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读书报告.docx
3页《红楼梦》读书报告报告人报告人 : : 报告撰写时间:报告撰写时间:20162016 年年 2 2 月月 著名作家宗璞说:“红楼梦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 产生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它本身是无价之宝,又起着聚宝盆的作用,把种种睿思,色色 深情都聚在周围,发出耀目的光辉” 而最近用心一读,更有了很多的感触一、名著综述《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 《石头记》 《金玉缘》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此书大致分为 120 回“程本”和 80 回“脂本” 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 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 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 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 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 世危机。
《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 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 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 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 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 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 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各种猜测附会之说愈出愈奇二、作者简介曹雪芹(约 1715-约 1763)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 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 ,生于 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 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 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 正六年(1728) ,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 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 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 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 楼梦》 三、内容梗概 府,为宁国公、荣国公之家宅宁国公长孙名贾敷,八九岁上死了;次贾敬袭官,而 一味好道,把世袭的官爵让给了儿子贾珍,自己出家修道;贾珍无法无天,寻欢作乐,生 贾蓉,儿媳秦可卿荣国公长孙名贾赦,生贾琏,儿媳王熙凤;次贾政;女贾敏,嫁林如 海,中年而亡,仅遗一女林黛玉贾政娶王夫人,生长子贾珠,早亡,留下妻子李纨和儿 子贾兰;生女元春,入宫为妃;次又得子,衔玉而诞,玉上有字,因名宝玉人人都以为宝玉来历不小,贾母尤其溺爱宝玉长到七八岁,聪明绝人,然生性钟爱女子,常说“女 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人人皆以为他将来不过是个色鬼,贾政也不大喜欢 他,对他管教甚严,因为都不知他是正邪两赋而来金陵十二钗 36 位女儿,除了贾府本家 的几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还有亲戚家的女孩,如黛玉、宝钗,都寄居于贾府,史湘云 也是常客,妙玉则在大观园栊翠庵修行故事起始于贾敏病逝,贾母怜惜黛玉无依傍,又 多病,于是接到贾府抚养黛玉小宝玉一岁后又有王夫人外甥女薛宝钗也到贾府,大宝 玉二岁,长得端方美丽宝玉在孩提之间,性格纯朴,深爱二人无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 宝钗却浑然不觉。
宝玉与黛玉同在贾母房中坐卧,所以比别的姊妹略熟惯些一天,宝玉 在秦可卿卧房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遇警幻仙子,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判词, 有图有诗,只是不解其意警幻命仙女演奏新制《红楼梦》套曲十四支,其收尾一支名 《飞鸟各投林》 ,词云“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然而宝玉仍不解,警幻更将妹妹可卿 许配与他,二人难分难解,入迷津而惊醒元春被选为贵妃,荣国府愈加贵盛,为之建造 大观园,迎接元春省亲,家人团圆,极天伦之乐宝玉长到十二三岁,在外结交秦钟、蒋 玉函,在内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丫鬟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等之间,亲昵且敬爱她 们,极尽小心谨慎,深恐违逆她们的心意,所爱的女儿多,自己身心劳倦,而忧患也与日 俱增一次听紫鹃说黛玉要回原籍(苏州)去,宝玉便唬傻了,闹得满宅惊慌,直到紫鹃 说明缘由才好了荣国府虽煊赫,然而人口众多,事务繁杂,主仆上下,贪图享乐的多, 操持家业的少,其生活标准和排场又不能节俭,所以外面的架子虽勉强支撑,而内部已在 加速朽坏了家族末世颓运将至,变故增多宝玉在繁华富贵中,也屡屡遭遇无常,先有 秦可卿病逝、秦钟夭逝,自身又中了赵姨娘、马道婆的法术,差点死去;接着金钏儿投井, 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而所爱的丫鬟晴雯又被逐出,随即病殁。
悲凉气氛弥漫公府, 然而呼吸而领会到的,唯有宝玉和十二钗而已晴雯夭逝那天,宝玉出去给她上祭,却扑 了个空,回身进大观园找黛玉,偏又不在房中,然后到蘅芜院中,也是人去楼空,再去潇 湘馆,黛玉仍未回,宝玉深感悲苦 《红楼梦》结局,虽早预伏于太虚幻境梦中,而前八十 回仅露悲音至后四十回,宝玉先丢失通灵宝玉,丧魂落魄贾政将离家赴江西粮道上任, 贾母要在他出发前为宝玉完婚因黛玉咯血,只好迎娶宝钗婚事由王熙凤谋划,设调包 计,十分保密却意外被傻大姐泄密,黛玉病遂不起,于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宝玉得 知将婚,自以为必娶黛玉,满怀期待拜堂后见是宝钗,大感诧异元春先薨,贾赦因石 呆子古董扇一案“交通外官、倚势凌弱”获罪革职抄家,累及贾政;贾母又病逝;妙玉则 遭强盗掳走,不屈而亡;王熙凤失势,郁郁而终宝玉病加重,直至奄奄一息,癞头僧持 通灵宝玉引他入太虚幻境变形的真如福地梦中梦醒后发奋读书次年参加乡试,中第七 名举人宝钗已有身孕,而宝玉应试后走失贾政扶贾母灵柩至金陵安葬,将归京城,雪 中泊舟常州毗陵驿见一人来到船头,光头赤足,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向贾政倒身拜了四 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细视之,正是宝玉贾政忙问,宝玉却不言语,似喜似悲。
贾政 再问,宝玉未及回答,忽被一僧一道左右夹住飘然登岸而去,闻其作歌云“归大荒” 贾政 追之不及, “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而已后人见了这本小说,亦题诗一绝云:“说到辛酸 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四、思想内容《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 《好了歌》和《红楼梦十二支曲》提示着贾宝玉所 经历的三重悲剧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 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作品极为深刻之处 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 如鸳鸯、晴雯、司棋这些人物的悲惨下场,但是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 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小说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 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 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 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 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 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 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 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五、艺术特色《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 然浑成” ,它把生活写得逼真而有味道 《红楼梦》里面大事件和大波澜都描写得非常出色, 故事在进行,人物性格在显现,洋溢着生活的兴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它的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继承发展了前代优秀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它“放射着强烈的 诗和理想的光辉”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 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 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 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以往传 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它改变 了以往如《水浒传》 、 《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 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 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 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 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 更是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 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 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 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 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作者的叙述语言, 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 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这些诗词的创 作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切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口气 《红楼 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使它足以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无逊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