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第四册冀教版第六单元教案.doc
4页小学语文第四册冀教版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并能大胆创新 2、通过演想自悟,来拓展课文内容,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检查学生识字、读诗的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能续写课文,培养想象力 2、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板书:我想,释:想就是希望,愿望,那诗歌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愿望呢?你想知道吗?他把他的愿望写成了一首小诗,快来读读吧 二、初读感知 1、老师给大家5分钟,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谁先读熟了,告诉老师 (学生自己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好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师及时表扬读的好的同学和认真听的同学 (请同学们一边注意仔细听准你不认识的字的读音,一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师在评价表上评分正确、流利、奖个“小麦克风”)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花苞、牵'万缕、湿软、汲取、营养、帐篷、风筝、柔软、生辉、柳絮、蒲公英 (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互读) (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 4、对于个别容易认错的生字,教师可利用与形近字对比的形式,来记忆字形 汲——吸缕——楼 (学生认读形近字,给形近字组词 5、这些词语,有无不懂的?共同研讨解决 (学生思考、质疑:(解决策略) (1)“汲取、柔软、湿软、”读书中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2)“柳絮、帐篷”一词试着说一句话 (其他的词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 三、再读质疑 6、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7、师问:“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整体感知后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指导书写 湿;与温区别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指名读课文,自由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2、师:你喜欢哪个小节,就去读哪个小节?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你为什么喜欢它? (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3、全班交流:你喜欢哪一小节?先读一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教师可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来说) 注:学生围绕着课文内容说,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提问题) (教师要抓住亮点给予及时的评价) (1)如果学生说到喜欢第三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望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第3小节再编一段 学生各抒己见,不必拘于一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