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矛盾观原理及方法论典型例题 (2).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61180241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矛盾观原理及方法论典型例题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某个关系(单独用时这样用)例题1.(2009年)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丙组同学讨论图时发生了争论:部分同学认为“经济建设更重要,国家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部分同学则提出“社会建设更重要,应该加大社会建设投入”你如何看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11分)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②对立: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不同在财政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支出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建设支出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③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片面强调经济建设或片面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都是错误的要全面地看待二者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例题2.“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开发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自国务院批准实施《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后,黄山风景区采取了对“疲劳”景点实行“轮休制”等保护措施,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3.4%,植被覆盖率达到93.6%。

      从黄山风景区对“疲劳”景点实行“轮休制”分析黄山景区经济开发与景区保护的辩证关系1)景区保护和经济开发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总体:对立统一)(2)保护是开发的前提,轮休制虽然在一定阶段内会影响经济收入,但他能保证黄山景区的吸引力保护与经济开发既对立又统一)(3)适度的开发,可以为景区提供经济支持开发与保护相统一)二、对立统一观点作为多个原理之一来用只考过一次(06文综北京卷)38.(33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回答: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常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材料二: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1分)①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③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三、矛盾部分最常用的方法论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典型例题例题1.(全国高考第38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1.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解析:题目以人们对互联网的不同看法为背景材料,考核我们的辨证思维能力,注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在回答此问题时,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既要看到互联网的利,又要看到互联网的弊,坚持一分为二;另外,要正确看待利和弊,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在两点论中把握重点论。

      参考答案:(1)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互联网现象应做全面客观的分析,它有利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2)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互联网出现的负面问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例题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决定》指出,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全党同志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请用矛盾分析法解读上述材料12分)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前形势总的是好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影响和谐因素的存在,并应居安思危3分)②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反对害怕矛盾、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我党敢于承认和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社会矛盾,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3分)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谐社会的提出基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分) ④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把握主流。

      我党对目前形势有着清醒的分析,既抓住了主流,又没有忽视支流3分)例题3、.近几年,房价成为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从2004年起,国家为了平抑房价,采取了一系列宏观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价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当前形势来看,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的来说是好的,并且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局部地区房价反而越调越高     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谈谈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的认识8分)参考答案: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认识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地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制定了有关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果,还要继续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取得更大的成果3分)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前途是光明的3分)    ③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目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取得了成绩,但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3分)    ④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这要求我们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有问题,这就抓住了主流,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分) 例3.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和重庆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 中央设立改革试验区,其目的在于为成都、重庆两地提供一个“创新机制和体制”的平台,为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建立城乡谐调发展的机制,缩小以至消来城乡差距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遍性的发展道路国家发改委要求成渝两市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成渝两市选择所辖的部分城市进行改革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面上推广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中央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9分) (2)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及推进这一战略先在“点”上试验,然后再到“面”上推广的依据12分)参考答案:(1)①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又要在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成渝改革试验区要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普遍性发展道路,为全国其它地区的发展作出示范,提供借鉴。

      2分)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成渝改革试验区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同时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2分)③坚持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渝改革试验区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促进两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分)(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有其整体和部分,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当城市、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应该拿出吏多力量解决“三农”问题,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只有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优目标2分)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联结,在不同场合又可以相互转化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大量的具体事实概括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在推进这一战略时,先行试点就是注重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点上取得了成功经验,再在“面”上推广,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更提高因此,“试点”即“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

      2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通过试“点”,可以检验“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措施是否正确,再在“面”上推广,可以少走弯路,以保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健康推进2分)关于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辨析关于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说是高中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难点知识,也是学生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分不清哪个是主次矛盾,哪个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而这一知识点,又是经常考到的内容,所以,对这一对概念进行辨析,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主次矛盾所说的是,在一个复杂的事物中,同时存在着许多矛盾,在这许多矛盾中,有一个矛盾,它的存在支配着、决定着这个复杂事物的发展方向,而就这个主要矛盾而言,它同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矛盾的主次方面,所以在做题时,我们可以就这一问题是否可以分为一个矛盾的双方来进行判断,如果可分,则是主次矛盾,反之,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而对于矛盾的主次方面而言,则是指一个矛盾存在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性质相反,这是区分这一对概念的最重要的一点,尽管说,主次矛盾的双方也是性质相反,但是,主次矛盾的性质相反,是指它们一个起主导作用,而另一个不起主导作用,而不是它们本身的性质相反。

      比如,我们说,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很多学生搞不清这为什么是主次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次方面,他们认为“大”和“小”正好构成一对矛盾,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的“大”和“小”指的是什么?很显然,是指大型国有企业和小型国有企业,他们同属于国有企业,很显然,不能说它们性质相反,所以,它们必然是主次矛盾象这样的例子很多,什么“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而矛盾的主次方面则与此不同,它们矛盾的双方性质正好相反比如,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里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正是性质相反的一对概念再比如, “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同样属于矛盾的主次方面,为什么呢?因为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也是性质相反,构成一对矛盾,所以属于矛盾的主次方面其次,我们从形式上分析:在试卷中出现需要运用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一些提示性的词语,只要我们熟练的掌握这些词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分清这一对概念一般情况下,凡是属于主次矛盾的,通常都会出现“重点、关键、中心”这一类的词汇,或者题目虽然没有出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