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然灾害集中安置点卫生学建议.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d****e
  • 文档编号:188197285
  • 上传时间:2021-07-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59.3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7 自然灾害集中安置点卫生学建议自然灾害集中安置点卫生学建议 自然灾害发生后,房屋住所、供水管网等基本生活环境遭到损 坏或破坏,为维持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当地政府机构常根据灾 情评估和健康需求设置灾区居民临时安置点,主要包括集中安置和 分散安置两种形式其中,集中安置点由于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空 间相对紧张,潜在公共卫生风险较大,因此,需要制定科学、规范 化的卫生学措施进行保障 临时安置点常分为三类,一类临时安置点场所:指在室内能提 供住宿条件的临时安置点,如学校、宾馆等;二类临时安置点场所: 指在较大空间室内集中安排灾区居民生活的临时安置点,如:体育 厂馆、工厂厂房等;三类临时安置点场所:指在室外相对集中安排 的临时安置点,如:搭建的帐篷和棚屋等根据需要,灾区卫生健 康部门可向当地政府提出设置临时安置点的卫生要求建议以下为 三类临时安置点的卫生指南,一类和二类临时安置点参考执行 1. 安置点地点的选择原则 1.1 首先选择交通便利、 方便供给、 对人体安全有保障的场所或 地点,搭建帐篷、窝棚、简易住房等临时住所,临时住所之间应保 留充分的空间,做到先安置、后完善; 1.2 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和用水方便的地点,并有 2%-4% 的坡度,以便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山区注意避开山口,城镇注 128 意避开高层建筑物或工业废物、废水排放口及存放易燃、易爆等危 险品仓库附近; 1.3 远离有水和媒介相关疾病的地区, 如伤寒、 副伤寒、 疟疾等; 1.4 避免在多岩石和不透水土壤处设安置点, 不应在斜坡、 狭窄 山谷和沟壑处设安置点; 1.5 不能靠近工业区或被自然灾害破坏了的既往工业区, 以免受 到空气污染和其他危害的影响; 1.6 尽量按照原有居住状况进行安置。

      保持原有建制, 按户编号 2. 临时安置点的环境要求 2.1 出于安全原因和减少因洪水或道路等问题使安置点与外界 隔绝的危险,安置点至少应有两条进出道路; 2.2 原则上要求居住点之间应有 8 米间隔, 方便人员通行, 不被 固定帐篷的桩子和绳索绊倒 这种间隔距离也有助于防止火灾蔓延 若空地不够,无法满足要求,则居住点的间距至少应两倍于每个居 住点的高度,且不可小于 2 米; 2.3 应有针对恶劣气候条件(如暴雨、暴风等)的基本自然防护 能力;建筑材料尽量选用轻质、坚固、防雨、耐热性好的材料,如 木板、帆布、帐篷、油毡、苇席、茅草等,防止棚舍倒塌压伤; 2.4 棚屋等临时住所需能遮风防雨, 同时应满足通风换气和夜间 照明的要求;南方要设法降低室温,防止中暑,北方应注意夜间保 暖防寒;取暖做饭需注意安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与火灾的发生; 2.5 宿地要防潮、 去湿、 保暖, 填平宿地周围的坑洼, 清除杂草, 129 排除积水,四周挖排水沟,床下或地面铺一层稻草、干草或草木灰 去湿,或撒上一层生石灰吸湿,门口挂棉帘或草帘; 2.6 为便于管理和控制传染病,安置营地可容纳人数不应超过 1000012000 人,或把营地再分割成独立小区,每小区不应超过 1000 人; 2.7 在安置点周围以及道路两侧挖掘排水沟, 特别在有暴发洪水 危险时;同时要注意把水从居住场所、厕所、临时医疗点等处引开; 2.8 为控制昆虫孳生, 对难以排干的死水区可采取回填方式, 也 可用聚苯乙烯球或薄油层覆盖。

      对小水面也应适当排水,以免形成 水洼 3. 临时安置点卫生服务设施要求 3.1 饮用水供应 选择安置点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接近安全的水源,安置点备用水 源按照优先顺序考虑如下备用水源:深井水、浅井水、雨水、地表 水指派专人对安置点内水进行消毒,并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按 照相应标准对饮用水源进行消毒,并每日对余氯进行监测建议每 人每天家用洁净水最少为 15 升一旦用水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则应 逐步改善并保护水源一般每 250 人至少应有一个供水点对水源 应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1)禁止人或动物进入水源地区,如有必要,应设置隔离墙和 看守人员; (2)保证垃圾、粪便处理场距离水源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130 (3)在河流或溪水取水点上游,禁止洗浴、游泳、清洗、饲养 动物; (4)为保证水源不被污染,提高水井的质量,溢水的排泄及渗 水坑等应与水井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对运水车运来的生活饮用水开展水质检测(余氯、细菌学 指标) ; (6)如果安置点内无贮水容器,需准备一些可装水的水槽(采 用 PVC、 玻璃纤维或石棉水泥制成的水槽) 水槽必须洁净, 无裂纹, 带盖;若安置点内设有贮水容器,需检查容器质量和条件,确保容 器足够盛放供安置点内人群使用的水量。

      3.2 食品供应和营养均衡 加强临时集中安置点食品供应的监督工作,把好食物制作、运 输、储存、分发四个环节,加强对外源食物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卫生 工作,严防食源性疾病 (1) 建立外源食物检查制度 对符合卫生要求的食物做好卸货、 储存、转运、分发的卫生指导 (2)把好食物运送关根据食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止污染 措施,注意食物运输过程中的防腐、防雨、防蝇、防尘等,所用的 各种运输工具必须经过洗刷消毒处理不使用化工专用车、垃圾车 和近期内运输过毒物的车辆等运送食物注意上无棚顶,下无架垫 的食物运输极易被污染及受潮 (3) 把好食物储存关 临时储存食品的场所应保持干燥、 清洁, 131 不放杂物,食品隔墙离地存放,注意通风、防虫、防鼠、防蝇、防 尘、防霉变 (4)把好食物分发关分发食物时应尽量采用小包装,少量多 次分发注意尽量不要食用无包装的食物,其在食用前易被脏手及 不洁工具污染科学制定粮食分配和食物分发规划,合理分配食物, 特别注意重灾区和非计划供应人群的粮食供给 (5)防范营养缺乏症合理调整饮食,补充蛋白质、热量、维 生素和矿物质 (6)预防食物中毒提倡使用煮、炖等充分加热的烹调方式, 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和不清洁的水。

      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或 在确定未变质的情况下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3.3 排泄物与废弃物的处理 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是防止腹泻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安置点排 泄物与废弃物包括粪便、污水和固体垃圾等,处理要点如下: (1)临时厕所要布局、数量合理,避免污染环境,应至少为每 50 人提供 1 处厕所,厕所设置距离不应离居住场所距离太远; (2)厕所应该设置在至少与水源相隔 30 米的地方,如果取水 点在厕所上游,可适当缩短距离,但要控制抽水率,避免地下水倒 灌回取水点; (3) 公共厕所要求位于安置点的下风向, 避免公共厕所的气味; (4)健康宣教时强调随意大小便的危害性; (5)设置垃圾收集站(点) ,并组织人员定期在安置点回收生 132 活垃圾;对集中收集的排泄物和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二 次污染; (6)废弃物最终处理:挖出 1.5 米宽、1.5 米长和 2 米深的深坑 掩埋废弃物,设置位置可参照厕所选址原则每天结束时,使用 15 厘米厚的泥土覆盖垃圾,并将其压实此深坑可供 200 人的群体使 用 10 天如果人数较多,按比例加大深坑尺寸,最多可达 3 米 3 米在填满深坑之前,使用厚达 40 厘米的压实泥土将其覆盖,使其 与地面保持平齐; (7)监测鼠、蚊、蝇等媒介生物密度,适时进行消杀。

      3.4 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根据安置点实际情况, 按照每 1000 名灾区居民配置不少于 1 名 医疗卫生人员和 1 名卫生防疫人员的标准,建立临时医疗点、临时 卫生防疫点或派出巡回医疗队、巡回卫生防疫队,做好安置点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安置点卫生防疫人员应做好疫情监 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安 置点消毒、灭虫和环境卫生工作;做好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工作,保 障临时集中安置点群众饮食安全;做好防控知识健康宣教,开展心 理干预措施,消除恐慌情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