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明清章回小说人物塑造之特点及演进.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略论明清章回小说人物塑造之特点及演进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22-2022学年 第2学期 Term 2 2022-2022 Academic Year 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略论明清章回小说人物塑造之特点及演进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唯一形式,又由于章回小说的内容多而繁杂,需要分章叙事,需要分回标目可以说章回小说就是白话长篇小说,还可以说古代白话长篇小说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章回”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进展而来因此,我们从明代被称为“四大奇书”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到清代的《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来简洁的谈一下明清章回小说小说人物塑造之特点及演进 一、《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之特点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1983年《三国人物是类型化的典型》真正地确定《三国演义》人物是类型化的典型,其主要特征是①《三国演义》重要人物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特征,这一主要特征表现的分外突出。
②文章还认为小说人物性格缺少变化,根本上稳定不变最具代表性是2000年出版的南开大学罗宗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该“史”认:《三国演义》小说塑造人物类型化其主要艺术特征其一单一性,其二是稳定化例如,曹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疏忽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浮夸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文学史认为三国小说塑造人物的显著特点是:由于小说突出甚至浮夸了历史人物的主要特征,而使性格特征的次要方面被疏忽从而创造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 二、《水浒传》人物塑造之特点 《水浒传》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塑造人物的特点与《三国演义》一样“类型化”例如:南开大学罗宗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另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塑造人物的特点从“类型化”向“天性化”的过渡例如:齐裕焜的《明清小说史》将两种观点加以对比过渡说更符合实际处境理由是:首先小说中有类型化的人物宋江就是典型和代表的最能表达小说创作的主旨,他是主要人物与核心人物另外,《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时又有“天性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小说能留神多层次的刻画人物性格,尤其是在描写有些人物时能表示其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有所进展变化。
最具代表性的是林冲林冲这个人物形象典型地反映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表示了梁山英雄“逼上梁山“的全部过程,就是从忍到不能忍,从怯懦到固执,从屈辱到抵挡的思想性格的转变过程林冲的性格有了质的变化,与过去的林冲判若两人这种性格描写的滚动性和层次性,还是表达了 第 1 页 共 3 页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22-2022学年 第2学期 Term 2 2022-2022 Academic Year 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从提防特征化到走向天性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西游记》人物塑造之特点 六十年头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由游国恩等人《中国文学史》,该史认为:《西游记》是浪漫主义手法它是在在各色神魔身上,既有社会化的天性,又有超然的神性,甚至被赋予了某些动物的特征,因此可以说《西游记》塑造人物突出的特点人物是三性的统一,此说一出,几乎成了定论,此后的论者同意并沿袭。
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有“三性”的根基上提出来的《西游记》在人物形象描写上很重要一点就是《西游记》把人物至于平民社会生活中,多色调的刻画其性格当然猪八戒的描写最为典型,猪八戒的形象更像一个普遍的人,更有人情味他不是一个高不成攀的英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猪,鲜明《西游记》用多角度、多色调描绘出来的,这一艺术形象与《三国演义》中的帝王将相,《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相对比,更贴近现实生活,因而也更具有真实性他无疑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金瓶梅》人物塑造之特点 《金瓶梅》与《三国志》、《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是“明清四大奇书”近20年来绝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金瓶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巨大的付出《金瓶梅》的突出特点概括表现在:他变更了写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神仙鬼怪的特点,而以日常生活的普遍人为描写对象例如:有的文学史认为:《金瓶梅》刻画了典型的人物性格,擅长多方面、多层次的刻画人物性格,透露了人物繁杂的内心世界还有文学史认为《金瓶梅》根本上实现了从内心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转变例如:潘金莲的性格,既狠毒又聪明,既刁钻残酷又伶俐敢为尽管如此《金瓶梅》小说中人物还有相当一片面是类型化,全书百余位人物中,真正达成性格化特征的却屈指可数,所以与《红楼梦》相比,《金瓶梅》在性格画人物塑造方面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总之,《金瓶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为后来小说塑造丰富多彩的性格,开发了一条新路 五、《儒林外史》人物塑造之特点 《儒林外史》全面否决了科举制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出名的长篇讥讽小说《儒林外史》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根据“卧评”小说“求真”,写出人物的真实性繁杂性,即使是写“可恶之人”,也不向他人写成“毒蛇猛兽”,而是按照人物所属的特定环境恰如其分符合真实合理例如:写一些正面人物也并非毫无缺陷正如“卧评”所云:“横山之迂,少卿之狂,皆如玉之有瑕,如美玉以无瑕为贵,而有瑕为 第 2 页 共 3 页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22-2022学年 第2学期 Term 2 2022-2022 Academic Year 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贵,而有瑕正见其为真玉第三十三回“卧评”)二是:突出描写人物的鲜明天性和繁杂性摆脱人物塑造类型化的特点。
例如:严坚生他吝啬但又拿出好多钱为自己的夫人举办葬礼为了面子,在小说中吝啬成性与人世之情一毛不拔与挥金如土,就这样既冲突着又统一的表现人物性格的鲜明性与繁杂性三是:写出人物性格的进展变化,即人物性格的非固定性,也就是说描写人物的性格是随着地位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内部的变化总之,《儒林外史》塑造人物已逐步远离类型化而靠近天性化,从而为后来的《红楼梦》塑造天性化的典型人物进一步奠定了根基 六、《红楼梦》人物塑造之特点 脂评:《红楼梦》写人物“打破了历来小说窠臼”,不再是凡写女子都是“如花似玉,一副脸面”,“凡写奸人,那么用鼠耳鹰腮”,而是就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体验而塑造出来的真实的人物鲁迅《中国的历史变迁》中说:“其要点在敢于照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为不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当代的论者认为《红楼梦》写人物变更了以前小说类型化简朴化的写法,一些主要人物性格有着多个侧面,乃至美丑互渗的表现成为小说的原型人物,真实鲜明人物,最为突出的是王熙凤王熙凤是荣国府里年轻貌美的掌权的女主子,与上下各类人都要打交道她一方面是治家的能手,驾驭着这繁复的大家庭,连宁国府大办秦可卿的丧事还要请她主理一切;另一方面,却是营私的里手,克扣、拖延发放各房的月钱,拿去放贷,还依恃家族势力,勾结官府,包办官司,蛀蚀和败坏着她凭借的家族。
小说从多个侧面,写出了这样一个美观聪明的时善时恶、时而豪爽时而阴险、时而温良时而狠毒的贵族管家女人形象在不计其数的小说中,王熙凤是一个罕见的,繁杂得让读者难辨美丑的人物 由此可见在明清章回小说中对于人物的塑造极为突出明清时期是章回小说进展昌盛的颠峰时期从小说的进展昌盛来看,人物形象的塑造务必体验一个类型化到性格化,再到天性化的共同蜕变,这是小说进展的必然规律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