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加强国际合作汇聚更多力量打造更干净大气环境分析.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48112759
  • 上传时间:2023-03-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5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加强国际合作,汇聚更多力量,打造更干净大气环境分析对标先进治气,制定实施清新园区建设指南和评价办法,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从园区管理、产业水平、能源利用、清洁运输、污染治理、监测监控、数字治气等方面,推进全省开发区(园区)开展新一轮园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全省园区治气能力和水平,稳步改善园区环境空气质量一、 深化VOCs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VOCs源头替代全面推行工业涂装企业使用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加大非溶剂型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溶剂型原辅材料的力度,引导技术和工艺创新,促进源头减排全面排查使用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原辅材料的企业,按照可替尽替、应代尽代的原则,实施一批源头替代项目到2025年,溶剂型工业涂料、油墨、胶粘剂等使用量下降比例达到国家要求一)不断提高废气收集效率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加强含VOCs物料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密闭管理,做好VOCs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环节的管理严格按照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合成树脂等行业排放标准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要求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

      到2025年,重点县(市、区)全面开展LDAR数字化管理二)有效提高废气处理率推动企业合理选择治理技术,对现有VOCs低效治理设施进行更换或升级改造,提高废气治理设施去除率到2025年,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的VOCs综合去除效率达到国家要求逐步推动取消非必要的VOCs排放系统旁路,保留的旁路在非紧急情况下保持关闭并加强监管加强石化、化工等行业企业开停车、检维修等非正常工况下的大气环境管理加强油品储运销和汽修行业VOCs治理二、 大气污染防治保障措施(一)加大资金投入各地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将大气污染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税收、物价、信贷、用地等政策措施各地应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及研究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工业污染治理、移动源污染治理、城乡面源污染治理,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建设二)加强科技支撑加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形成机制、来源分析、传输通道、大气污染预报和治理技术等方面研究推进非电行业超低排放、VOCs污染防治和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制修订化纤、制药、汽修、纺织染整、工业涂装、水泥、锅炉等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重点行业VOCs污染防治和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的技术指南(规范)。

      三)严格执法监管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提高问题发现能力积极开展大气执法检查,始终保持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严厉打击大气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环保税征收管理,重点加大对施工、堆场等扬尘环保税的征管力度,积极研究推进对VOCs征收环保税建立健全网格化大气环境监管责任体系四)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知识,不断提升全民大气污染防治意识加强信息公开、畅通举报渠道,推进公众参与监督引导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共同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三、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一)调整优化运力结构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路有序转移加快提升铁路运输能力,重点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线路建设,加快主要耗煤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进一步拓展水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江海直达、江海联运,到2025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均达200万标箱,新增千吨级航道400公里沿海主要港口煤炭禁止通过公路集疏港,矿石、焦炭应主要通过铁路或水路集疏港,鼓励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

      建设城市绿色物流体系,实现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物流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支持利用城市现有铁路货场物流货场转型升级为城市配送中心到2025年,力争建成3个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二)推进车船结构升级优化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持续推进清洁柴油车(机)行动实施公共汽车和物流配送车辆清洁能源替换行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各地出台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便利通行和停靠政策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运输船舶,加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推广应用,全面实施船舶国二排放标准加强岸电设施建设利用,新建码头(油气化工码头除外)和船舶应按要求同步建设岸电设施,加快现有码头设施改造,主要港口五类码头泊位岸电供应能力全覆盖,岸电使用量增长一倍以上三)提高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化水平全面实施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积极推进高能耗、高污染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置换或清洁化改造对56千瓦以上的国二和国三建筑、市政、交通等工程机械和场内机械开展尾气达标治理推进港口、机场和企业等场内56千瓦以下中小功率机械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替代四、 持续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2013—2022年,全国GDP增长69%,PM2.5平均浓度下降57%,重污染天数下降92%。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一)推动大气环境质量向好新时代这十年,我国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打出一套压减燃煤、调整产业、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的政策措施组合拳,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深入推进我国大规模推进天然气替代煤炭,全国燃煤锅炉由2013年的52万台下降到不足10万台十几条长距离跨区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减少输送煤炭2.5亿吨全国能源消费增量中近2/3来自清洁能源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推进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煤炭10亿吨、水泥3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1.4亿吨地条钢全部清零累计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分类淘汰散乱污企业及集群6.2万余家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10.6亿千瓦燃煤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燃煤发电基地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稳妥推进有序推进公转铁公转水,2022年全国铁路、水运同比分别增长4.5%、3.8%,其中铁路货运实现六连增全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3500万辆推动公共领域机动车电气化,全国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比例提升至68%。

      二)空气质量改善任重道远二十大报告提出,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今年以来,面临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排放明显增加的双重压力,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已经多次发生重污染天气过程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依然存在同2013年相比,我国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但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果还不够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整体仍未摆脱气象条件影响当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时,重污染天气仍然多发频发去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发改、工信、交通等多部门出台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行动方案将严控污染物的排放增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严控新增污染排放,不断削减存量今年一季度气象条件不利,排放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一些地方上马两高行业,部分企业甚至违法排污,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反弹,并不具有代表性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今年全国PM2.5浓度下降12%以上,优良天数比率上升3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率下降1个多百分点近年来治理成效是较为显著的在严控新增污染排放的同时,将不断削减存量。

      公转铁方面,全国700多条铁路专用线已经纳入规划或者开工建设,钢铁、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在进行之中,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也在推进之中五、 空气质量改善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取得积极成效,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但仍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基础不够稳固2020年,受疫情影响,叠加有利气象条件,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进一步改善的难度也随之加大经空气质量模型模拟评估,2020年全省PM2.5受疫情、有利气象条件影响,分别下降2.8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分别上升1.8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二是O3污染逐渐凸显十三五期间,全省各项大气主要污染物指标浓度和超标天数持续下降,但是O3平均浓度呈波动上升趋势,O3超标天数占比增加,2020年O3平均超标天数19.7天,占总超标天数的80.7%三是能源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进一步降低化石燃料使用,但我省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仍较高,天然气高度依赖省外调入和进口,可再生能源受资源禀赋制约,能源保障压力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难度较大四是运输结构调整面临深层次压力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转变,公路货运量占比仍过高,内河航运瓶颈依然突出,大宗货运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较低,柴油货车仍是移动源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五是临港重化工业布局高度集中环杭州湾区域重化工等传统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占比较高,以及产能快速增加,大幅抵消了该地区其他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成果,对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带来挑战六、 推进数字治气(一)建立健全大气环境感知网络按照科学布点、分级实施、全省联网、自动预警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大气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加强区域及城市O3和VOCs传输和溯源监测完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建设,全省工业园区建设完善清新园区大气环境监测监控体系推进道路、港口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二)提高大气污染源监测监控水平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升大气污染源监测能力,加强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VOCs便携式监测仪、走航车等科技手段对大气污染源的监测应用加强机动车遥感(黑烟抓拍)监测系统建设推进露天焚烧高空瞭望设施和城市道路扬尘自动监测设施建设三)推进治气数字集成和应用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强化整体智治,依托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平台,加强各类大气环境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平台系统的集成、分析、应用和迭代升级,建设PM2.5和O3双控双减作战图等应用场景,提高预测预警能力、精准发现问题能力,强化部门协同、省市县协同,实现治气工作和问题处置高效闭环管理。

      七、 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指标1、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到2025年,O3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中度污染天气,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达标,85%的县级以上城市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完成国家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八、 打好两大攻坚战,加强区域协作应对污染天气打好夏秋季O3污染阻击战以环杭州湾和金衢盆地城市为重点区域,以4-9月为重点时段,深入开展NOX和VOCs协同治理完善VOCs强化减排正面清单,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合成革、纺织印染、制鞋、化纤等为重点领域,实施差异化减排道路沥青铺设、市政设施维护、交通标志标线刷漆等涉及喷涂的施工作业,尽量避开O3污染易发时段加强O3污染天气监测预警,视情采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手段,努力减少污染天气加大涉VOCs企业治理情况专项检查力度,加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管一)持续深入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以浙北地区和金衢盆地为重点区域,加快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以及非电行业超低排放、工业炉窑整治和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任务,有序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加强污染天气监测预报和应对,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突出钢铁、水泥、玻璃、铸造等重点行业治理和扬尘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