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分析.docx
5页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分析 摘 要:目的 探析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6例(收治时间:2018年1月~2019年6月),随机分成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各48例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IL-18水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IL-18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荐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分析慢性荨麻疹(CU)属皮肤科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以血肿、充血为临床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1]当荨麻疹发病后,需及时治疗,否则病情需转变为慢性疾病目前,临床以常规治疗为主,可短期内缓解过敏表现,但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若停药后易导致病情复发[2]特异性免疫治疗,又叫脱敏治疗或减敏治疗,已成为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有效方法[3]基于此,笔者以慢性荨麻疹患者为例,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10~25岁,平均年龄(18.561.25)岁;病程5~19周,平均病程(12.562.39)周观察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10~26岁,平均年龄(18.691.39)岁;病程5~20周,平均病程(12.732.56)周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1.2方法1.2.1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予以依巴斯汀片治疗,口服,20mg/次,1次/d,以15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同时予以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肌内注射,0.35mg/次,隔天2次,以15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1.2.2观察组开展特异性免疫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皮肤点刺过敏原试验以及特异性IgE检测结果,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即:根据患者过敏原种类和SIgE级别配置脱敏注射液和初始浓度第一次,予以注射0.1ml,2次/周,逐渐每次递增0.1ml,以10次为1疗程第2疗程个,更换比原浓度高出10倍的脱敏注射液,依次提高浓度级别,以1∶102浓度注射完毕后,完成常规脱敏疗程,以0.5ml/次,维持注射治疗,以12个月为治疗疗程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痊愈:皮疹完全消退,瘙痒等症状消失;有效:皮疹消退,瘙痒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白介素-18(IL-18)水平:于治疗前、后,空腹抽取外周血3ml,取上清液,低温冷藏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IL-18水平,试剂盒有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操作过程按试剂说明书进行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处理研究数据,其中计数资料,[n(%)]表示,c2检验;计量资料,( s)表示,t检验;以0.05为比较参数,当二者比较小于0.05时(P<0.05)时,表差异显著2结果2.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痊愈23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3.33%(40/48)观察组,痊愈3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3%(46/48)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c2=4.019,P=0.045)2.2比较两组IL-18水平比较两组IL-18水平,治疗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18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 1比较两组IL-18水平( s,pg/L)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4850.695.2645.486.844.1830.000观察组4850.365.1734.955.4214.2530.000t值-0.3108.359--P值-0.7570.000--3讨论慢性荨麻疹属常见过敏性皮肤病,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饮食、药物、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等因素有关[4]。
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血管性水肿或风团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目前,临床以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荨麻疹的药物,是一种传统用药方法,虽存在一定的临床效果,只适用于短期治疗[5]否则长期使用,极易造成出血性膀胱炎以及感染发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使用依巴斯汀、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随刻改善临床症状,但远期疗效不佳而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可对荨麻疹产生明确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按照连续递增的计量,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降低过敏原的敏感性,不断增强变应原的耐受能力,进而不断减轻临床症状因慢性荨麻疹较为满足,需长期接受治疗,短时间无法达到满意疗效因Th1/Th2(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失调与过敏性加冰发病密切相关且Th1与Th2可相互调节、制约,处于动态平衡阶段,能够维持机体正常免疫IL-18可促进IFN-γ、Th1细胞分化诱导以及B细胞合成IgE受体抑制故在本次研究中,特异性免疫治疗,进而下降患者血清IL-18水平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IL-18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荐参考文献[1]王鸿健,梁渝珩,高鹃,等耳穴贴压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评价[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06):836-837.[2]曹斌.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5):152-153.[3]余鑫海,高贵云.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4):81-82.[4]吴敏燕.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配合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2):118-120.[5]廖剑敏.藿香正气口服液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174-175.-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