标与策略)家庭系统疗法的目标与策略§ §更多更多发展机会发展机会发展机会发展机会        ↑ ↑§ §将将注意注意注意注意力扩展至力扩展至无症状无症状无症状无症状的时空的时空(shí kōn(shí kōnɡ ɡ) )        ↑ ↑§ §向前看(假设性尝试选择的可能性)向前看(假设性尝试选择的可能性)        ↑ ↑§ §循环因果观循环因果观循环因果观循环因果观,重效应、功能及维持因素,重效应、功能及维持因素        ↑ ↑§ §提示病人有提示病人有责任责任责任责任(施加影响的可能性)(施加影响的可能性)        ↑ ↑§ §再度再度情境化情境化情境化情境化(时空、关系)(时空、关系)        ↑ ↑§ §用用系统系统系统系统假设巩固意义的联系假设巩固意义的联系        ↑ ↑§ §软化软化“ “ 疾病疾病” ”概念;将个体病征化为概念;将个体病征化为行为序列行为序列行为序列行为序列 第六十一页,共六十九页。

      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系統療法的流程(liúchéng)(liúchéng)/方式      n n1. 1. 空间条件: 不在家里做治療!空间条件: 不在家里做治療!  整套治疗室+录影设备+单向观察窗=  整套治疗室+录影设备+单向观察窗= 专业专业(zhuānyè)(zhuānyè)情境情境n n2. 2. 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 长间隔、短暫的治疗  长间隔、短暫的治疗  预约预约  会谈前讨论  会谈前讨论  治疗性会谈:首次访谈  治疗性会谈:首次访谈  后续访谈  后续访谈  陪伴性访谈  陪伴性访谈  随访  随访  暂停、幕间讨论   暂停、幕间讨论 interlude discussioninterlude discussion  结尾干预:评述、家庭作业  结尾干预:评述、家庭作业n n3. 3. 治疗小组:治疗小组:     会谈者(治疗师、协同治疗师)会谈者(治疗师、协同治疗师)     观察者(督导员、学习者)观察者(督导员、学习者)      第六十二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第六十三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第六十四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对家庭系统对家庭系统(xìt(xìtǒ ǒng)ng)疗法的跨文化评价疗法的跨文化评价n n1. 1. 超前性超前性超前性超前性:: 将循环因果论、将循环因果论、 整体健康观、整体健康观、 心心身统身统一论临床操作化,一论临床操作化, 具体实践新医学模具体实践新医学模 式,式, 克服现代医克服现代医学的过分技术化、非人性化学的过分技术化、非人性化弊端。

      弊端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屬后现代主义(屬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post-modernism)n n2. 2. 现实性现实性现实性现实性:: 人类困境、人类困境、 难题、难题、 矛盾都有跨文矛盾都有跨文化的化的相似性 不論东、西方,家庭功能都會不論东、西方,家庭功能都會有不良之處,有不良之處,大同小异大同小异 描述性概念及干预描述性概念及干预 措施也趨普遍性,可用于措施也趨普遍性,可用于中国n n3. 3. 嚮往东方智慧的嚮往东方智慧的回归回归回归回归(huíguī)(huíguī)(huíguī)(huíguī)性性性性:: 汲取、运用、发展汲取、运用、发展东方思想-东方思想- 即如儒家對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思即如儒家對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思 想、想、道家和禅宗对人类过分迷恋理性的批判、道家和禅宗对人类过分迷恋理性的批判、和中和中医的整体观及辩证施治的做法医的整体观及辩证施治的做法    第六十五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跨文化移植跨文化移植(yízhí)(yízhí)的关键的关键心理治疗的引进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文化现象思想方法心理治疗的引进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文化现象。

      思想方法(fāngf(fāngfǎ ǎ) )-- 从从“ “非此即彼非此即彼” ”到到“ “既既既既…………又又又又……”……”逻辑逻辑逻辑逻辑§ §1. 1. 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家庭系统治疗对西方人有用在抽象:家庭系统治疗对西方人有用在抽象 层次层次( (规则、模式规则、模式) )上,东西方相似,可试用其描述体上,东西方相似,可试用其描述体系和干预原理系和干预原理 但临床情景不同;问题的内容和表达但临床情景不同;问题的内容和表达不同,不同, 尤其是治疗关尤其是治疗关系不同 操作者应主动适应、操作者应主动适应、调整、发展,调整、发展, 成为有成为有效接点§ §2 . 2 . 群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 心理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心理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个性发展个性发展个性发展个性发展vv系统治疗重视整体,但又促进个性化系统治疗重视整体,但又促进个性化(individuation)(individuation),与儒家思想裡,与儒家思想裡“ “家庭利益高于一切家庭利益高于一切” ”的概念不同后者有压抑个性、扼杀的概念不同。

      后者有压抑个性、扼杀创造创造力力、培养过度、培养过度依恋依恋之害vv “ “共同进化共同进化” ”观及观及“ “资源取向资源取向” ”可平衡个体与群体的需可平衡个体与群体的需 要、避要、避免极端个人主义、和避免成为简单化的、偏执的、说教者免极端个人主义、和避免成为简单化的、偏执的、说教者     第六十六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跨文化移植跨文化移植(yízhí)(yízhí)的关键的关键n n3. 3. 和谐与扰动:和谐与扰动: 依据对于心理病理和健康状态的理解、定义设计干依据对于心理病理和健康状态的理解、定义设计干预措施,预措施, 引起两种反应:引起两种反应:  负反馈  负反馈————控制性、缩小性效应,消除暴力、愤怒、控制性、缩小性效应,消除暴力、愤怒、焦虑焦虑;;  正反馈  正反馈————促进性、放大性效应,增强同情、投情、希望、促进性、放大性效应,增强同情、投情、希望、幽默、宽容与爱心幽默、宽容与爱心  最终目标-个体、人际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最终目标-个体、人际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创新性运用:不仅仅追求系统内部调整  创新性运用:不仅仅追求系统内部调整( (第一级变化第一级变化) )及静态平及静态平衡,而是改变系统规则、模式,引起系统本身的变化衡,而是改变系统规则、模式,引起系统本身的变化( (第二级变化第二级变化), ), 进进而改变个体行为。

      而改变个体行为  所以,不一定控制症状,有时  所以,不一定控制症状,有时(y (yǒ ǒushí)ushí)反而放大之,以震撼功能不反而放大之,以震撼功能不良系统,达致动态平衡不片面追求消灭、抹平矛盾,体现循环因良系统,达致动态平衡不片面追求消灭、抹平矛盾,体现循环因果观  可能的非治疗性副作用:干预太激进可致阻抗过高、依从性过  可能的非治疗性副作用:干预太激进可致阻抗过高、依从性过低,或使激烈变化后的家庭与环境不协调低,或使激烈变化后的家庭与环境不协调    第六十七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n n  跨文化移植的关键-  跨文化移植的关键- 处理几对矛盾的辩证关系:处理几对矛盾的辩证关系:        4. 4. 解释的心理学与理解的心理学解释的心理学与理解的心理学  解释的心理学-探究心理的生物学机制,将心理、行为视为  解释的心理学-探究心理的生物学机制,将心理、行为视为“ “对象对象” ”、、“ “东西东西” ”的方法的方法( (客观客观(kèguān)(kèguān)、理性、逻辑、理性、逻辑) );;  理解的心理学-把观察者自己当做被观察者,  理解的心理学-把观察者自己当做被观察者,“ “将心比心将心比心” ”,理解,理解心理内部的因果律,理解社会人文现象及过程与心理、行为的关系。

      需心理内部的因果律,理解社会人文现象及过程与心理、行为的关系需要主观参与、投情、同情、体验、自省有时是非逻辑的方法要主观参与、投情、同情、体验、自省有时是非逻辑的方法  先学会  先学会(to learn)(to learn),先体验,先体验(to experience), (to experience), 后研究后研究 (to do research, to (to do research, to study)study)第六十八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内容(nèiróng)总结家庭系統疗法的基本概念对家庭的理解:非病态化、权利游戏中的正反反方,变化中的家庭与内在和谐对家庭的描述:家庭的成員都是共同创作者,包括叙事者(有問題的“病者”)和协同者(其他家人)一,了解来访者的背景:例如家庭基本情况(qíngkuàng)、主要求助的问题、和家庭發生過的重大事件治疗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与医学思维的区别心理治疗的引进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文化现象第六十九页,共六十九页家庭系统疗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