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表现手法:对比-练习(教师版)-备考2022中考古诗文阅读常见考点讲与练(部编版).docx
10页古诗文阅读表现手法——对比类1.(2021年广西百色卷)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将卖炭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C.“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三个字,写出卖炭翁既无奈、悲愤,内心却充满着希望D.全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找出两处并分别分析其作用4分)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C.有误,“惜不得”的意思是舍不得太监差役们硬是要把一千多斤的炭抢走,卖炭翁舍不得但是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差役们把辛苦烧的炭抢走,从中可以体会到卖炭翁万般无奈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没有充满着希望故选:C2.【答案】百姓的辛苦和炭的重与使者的骄横和交换物的少且不实用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解析】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赏析《卖炭翁》以“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进行对比,衬托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进行对比,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2.(2021年湖北恩施卷)秋词(其一)刘禹锡①自古逢秋悲寂寥②,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③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注】①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屡遭贬谪②寂寥:冷清萧条③排:推开1.请你概括诗中“鹤”这一形象的特点2分) 2.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2分) 3.阅读全诗,请你概括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答案】孤独却气势非凡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中意象解答此题要理解诗意和作者的情感分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意思是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万里碧空”只有一只仙鹤,写出了这只仙鹤的寂寞,但它排开云层扶摇直上,气宇轩昂的气势跃然纸上。
2.【答案】用对比手法,作者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表现了诗人的自信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写法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意和作者的情感分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意思是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诗人将文人墨客眼中寂寥的秋天和生机勃勃的春天对比,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诗人眼中秋天胜过春天,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3.【答案】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心境和积极豪迈的气概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情感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意和写作背景分析《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后写的历代诗人描写秋景,大都离不开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此诗却一反常调,热情赞颂秋天的美好,把它写得极富诗意诗开始就否定古来的悲秋观念,认为秋日胜过生气盎然的春天,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接着,抓住一鹤凌云这一事物进行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驰骋想象,自己的“诗情“也随着凌空的白鹤而飞到“碧霄”全诗立意新颖,意境开阔,情调高昂。
抒发了一种励志冶情的乐观豁达的情感3.(2021年四川广安卷)南安军 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答案】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诗歌颈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的意思是: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诗句将“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诗人因国沦丧的沉痛心情2.【答案】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诗歌颈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的意思是: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诗句将“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诗人因国沦丧的沉痛心情4.(2021年云南昆明卷)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乙】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诸砦①多失守,仲淹自请行②先是③,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④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
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⑤出御贼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⑥,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城⑦十二砦,羌汉之民,相踵归业⑧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仲淹为将,贼不敢辄犯其境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①砦,同“寨”②行:这里指前往御敌③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④钤辖:地方统兵官,位在总管之下,都监之上⑤更:轮换⑥诏诸路入讨: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⑦城:修筑城墙⑧相踵归业:先后回归家园,恢复正常生产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上自劳军 劳: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 (3)各将三千人 将: (4)不如俟春深入 俟: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2)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将下面图表的空白处补充完整3分)对比迎接方式结果御敌方式群臣皆惊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将军亚夫持兵揖ABC甲文乙文4.【甲】【乙】两文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中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将军,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1分) 1.【答案】(1)慰问,慰劳 (2)营垒 (3)率领 (4)等,等待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理解①句意为: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劳:慰问;②句意为: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壁:营垒;③句意为:各自率领三千士兵将:率领;④句意为:不如等到春天再深入敌境俟:等,等待2.【答案】(1)皇上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2)对于前来归附的羌族人民,范仲淹都诚恳地接纳他们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重点词:为,被式,同“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句意为:皇上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②句中重点词:推心,真心待人接,接纳句意为:对于前来归附的羌族人民,范仲淹都诚恳地接纳他们3.【答案】A.将以下骑送迎;B.称善者久之;C.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甲文中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