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答题模式.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50698177
  • 上传时间:2018-08-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2.50K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 ——古诗鉴赏答题模式二、怎么考(07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 简要分析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炼字型)(分析意境型)(07江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 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技巧型)(06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 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 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1)“满林残照见归鸦”—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 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2)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 你的看法。

      (分析技巧型)(观点不同型)(07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 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分析语言型)(分析意境型)(07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 完成赏析示长安君 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 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一词统领型)高考古诗鉴赏题模式归类 1.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2.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3.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4.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5.第五种模式:一词统领型 6.第六种模式:观点不同型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 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 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作简要 分析答: 1、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 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描绘画 面) 2、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概 括特点) 3、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 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分析感情)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 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 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 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 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西 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西楼:即诗中的朱楼,依山面海而 建。

      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答: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 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 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 咆哮着远去描绘画面)2、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 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概括特点)3、面对这样撼人心魄的景象,诗人非但 没有垂帘躲避,反而钩帘赏景,可见诗人开 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分析感情)例二:(20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 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n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阴 n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字请从三、四两 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全诗整体 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果营 造意境的 n答: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是“凉”凉”字既 写天凉,又写心境孤寂(或心凉)由床上 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 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 离愁别怨)的意境 例三:(05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两首 诗,然后回答问题 n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n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n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 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n答: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 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 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 光中,暗淡朦胧,(步骤一)营造了一种凄 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表达了 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 例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 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第12题) n 春行即景(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n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 这首诗 n明确: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 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 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 融诗中有“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

      点氛围),从中更透露出 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情感)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 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 巧(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3、提问变体: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 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 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 感情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n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 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 手法三大类n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n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 饿死”n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 (4)夸张5)双关6)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 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 果?答:1、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点明手法 )2、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 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 出环境的寂静阐释运用)3、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 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分 析效果)07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 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 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答案:(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手法 点明手 法)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 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 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 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 殿荒凉阐释运用)(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 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 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 朝的兴衰分析效果)例六:(2004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下面的题目 n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1、绿绮:古代名琴2、流水:借用“ 高山流水”典故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 》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n(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 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明手法)诗人 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 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 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阐 运用)写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 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析效果) 例七:(05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 回答问题 n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n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 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n答:(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明手法 )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阐运用)这一 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 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 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也更新颖。

      析效果)(意 思对即可) n(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 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n答: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明手法)写出了岳阳楼 高耸入云的情状,(阐运用)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 仙境的情景析效果) 例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n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n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n 问: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n答:相同点: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反衬手法,( 明手法)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 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为辉煌历史哀鸣 的翻飞“鹧鸪”和为辉煌历史见证的“旧时”月亮, 各自形成对比《越中览古》以“只今惟有”反跌 一笔,振起全篇《石头城》以“旧时月”暗转, 隐隐反照的是东晋到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阐 运用)两首诗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凉感 析效果) 不同点:《越中览古》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 向今延伸,侧重状昔日的繁华,引渡到现实情景 ,勾勒出一幅动态图画;《石头城》从今往昔推 移,反方向运作,侧重描绘今之荒凉,定格于一 个静态镜头。

      阐运用) 例九: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5年浙江卷第16题) n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青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n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n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