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心本课程》中对平局决出的看法和思路.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89933805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0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儿《心本课程》中对“平局”决出的看法和思路    摘要:在幼儿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促进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经常会设置一些竞争性质的活动,从而使最终胜出者成为“冠军”,但当出现两个幼儿同时胜出的“平局”状况时,教师又无法依据客观条件判断谁是最终的“冠军”此时,我们教师将如何公平公正高效地处理这种“平局”?本文就以上问题结合《心本课程》的理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对“平局”的裁定有一个新的认知关键词:心本课程平局决出应对思路个人决策一、课堂中集体教学的“平局”决胜现象在幼儿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经常会在课堂中设置一些竞争性质的活动,而最终胜出的将成为“冠军”,能赢得一定的贴纸或社会性强化物的奖励由于无法预知谁能最终脱颖而出,当出现两个幼儿几乎同时胜出的“平局”,教师无法依据客观条件判断谁是最终的“冠军”课堂中集体教学的“平局决胜”现象,是所有老师都可能遇到的普遍问题本人拟以《心本课程》为依据,结合幼儿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实际操作形式,谈谈对“平局决出”应对的正确思路和解决办法二、《心本课程》对“平局决出”的看法和思路1.《心本课程》对以往做法的评价(1)交由幼儿主导想办法决出。

      当出现“平局”,需要从少数胜出的候选幼儿中决出最后的“冠军”时,如果交由其他幼儿想办法决出,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要么不是沦为站队、举手投票式的“人情选票”、要么就是沦为石头剪刀布式的“运气决胜”让幼儿投票只能说明人缘得分的高低,对人缘稍差但能力不差的幼儿,有可能起到打击自信心的反作用;而类似“石头剪刀布”的运气决胜方式,则容易让幼儿错位归因,认为一切都只是在“玩”,因而无法认真对待课堂上活动,从而降低了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2)教师主导判断教师马上给出自己的主导判断,容易造成两种结果:①忽略了观察学习的契机,剥夺了孩子了解如何面对“平局”的学习机会②久而久之会养成幼儿不思考、“凡事找老师判决”的思维定势,增加教师负担心本课程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不给出自己强势的结论性态度,避免减少孩子对问题的探索过程和机会3)教师提议解决方案,幼儿参与选择(此法最为常见)这是典型的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转化为“教师是否能提议一个合理的方案”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绝大多数老师能做到这一点的4)许诺“下一次”轮流补偿这种方法较为常见,不止在解决“平局”的问题上,即便在教学课堂中出现的其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为了教学不停滞,大多倾向于选择许诺“下一次”的方法,快速过渡。

      心本课程的理念认为,对于孩子来说,这种经由自我的努力决胜出最后“冠军”的心理历程,其价值远胜于当上“冠军”与否的结果而如果教师许诺“下一次”的补偿,却无法真正兑现到位的话,将直接丧失在孩子面前的信任度,也会降低孩子对课堂的投入程度其实,这种许诺侧面上反映出教师希望掌控课堂局面的心理需求和动机5)更改活动规则为了不伤害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常采用更改活动规则,以两个乃至多个“冠军”并存的方式收场心本课程的理念认为,这是本末倒置、违背教育理念的做法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成为“社会人”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条件下,更应该注重对共同规则的遵守,以训练幼儿尽快走出“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2.《心本课程》对“平局”的看法和应对思路(1)“平局”不是问题,而是契机心本课程中,教师需要建立一个基本的理念:课堂中出现的需要团体公开解决的事务,都不是问题,而是孩子成长的契机因此,教师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如何通过集体教学,让幼儿共同习得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而非最终“谁是冠军”的结果2)体现“能力匹配、相关公平、可操作化”原则能力匹配”是指教师必须认可一个事实,当出现“平局”时,意味着能力较强的若干候选幼儿需要教师支持“决胜过程”。

      因此,教师需肩负起主持的公正角色相关公平”是指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就预设一个解决“平局”的方案可操作化”是指决胜的方法是可观察、可评价的可操作化应体现在行为的“有无”或方法的“穷举”有无是指针对某一个问题,甲有答案而乙无,则甲胜出;穷举是指针对同一个问题双方各有多少种不同答案,多者胜出但须注意排除因观察学习而学习的表现三、困惑与反思《心本课程》的学习现在正是热火朝天的阶段,然而,课程中的理念能否真正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上呢?我个人觉得这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这不但取决于我们一线教师的观念是否更新,还取决于我们对《心本课程》的正确理解一些传统的观念和教法已经根深蒂固,《心本课程》的理解与实践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再研究、再改进,将关注点放在如何通过集体教学让幼儿共同习得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出现“平局现象”时能够正确、冷静、公平地处理,而非单凭主观意愿或靠碰运气来解决凡事贵在尝试、坚持!参考文献[1]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师参考教案用书前言部分[2]《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百度网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