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调研报告.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20599149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调研报告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调研报告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调研报告  一、村级组织基本情况   1、干部队伍现状   全县现有行政村 351 个、村党支部 337 个现任支部书记 337 名,其中"一肩挑'的 6 人,大学生村官任支部书记的 1 人,女性村支书的 6 人;   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有 126 人占比 37%,初中学历的有164 人占比 49%,初中以下学历的有 47 人占比 14%;   60 岁以上的 79 人占比 23%,45 岁至 60 岁的 189 人占比 56%,35 岁至 45 岁的 51 人占比 16%,35 岁以下的18 人占比 5%,平均年龄为 53 岁现任村主任 349 名,其中女性村主任 5 人;   高中学历的有 112 人占比 32%,初中学历的有 173 人占比 49%,初中以下学历的有 64 人占比 19%,平均年龄为48 岁我们根据换届工作对 351 个行政村进行了分类,其中"好'类村 223 个占比 63.53%,"一般'类村 112 个占比 31.91%,"差'类村 16 个占比 4.56%  2、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作不敬业。

      有些村干部习惯"官老爷'作风,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熟视无睹,要么做出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但不解决实际问题,既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有损干部形象;   二是干事不务实有的村干部只认上级,不管群众,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村干部和群众达成共识难有的村干部热衷立项目,包工程,出政绩,而对身边存在的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不屑一顾,群众一肚子怨气,敢怒不敢言三是学习不深入有些村干部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理解,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具体工作中,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办事四是创新不主动有的村干部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如此种种,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村级换届存在的问题   1、外出人口多,参与热情低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很大一部分优秀人员不愿回村竞选,而留守的大  多为老少、病残人员,给村级换届选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调研初步了解到,我县目前外出流动人员,西区少,东区多,人数少的村在 20%以上,多的达 90%。

      流动人口多数长期在外,有的一年一归,有的几年一归,有的多年不归一个村的人,非但生产生活不在一起,连见一面也成难事,近几年兴起的农村村民聚会,足以证明这一点生产生活常年在外,有的与本村早已了无瓜葛,有的除了家中老人再无牵挂,相当一部分人对村情、村务已了解甚少,对村集体的事也漠不关心,换届积极性、参与度不高,抱无所谓态度少数人即便因家族、亲朋参选受邀返乡,也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敷衍了事如此,外出选民不愿返乡,正规书面委托难以实现,、等手段参选不合法,势必造成选民参选难也就必然导致村里实际参加选举大会人员与选民登记人数相去甚远,选举大会达不到法定人数,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等情形   2、家族观念强,民主意识差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特别是通过历届"两委'换届选举的探索和实践,绝大多数群众的民主意识大大增强,懂得了"民选官、官为民'的道理,因此非常看重手中的民主权利但由于山大沟深、信息闭塞,日常教育培训不够,加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整体思想素质提高不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在公与私的利益冲突中,"小农'意识凸显,对发展和  服务的需求和愿望增多,而参与、协同、自治、自律、互律的积极性却不高,有的甚至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应用在各个方面,少数村民只要组织照顾,不讲组织纪律。

      一是部分选民因受文化水平、思想境界、宗族血缘关系、利益趋向等因素的影响,选举带有各种目的性,体现不了真正意义的民主选举二是部分村干部是凭借家族宗派关系当选的,这就注定了这些成员的思维、行为必然要维护其家族、宗派团体利益,其结果必然会失信于非家族、非宗派成员,使新一轮的村级换届家族、宗派间的较量更趋激烈,促使家族、宗派观念越来越强三是换届选举中既有出于"公心'想为集体村民办实事好事,也有出于"私利'为自己谋取政治资本;竞选手段更加多样化,有的采取和风细雨、苦口婆心做工作,或者明目张胆威胁恐吓,或者以金钱、实物、承诺;   选民心态比较复杂,有的选民正直公道把选票投给优秀竞选者,也有少数者投"金钱票'、"家族票'"宗族票'、"人情票'   3、党员老龄化严重,注入新鲜血液少全县现有农村党员 8835 人,其中女性 1358 人;   高中以上学历 2216 人占比 25%(其中大学本专科 359人,多为大学毕业转回),初中及以下学历 6619 人占比 75%;   35 岁以下 1071 人,占比 12%;  35 至 50 岁 1656 人,占比 19%;   50 至 65 岁 3746 人,占比 42%;   65 岁以上 2362 人,占比 27%。

      全县农村党员 50 岁以上占比达 69%,老龄化问题不言而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党员素质偏低,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损,有的党员甚至落后于群众,使很多青年认为,党员与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总觉得入党不入党无所谓二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有志青年不安于"面朝黄土背朝天',外出打工创业者居多,党组织可供选择、符合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大为减少,后继乏人三是基层党组织没有把发展党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综合研判不准确,审批程序过于简单,入党把关不严,日常教育不力,党员素质偏低四是有些村支书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上,排除异己,压制符合条件并可能对其地位构成威胁的青年积极分子入党,反之,竭力拉拢家族成员或亲戚入党,不仅为其长期占据职位提供保障,使其好处常有、利益常在,而且为其家族连选连任培养了接班人如此,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整体偏大、文化结构与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无法改善,导致基层组织及其党员队伍结构扭曲,严重地影响了村级党员干部队伍的质量   4、并村有遗患,引发矛盾多行政村规划调整后,通过几年时间的磨合,各村表面均呈现和谐气氛,但不可否认  的是,仍有不少村之间由于受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名合实分,各自为政。

      一是行政村规划调整缺乏分析研判,调整后存在融合难问题特别在换届中,大村与小村、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的派系宗族势力矛盾、问题更加激烈二是在涉及村际事务处理、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心里有"怨'的村民往往会借故赌气,特别少数村原任村干部落选后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态,与现任村干部唱反调、搞对立、设障碍三是旗鼓相当的两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党员和村民数量都不差上下,选举势均力敌,竞争尤为激烈,一旦不得均衡,选举往往失败,甚至出现村民拒绝参选的现象,导致换届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即使选举成功,当选的村干部也难以履职,工作难见成效   5、待遇不均衡,工作有差异随着村干部相关待遇的提高,一年 12 万多元的工资,不论是交通便利的还是边远山区、不论是经济富裕的还是贫困的人,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加之,并村必然导致干部职数减少,选拔干部的标准也从年龄、文化、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尽管符合条件能胜任村干部的人少了,但想当村干部的人却多了,群众对村级组织换届的关注度明显提升,换届竞争也将趋于激烈另外,村干部待遇细化不够,粗线条的框架下,有的同工不同酬,有的多劳不多得,有的劳而不得。

      开展工作需要整体班子的配合,有的  辛勤付出得不到回报,往往出工无心思,牢骚满腹,久而久之与享受待遇的村干部形成鲜明的对比,班子整体工作成效因此会大打折扣   6、群众期望高,发展压力大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是"资金、资源、项目',一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因缺资金、缺资源、缺项目,几年来村级建设面貌改观不大,换届后村民群众对村两委干部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从换届后各村建设的进展情况来看,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村,仍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而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新官'终究架不住"底子薄'的重压,村级建设进展缓慢村级集体经济优劣村不同的建设现状,使得群众舆论导向归集于对村干部能力的质疑加之,部分村由于遗留问题,分散了村干部本可以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精力,影响了村内工作的开展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调研报告   三、村级换届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通过对当前换届形势分析,综合研判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夯实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门的职责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群众普遍关注的难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整合力量,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抓、民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务必夯实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一是县级领导要真正把换届选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所包抓镇村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工作动态,发现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二是镇党委要从干部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专门工作班子,驻村全程参与换届选举过程,指导村两委制定实施方案,组织选举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协调处理三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要全程参与本村换届工作,特别在换届选举进入到关键程序和重要环节的时候,积极观察,强化监督,抓好指导,保证工作程序规范,各项措施落实,选民权利实现四是纪委、组织、宣传、民政、财政、公安、农业、司法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解决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为换届选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抓住关键,分类安排换届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握时间节点和选举节奏,对重难点村要提前摸清底子,早做准备,积极稳妥地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一是对工作基础好、村情稳定的村,按照法律程序,充分酝酿,配好配强班子二是经济基础较好,但竞争较为激烈,村干部自身不过硬,党支部软弱瘫痪的村,采取领导  联系、派驻工作组、部门帮扶等措施,先进行整顿,再进行换届选举。

      三是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班子成员素质不均衡、群众基础较差的村,先下大力气整顿,取得预期效果后再进行换届重点整治三类村:一类是村庄人口少、党员少,班子不健全,缺乏干部人选的;   二类是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因种种原因不能继续担任的,班子不健全,矛盾纠纷多的;   三类是村内群众基础较差,班子软弱涣散的各镇党委、政府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主要原因,找准突出"症结',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确定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选举工作方案   3、强化教育,加强思想建设一是宣传发动,注重教育引导通过镇黑板报、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帮助村民了解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选举程序和步骤,珍惜和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增强抵制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违法违纪行为的能力和自觉性,真正把农村优秀人才选进村民委员会二是.意识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要使广大农民、党员特别是村干部能够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就必须克服在他们身上存有的无过便是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保守思想和"老好人'思想,增强他们带领群众  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在教育的内容上,要重点抓好市场经济与科技致富知识和致富能力的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更新他们的观念,增强他们的商品意识;   在教育的形式上,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党员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

      对年轻党员要集中时间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