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仓法施工技术.docx
8页跳仓法施工技术1 技术名称跳仓法是一种主动控制工程结构裂缝的设计和施工的原创施工方法是一种 以“先放后抗、以放为主、抗放兼施”为基本思想的无缝分块放抗法浇筑综合技 术放, 即释放, 主要通过合理安排流水、进度、划分区块, 将超长结构划分为 几个小块, 相邻块混凝土浇筑间隔一定时间, 释放混凝土前期大部分温度变形与 干燥收缩变形引起的约束应力,释放变形能量抗, 即抵抗, 主要通过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性能、优化混凝土配合、控制混凝 土入模温度, 以及规范混凝土浇筑工艺,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均质性, 提高混 凝土早期的抗拉强度来抵抗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2 技术特点2.1 消除多缝以施工缝代替后浇带的混凝土施工方法, 解决了后浇带施工存在结构多缝的问题 问题2.2 加快工期隔仓浇筑完成后即完成整个混凝土施工, 取消了二次组织施工后浇带的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2.3 保证质量按照要求把关混凝土材料, 注重过程管控及后期养护, 从而保证实体成型质 量,杜绝渗漏水的隐患3 适用范围跳仓法应用需满足以下条件:1 温度变化幅度不大的地下空间结构;2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C40;3 后浇带位置为温度后浇带时满足应用条件,当后浇带为沉降后浇带时情 况较为复杂,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施工缝替代。
4 技术流程4.1 施工工艺流程图4.2 操作要点4.2.1 前期施工部署根据图纸设计和原后浇带位置, 结合现场实际, 依照“仓块宜小不宜大”的 原则, 按照每 40m 左右划分区块; 合理安排进度、流水、各区块浇筑先后顺序, 相邻区块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小于 7 天先浇: Ⅰ- 1 , Ⅰ-3,Ⅱ-2 ,Ⅱ-4,Ⅲ- 1 , Ⅲ-3,后浇: Ⅰ-2 , Ⅰ-4 , Ⅱ- 1 , Ⅱ-3 ,Ⅲ-2 ,Ⅲ-4图 4-1 跳仓平面示意图4.2.2 混凝土搅拌站考察对混凝土搅拌站的资质、生产、运输能力、搅拌系统日生产量、搅拌站罐车 和泵车的数量和规格、原材料的种类是否符合工程需求以及自检系统进行了解 优选混凝土搅拌站图 4-2 搅拌站考察图 4-3 原材料考察4.2.3 混凝土原材料优选从组成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开始把关, 从源头开始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 前提项目部应对混凝土的各组分(胶凝材料、粗细骨料、外加剂与水) 进行性 能对比分析,确定各组分材料的品牌、供应厂家、性能图 4-4 粗骨料选择图 4-5 细骨料选择4.2.4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项目部安排专人与搅拌站配合, 共同进行配合比试验, 在保证抗压强度的情况 况下, 减少水泥用量、降低用水量, 同时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施工性, 确定是 工作配合比,做到心中有数。
图 4-7 塌落度测量4.2.5 跳仓法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处可采用钢筋网片收口网或快易收口网进行隔离, 混凝土浇筑前, 对 相邻已浇筑混凝土施工缝进行处理,清除浮浆并凿毛,洒水湿润图 4-8 钢筋网片收口网图 4-9 快易收口网(无需凿毛)项目部应安排专人对进入现场的混凝土进行验收, 对进现场混凝土配合比通 知单、测量其塌落度(要求: 160±20mm)、观察粗骨料粒径和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搅拌站取得联系,及时调整问题: 混凝土塌落度较大措施: 需降低用水量问题: 砂用量偏多措施: 需降低砂率, 增加石子用量, 减少砂用量问题: 粗骨料粒径偏小, 级配不均匀 措施: 增加大石子用量, 降低小石子用量问题: 好的混凝土特征: 塌落度较小骨 措施: 料级配均匀, 砂率较低, 骨料包裹性好4.2.7 浇筑方法选择根据混凝土浇筑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情况, 利用 多台混凝土泵同时施工, 预先规定各个泵的运输能力、流水段和浇筑区域和顺序 明确分工、互相配合、统一指挥,保质保量完成混凝土的浇筑4.2.8 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拌合料在搅拌、浇筑入模后, 必须振动密实, 不过振、不漏振。
混凝 土布料要均匀, 不成堆浇筑; 每条泵管配备足够的振捣棒,振捣过程中应将振捣 棒上、下来回抽动 50~ 100mm,以使上、下震动均匀, 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 20~30 秒,每次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层不出现大量气泡为准; 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振捣器移动间距 500mm,上层混凝土浇筑要插入下层混凝土 15cm4.2.9 表面处理底(楼) 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中, 其表面水泥浆较厚,为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 裂性, 在混凝土浇筑到底板顶标高后要认真处理, 初步按标高用铝合金2m 杠刮 平混凝土表面待混凝土收水后, 再用木抹子搓平两次, 以闭合收水裂缝, 然后 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4.2.10 后期养护根据季节和环境的不同, 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 特别是 早期的养护,如花管淋水(夏季重点)、塑料薄膜覆盖、草袋保温(冬季重点) 和有效的养护剂,都应尽早执行4.2.11 注意事项1 混凝土原材料应定厂家、定品牌、定性能2 水泥宜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矿渣水泥除外); 矿渣粉优选 S95 级, 细度要 适中, 要求产品性能稳定; 粉煤灰优选Ⅱ级以上粉煤灰, 要求产品品质稳定; 粗 骨料优选圆浑、多粗糙、多棱角、级配均匀、含泥量小于 0.5%、吸水率小的碎 石, 粒径宜大不宜小; 细骨料: 中粗砂为宜, 细度模数 2.8~3.2,含泥量小于 1%; 外加剂掺量根据试验确定;水采用洁净的水。
3 采用“双掺”法, 掺入矿粉和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用量,降低水泥用 量,降低水化热;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60 天或 90 天),在保证抗压强 度的情况下,减少矿粉用量,用粉煤灰代替4 严禁掺加膨胀剂5 混凝土浇筑时,施工缝处的止水钢板的设施必须稳定可靠,不得随意变 形和移动,必要时要采用钢筋骨架进行加固6 对进现场的混凝土进行验收,有必要时, 与混凝土搅拌站取得联系,及 时调整用水量、砂率、大小石子用量以及粗骨料粒径7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8 泵送混凝土入模时, 端部软管均匀移动, 使每层布料均匀, 不成堆浇筑9 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及插入深度,并重点控制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 点,尽可能采取两次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10 墙、板、柱交接处、预埋件处以及施工缝处要振捣细致, 同时要避免与 收口网的碰撞11 注意施工缝处的振捣质量, 细致振捣并细致收光, 加强施工缝处混凝土 养护工作12 混凝土养护宜早不宜迟;正常气温下 10h 内(炎热气温 2h 内) 开始对 混凝土进行薄膜覆盖,终凝前覆盖保温被,搭接 5cm 以上剪力墙带模养护 7d 以上;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14d。
13 派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监督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工作养护过程中, 如发 现局部浇水不足, 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细小干缩裂缝, 应立即仔细覆盖, 充分浇 水, 加强养护, 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养护期间根据测温结果, 调整养护与 拆模时间,减少表面与中心温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